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最后一块拼图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最后一块拼图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英殿中,朱祁钰看完了名单,扫了一眼底下仍然翘首以待的众人,倒是也没有过多思索,提笔便要在最终的这份名单上圈定。

但是,就是这么一眼,让他的目光忽然钉在了某处,侧身对着怀恩问了一句,在得到后者的回复之后,朱祁钰原本提起的笔,忽然便转了方向。

很快,结果出炉,怀恩捧着最终的名单上前,洪亮的声音在殿中响起,道。

“上谕,命礼部侍郎王一宁调任吏部侍郎……”

嗯,不出意料……

底下众人点了点头,却是并没有什么意外,毕竟,王一宁已经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待得太久了,要是这回还不能挪一挪,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真正值得关心的是,另一个侍郎的人选会花落谁家,因此,只是短暂的时间过后,众人就重新抬头,看向了怀恩。

然后,他们就看见,皇帝陛下从御座上站起来,转身,走了……

与此同时,怀恩也紧跟着就离开了。

武英殿中短暂的静默了一瞬,但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天子竟然就这么走了?

也就是说,天子只点了王一宁,另外一个侍郎,谁也没点?

这廷推搞得这么大阵仗,最后的结果就这么结束了?

反应过来之后,殿中顿时爆发了一阵喧闹之声,就连最前端的几位七卿大臣,也忍不住一阵面面相觑。

天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对廷推的结果不满意,还是压根就不想把另一个侍郎也在现在授出去?

可是,就算是对结果不满意,至少也该说上些什么吧,而且,如果天子不想授官的话,那么,打从一开始直接否了廷推的提议便是,现在闹了这么大阵仗,却这般草草收场,和着实不像是天子一贯的作风啊。

于是,不少人纷纷望向了主持这次廷推的吏部尚书王文,见此状况,王文沉吟片刻,侧身对着旁边的几位七卿大臣说了两句,众人各自点了点头。

随后,王文便匆匆宣布了廷推到此结束,将殿中诸臣遣散后,他们这些六部重臣加上内阁的张敏,俞士悦,却没有离开,而是命人递了牌子请见。

内侍很快就出来了,倒是没有拒绝他们觐见的请求,只不过……

“诸位大人,陛下吩咐了,早朝刚刚结束,各位想必腹中饥饿,皇后娘娘刚好送了早膳过来,便命咱家送些给诸位大人,请各位先在偏殿用过早膳之后,再行召见。”

将众人领到了偏殿,来传旨的太监客气的拱了拱手,笑眯眯的开口言道。

随即,也不待众人有所反应,便招了招手,让底下人各自端上了几份早膳。

在场的一众大臣也都是心思灵巧的人,自然听得懂话中真意,这番话的意思是,皇帝要用早膳,所以,让他们等着!

相互对视了一眼,众人倒是也没有继续纠缠,的确,廷推的时间不短,他们自己也有些饿了。

到了他们这种级别,在宫中被赐膳是常事,所以,在谢恩之后,老大人们也就安心的在这偏殿当中开始用膳。

当然,按照惯例,这种场合,席间是不会谈论朝事的,老大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谈些古今轶事,各地风物,倒也算是气氛融洽。

另一头,乾清宫中,朱祁钰用了早膳,却依旧穿着一身便服,并没有急着更衣召见大臣,而是斜卧在榻上假寐。

直到大半个时辰过去之后,怀恩轻手轻脚的上前,禀道。

“皇爷,舒公公前来复旨。”

于是,朱祁钰这才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

其实,刚刚廷推的时候,他原本是打算静观其变,按照惯例点前两名入选,然后看看事情往下会如何发展的,但是,那不经意的一瞥,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匆匆结束了廷推,回到乾清宫之后,便立刻将舒良召了过来,让他去核实自己的想法,所幸的是,这件事情应该并不难查,现如今,大抵应该是有结果了,轻轻点了点头,朱祁钰吩咐道。

“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舒良一身风尘仆仆的疾步行至殿中,行礼之后,道。

“皇爷英明,确实如您所想的那般,这几日,刑部金尚书的府中,正在京城各处延请良医,奴婢想法子找到了一个曾去诊治过的郎中,回话说,金尚书近来左侧的半边身子时常不听使唤,眼前视物时有不清,恐怕……是中风的前兆。”

“怎么会这样?”

朱祁钰神色一惊,微微有些意外。

的确,以金濂的年纪,有这样的病症并不值得吃惊,而且,前世的时候,金濂也的确就是在今年病逝的,可是,这一世和前世不同,有很多的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各人的际遇和官职都有不同,就连寿数也与前世有很大的不同。

就拿金濂自己来说,按照前世来说,他应当是景泰五年二月病逝,但是,如今这个时间早就过了,当时,朱祁钰还特意派过太医去金濂府邸诊治过,答复是他身子康健,并没有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王一宁,也是其中的典型,原本他应该病逝于景泰三年,但是,这一世他虽然同样在景泰三年得了一场大病,却还是挺了过来,一直好好的活到了现在,经过那么一场病,反而是身子健壮了许多。

朱祁钰后来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到最后,他觉得造成这种局面,最大的原因,很有可能还是各人际遇的不同,这一世,不论是王一宁还是金濂,他们的官职,差事,乃至所做的所经历的事,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的际遇,可能让他们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所以到了后来,他慢慢的也就把这桩事情给抛到脑后去了,直到今日廷推的时候,他无意间往底下扫了一眼,发现重臣的队列当中,少了金濂的身影,这才意识到了什么。

