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到底要杀多少南方士族,才能杀怕他们?

“你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又要说,他们是因为下西洋而死的呢?”

朱祐樘盯着周氏,急切地问道,内心焦急不已。

周氏叹了口气:“哀家……哀家也只是猜测而已。”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太宗皇帝令三保太监郑和,去旧港宣慰司,准备第七次下西洋。”

“可半年之后,永乐二十二年的七月,太宗皇帝就在榆木川突然驾崩,死时身边仅有杨荣和金幼孜两人。”

“而且这两人还秘不发丧,一直拖到大军回京之后,众人才知道太宗皇帝已经龙驭上宾。”

“太宗皇帝死后,杨士奇立刻停止了郑和下西洋的举动,将这些原本准备下西洋的两万名船队成员,全部调去南京修宫殿了。”

“宣宗皇帝在宣德五年时,曾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郑和死后,由郑和的副官王景弘,承担了下西洋的全部工作。”

“宣德九年六月时,宣宗皇帝再次命太监王景弘去旧港宣慰司,准备第八次下西洋。”

“同样也是半年之后,宣德十年正月,宣宗皇帝突然病重驾崩。”

“王景弘下西洋一事,再次被杨士奇立刻叫停。”

“杨士奇不仅停了下西洋一事,同时还停了松江的造船厂,把负责造船的太监和都指挥使,流放到辽东戍边。”

“同时还大规模撤销了东南沿海的水军,放弃了旧港宣慰司。”

“至此之后,大明再也没有下过西洋。”

“直到正统八年,英宗皇帝再次动了下西洋的念头……后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樘儿不要鲁莽,为了阻止皇帝下西洋,南方士族们真的什么都做得出来。”

“为了南方的稳定,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开海下西洋啊!”

朱祐樘听后,又是一惊,他还从未将皇帝的死,和下西洋这两件事,联合起来看。

如果周氏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到目前为止,三位明朝的皇帝,都在开海下西洋这件事上,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两个皇帝驾崩,一个皇帝丢了皇位,还留下了一世骂名。

南方士族的手段,极其残忍啊!

更让朱祐樘不能接受的是,杨士奇这些人,为了阻止皇帝下海,竟然放弃了旧港这些领土!

旧港宣慰司,就是现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巨港。

明朝在陆地上的疆域,确实不如元和清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

那是因为,在永乐年间,明朝就已经是一个海权国家了!

朱元璋的洪武年间,明朝就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

到了永乐年间,朱棣一直往南打,打到海的那一边。

那个时候,东南亚等国,如交趾,暹罗,缅挝,大马,印尼等一部分土地,全是明朝的疆土。

不是飞地,不是藩属国,就是实实在在打下来的大明领土。

而拥有这些南海领土之后,明朝又掌握了海上的航线和贸易,从此万国来朝,国立之盛,举世罕见!

而杨士奇这些南方士族,为了垄断下西洋的海洋贸易,竟然想方设法地放弃了明朝的这些海外领土。

从宣德朝开始,一直到正统六年朱祁镇亲政,明朝的疆域版图一直在缩小。

海外的领土,甚至全都被杨士奇主动放弃了。

同时,杨士奇等南方官员,大力阻碍大明海军的发展,裁撤大量的大明东南海军,还有长江出海口和珠江出海口的海军。

致使明朝的综合国力,从永乐这样的鼎盛之世,瞬间衰弱!

财政枯萎,军事萎缩,英宗皇帝当年从杨士奇手里夺回来的大明,就是这样的一个烂摊子。

若不是英宗从小文治武功,大明早就被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些南方官员们,给玩完了。

“开海下西洋一事,朕意已决。”

“朕倒要看看,这些江南士族,到底有多疯狂。”

“朕要数数,朕到底要杀多少南方士族,才能杀怕他们,才能杀到他们俯首帖耳,不敢造次!”

从周氏这里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后,朱祐樘站起身来,看向周氏。

“就凭你曾经试图阻止于慎夺权,又告诉朕这么多事,等你百年以后,朕会恢复你的封号,并为你上皇后谥号的。”

“只是现在,还是请你回清宁宫去吧。”

朱祐樘说完,转身便向门外走去。

周氏连忙追问:“那……和英宗皇帝合葬之事……”

朱祐樘不予作答。

周氏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惨白。

……

朱祐樘走出慈宁宫,四周等候的宫女太监们,再次跪下行礼。

朱祐樘淡淡开口:“将周氏送回清宁宫去,不得外出,不得探视。”

“日常份例,一律按嫔位供给。”

“是,陛下。”

宫女太监们领命之后,便走进慈宁宫,准备将周氏再次请回清宁宫。

而朱祐樘则是坐上了龙辇,吩咐道:“去南宫。”

“是,陛下。”

于是,朱祐樘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出了皇宫,向南宫走去。

朱祐樘的随行之人,也多了数倍,大多都是披甲带兵的军士。

到了南宫,随着司礼监的一声皇帝驾到,被强行迁入南宫的一众妃嫔,连忙出来拜见。

当她们看到完好无损的朱祐樘,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不由得喜极而泣,热泪满眶。

“嫔妾,拜见陛下!”

