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白色果实 > 墓志铭 乙-006

白色果实 墓志铭 乙-006

作者:辽宁张小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84休养——乙006

几天后一个老者来到墓园看望石中江,老者自称“马思光”,是逝者的老领导和生前好友。这次前来除了看看好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他想把自己的墓位换到石中江旁边。这让郭三日有些为难了,园区的每一块墓地编号都是在公司数据库中进行了备份的,并不是他这边直接调换一下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听上去也让人感觉有些奇怪。墓园在建造之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个人在购买时也都会请人帮忙再查看一番,很少出现这种自己随意更换的情况。这其中想必一定有什么原因。

这件事情还真让郭三日给猜中了,其中还真就大有原因。自称马思光这人,不但是石中江的老领导,而且他还是前一任林场的老场长,石中江就是在他手中接过了整个林场的管理权。所以这林场里发生的一切,在马思广这位老场长看来,都和自已的事一样心心相关,尤其现在这样的情况。面对林场这种乱局,有关方面决定,再请老厂长出山,暂时的先稳定下局面,任一段时间临时场长,等过一段有合适的人选,马上办理交接手续。

林场由于前一段时间的改革,很多山民已经投资入股,目前就如何解决其性质和所有权的问题正在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执行方案。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局面更加恶化,如果派一个空降的新场长,在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事情失控,倒不如在林场内选一个合适的人。但当时林场在职的干部,都是随石中江一起搞改革的,现在如何处理还有待商榷,不可能在其中选出一位来任新场长,思量再三,最终决定,由原来的老厂长暂时出任最为合适了。

老场长马思光的一生,都是在这林场中度过的,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土地都让他视如亲人。当年石中江的才干有目共睹,大家都认为他能为林场带来更好的发展,老场长马思光对其在能力上也是认可的,但对与他提出的改革思路,颇为担忧。在离任时多次找他面谈,并提了很多关于改革的修正意见,但当时的石中江一心想让林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在其未上任时与老厂长关系甚好,但在任上就要为整个林场负责,怎么会被这些世俗的观念所左右。老厂长的话尚且如此,其他人的话就更不必多想了,在石中江一人主持之下,事情发展到了今天。对于其他的未参与者,都感觉事不关己,甚至能为当时与石中江意见相左而庆幸。但把一生都献给林场的老场长却感到深深的自责,也正是这种自责让他决定了接手这个烂摊子,把未能帮助石中江一起将林场治理好,当成了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

将自己的墓位移到石中江墓位旁,正是这种复杂心情的一种表现。不管上面任命他是临时场长还是正式的,对马思光而言,都没有任何区别,他每当一天的场长都要用尽全力为林场的一切负责。

85休养——乙006(2)

当年因各种天灾人祸,这片林地被荒漠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块林区,如果不对其进行治理,再过几十年,这看上去连成一大片的林地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家才建立了这个林场,将其十几块林区统一管理。那时的马思光,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林场工人,他们那一代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植树造林,功在千秋”,而一生中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种树。一棵树倒下后,在想在原地种植一棵一样的树,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和人力,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相应的自然条件。一棵树,从树苗长到成材,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它要经历过多少风雨才能最终长成。在日复一日的种树时光中,马思光对自然产生了一种敬畏,也正是这种敬畏,让他做什么事时都不矜不伐收敛光芒。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由最初的一名普通林木工人,变成了一名区域负责人,最终成为了整个林场的场长,但在他自己心中,他始终是一名植树的人,不管在什么位置,在马世光自己看来做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种树。也正是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经历了他们两代人的辛勤付出,才将这已经分散的十几片林区基本连成了一片,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一片林地,他们林场也成为了全国第一大林场,不管是面积还是植被数量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这当中自然蕴含着巨大的可开发前景,在这一方面必须要承认,马思光他们这一代人想的并不是很多。把每一棵树都视若如子的他们,怎么会想到开发,更何况,林地的治理确实也还没有完成,有几块林区应被沙化的荒漠隔绝,治理难度极大,如果这时着重讨论,如何对整片林区进行大面积开发,将重心由林地的休养恢复转为全面开发,时机是不合适的。用马思光的话说就是“林地不充,不足以泽民”,所以在马思光任职的这几年中应着重于对林区的恢复工作。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谁都逃不掉的自然规律。不知不觉的,马思光也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他自己在这几年中也时常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了,在林区里考察时总会有些体力不支。自己种了一辈子树,如今社会进步了,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他心中一直在筹划着写一本关于植树造林的书,逐渐产生了隐退的念头。而石中江这时正值壮年,很多事情都抢在前头,在大家的心中威望很高,马思光便提前退了下来,安心写书,把整个林场的管理权交到了石中江的手中。

其实这与当时的整体社会风气也有很大关系,即使石中江不来他们林场,等到老场长马思光干到了退休,上面指派的新场长,多半也会有着相同的思路,那还不如自己早点退下来,还能同样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把林场早些交给大家认可的人。在离休的那几年中,马思光专心研究有关树木的相关知识,写出了一本按不同习性和物种发现时间排列的树木专类巨著,也是这方面的开创之作,备受关注,名气大增,很多林业工作者将其视为宝典,终不离手。马思光他心中虽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种树人,但他不知道在很多种树的人心中,他已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导师,他的一腔热血都融化在了字里行间,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标点都带着一种自己对树木的理解及态度。

听完老场长的回忆,郭三日心中更是百般滋味。几天前,他还在为石中江暗叹惋惜,但现在看来,一个人不管他再有才华,都不能以整个林场为代价,来完成自己心中的抱负。因为各中的散失,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承担得起的。想到这,郭三日突然发展自己与老场长交谈半天还没带他到石中江的墓位去看看,另外换墓位这件事他也只能帮出个证明,具体的还是要到刘总他们那边去办理。安郭三日对刘总的了解,这件事应该不难办……一边走一边向老场长解释着,说话间已到了石中江的墓位旁。几天前献的“花山”还在,周围打理的也还算干净,相邻的几个墓位还空着……看到这,老场长心中也稍微得到些安慰。走到近前,静默良久,起身时看见了墓碑前放着的悼词本,便拿起来翻看了一下,在其最后的空白页上,也拿笔题了一句“志大才高,尚有自然”。这句话不久后郭三日在电视上看有关林场的报道时,看见了,但换了两个字,“志”换成儿“枝”,“才”换成了“材”,变成了“枝大材高,尚有自然”意思已经大不相同。而那时老场长也已经不在人世,长眠于他现在看的墓位旁。

老场长那关于林场恢复正常工作的计划,郭三日还要牢记于心,整体思路就是护林,鼓励老百姓开荒,用新开的荒地,抵扣之前山民投资入股的本金,这样树还照样种,林场也保住了,老百姓也没受到损失。

结语:

人质之要在于其明,明己明人明意,增其质而非其妄;明己才不会不思进,明人才不会越其位,明意才不会损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