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雪灾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雪灾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一场场的落,似乎是要将之前没下的雪都补回来。

年关已过,但是,京城当中依旧弥漫着过年的喜庆气氛。

城门口,一队官军整齐肃立,在最前端,是身披盔甲的将军,和头发花白的绯袍老者。

鹅毛般的大雪落下,覆在所有人的肩头,俞士悦看着即将起行的于谦,眼中不由露出一丝担忧之色,道。

“于少保,张都督,此去剿倭,山高路远,你们二位,可要多加珍重啊!”

天子催的急,圣旨所言是大军年节后便要起行,而此次调动的官军,并非京营,是驻扎在山东的备倭军。

所以,这年节刚刚过完,朝廷还没开印,于谦和张輗二人,就得立刻出发,赶往备倭军的驻地。

因着是天子亲下圣命,而且,主将和提督大臣都是文武大臣当中分量极重的人,所以,来送行的人也很多。

文臣这边,礼部胡濙,兵部王翺,内阁俞士悦都到了,勋贵这边也是一样,成国公朱仪,宁阳侯陈懋,靖安伯范广,还有都督武兴,都一起前来。

看着面前冒雪前来的一众大臣,于谦和张輗对视一眼,随后,于谦拱手道。

“多谢诸位前来送行,我和张都督此去,必定荡平倭寇,还我大明清平海疆!”

大雪茫茫,队伍缓缓前行,不多时,便消失在了漫天飞雪当中。

与此同时,朱祁钰站在乾清宫殿前的廊下,望着眼前银装素裹的紫禁城,亦是心绪复杂的很。

不知为何,他隐隐有一种感觉,此去剿倭,或许会是改变大明的一个契机,甚至于,可能是一个比当初瓦剌之战还要关键的契机,登基以来,无论是整饬军屯,还是其他的各种政事,都还算是有迹可循,可唯独这件事,却是真真正正的,前世今生都未曾设想过,更未曾尝试过的道路。

希望,于谦此去能够顺利吧……

无数心绪交杂,最终化为一声轻叹,伴随雪花散在空中,再无痕迹,沉重的殿门缓缓关闭,年轻的帝王身影早已经不见,所剩下的,只有可以覆盖一切的雪白。

…………

初三日,朝廷开印,老大人们带着一脸疲惫,重新回到各自的衙门开始闲聊。

按照惯例,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前,都是没有什么政务需要处理的,这半个月的时间,大多数衙门的现状,基本上都是唠嗑,摸鱼,领皇帝的赏赐,领太子的赏赐,领太上皇的赏赐,领上官的赏赐……诸如此类。

不过今年有所不同,因着朝廷要派兵剿倭,所以,哪怕年前已经准备了许多事务,可到底大军调动并非小事,仍有诸多事务需要手尾,所以一经开印,兵部就多了不少亟待处理的公文。

与此同时,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是,原本一直都不慌不忙的刑部,竟然也跟着忙了起来。

要知道,刑部的金尚书,虽然不像礼部的大宗伯一样天天睡不醒,但是,也不是那种事业狂人,相反的,这位金老大人一向待人宽厚,可不知怎么了,近段时间以来,金尚书像是疯了一样,天天压着刑部的郎官们,日日审案审到深夜。

不但如此,据说,每件案子,金尚书都要亲自核查,刑部的这些官员们,这段时间可谓是忙的苦不堪言……

当然,原因是什么,不少人也都心知肚明,无非就是大计当中被关押的那些官员,他们的案子实在是拖不得了。

说起来,近段时间,京师也因为这桩事情,颇不平静……

夜,工部尚书陈循府中,一个青袍中年人,恭敬的坐在陈循的面前,面色却略带着几分愁色,道。

“陈师,真的没法子了吗?”

