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扶明录 > 第2345章 输不起

扶明录 第2345章 输不起

作者:浪得虚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29:33 来源:小说旗

明朝大臣入皇极殿上朝的有内阁大臣,六部大臣,太常寺,都察院,大理寺等官员,但通常进殿里头的都得四品以上,像六部尚书,侍郎等等,四级以下如六部给事中等等就只能在殿外了。

但除了皇极殿外,紫禁城里还有个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那就是文渊阁。

文渊阁是内阁的办公室,能进这里边的门槛就是阁臣,即大学士,否则管你一品二品还是皇亲国戚都玩泥蛋去吧,除非皇帝钦点你过来。

“穷兵奢武等同荼毒苍生啊!”文渊阁内崇祯帝端着茶杯举了又放,对面几个阁臣或皱眉或沉思或者怨言不绝,吴珄更是跺着脚拍着手哭丧着脸对着崇祯帝发牢骚:“收复失地谁都想,不是不让他打仗,是现在咱打的起么,这天灾人祸粮食失收处处闹饥荒,朝廷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百姓更是流离失所……如此之下竟还要尽京畿之力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

诸臣附和,连首辅李邦华也微微点头。

崇祯帝端着茶杯缓缓放了下来:“他说这时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支孤军深入沈阳城下,朝鲜出兵奇袭辽阳,他则亲率大军围困锦州,三管齐下,必有大利!”

“皇上,万一朝鲜不出兵或者出兵迟了呢,万一那支孤军提前被灭了呢,时机稍瞬即逝,如此严寒,如此仓促之间他怎么可能在数日之间集合大军抵达锦州城外?这三者只需一个拖了后腿,那都是白忙活一场!”

“即便一切如他所愿,就真的能打下锦州了?”

“还有,咱们承担的起军饷粮草么,国库所余皇上您不知道么,京畿百姓食不果腹皇上您不知道么?”

吴珄急了,诸臣也都急了

崇祯帝叹口气,起身走到窗边探手将窗户打开,一股冷风袭进:“常宇还给朕写了封密信,众卿可知他写了什么?”

诸臣起身,相互看了看都没说话,心道密信俺们怎么知道。

“就六个字,请苍天辨忠奸!”

诸臣一怔,随即面面相觑苦笑摇头。

这太监算定了此举必遭朝臣反对甚至对他大加攻击,便以六字表忠心。

自己对大明对皇帝的忠臣,天地可鉴!

甚至还隐隐暗有所指

但现在根本不辨忠奸的问题,没人怀疑常宇对大明对皇帝的忠诚,是很多人不认同他所作的事,或者说做事的方法!

就像眼前根本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根本打不起啊!

或者说有必要不计后果付出那么多代价打一个潦草又匆忙且没有多大把握的仗么?

内阁诸臣不赞同

但是听了崇祯帝将那密信六字说出来,他们就知道皇帝心里是想要打的!

皇帝有这心思,他们完全理解。

原因很简单,无论做皇帝还是做将军的,都有两个至高无上的目标,要么做开国皇帝,要么做复国皇帝,要么做开国将军,要么复国将军!

除此之外什么盛世明君也不如这两个地位高,就是到了地下上百个历代帝王开趴体,你都能坐主桌。

崇祯帝虽然才干平庸,但从他勤政这方面就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有报复想大有所为的皇帝,至少是他想把皇帝这个职业做好,至少他不甘平庸也不甘躺平。

从他哥手里接下一个烂摊子,他最初的想法只是尽可能的守成,能将家贼给扫了,能将鞑子给挡住就行了。

至于收复辽东,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梦。

然而,现实还是给了他一个大逼兜,家贼企业越做越大,甚至还有两家都上市了,鞑子串门也越来越勤,甚至把锦州都拿下了。

这个时候他内心是害怕的,是焦虑的。

收复失地那种梦是更不敢坐了!

直到常宇横空出世。

给了他一线曙光,不光要守成,还要收复失地。

虽然艰难,但是能看到希望。

虽然家贼未平,恶贼未灭,但他觉得快了。

我不光要做个明君,我还要做个名垂千古的守业明君,老祖宗打下来的我要守住,小祖宗丢下的我要拿回来!

这个诱惑对崇祯帝来说太大了,所以他即便知道眼下的困境有多艰难,他依然坚定的站在常宇这边。

因为,只有常宇才能让他看到希望。

“诸卿,假设此战不利,咱们最大的损失是什么?”

崇祯问了出了一个令诸阁臣意外的问题。

众臣一怔,交头接耳窃语半响,首辅李邦华才说话:“白忙活一场”。

崇祯帝嘿了一声,转过身淡淡说道:“最大损失不过白忙活一场,但最大利益呢?”不等诸臣开口他一字一句道:“收复锦州,重开辽东大门,重新将朝鲜纳入藩属”。

“皇上可知这白忙活一场包含多少百姓和将士的性命,又要倾注多少国力?”吴珄向前一步,崇祯帝眯眼一瞪:“但若没白忙活一场呢,值不值得?”

