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成之后,吾为国公,汝为少保!

于慎表情凝重地点了点头:“是,徐首辅。”

“我刚刚就已经将陛下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传给杨通将军了。”

“我相信杨通将军收到消息后,会知道如何做的。”

于慎心里并不比这两位大员好受,他同样害怕朱祐樘亲征,也同样不愿意让朱祐樘离开京城。

但人间的悲喜并不相通,徐溥,刘大夏和于慎等人急得上火,王恕,刘健和李东阳等人,情绪却比较稳定。

这件事和他们关系不大,虽然陛下不亲征最好,但去巡视边镇,也可以。

反正之后清算起来,也算不到他们的头上。

但徐溥并不这样想,他刚刚嘱咐完于慎之后,又转头看向王恕。

“王尚书,陛下此次亲征,因为涉及到我和刘尚书,所以我们不太方便出面。”

“要不你牵个头,联合其他大臣们一起上书,劝一下陛下,让他打消御驾亲征的念头?”

王恕听得心里直想笑,陛下都没让我入阁,我说的话他就会听了吗?

但徐溥的要求,他还真没法拒绝。

且不说他们现在同朝为官,就是之前王恕长期在南直隶应天府为官时,就曾受到江南官员们不少照顾。

这个人情,得还啊。

王恕沉吟片刻:“这个没有问题,只是就算我们联名上书了,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啊。”

徐溥叹了口气:“都这个时候了,不管有没有效果,我们什么办法都要试一试。”

王恕不再多言,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这些官员们探讨了很久。

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竭尽全力,阻止朱祐樘御驾亲征。

整个京城里,没有一个文官,是希望朱祐樘离开京城的,包括于慎。

翌日。

朱祐樘醒来时,宫内已经准备好了他御驾亲征时所需要的东西。

印玺,朱笔,天子宝剑,天子仪仗……等全套办公用品。

朱祐樘穿上戎装,又从紫禁城里带了一百名十二监的随侍太监后,便准备从午门出发了。

朱祐樘到午门的时候,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已经在午门广场上集结了。

昨天被朱祐樘点到名字的官员,都默默准备好了自己的行李,等待着出发。

徐溥和刘大夏也在官员中,默默祈祷有奇迹发生。

就在朱祐樘扫视百官时,吏部尚书王恕突然出出列,向朱祐樘献上一封联名请愿书。

“陛下,天子万金之躯,战场乃凶事也!”

“敌寇自有大明武将为君分忧,陛下实在没有必要以身犯险!”

“微臣叩请陛下,三思啊!”

王恕率先跪拜下来,紧接着又有上百位官员一起跪下,同时奏请。

“微臣叩请陛下三思!”

那些已经被朱祐樘点名要随同出征的官员,自然是不好意思再参与这种请愿活动了。

这些奏请的文官们,都是和王恕联名上书的官员。

这足以看出来,文官们不管有没有私心,确实都是不喜欢朱祐樘御驾亲征的。

但朱祐樘根本就没有接过,王恕手中奏书的意思。

他根本就没接王恕的话茬,将这些官员们晾在原地,反而问向户部左侍郎丘濬。

“丘濬,随朕出征的粮草,都准备好了吗?”

丘濬听到朱祐樘的问话后,立刻出列,拱手以对。

“回陛下,微臣已经调集了两万头毛驴,二十万农夫,带五万石粮草武器辎重,在城外已经集结完毕了。”

因为是临时出征,所以队伍没有事先补给,也没有后勤。

这六万多人的粮草辎重,全靠这二十万农夫来拉。

平均每三个后勤人员,就要负责一个主战士兵的补给。

这种补给强度,已经很大了。

“善!”

朱祐樘预计的出征时间是在十天以内,所以带的这些粮草,已经绰绰有余了。

就在朱祐樘即将宣布发兵之时,忽然又有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纵马奔来,直入端门,来到朱祐樘的面前。

“报!”

“陛下!宣府八百里加急来报!”

负责送信的校尉,翻身下马,喘着粗气地跪在朱祐樘面前,大声禀报。

朱祐樘面无表情,只是危险地眯起了双眼。

“念!”

“是,陛下!”

校尉取出密信,当场拆开,随后大声地念了起来。

“战事危急,瓦剌大规模入侵大同和宣府!”

“大同总兵官刘宁战死,宣府告急!”

瓦剌有多少人入侵,不知道。

刘宁阵亡,也没有具体的士兵阵亡数据。

但就是这两条没头没尾的消息,当场便让在场的文官们,心怒放。

有些养气功夫不到家的文官们,竟然当场喜笑颜开,偷偷地低下头,隐藏自己的笑容。

大同和宣府这场大败,来的真是太是时候了!

