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 第121章 勾勒学府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第121章 勾勒学府

作者:执手墨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0:42 来源:小说旗

不过,汉末的天门山还不叫天门山,而是名为梁山和博望山。

“郑公,这里便是学府的建址!”刘烎指着面前山林,向着郑玄介绍道。

“整座山都是?”郑玄愕然问道。

刘烎摇了摇头,“并不是。”

“也对,学府也不需这么大的地方,只要有百十亩地僻静地,便就完全足够矣。”郑玄点头道。

“郑公误会也。”

然而,刘烎再次摇了摇头,笑着解释道:“不止是面前的山,山北的江河港湾,山南的田亩阡陌,全部都是学府的范围。”

“什么?!将军莫要说笑?便是长安、洛阳的太学,却也不需要这么大。”郑玄连忙惊语道。

“郑公,我早就有言说过,江东的学府不比太学,也不是先秦的稷下学宫,而是一处人族学识的宝地!”

刘烎指着山南的平原田亩,对着郑玄继续言道,“这片地方将划给农学,由专供农学的师生,研究培育百植良种、天文气象等等。”

“山北的江河湖湾,则会划给给匠学和兵学,供学习研究百工之术、水战兵法等。”

此时,刘烎心有海纳百川之心,给郑玄彻底打开了眼界,又言道:“江东要打造的学府,将分为儒、兵、法、匠、农、数、理等学科,而进入学府的学子,必须涉猎全部学科,并至少一科达到优秀的成绩,便能从学府毕业入仕。”

“少将军……”

郑玄露出哑然之色,却是有些惭愧地言道:“老夫虽研学多年,却也并非尽知诸子百家的学识,恐难胜任这学院院长之职!”

“郑公别急!”刘烎笑了笑,言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江东学府也并非一日可成。”

“如今江东还未建立,师资储备十分不足,所以学府虽授百家学科,但却也不急于一蹴而就。”

郑玄闻言点头言道:“少将军之言,老夫亦明白也!”

“不过,这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却又是何处的典故?!”郑玄忽然诧异询问道,“老夫怎从未听过?!”

“郑公可知比西域还要以西的大秦?”刘烎问道。

郑玄点了点头,言道:“文史有记载,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

听着郑玄侃侃而言,刘烎也是被震住,想不到郑玄当场,就把《后汉书·西域传》背了一段,刘烎当场就被秀到了。

眼见刘烎瞠目结舌,郑玄也是得意神态,暗道:“如此小小问题,根本难不倒老夫!”

可恶!让郑玄装起来了!

刘烎心中微叹。

“郑公,这罗马城便是大秦的国都,其规模亦可媲美昔日的长安和洛阳!”刘烎言道。

“原来如此。”郑玄也点了点头,却又问道,“少将军怎知道这罗马的?”

“曾遇到过西域胡商,也是从他们处得知的。”刘烎随口解释道。

“总之,天下之地甚大,非只华夏和西域,来日若天下安定,本将必要奔马操船,看尽整个天下!”刘烎希冀的言道,心中定了个梦想。

“少将军有此雄心,必可吞吐天下寰宇!”郑玄也赞道。

随后,刘烎同郑玄漫步于天门山,探查着这片地方的山水,并在心中勾勒合适的建筑,想象着学府的最终模样。

忽然,赵苍快步前来拜见,向着刘烎禀告道。

“少将军,黄先生的居所,属下已经派人探明,却在芜湖南郊的卧龙岗。”

“卧龙岗?黄承彦跟诸葛亮住一块儿了?!”刘烎闻言愕然。

却想不到自己改变了历史,将诸葛氏一家迁至了江东,可是蝴蝶效应似乎并未生效,诸葛家和黄承彦还是相遇。

也不知诸葛亮和黄月英,是否还会如史实般在一起?

“赵苍,快去将黄先生请来!”刘烎连忙命令道。

很快。

赵苍便引马带着黄承彦而至,刘烎立刻上前拱手一礼,并介绍道:“黄先生,这位便是郑公!”

“见过郑公!”黄承彦连忙向郑玄执礼。

于是三人同游于四周,刘烎亦将心中的各种想法,全部详细地阐述给二人。

其中多含后世大学的理念,什么学习强国、学习安邦,为华夏而读书、为人族而传承,直听得郑玄、黄承彦一愣一愣的。

“少将军,郑公与我……恐还做不到少将军期盼的程度。”

显然,刘烎口中的想法,也是越来越夸张,二人都不敢接招了。

“没关系!慢慢来!”

刘烎笑了笑,又言道:“先定一个小目标,待学府建立之后,收三、五十名学生,然后把他们培养一番,作为学府的助教,便可协助教授更多的学生,同时学府继续不断扩充教师数量。”

“总之,现在咱们教师并不多,郑公负责教授儒、法学科,黄先生教授兵、农、匠三科,我则负责数、理二科。”

“此外,昭姬先暂时为助教,负责协助我们授学。”刘烎又补充道。

“昭姬?”黄承彦闻言一愣,问道,“听这名似是一女子,难道也能任教讲学?”

刘烎点了点头,认真言道:“昭姬为蔡中郎之女,以其胸中学识足可任教!”

见刘烎已有决定,黄承彦也不再多言。

这时,郑玄却开口问道:“少将军事务繁重,可有足够时间授学么?而且这数、理二学,莫非是道家的数理之术?”

“非也!数学包含算术、图像、变化等内容,可以说是万物的基础法则,如一加一为何为二;而理学则为格物致知之道,推究万事万物的原理,从而获得其中的真理,如拿起石头放开,为何石头会落下,而不会飞到天上。”刘烎向着郑玄解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