张婉儿,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顾氏五人,眼含热泪,跪在朱祐樘的面前。

朱祐樘看到平安如故的嫔妃们,也放心了下来,心中升起一丝难得的喜悦。

他从龙辇上站了起来,走到五人面前,一只手抓住张婉儿,一只手抓住陈圆圆,同时将她们扶了起来。

“快起来吧。”

“朕不在的日子里,你们受苦了。”“陛下……”

朱祐樘这句话,顿时让张婉儿和陈圆圆的眼泪,簌簌而下。

“嫔妾不苦,能看到陛下平安归来,已是万幸。”

“嫔妾愿手抄百遍佛经,为陛下祈福。”

张婉儿眼睛紧紧地看着朱祐樘,右手不自觉地抚上了已经隆起的小腹。

陈圆圆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笑着说道:“我就说吧,陛下是真龙天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朱祐樘拍了拍她们两人的手:“好了,不要哭了,朕不是已经回来了吗?”

“特别是你淑妃,当心哭伤了身子。”

“是,多谢陛下关心。”

张婉儿点了点头,露出一个带泪的笑容。

朱祐樘又看向其他三人:“你们在南宫的时候,没人为难你们吧?”

“朕看你们,身形都消瘦了不少。”

朱祐樘伸出手,捏了捏柳如是和董小宛脸颊上的嫩肉。

柳如是和董小宛双脸微红,摇了摇头:“多谢陛下关心,我们除了不能离开南宫之外,倒是一切如常。”

“只是心里时刻记挂着陛下,寝食难安,茶饭不思,这才瘦了一些,不碍事的。”

朱祐樘拍了拍她们的肩膀:“等回宫后,朕让尚膳监好好为你们补一补。”

“谢陛下!”

最后,朱祐樘看向最后一个人,脑子却没有任何影响。

“你是……”

顾氏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强行挤出一个笑容后,又低下头。

“嫔妾是淑女顾氏,是和诸位姐姐一起入宫的。”

“哦……”

朱祐樘点了点头,心中有些印象了。

张婉儿等人入宫,都是去年的事情了。

现在眼看就要入夏了,他还从未召过顾氏侍寝,甚至都已经忘记这个人的存在了。

都说皇帝应该雨露均沾,而顾氏入宫半年却未侍寝,是朱祐樘的失职。

“这段日子,也让你受苦了。”

“多谢陛下关心,陛下御驾亲征,功在社稷,嫔妾不苦。”

顾氏低头弯身,有礼有节地回道。

朱祐樘点颔首,再次拉起了张婉儿和陈圆圆的手。

“走吧,咱们回宫。”

“是,陛下!”

众女跟着朱祐樘,一起坐上了宽大的龙轿,返回皇宫。

来到了后宫之后,朱祐樘便吩咐敬事房的太监们,分别送五位嫔妃回宫,依然入住她们自己原来的宫殿。

“朕才回宫,政务繁忙,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等朕忙完这一阵,会亲自去你们宫里看你们的。”

朱祐樘看着自己的五位嫔妃,淡淡地解释道。

“那嫔妾们,就在宫中恭候陛下了。”

张婉儿和陈圆圆等女,对着朱祐樘行过礼后,便各自坐上轿子,回后宫去了。

朱祐樘也对着身边的小太监们,再次下令。

“去养心殿。”

“是,陛下!”

养心殿,早在朱祐樘亲征之前便已经修好,而现在朱祐樘才第一次走进养心殿里。

养心殿虽然不像乾清宫那般大,但却是一个集起居,理政,会客,宴饮,游赏的复合空间。

同时,里面还有库房,膳房,暖阁,园等功能房间。

朱祐樘的各项所需,都能在养心殿里得到满足,仿佛一个缩小版的紫禁城。

养心殿里的装饰,非常符合朱祐樘的审美,在养心殿里,朱祐樘才感到一阵放松。

朱祐樘坐上软榻,闭目再次回忆了一番与周氏的谈话。

当他再次睁眼时,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汪直。”

“微臣在。”

守在殿外的汪直,迅速来到朱祐樘的面前。

“有件事,朕需要你亲自去做,知道这件事的,仅你我二人。”

汪直面色变得肃穆,微微低头:“是。”

朱祐樘靠在软榻上,手指在桌案上缓缓敲击。

沉默了一会后,朱祐樘突然没头没尾地说道:“虽然兴王行大逆不道之事,但毕竟是朕的亲弟弟。”

“还是以亲王之礼,葬入西山吧,就葬在郕戾王墓旁。”

“至于谥号,朕想,就用荒字吧。”

“至于宸太妃,就遵循旧制,一并葬入西山妃陵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