此人名为王铉,宣德八年进士出身,现任吏科给事中,算是陈循的学生。

至于他今日前来的目的……

陈循摇了摇头,道。

“我知道,你和季同的关系颇佳,但是这一次,他的胆子也太大了些,竟敢私自将常平仓中的粮食私自卖出,若是寻常时候也就罢了,可偏偏碰上大计,陛下金口玉言,要将常平仓纳入考评当中,他却还敢如此,就算是我有心帮他,只怕也无力了。”

见此状况,王铉的神色有些沉郁,但是,仍旧不死心,道。

“可是陈师,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季同啊,他接手的时候,常平仓便已有不足,惯例如此,再说了,这里头有不少都是前一任剩下来的烂帐,谁能想到,这陛下突然就会征调各地的常平仓呢?”

“哼,惯例如此?”

陈循冷哼一声,声音也沉了下来,道。

“如此不正之风,何来的惯例?你们入仕之时,我便对你们说过,持身不正,终有一日祸及己身,季同若不是贪这粮食买卖之利,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这……

眼瞧着陈循有些生气,王铉也渐渐没了底气,开始恳求,道。

“陈师,即便如此,也不至于被抓进牢狱当中吧,这朝廷向来无此先例,何况,这也不是季同一个人这么做,那么多的官员都是如此,刑部那边,难道就不能网开一面吗?”

所以说,这就是所谓的法不责众的心理。

看见王铉如此恳求,陈循不由赶到有些头疼,他知道,不透些底出来,怕是打发不走这个难缠的学生了,叹了口气,他道。

“这件事情,我已尽力,但是,确实无力回天了,前两日,我亲自去找了金尚书,得了准话,这些案子如何审,是陛下吩咐了的,别说是我,就算是金尚书,想要宽宥,也没有法子。”

“事已至此,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住他,不被流放或者是加刑,但是官职,定是保不住了,这次的事情不小,与往常不同,所以,你们若是有人和季同,或者是其他现在被关在刑部的人有牵连的,尽早斩去,莫要再做无用之功,免得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明白吗?”

这话的口气带着几分严厉,王铉先是一愣,旋即也便明白过来,陈循并没有在开玩笑。

于是,他也只得点了点头,道。

“学生明白了……”

又陪着陈循说了几句话,王铉有些心不在焉,陈循对他的状况心知肚明,也不多问,没多久,便将他打发走了。

走出了陈府的大门,这位给事中大人的脸色,却忽然变得难看起来,站在轿子前头,神色一阵变幻,最后对着随行的小厮吩咐道。

“去太子府少詹事徐大人的府邸!”

…………

乾清宫。

自打入冬以来,朱祁钰就更加习惯,在乾清宫中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了,一则是文华殿地方太大,即便是升起火炉,也十分寒冷,二则是,太子年岁越来越大,年后就要开始正式固定的经筵讲读,虽然未曾预政,但是,也总要有个正殿,于是,朱祁钰干脆便将文华殿交给了太子使用。

年节以后,例行的早朝,也都基本改到了武英殿。

如今已经堪堪迈入二月,天气也和暖了一些,但是,朱祁钰也懒得折腾了,便一直都在乾清宫中理政。

朝廷上如今倒是有几件大事,一是剿倭一事,进展的还算顺利,虽然说,圣旨下达的是年后起行,但是,毕竟大军出征,琐事杂多,所以,直到半个月前,大军才真正开拔,准备前往福建等处剿倭,不过,于谦是知道剿倭的真正目的的,所以,时间上他应该是有把握的,这一点,朱祁钰倒是不太担心。

除此之外,便是开春之后的会试了,这是朱祁钰登基以后的第二次科举,自然也要慎重对待。

尤其是,上次的殿试闹出那么大的案子之后,这次的科举能否圆满的办好,可谓是举朝瞩目。

不过,也正因为上次的教训,所以这一次,会试的主考官,会由胡濙亲自来担任,他老人家虽然日常摸鱼,但是,这种大事上向来都不含糊,所以,倒是也让朱祁钰放心。

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件事,就是……

“陛下,吏部尚书王文,户部尚书沈翼,刑部尚书金濂奉旨在殿外侯召!”

