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的大明没有太后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的大明没有太后

作者:枫渡清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6:23:34 来源:小说旗

“如果在技艺上找不到突破0处,可以试着在材料上入手!”

朱由校说了起来,又道:“比如从钻头上想想办法:这些铁料好坏既然有地域之分,就说明是有原因的;

如同一块生铁被冶炼的次数不同效果也不一样,这说明铁料或钢料里有其他杂物,铁料变成钢料,在于这种杂物减少,所以你们可以想办法通过控制这种杂物在铁料或钢料里含量的多少来冶炼出自己需要的钢制钻刀!

以朕之见,这铁料一经火便有火星,或许是有木炭在里面,被火燃烧之故,你们不妨试试炼铁时加入柳条搅拌之,通过加入数量不同的柳条来观察;

柳条不同时,冶炼出来的铁做枪管或冶炼出的钢做钻头有什么不同,这和你们在炼铁时会将冶炼后的铁水用稻草浸一宿是一个道理,这稻草与柳条皆属草木,有木炭之效,这两者想必有共同之处,至于有何共同之处,则需要科学院细细探究之。”

朱由校这样说的目的是想尽量地让这个时代的人在自然科学上方面,将思维从靠单纯的经验和主观思考摸索出新技艺的方式,转变到,通过探究出基础的规律和物质的方式而摸索出新技艺上来。

毕懋康作为进士出身的人自然也不笨,一下子也听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忙惊异地道:“臣谨记陛下圣训!从改变相应材料入手。”

徐光启此时也因为朱由校的话而主动思考起来,心道:“稻草与柳条有木炭之效,倒是对的,皆可以用火烧之,也可以打燃为火,而石头、水却不能燃烧,难道说明他们没有木炭之效,这里面到底有何共同和不同之处?”

朱由校不知道他的兵部尚书已经因为他的话陷入了思考,而此时的他将《天工开物》里出现的柳条炒钢法提出来后就不由得想到了钢铁工业的重要性,因而就喊道:“徐卿家!”

“徐卿家!”

“徐卿家!”

朱由校连喊了三声,徐光启才回过神来:“请陛下示下!”

“冶炼铁矿乃锻造器具之本,你和毕卿家在增加我大明产铁量上多想想办法,这产铁量多了,不仅仅利于军械制造,也利于农耕,使百姓户户皆有垦荒犁田之利器,多思索一些新的冶铁之法。”

朱由校吩咐了起来。

“是!”

徐光启和毕懋康皆回了一句。

接着,朱由校又说道:“还有一点,你们必须记住,军械制造总局负责对制式兵械进行改进,但而对各类新火器的研发还是得大明工程院去做,要各司其职,不能多而不精,也不能精而不多,甚至没多少新火器出现,只在原火器上改进,明白吗?”

“臣等明白!”

徐光启和毕懋康再次回了一句。

朱由校点首,据他所知,大明的火器在种类上非常齐全,有各种功能的火器,甚至连地雷和水雷这些都有,但在作为主要装备的火枪和大炮上面则没有花更多的精力进行改进。

而朱由校希望通过自己这个皇帝的作用改变大明武器研制的这一弊病,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前提下,也花精力去改进作为主要装备的火枪和火炮,这也是朱由校设立专门的火枪局与火炮局之原因。

……

在朱由校巡视军械制造总局之际,近卫营第一千总部也踏上了去辽东的征程。

与此同时,留京的秦良玉也率领白杆兵和童仲揆的川兵回了四川。

整个京城接下来就只剩下近卫营第二千总部和京营、锦衣卫这些军事力量。

其中,近卫营第二千总部在禁苑随时准备保证皇帝的安全。

而京营依旧如往常一样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锦衣卫则继续扩充着力量,加强对特务细作人员的训练,以准备奉皇帝朱由校的旨意在将来频频出现的军事行动中为大明帝国提供可靠的军事情报。

这算是锦衣卫的老本行。

朱由校在巡视完军械制造总局后不久就传见了魏忠贤和田尔耕,并下旨明确地将东厂和锦衣卫职能分开。

在东厂办事的锦衣卫人员全部重新授予东厂相应官职。

而锦衣卫则被独立开来,由田尔耕任指挥使,全面负责对外情报尤其是军事情报的采集,当然也依旧还是负责皇城内的治安。

除此之外。

朱由校在大明讲武堂的第一期军官生毕业之前,就已经下旨让徐光启着手招收第二期军官生,且依旧是五十名,如今第二旗军官生也即将毕业,朱由校便让徐光启着手第三期的招生,以为后面扩编羽林卫新军做准备。

“第二期军官生毕业后就继续扩招羽林卫,这次依旧是从皇庄里招,但等第三期军官生毕业后,不能只从皇庄里招募,因为皇庄的青壮已经不够,到时候就从京畿有户籍可考家世清白的农户里招,另外,第三期军官生的招生规模得增加,也增加一些科目,如增加特务科,将边军中一些厉害且忠诚可靠的夜不收招进京给予加入羽林卫的机会!”

朱由校此时就因为讲武堂的事对徐光启嘱咐起来。

徐光启连忙称是。

很明显,朱由校有意把大明讲武堂变成大明越来越全面的军校。

……

“皇爷!奴婢有事禀报,选妃眼下已经进行到最后一轮,即需从五十妃嫔中选三人为皇后与贵妃,还请陛下示下,以哪位太妃暂行太后之职为陛下选出可为皇爷与贵妃之人。”

刘若愚这一天向朱由校提起选妃的事来。

因为今年发生了很多大案要案,且朱由校要求东厂对选妃的过程调查严密一些,所以,以至于这次选妃时间长了些。

“可怜朕的生母与嫡母皆未在世,太后之玺不可轻授,非得有大慈大爱之心者不可!然朕如何能评断!以朕看,大明如今没有太后,乃上天和大明列祖列宗的安排,为的是防止朕年少登基后有后宫与外戚干政,所以,皇后与贵妃由朕自己选,告诉诸太妃,她们只安心养老便是,朕不会以后宫繁务扰她们清静。”

朱由校才不会给自己找个太后来给自己找不痛快。

因为朱由校可不想将来改革触动更多既得利益集团后,有人会以什么太后密旨的名义造反,甚至还以太后的名义废他。

虽然在大明后宫不得干政,但如果真有文官支持太后干政,那“后宫不得干政”也不过成为一纸空文。

所以,朱由校也就没有因为要选妃而任命一位太妃暂行太后之职,而且还以上天和大明列祖列宗防止有后宫与外戚干政而没让大明出现太后为由堵后宫太妃们的嘴。

也就是说,谁要是想成为太后,就意味着有想以后宫之身干政甚至让外戚干政的心思。

“奴婢遵旨!”

刘若愚回了一句。

……

“什么,皇上要自己选妃,不让某一太妃暂行太后之职?”

刘太妃听闻此事后不由得颇为失望,看了一旁的梁太妃一眼:“妹妹,你看这,似乎不合礼法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