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好谋算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好谋算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清宫中,朱祁钰不由幽幽的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就连他也不得不说,这满朝众臣当中,若论心计权谋,陈循可数的上是第一等的。

从最开始抛弃内阁,提前避难转到工部,再到此后的历次朝争当中,他基本上都能做到明哲保身。

而这一次的事情,显然他是精心做了筹谋的。

打从一开始,所有人就都觉得,罗绮举荐张睿去漳州府,目的是为了打压王越,借此机会,试探天子到底是否还仍然宠信于谦。

包括朱祁钰,他也一直都是这么觉得的,但是,直到刚刚他才反应过来,事情很有可能并非如此。

回到所有事情的最开始,朱祁钰包括朝中的诸大臣,之所以会觉得,罗绮举荐张睿,是在试探圣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和这件事情同时,出现了许多弹劾于谦的亲信方杲等人结党营私的奏疏。

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自然而然的,就被归结为是同一个幕后主使,但是,就连朱祁钰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两件事情的背后,未必就是同一个人在动手。

这么一来,很多事情就能够解释了。

要知道,当初弹劾方杲等人的那一批声势可并不小,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罗绮策划的话,那么,他的实力显然不足,而如果幕后之人是陈循的话,那么,他必定要和罗绮提前有所联络,而舒良查到的结果,却是二人没有什么私下的往来。

但如果将这两件事情分开来看,就合理了许多。

罗绮举荐张睿,是出于陈懋的关系,那么,让张睿去漳州府的这个举动,很有可能就并不是在针对于谦,而是单纯的想要拿到漳州知府的位置,为南宫在海贸当中的利益铺路。

而最终之所以会形成,朝中有人在攻讦于谦的假象,则是陈循在背后因势利导。

不错,假象!

如果罗绮和陈循之间,真的没有什么私下的往来串通,那么很有可能,这整件事情,就是陈循在借罗绮举荐张睿这件事做局,而目的,就是将俞士悦卷进来!

身在中枢,别人不清楚,但是,陈循是很清楚皇帝对于谦的态度的,即便是稍有冷淡,也不至于到了厌弃的程度,所以,不管声势造的多大,想要真正的扳倒于谦,并不可能。

不过,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假象而已,如今于谦被遣派出京,方杲等人便遭弹劾,与此同时,内阁当中也有人借漳州知府一事试探圣心,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山雨欲来的氛围。

易地而处,不论是谁站在于谦的立场上,都必定会出手干预此事,而于谦已经奉旨出京,如果说,他想要干预此事,除了自己上奏之外,最方便的手段,自然是拜托自己在京中的人脉。

而众所周知的是,朝堂之上,和于谦私交最好的,就是俞士悦,何况,这次的事情,方杲等人并没有错处,所以,俞士悦就算是站出来干预,也不能算是徇私庇护,甚至可以说是仗义执言。

所以,从任何角度上来看,俞士悦都没有袖手旁观的理由,但是,这件事情的陷阱,恰恰就在此处。

俞士悦一旦插手干预此事,那么,原本针对于谦的攻讦,立刻就会转变风向,来到他的身上,攻击他和于谦内外勾结,官官相护。

当然,这件事情当中,俞士悦本身是占理的,所以闹到最后,也不可能真的把俞士悦怎么样。

但是,陈循想要的,也并不是真的扳倒俞士悦,他只需要,让俞士悦成为风波的中心,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别忘了,他真正想要的,是刑部尚书的位置,如果消息没错的话,那么,金濂的身子撑不了多久了,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三个月,他必然会上奏请辞。

而在这个时间点,俞士悦却身陷风波当中,疲于应付这些流言和弹劾,自然腾不出手来,去跟陈循争夺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

等到俞士悦将流言平息,那么,一切也就尘埃落定了。

陈循这一手声东击西,不可谓不高明,就连朱祁钰,也是直到现在,才窥出他真正的用意。

但是,不得不说,朝堂之上很多时候,是充满惊喜的,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陈循费尽了苦心,想要把俞士悦装进套子里,可没想到的是,俞士悦还真的就忍住没有插手此事。

这么一来,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俞士悦不出手,陈循就没有了攻讦他的理由,如果强而为之,那么,一旦他的目的提前泄露,再想争夺就麻烦多了。

所以,到了最后,陈循也只能暂时放弃针对俞士悦,继续为谋求刑部尚书做其他方面的准备。

内阁是最有可能升任实权尚书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只有内阁会是威胁,除了内阁之外,六部的侍郎,也同样有可能会被直接擢为尚书。

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出现,陈循再次利用了张睿,他明着是举荐张睿为吏部侍郎,但是实际上,他非常清楚,王文不可能让这么一个高谷曾经的门生,坐到这个位置上来恶心自己,他越是坚持,王文就越是会反对,所以到了最后,相持不下,必然是廷推的结果。