搁下手里的奏疏,朱祁钰揉了揉额头,道。

“让他们进来吧!”

于是,怀恩默默退下,不多时,便带着三位老大人进了殿中。

行礼各毕之后,朱祁钰的目光,率先便落到了沈翼的身上,道。

“户部呈上凤阳雪灾的奏疏,朕已经看过了,这次雪灾规模不小,涉及到八卫之地,而且,看这样子,短时间内,雪还停不下来,如此连绵大雪,百姓过冬炭火,棉衣必然短缺,除此之外,大雪不停,必然会影响麦收,户部有何良策?”

有何……良策?

沈尚书苦着一张脸,心中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能有什么良策?

虽然说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可谁能想到,这刚一开年,就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老天爷还真是会开玩笑,不下雨的时候是不下雨,这一下,就停不下来了。

凤阳八卫,从年后就开始大雪不停,到如今,已经近一个多月了,据传这些日子,都已经有人冻死了,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然着急,可急有什么用。

本来户部还算有些余钱,但是,天子执意要出兵剿倭,这一下子,就算没把国库给掏空,也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要是抽调大批的银两赈灾,那么,后续的军需就无法保证,如果说要是不从这个地方抽,那他去哪弄这么大一笔银子哟……

“回陛下,臣已经移文涉灾的各县衙,命他们尽快呈上受灾的具体情况,同时,派出衙役,民夫,清除积雪,至少保证官道的通畅,又命临近的州县紧急筹备薪碳之物,运往受灾地区。”

“下一步,臣打算将南京仓库当中储备的棉衣,军帐等御寒之物,暂时支出,同时,号召当地的乡绅富户帮助县衙施粥赈灾,朝廷这边,根据报上来的受灾情况,尽快制定出赈灾的一应章程细则。”

看的出来,沈尚书是真的很为难,号召乡绅这种法子都想出来了,可见,是真的国库吃紧。

见此状况,一旁的吏部,刑部两位老大人,不由一脸同情,然后……站在旁边冷眼旁观。

开玩笑,这又不是他们的事,干嘛要多嘴,没得招惹麻烦上身……

不过,他们可以袖手旁观,有人却不能,譬如说,朱祁钰这个皇帝,眼瞧着沈翼这副样子,对方再想什么,他又岂会不知道,无奈的瞪了这位户部尚书一眼,朱祁钰道。

“沈卿你就直接说吧,户部预计,这次赈灾需要多少银两?”

沈翼拐弯抹角说了这么多,其实归结下来,核心就两个字,哭穷,当然,这不代表户部真的就拿不出钱来了,只不过,真的要拿出来的话,很多的事务,就不得不暂时停罢了。

到时候,他这个户部尚书,只怕又是要被各个衙门到处追着要钱。

闻听此言,沈翼略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很快,他就开口道。

“陛下,这大雪时节,赈灾主要的花费是在劳役上,无论是清除积雪,还是运送粮食,薪碳,如此天气,耗费都要倍增,朝廷刚刚为剿倭一事,已经征调过一次劳役,如果说这个时候再继续加派,恐怕会引起民乱。”

“故而,想要顺利解决此次灾情,只能由官府出钱雇佣劳役,如此一来,再加上因大雪,各地的薪碳价格都有所上涨,户部粗略计算下来,想要平复此次灾情,大约需要三十万两银子。”

此言一出,一旁的王文和金濂,不由有些动容。

别的他们不清楚,但是,去年江西旱灾,朝廷投入的赈灾银两,大约也就是五十万两左右。

但是,江西的灾情,覆盖面积,可比这次雪灾要大的多,如此看来的话,这次雪灾,其严重程度,恐怕真的是历年之最了。

不过,话音落下,朱祁钰却哼了一声,道。

“既然如此,灾情紧急,户部当尽快筹备银两物资,运送到凤阳各处,切不可因赈灾不及,让百姓受苦,沈尚书可明白?”

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