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 第120章 小别胜新婚

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第120章 小别胜新婚

作者:执手墨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50:42 来源:小说旗

傍晚时分。

一男三女围坐一桌,桌上足有八菜一汤。

如此饮食的场景,令蔡文姬甚是惊奇。

首先是聚而用餐的形式,这对于士族名门而言,却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分餐各案而食,才是符合礼数规矩。

当然,只有普通的民户,才会不讲繁琐的礼数,选择一家子聚餐而食。

毕竟,普通百姓的家里饭菜很少,甚至是只有饭没有菜,根本没必要分餐各案而食。

其次是用餐的桌案,却不同于通常的案几,而是一张大圆桌;坐榻也不是低矮的,而是改名为“凳”的东西。

使用这样的桌椅进餐,却也不用跪坐的姿势,高桌高椅更加轻松省力。

尔次是用餐的规矩,礼法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而刘烎及二乔边吃边聊,讲述着北行路上的趣事,这让蔡文姬甚是惊奇。

最后是圆桌上饭菜,大多是蔡文姬没见过的样式,而且还有两道猪肉做的菜品。

堂堂汉室宗亲的刘烎,竟然也让猪肉上饭桌?!

猪肉味道甚膻臭,士族大家不以为食。

蔡文姬乃蔡邕之女,也算是士族出身的闺秀,却也只见过猪肉、并没吃过。

此时,看着圆桌上的猪肉,蔡文姬甚是惊愕。

只不过,刘烎和二乔却并无抵触,却是淡定地夹肉入嘴而食,并无半分难以下咽的样子。

见此情形,蔡文姬却也不好明说,只能用筷夹起一根肉丝,轻轻地放入嘴中咀嚼。

蔡文姬:“!!!”

“真香!“

蔡文姬忍不住轻声而赞,随即看向刘烎怀疑地问道,“将军,这肉真的是猪肉么?”

“正是!”刘烎点头言道,“我们江东养的猪,乃是特别培育的良畜,其肉质不再膻臭难咽,便是士族大家也不再嫌弃!”

听完刘烎的解释,蔡文姬这才有些明悟,却又好奇地问道:“将军,这桌上的食物,烹饪方式似乎不同?”

“是有些不同,除了蒸烤炖煮之菜,还有用铁锅填油炒的菜。”刘烎继续解释道。

原来,汉朝时期食用油的来源,可谓是十分的稀缺,因此哪怕是世家大族,也都是用鼎瓮煮炖,最多再有些蒸烤脍炙。

可随着江东养猪业的发展,刘烎府中的食用油来源,却也变得十分充足起来。

因此,刘烎早就调教府中家厨,给厨房里填了几口铁锅,并教会厨子烹饪炒菜。

“将军竟懂庖厨之事?”蔡文姬有些诧异。

“那是必须的。”

刘烎却无半分羞愧,反而甚是自豪地回道:“一部军伍的战力,从其甲胄装备可探知,从其火头营的饭菜,亦是可以探明的;可以说,真正的强将良帅,也需要懂庖厨之事。”

“这……”蔡文姬当场愣住,却不知军伍将帅,又为何要懂庖厨?

刘烎解释道:“军中食物的门道甚多,可用饭菜控制军卒的训练,也可用饭菜激励军伍的士气,吃什么样的饭菜能养足力气,大战之前应该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吃什么样的饭菜既能保持体力、又能节约粮食。”

“原来如此。”蔡文姬点了点头,似乎有些许领悟。

很快,满桌的饭菜都吃得干净,大多都是被刘烎一人干完。

毕竟刘烎身材健壮,想要保持武力值不掉,每顿都要多吃不少。

“夫君,可吃饱否?妾身再让厨房多弄些饭菜来吧!”

看着刘烎意犹未尽的样子,大乔心知刘烎北行半年,必然也是没几顿能吃饱的,故而有些心疼地询问道。

刘烎则是摇了摇头,言道:“晚餐不能吃得太多,夜里容易积食……”

而晚饭之后,天色也逐渐变暗。

对于夜生活匮乏的汉朝,这个时候的正常人家,便要熄灯休息睡觉了。

于是,蔡文姬便告辞回房,刘烎则笑揽着二乔,也往自己的卧房而去。

是夜。

小别胜新婚。

卧房内声响不断,可见刘烎用尽了浑身解数,将半年多思念尽数输出。

……

次日。

刘烎不得不命人请木匠,将卧房的床榻换架新的。

昨夜有些用力过猛,以至于……床塌了!

而蔡文姬也顶着一副黑眼圈,她所居住的屋院离刘烎卧房不远,着实被昨夜的声响搅得失眠。

“昭姬,昨夜没睡好么?”刘烎遇见蔡文姬,有些诧异地问道。

蔡文姬脸上一红,却也不知如何回答,只能胡乱地回道:“初至将军府上暂住,似乎还未有所适应,故而夜不能眠罢了。”

刘烎点了点头,笑道:“今日你可去找我家夫人,让她们带你在府内走走,也熟悉下这里的环境。”

“嗯。”蔡文姬点了点头。

随后,刘烎也离开府邸,前往城内的驿馆。

……

……

“郑公!昨夜可睡得安好?”

来到驿馆后,刘烎也见到郑玄,并拱手执礼而道。

郑玄精神矍铄,向着刘烎笑道:“少将军,此处驿馆甚是周全,床被被褥干净齐全,那什么堂……对,叫食堂,那食堂的饭菜也甚香!”

显然,这驿馆的住宿和伙食,令郑玄也甚是满意不已。

刘烎对此也不意外,毕竟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的驿站就十分正规,不但供给官府往来食宿,而且还对外提供食宿服务。

而芜湖城内的驿馆,则是刘烎亲手建立的,对驿站内的食宿服务,也制定了严格的规矩。

毕竟,这处驿站不止是简单的驿馆,更是刘烎麾下情报衙门的据点,唯有足够周到的服务和态度,才能吸引过往的显贵来此食宿,继而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情报。

“郑公食宿满意便好!”

刘烎向着郑玄笑了笑,又说道:“郑公,江东学府刻不容缓,今日天气甚是晴朗,何不去见见学府建址之处?”

“老夫正有此意!”郑公笑道。

随后,刘烎领着十多名随骑,护着郑玄的马车,向着芜湖北郊而去。

芜湖北郊有山,名为“天门山”,乃是刘烎选中的学府建址。

后世的李白有诗《望天门山》,便是写得这芜湖的天门山。

天门山立于长江南畔,江水、山林、陆地交汇,可以因地制宜,依据学科的要求,建造各种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