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白色果实 > 日志杂文——境遇

白色果实 日志杂文——境遇

作者:辽宁张小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境遇

这世界上有多少善就几乎会有多少恶;人有错误的理解,就会有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行为。

一个人,美丽的女人,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村庄,没有依靠,需要帮助,她是无害的;在村庄中生存下来后,给于了村庄她的一切;但这其中并非都是她的自愿,如她的肉体,可她的表达并不能唤起人们足够的善;人的恶有时需要强制约束,人的善也同样,当一个饥饿的人可以无代价的得到足够的肉时,他不会停止,你拿善恶去衡量他本身就是非善恶的,如在自以为以一颗天地之心来渡万物那就有些可笑了;那些无法替代,只有一个人自己能做到的事,你又凭什么有信心来引导别人,这太可笑了;如因此在得出人是恶的,这个世界多么的无可救药,那你就滑向了那个心中所厌弃的深渊,并无借口可开脱。

人对善恶自以为的划分是多么的可笑;她自以为的可以与不可以并不是天地的标准,只源于人过度的自我,人在有什么行为之前要先了解人原本的真实,人性中包含着丝丝的真谛,但并不可靠,人一切发自感性的喜爱都源于爱自己,即自身喜爱的内化,难免荒谬;

人与境遇的关系,即人与外界的关系;人本身有善恶之本性,境遇同样有善恶之分别;

人之善遇到境遇之善,谓之昭昭,天地为之清明;人之善遇境遇之恶,谓之自强,天地之本意;人之恶遇境遇之恶,谓之弃,天地之不容;人之恶遇境遇之善,谓之勉,天地之仁慈;

相同的恶,相同的善,相同的机遇,相同的效果,为善则善,为恶则恶,并不因善恶的存在其结果无直接必然的反应有异。

——————————————————————————————————

(上章回复)

文明的自救

总会有人问,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区别在哪呢?

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一下两个文明的划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以现在世界上主流文明划分的两类,如果把那些消失的古文明也算在内就没有意义了,因为那样的话人类的文明就太纷杂,那样算不同时期每个地区都有不同文明的存在而且影响颇深这其中甚至包括很多人类还未知的文明,所以我们现在说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主要指的是以希腊为起源发展出的西方现代文明和以中国文明发展出的亚洲(主要是亚洲东部)现代化文明或者说东方现代文明;

对于它们的区别也并不难找,从地域上的不同,到历史传承的不同,不同划分都可有不同视角,如要说两个文明的核心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哲学思维的不同,这是一切不同文明的主要区别,西方文明更注重外在,而东方文明则更关心内在,这体现在了两个文明的方方面面,有兴趣可以在看一下我们之前的文章,对其有大量的说明,在此就不在复述;与这种单纯的通过区分各种文明不同来了解它们或那种带有目地的寻找统一的方式相比,我更喜欢的是在其这不同间探知文明的本质;

在简单的说明了两个文明的不同之处,我们谈一下两者的共同点,其主要有几方面,一是两者都是以人自身发展出来的文明,二是两者的目的基本相同都是追求人类的更高层次,三是两者的时间轴基本重叠,四是两者的进程基本同步,五两者都有相对独立完善的架构,六也是两个文明有别其他文明的主要区别就是不间断的连续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两大文明才发展至今并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流,今后两者也可能统一,以什么方式是否有更高的文明从中诞生就要看人类自身了;

在此我们还可以多谈一些题外话,东方文明相对于西方文明,在近代发生了一次断档的危机。这次危机在时间上可能不及欧洲的中世纪那样漫长。但是在对自身文明的破坏程度上,却一点也不亚于西方文明经历的那段黑暗时期。甚至更有过之,因为它让一个伟大的文明不得不在外力的强压中低下了头,承认自己落在了后面。这是西方文明所不曾有过的,即使在漫长的时间中它并未站在最前端,但在内心深处却始终可以保存着一份自豪。而东方文明却在清朝结束时将这份自豪一起丧失了。

回顾历史,不得不承认在其一阶段,东方文明发展的脚步在一点点放慢着前进的步伐,直至停止。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追溯到何时的呢?有人说可以上溯到明朝,在其封锁海防后就将中国禁固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个文明与外界其他文明减少交流后对其自身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大的阻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其漫长的岁月里,这种来自海上的信息对这个文明的发展,作用一直是有限的。而东方文明却一直以其自有的脚步前进着,并未停止,反而在大多时期是领先着其他文明一段距离。这就不能不说,若以明朝的封海政策作为文明消退的起因就有些偏颇了,至少不能说,因为明朝封海这政策本身对文明进程造成了如此无法挽回的影响。

一个文明的发展活力更多的在于自身,不管其多辉煌,外界环境多么理想,如不能有其足够让其自身发展的活力,那么这个文明必定会走向衰败。而面对这个危机时,能挽救这个文明的也只有这个文明自身。如一个人一样,一个文明的基因已决定了它能走多远;但比人幸运的是,偶然的意外对一个文明的伤害实为有限。一个个文明如宇宙中的星辰,对其的珍视也远超于个体的人。

——————————————————————————————————

音乐的高低?!

最近半年几乎每天有时间的话都会听个把小时的古典乐的音频节目,感觉很喜欢,虽谈不上入门,但作为听众感受良多;

在听古典音乐时,心中总会冒出以前儿时装在内心里的节奏,不时感觉好奇,也就多想了些,音乐真的分高低嘛?!

如若说信息量的多少,是有的;简单的流行通俗歌曲中蕴含的信息量少的如孩童躺在床上聆听一段窗边的响动;而古典音乐如成人的思考,其中的信息量自然巨大,并且其中中国古琴(东方古典乐的代表)和西方古典乐(以交响曲为代表)又有些许不同;

古琴为代表的中国古乐(东方古典乐)是时空的一次延长并不有意追求信息量本身的复杂,而西方的交响乐(西方古典乐的代表)是在认真传递着信息量本身;如一个人在窗边慢慢的坐了一天,中国古乐是在传递这画面本身,而西方古典乐是在努力描述着窗外的雨声或风声,屋内的生活,窗户的摆动,孩子的呓语……无限的庞杂并让其有美感;但除此之外音乐本身是否分层次或者说高低嘛?音乐如有神性,那我们能说孩童的笑低级,大人的笑高级吗?音乐若无神性,我们又是用什么划分的这种高低呢?!并且如存在一种能让禽兽聆听的声音,它必是一小段在窗边单纯的响动,如孩童听到的一般并不复杂,所以我们不应该有音乐有高低之分的印象,只需要用心感受其中的美好。

如一个人在听完古典音乐后无法再接受现代流行乐(包括通俗歌曲),那一定是他自己的内心在作怪,他内心可能根本没有在感受什么而只是在比较;

同样如一个只听流行音乐的人如感觉自己不可能喜欢和感受到古典乐的美好,我们也只能说他太自认为了,其实他需要的只是一点时间和耐性,毕竟他只需要聆听其中的美好,而并非让他来表达这种美好,一切没那么难!

上面这两段是多说的话,所以我的文字真的没有什么水平,只是一种表达,我和我的读者也应如两个普通人在谈话,而且多少是有益的不会有什么坏处,仅此而已,再无其他,也请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