大同总兵官刘宁战死,宣府告急,这就意味着前线吃紧,战事火热,瓦剌的大军随时都会打进到关内来。

到时候,长城以内的地方,可就万分危险了。

而这个时候朱祐樘还要御驾亲征,这不是正往瓦剌大军的刀口下撞吗?于是,文武百官们借着这个由头,又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劝诫。

“陛下!大同总兵战死,宣府告急,情况严峻,千万不能再亲征了啊!”

“陛下,前线战事危矣,凶险万分,陛下为了自己的龙体着想,为了这天下社稷着想,请陛下收回成命,取消亲征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取消亲征!”

“请陛下收回成命,取消亲征!”

“……”

在徐溥和刘大夏的领头下,文武官员们全都跪拜着朱祐樘,力劝朱祐樘不要御驾亲征。

徐溥心中暗自欣慰,看来这个宣府总兵官杨通,还是很有些手段的嘛。

昨天晚上刚叫他想点办法,来阻止朱祐樘出征,今天早上就送来了这么一个大礼。

光靠这一条消息,那些胆子小的皇帝,就绝不敢再提什么御驾亲征的事了。

但朱祐樘只是冷冷地笑了一声:“宣府告急,那朕就更要率军驰援,击退瓦剌大军了。”

“不然,岂不是愧坐天子之位?!”

“全部给朕起来,即刻出征!”

朱祐樘知道所谓的大同总兵战死,宣府告急,是边镇那些将领们,弄出来吓唬他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朱祐樘,让他不要出征。

边将们越是这样,朱祐樘就越要亲自去边镇看看,现在的边镇情况,到底糜烂到了什么样的状况。

朱祐樘主意已定,绝不更改!

“汪直!”

“微臣在!”

汪直上前一步,拱手抱拳。

“你们西厂负责监军,出征之人,逃跑,掉队,磨蹭之人,立斩!”

“是,陛下!”

汪直拱手领命,一挥手,驻守在四边的五千西厂番子,立刻围了上来,拔刀出鞘。

那些被点名出征的文武官员,见西厂番子都拔刀了,脸色当时就白了。

他们不敢再啰嗦,连忙起身,准备出发。

朱祐樘转头看向自己身后,一脸懵懂的朱祐杬:“皇弟,朕走之后,京城就交给你了。”

“有什么不懂的,问符大海。”

符大海站在朱祐杬身边,对着朱祐樘恭敬地弯腰行礼:“陛下放心,老奴会尽心辅佐兴王殿下的。”

说是辅佐,实际上就是一种监视。

朱祐樘是不可能,会让兴王朱祐杬掌权的。

朱祐杬也是连忙行礼:“皇兄放心,我会守好京城的。”

“皇兄出征在外,无需牵挂京城。”

朱祐樘点了点头,随即骑上御马,拔出天子宝剑:“随朕出征!”

“咚咚咚!”

午门上响起阵阵鼓声。

朱祐樘打出天子仪仗,锦衣卫和西厂番子护卫在旁,汪直牟斌两人,随侍在册。

朱祐樘坐在马上,向城外走去。

徐溥刘大夏等官员,面色死灰,步履维艰,极不情愿地跟在身后。

于慎,王恕,李东阳等官员,则是面色复杂地看着出征大军远去,心中一阵感慨。

远征大军出了京城之后,道路两边站满了京城的百姓。

他们听闻大明皇帝又要御驾亲征时,自发地出来,为朱祐樘送行。

他们很多人,甚至从半夜开始,就一直守候在道路两旁。

当道路两旁的百姓们,看到朱祐樘的天子仪仗之后,就已经开始兴奋地欢呼了。

当看到朱祐樘本人,身着明黄色带龙纹的戎装,骑着御马走出时,更是激动地纷纷向朱祐樘跪拜。

“草民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陛下御驾亲征,保大明土地!护大明百姓!扬大明国威!”

朱祐樘微笑地看着周围的百姓,点头示意。

很快,朱祐樘便穿过簇拥送行的人群,来到了京城之外。

高顺率领五万黑甲的陷阵营,已经候在城外了。

“末将高顺,恭迎陛下!”

“起来吧,入队发兵。”

“是,陛下!”

高顺一声令下,五万陷阵营顿时将朱祐樘和那群文官护在圈内,一同向宣府进发。

在这群人身后,还有二十万农夫,和两万辆驴车,默默跟上。

……

于家宅邸。

于慎焦急地在院内走来走去,在等待许久之后,终于收到了从宣府来的密信。

于慎展开之后,顿时大惊失色。

只见密信上,写着这样的一行字。

“若陛下一意孤行,妄图亲征,吾欲效土木堡之事!”

“事成之后,吾为国公,汝为少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