而张睿对于陈循的意义,也就仅仅是在促成廷推而已,一旦确定了会以廷推的方式来推选吏部侍郎,这个人就可以放弃了。

毕竟,陈循也不想真的因为一个区区张睿,彻底跟王文结仇,他的目的,是要在金濂的状况传出来之前,将六部进行一次大的变动。

具体怎么变动,最终变动的结果如何,陈循并不关心,他要的只是变动而已。

这次廷推的结果,如同众人所料,王一宁排第一,其次就是刑部侍郎周瑄,户部侍郎孟鉴,如果按照惯例,那么,王一宁占一个名额,剩下的一个,会从他们两个当中产生。

如此一来,礼部和刑部或者是户部,会有两位侍郎调到吏部去,那么,他们空出的职位,自然也要人来接替,由此,六部的侍郎之间,会产生一次比较大的职位调整。

那么,在刚刚经历过这种调整之后,如果要开始角逐刑部尚书的职位,这些六部的侍郎,必然是处于劣势的。

毕竟,不可能让他们刚刚履任新职,就立刻再次进行调动。

而排除了这些人以后,和陈循争夺的人,就变成了各寺,院的主官,再加上在外的巡抚,布政使。

但是,这些人说白了,就是来陪跑的,这种情况之下,除非是朱祁钰这个皇帝提前有圣心默定的人选,否则的话,陈循和俞士悦二择其一,是最合适的。

将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捋了一遍,朱祁钰也不由苦笑一声,这个陈循,不可谓心机不深啊,这般算计,简直是将整个朝堂都算了进去,可以说,在他能够控制和影响的范围之内,他已经将自己胜算搏到了最大,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提前做出如此复杂的准备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所做的这一切,不到最后结果奠定的那一刻,恐怕没有人能够想明白,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甚至于,哪怕是最终有了结果,大部分人,只怕也还是会觉得一头雾水。

当真是……好算计啊!

轻轻的叹了口气,朱祁钰的目光,落在刚刚那份廷推结果上,王一宁那个被朱笔圈出来的名字。

陈循这次的算计,不仅周密,而且着实是果断。

就如今看来,他推王一宁来出任这个吏部侍郎,完完全全不是什么好意,而是在算计对方。

要知道,六部的侍郎当中,王一宁是资历最深厚的,虽然没有地方经历,算是一个短板,但是终归,如果仅仅是在侍郎当中选,他的胜算是不小的。

陈循这次将他抛出来,既是为了迷惑各方的视线,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要推王一宁上位,给自己找一个盟友,同时,又是断绝了王一宁和他争抢的可能。

这份果断,也确实不负于他七卿大臣的身份了。

“皇爷,偏殿那边,几位老大人已经等了快一个时辰了,您看……”

外头有内侍轻手轻脚的进来,在怀恩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随后,怀恩回到御前,试探着开口问道。

于是,朱祁钰睁开眼睛,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吩咐道。

“摆驾文华殿。”

…………

偏殿当中,几位老大人面面相觑,聊的都已经没话聊了,眼前的茶水,都已经换了几次,可是,还是没有等到召见的旨意。

已经足足一个时辰过去了!

这么长的时间,吃三顿早膳都够了吧!

没了奈何,众人只得将外头的内侍叫进来,然后委婉的让他去问问,皇帝到底什么时候能召见他们。

他们这次,也就是进来问问而已,皇帝陛下要是真的不打算给解释,那好歹也回个话,他们各回各家,还有一大堆事要忙呢,别让他们在这干等着啊……

于是,又过了盏茶的时间,总算是有了消息,天子并没有拒绝见他们,而是正常召见,但是,召见的地点却到了文华殿。

这般举动,让在场的一众大臣更是一头雾水,不过,天子都下了口谕,他们自然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过去。

不多时,在内侍的带领下,这些朝廷重臣,匆匆到了文华殿,果不其然,一进殿,天子已然端坐在了殿中,但是,眼角再一扫,众人的脸色却同时有些惊疑不定。

因为,就在天子的身侧,一个身着深红色窄袖蟠龙袍的小小孩童,正绷紧小脸,端正的站在不远处。

太子殿下!

群臣心中一惊,一时之间,心中念头百转,面上却不敢怠慢,快步上前见礼,道。

“臣等拜见陛下。”

“拜见太子殿下。”

“平身吧。”

天子平静的声音传来,众臣这才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随后,朱见深也端端正正拱了拱手,用稚嫩的嗓音道。

“见过各位先生。”

声音当中带着一丝紧张,显然,这个场合让他有些不自在,不过,在场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身上都有太子三师或者是太子三少的加衔,所以,说他们都算是太子的老师,也并不为过。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太子行礼,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坦然受之,于是,在场的众臣连忙还礼,折腾了一阵,才算是各归其位。

只是,虽然各人都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但是,他们的目光,却都忍不住往小太子的身上瞟。

老天爷,他们只是想来问问,廷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已,这怎么还把太子给拉过来了。

看着小太子板板正正的站着的样子,他们的心里都一阵没底,这天子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似乎是看出了底下众臣心中的疑惑,朱祁钰笑着开口,道。

“今日朕用了早膳,考校了一番太子的课业,想着,太子如今已满七岁了,出阁时间也不短了,也是时候慢慢的开始接触政务了,碰巧几位前来请见,所以,朕便将太子叫了过来,在一旁听听,诸卿不必拘谨,像往常一般议政便是。”

我信你个鬼……

底下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泛起了这句吐槽,但是,很快,他们的心思就开始闪动,开始思索,天子的这句话,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

按理来说,太子出阁意味着就要开始参与政事,可如今的状况又有不同,太子最初出阁时年岁太小,所以,一直都只是在读书认字而已,并没有参与政务。

那么,天子这次的举动,是偶然其意,还是……有意让太子真的开始接触朝政?

心中思索了一阵,不少人都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俞士悦,涉及到太子的事情,自然是和他这个太子府詹事脱不了干系。

他们试图在俞士悦的脸上,寻到一点蛛丝马迹,但是,让他们遗憾的是,俞士悦的脸上,也带着几分惊疑不定,似乎是对于这件事情,他也是刚刚得知。

这个时候,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问道。

“廷推刚刚结束,诸卿就急着请见,可是为了这次的廷推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