底下舒良闻言,低头答道。

“皇爷,金尚书的病,应该有一段时日了,奴婢来前,又找了兵部的几位大人问了一下,他们说,大概从三个月前开始,金尚书便时常感到精力不济,只不过,刑部一直大案频繁,皇爷之前吩咐的几件案子办完之后,转回头又开始处理积压的案子,部务繁重,所以,金尚书一直不许底下人外传他的病情,而是私下找了郎中调养。”

“奴婢找到的那个郎中也说,金尚书的身体,和操劳过度,神思郁结有关,如果再这样下去,金尚书有很大的可能会中风,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休息,调养身体。”

话音落下,一旁的怀恩也返了回来,将一份公文送到了御案上,这是刚刚从吏部调过来的,近一个月以来,京中官员告假的情况。

朱祁钰扫了一眼,心中不由叹了口气,果不其然,近一个月,金濂告假了五次,虽然说,每次都之隔一两日就回到了衙门办公,但是,这么频繁的告假,也可看出,他的身体状况,恐怕的确不容乐观。

轻轻的靠在椅背上,朱祁钰缓缓的敲着面前的御案,心中的思绪不停。

京官的告假制度并不算是复杂,一般情况下来说,只要不超过三日,那么只需要知会吏部一声便可,三日以上的话,需要拟表,向吏部说明具体情况,进行备案。

金濂每次告假的时间都不长,而且,以他的身份,吏部的官员也不会不长眼的去多问什么,所以,这么一段时间下来,朱祁钰也没有察觉到金濂的变化。

不过,如此说来的话,那么,最后这块拼图,便算是拼上了,在明白金濂的身体状况之后,原本仍在困扰朱祁钰的两个疑问,也就彻底清楚了起来。

首先是罗绮,他本身和金濂就是旧交,之前能够进入到使团,也是受了金濂的举荐,可以说,如今的朝中,金濂便算是罗绮的后台。

但是,看金濂现在的身体状况,如果再继续操劳下去,那么,过不了多久怕是就撑不住要倒下了,可要是他上表请求致仕或者说请长假归家修养,那么,刑部尚书一职,势必要交由他人。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终归对于罗绮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所以,他自然需要另觅一个新的靠山,这种时候,陈懋找上门去,罗绮未必就不会动心。

毕竟,朝中文武虽然泾渭分明,但是,勋贵在朝中的地位实力,也不容小觑。

当然,也不能就此断定,罗绮已经投靠了南宫,也有可能,他只是想和勋贵交好,所以才答应要举荐张睿,具体到底是哪种情况,还需要继续探查,但是,这也无非就是他们之间交往的深浅罢了。

陈懋为南宫办事,就算是他现在不跟罗绮挑明,可之后罗绮为他办的事情多了,也总会挑明的。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陈循!

他之前各种看似奇怪的举动,在得到了最后的这块拼图之后,就全部变得清楚起来。

到了现在,朱祁钰不得不推翻他之前对陈循的所有猜测,这位工部尚书大人,过去清流鼎盛期的领袖,他压根就不是在考虑要给自己找一个继承人,甚至于,都不是找一个盟友。

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想要让自己更进一步……

刑部!

六部当中,如果不考虑各部的主官作风的情况下,仅仅看职能的话,那么吏部最前,其次是户部和兵部,再次是刑部和礼部,最后才是工部。

但是,如今的状况,又有不同,朱祁钰在登基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刑部的职能,赋予了刑部原本只有锦衣卫才有的,审讯朝廷命官的权力,与此同时,接连的大案都在刑部的手中,再加上大理寺频繁的人员变动,使得刑部进一步侵夺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大理寺的职能。

现在的刑部,除了负责天下刑案之外,更进一步扩展到可以审讯朝廷命官,在涉及到朝廷大员的重大案件所需要的三司会审当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这种职权上的膨胀,使得刑部单纯从职能上来说,已经仅次于吏部,可以和户部并肩,甚至于,说是这三部呈现鼎立之势也不为过。

吏部掌铨选,负责官员的升降调动,关系着官员们的前途,户部掌钱粮,负责各个衙门的钱银核算,关系着官员们的腰包,而刑部崛起之后,职能扩张到可以插手审讯官员是否有违法举动,这就关系到他们的名声乃至是性命,单纯从这一点上来讲,要论朝中的地位,兵部都未必能够赶上如今的刑部。

过往时候,兵部之所以耀眼,更多时候,是作为前兵部尚书的于谦这个人的出色,而并非是兵部的职能影响力够大。

那么这种情况之下,一旦金濂的身体出了问题,刑部尚书之位空出,自然就会引起诸多人的觊觎。

如果说陈循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刑部尚书的话,那么,很多事情就都能解释的通了。

刑部尚书一职出缺,那么增补的来源一共有几条。

首先是从其他七卿当中调任,但是如今的七卿当中,吏部,户部不用考虑,肯定不会放弃已有的位置,去争一个刑部,礼部的胡濙与世无争,都察院的陈镒如今卧病在床,也不可能参与争夺,剩下的王翱刚刚调任兵部没有多久,如今才刚刚算是理顺了部务,若要争夺希望也不大。

所以,七卿当中,陈循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但是,这只是第一条途径,除了直接从七卿调任之外,更大的可能,是由其他官员升任。

如果说升任的话,那么范围就要大的多了,首先第一序列就是内阁大臣,加尚书衔,但是不理尚书事,由虚职转为实职,难度最小,不过,如今的内阁当中,罗绮,萧晅,孙原贞入阁时日尚短,没有足够的实力。

张敏倒是有机会,但是,他被拔擢是首辅的时间也不长,而且,不管是能力,资历还是人脉,陈循都要比张敏强得多,就算是要争,他也不怕。

所以,对陈循来说,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如今在朝中地位势头,都已经能够跻身重臣之列的内阁次辅……俞士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