这句话问到了关键所在,吴珄一时怔在当场,众臣又是你看我我看你。

是的,虽说白忙活一场代价大,但若事成了,所得利益更大!

不要说死人,只要打仗就会死人,现在打要死人,将来打也是要死人的。

“这天下哪有真正的万全之策,又何来十拿九稳的事,全都是在赌!”崇祯帝看着眼前几个重臣:“常宇敢赌,朕也想赌一把,汝等为何却怕了!”

“那是因为咱们输不起啊!”李邦华一声长叹。

李邦华这一声悲叹,险些动摇了崇祯帝的决心,只因他知道李邦华说的是事实,朝廷现在确实输不起,因为朝廷现在朕的是处处捉襟见肘。

会有人疑惑,常宇上台两年来坑蒙拐骗不是给他捞了很多么,无论是银子还是粮食,仅仅是银子也得有好几千万了吧。

但是朋友们,如果几千万是一个人的财富那确实很富有,但若是一个国家的财富,那真的是杯水车薪。

都知道大明这十余年来天灾人祸导致国库早就空空如也了,且不说还欠着各处兵马的饷银,这也是为什么贼军所到之处,甚至有的官兵拦都不拦就直接投降了,是因为没吃没喝没工资,谁跟你干啊!

没军饷,兵马逢战就降,没粮食吃,老百姓就会举旗造反!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大明已经在这个恶性循环里煎熬了十余年。

这两年好是好了些,但窟窿远比想像的多,常宇弄来的那些不说只够塞牙缝的,但也只能用在刀刃上。

单单说军饷,单单只说九边重镇,多少边军被欠饷,这些是刀刃,常宇弄来的银子第一时间就是补这些缺口。

但大明可不仅仅九边重镇,只要有兵马的地方就要饷银要粮草的。

那怎么办,要么蹭,要么借,要么欠着。

现在朝廷国库主要输入边军,其他地方的则有大军阀自足自给吃自己的家底,比如徐州的高杰,他驻防黄河吃的就是自个老底,又比如李岩的兵马就是吃刘泽清的遗产,比如庐州的刘泽清,武昌的左良玉,四川的秦良玉,云南的沐王府。

放在之前,这些大军阀虽有家底但平日还是嗷嗷的问朝廷要,朝廷只要调他们的兵马就要先给粮草先给钱,否则寸步不动。

只是现在没人敢这样了,刘泽清被做掉了,李岩是常宇的人他在济南能吃刘泽清的遗产又有德王照应,朝廷欠着就欠着无所谓,高杰是常宇把兄弟自也如此,刘良佐现在怕的要死,恨不得捐出点保命呢,更不敢伸手要,黄得功最舒服跑武昌打秋风去了,秦良玉大土豪自足自给,云南沐王府能暂时贴补那边军队,朝廷给打个欠条就是了。

要知道这些都还是常宇在其中斡旋,让他们先啃老底让朝廷喘口气,若没常宇在,嘿,你看朝堂不出钱能调动一个兵么。

可即便这样朝廷现在除了养边军(大同,太原,蓟镇,昌平,山海关,宁远)还有京营数万以及南京数万。

光这些,常宇坑蒙拐骗弄来的那些都捉襟见肘,更不要提还要赈灾,总不能看着京畿一带的老百姓活活饿死吧。

而且就前边说的那几个大军阀的家底又能啃多久,每个人手下都上万兵马上万张嘴,人要吃马也要吃,囤积的粮草能坚持多久?一两年足以!

粮草还能先垫着,饷银呢?

士兵也要养家必须要工资才行,但大军阀手里能有多少银子,动辄发一次饷银就要十万数十万之巨,朝廷的白条鬼知道啥时候能兑付,谁敢没完没了兑付把家底都掏空了。

也有人会疑惑,那不打仗士兵不也得吃喝么,不也得发工资么,怎么一打仗就叫唤没钱没粮啊!

亲啊,不打仗的时候你可以欠工资,打仗了你还欠工资谁给你打啊,再说了工资和差补是两回事,公司欠你工资让你上班你还会上,但是让你出差自己垫资你愿意么?

再说了,一旦打仗,就需要赏金,抚恤金,都得是钱啊,光靠画大饼没人冲的。

所以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出兵,粮草我可以先应付着,但饷银你得给,不然调不动兵,不是军阀不愿意,是士兵不愿意!

没饷银,士兵没积极性没战斗意志,即便听了调令去了,遇仗就散就溃,谁tm愿意为白条卖命!

没钱没粮,加上久战生厌,士兵厌战情绪愈强,很多时候真的是没法打仗,就像之前和李自成都撕扯成那样了,是不想打么?

是打不起啊!

可这才刚喘息没几个月,竟然又要和清军大决战……

依然打不起啊,这就是为何阁臣们反对的原因。

说是勒紧裤腰带撑一下,问题是现在连裤腰带都么有啊!

再说了,若是打赢了倒还好会有回报,若是打输了呢或者白忙活一场呢?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把媳妇搭进去了!每个三五年根本喘不过来,那时候不管是清廷还是张献忠都尾大不掉咯!

所以如李邦华所言,确实输不起,大明输不起,崇祯帝也输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