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后与贵妃及其外戚封赏之事

梁太妃笑了笑道:“可眼下大明没有太后,真按礼法也无法进行选妃之事,陛下亲选与令太妃暂代太后一职选都是权宜之策,何况,后宫不得干政,乃我大明铁律,这选妃之政,陛下如何做自然是由陛下钦定,我们还是少操这份心,颐养天年吧,若真按大明礼制,你我早应该随神庙而去了,如今全赖英庙之恩,还能与姐姐一起坐在这里,谈些闲事。”

梁太妃此时说的“如果按大明礼制,她们早应该随神庙而去”这话是有根源的。

因为,明朝一开始,后宫妃嫔在皇帝驾崩后是需要殉葬的,只是后来明英宗觉得这制度太残忍,就废除了制度。

因此,按照梁太妃的意思,如果真要追求一些事情合不合礼法,那她们就不应该活着了。

自然,她这也是承认皇帝可以改礼法的意思。

刘太妃见梁太妃话里带着不想参与后宫事务的意思,也就只得微微一笑:“妹妹说的是!”

因为万历四十八年这一年连续两代帝王驾崩。

所以,朱由校的后宫有不少辈分比他高的太妃。

其中尤以万历皇帝的多。

包括在万历朝很是得宠的郑贵妃。

另外,还有历史上移宫案的主要人物西李选侍。

不过,西李选侍如今已被朱由校加封为康妃,并令其到仁寿殿居住。

不过,这一世,因为朱由校自己主导了大明皇权交接的整个过程,没有给东林党借李选侍表演的机会。

所以,也就没有发生移宫案。

而西李选侍也就只能乖乖地去了仁寿殿。

朱由校因她在皇权交接当天挺配合,也就还是加封了她为太妃,但是朱由校没有让她做太后,或者说掌太后印玺。

因为朱由校知道西李选侍性格强势,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后宫因为西李选侍掌权而出现风波。

如同朱由校也没有让客氏像历史上那样成为奉圣夫人,而在后宫变得有地位一样。

朱由校宁肯只是加授客氏家人闲散官职也没有加封客氏,且依旧只是让其在乾清宫承担“保姆”工作。

总的来说。

朱由校不想让自己后宫被在人伦上比自己辈分高的女人操控。

因为,他想的是,后宫之主也得先服从他这个皇帝的管束。

所以,朱由校还是准备等将来让自己的皇后替自己管理后宫。

……

元辉殿。

按照朱由校的旨意,五十名自动晋级为皇帝女人的年轻少女此时皆被集中到了这里。

朱由校则走了进来,细细观察着这五十名女子。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刘若愚办事还是很认真的,因为和魏忠贤有竞争的缘故,没有乱来,替自己选出的五十名女子皆算得上是美貌而不过于妖娆、温婉而又气质端庄的女孩。

不过,在看了一会儿后,朱由校还是被其中一梨涡浅露且有一娃娃脸的女孩给吸引住了。

朱由校的心有一种被揪住之感。

甚至作为大明帝王的他第一次尽量温柔地问了起来:“你叫何名?”

“张嫣!”

张嫣低眉顺目地回了一句。

朱由校听后怔了片刻,并笑了起来,但紧接着,朱由校又神色严肃起来,眉头微微一拧,最后又毅然道:“你就做朕自己的皇后。”

“谢陛下隆恩!”

张嫣立即跪了下来。

朱由校则道:“平身!”

然后,朱由校不禁心道:“朕就算让皇后还是历史上那个皇后,也能改变大明的命运!”

接着,朱由校继续看起其他女孩来。

一位姓王且看上去沉默娴雅、更为端庄大方的女孩引起了他的主意。

朱由校便让其做了自己的贵妃。

接着,朱由校又选了一名看上去大大的眼眸很是清澈的段姓女孩为自己的贵妃。

因为按照大明选妃制度,皇帝需要选一名皇后和两名贵妃。

而至此。

朱由校便选出了自己的皇后与两位贵妃。

剩下的女孩也自动晋级为嫔妃。

最终,在礼部进行部议且皇帝准予后,除张嫣要被封为皇后外,王贵妃则要被封为良妃,段贵妃则要被封为纯妃。

然后就是正式的天启帝大婚仪式与皇后册封大典。

因为朱由校是登基后第一次封后,所以大婚仪式与册封大典同时进行。

而在这期间,礼部尚书孙如游上疏说按照礼制,需要对所封皇后与贵妃的父母予以封赏,因为这样才能体现的了天家之恩。

朱由校对此也很理解。

虽然大明皇帝只能娶普通人家的女孩,但一旦娶了人家的女孩,人家也算是皇亲国戚,怎么也不能让其还当平民百姓。

为此,朱由校特地将已进京的户部尚书汪应蛟、礼部尚书孙如游和司礼监两太监传到了政事堂商议此事。

“启禀陛下,按成例,皇后与贵妃之母需封诰命夫人,而其父当封锦衣卫官职或伯爵,另外还需赐田荣养,如今赐封皇后与贵妃之父何职,赐田几何,是赐皇庄庄田还是新扩民田为国丈之庄田,还请陛下示下。”

孙如游禀报起来。

朱由校自然不想赐自己的皇庄庄田给自己老丈人,因为他的皇庄将是他羽林卫新军的主要兵源地。

而朱由校也不想让更多的民田变成勋戚私田,那样会影响国库收入。

所以,朱由校想了想后最终决定道:“天下田亩有限,皇庄亦有限,赐田已不适合今日之大明,以后皆改赐田为赐银,按例,皇后之父母与贵妃父母分别需要赐田多少?”

孙如游回道:“多以在俸禄之外赐田百顷为限,然亦有赐千顷、万顷者。”

“当十两一亩算,那就赐皇后之父母银币五万两!贵妃之父母银币三万两!各赏京城籍没官宅一处,封职也不封锦衣卫官职,锦衣卫乃军职,以后不能轻易封赏,爵位更是如此,非有功者而不得,封皇后之父为大明科学院之正卿,贵妃之父分任少卿,令其可在大明科学院读书研习万物之理,如农事与水利等事,若能使我大明在农事与水利等事上有进益,再加封。”

朱由校沉吟片刻说了起来。

他觉得虽然外戚不能参与朝堂政治,但是也不能白养着,在科学院搞搞研究也比白养好,说不定还能搞出些新发现来,也能利国利民。

但也因此,礼部尚书孙如游对此很感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