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试探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试探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5: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岷王府。

朱徽煣回到府中之后不久,圣旨便到了。

带着人恭敬的摆设香案,客气的将宣旨的行人送走,父子二人回到了厅中,看着面前的黄绢圣旨,神色皆是有些复杂。

“父王,这……陛下究竟是何意?”

显然,朱音埑也看出了,天子此举恐怕另有深意。

朱徽煣拧着眉头,沉默片刻,道。

“你且不要多想,陛下让你住去别院,那你住便是!”

见此状况,朱音埑犹豫了一下,也没有再继续开口发问,只能点了点头,道。

“是……”

夜色渐沉,朱祁钰将最后一份奏疏也批完,抬头瞧了一眼天色,便到了坤宁宫。

“臣妾见过陛下!”

汪氏显然也没有想到,这么晚了,朱祁钰还会过来,接到禀报之后,匆匆便带着人出来迎接。

下了辇车,朱祁钰笑着扶起汪氏,道。

“治哥儿呢?”

如今,小见治也算是快满半岁了,朱祁钰对这个嫡子倒是上心,时常前来探望,不过,如此深夜前来,倒是少见。

因此,闻听此言,汪氏先是愣了一下,旋即道。

“在里头,不过,几个孩子都睡了……”

“没事,朕看看他!”

不知为何,朱祁钰似乎有些心事重重,汪氏对此,也有所察觉,所以也并未多说,二人便在宫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偏殿的卧房当中。

如今在坤宁宫中,养着三个孩子,慧姐儿就不说了,这丫头慢慢大了,也不用日日都放在身边照顾着,所以,朱祁钰早就赐了就在坤宁宫旁边的绮云殿给她住,芸姐儿过了年,也两岁多了,有奶娘照顾着,倒也不必过多费心。

只有见治这孩子,如今还不满周岁,所以,就养在坤宁宫的偏殿当中,由汪氏亲自照顾。

几个守夜的宫女见到帝后二人一同前来,连忙跪下行礼,但是,却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朱祁钰走到小床前,眼前的小娃娃睡得正熟,胖胖的手指被吮在嘴里,好似在做什么美梦一般。

眼中闪过一丝慈色,朱祁钰并没有多停留,看了一会,便退了出来,在正殿当中坐下,宽了外衣,靠在榻上假寐。

有宫女送上安神茶,汪氏亲自端了过来,放到朱祁钰的面前,轻声问道。

“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繁难之事?”

“朕今日,见到了岷王叔祖,他跟朕说,镇南王到京了,而且,太医刚刚诊出来,王妃怀了身孕,已有三个月了。”

朱祁钰睁开眼睛,目光有些意味深长,道。

“所以,朕赐了宅子,宫女,让镇南王妃好好安胎。”

闻言,汪氏倒是也没有多想,点了点头,道。

“叔祖为朝廷忙碌了一整年,应该的,既是如此,臣妾明日亲自选人,让兴安送到王府去。”

“镇南王妃怀了身孕,这一路奔波,怕是会动了胎气,送宫人过去时,臣妾再命人挑选些上好的药材一并送去。”

“你安排吧……”

这种小事,朱祁钰自然不会在意,应了一句,便沉默了下来。

汪氏也没有说话,她能感受到,自家夫君的情绪不高,但是,他不说,她也不再问。

片刻之后,朱祁钰却忽然道。

“今日见岷王叔祖时,他老人家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可见,再见到镇南王夫妇,叔祖是打心底里高兴。”

“说来,这都是朕的错,原本,叔祖应该在封地当中安享天年,如今,朕却让他在京城里,替朕主持宗务。”

“一家父子,也只有在这年节上下,才能见面团聚……”

汪氏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只得宽慰道。

“陛下,这岂是您的错,朝廷典制如此,宗学在京中,自然要有德高望重的宗室来负责,想来,能够为国效力,叔祖心中也是愿意的。”

不过,话音落下,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朱祁钰却反而坐直了身子,转过头来看着她,道。

“皇后,你说,镇南王妃怀着身孕,这么来回的折腾,怕是不合适,不如,就让镇南王夫妇留在京中养胎如何?”

“如此一来,叔祖父子也能团聚,岂非好事?”

“这……”

听了这话,汪氏也感到有些意外,迟疑片刻,她道。

“好是好,不过,这不合规矩吧……”

岷王和襄王留在京中,是因为他们都在宗人府有差事,可是,这镇南王却是不同,仅仅是为了让他的王妃安胎,就将他留在京中,想也知道,肯定会惹人非议的。

毕竟,无论是郡王还是亲王,一旦就藩,都很少回到京师,更遑论长久滞留在京师当中了。

如今,镇南王妃有孕不过三个月,真要是在京中安胎待产,那么,少说也得半年时间,都呆在京城。

此举一出,怕是又要在朝堂上引起诸多议论……

朱祁钰没有说话,只是拧着眉头,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见此状况,汪氏想起朱祁钰过来之后的举动,再结合刚刚的话,她心中隐隐想到了什么,试探着道。

“陛下莫不是,想到哥儿们之后也要就藩,舍不得和他们父子分离?”

沉默了片刻,朱祁钰轻轻点了点头,随后,他看着汪氏,道。

“皇后,以后,朕若是让孩子们都留在京城,遥领藩地,你觉得如何?”

这……

汪氏咬了咬下唇,有些犹豫。

打从本心里说,她自然是赞成这个想法的,毕竟,按照祖制,皇子成年以后,就要封王就藩,一旦就藩,几乎是终生无望再回到京城。

事实上,要不是朱祁钰登基之后,设立了宗学,给了藩王们一个进京的理由的话,那么大多数的藩王,也就是一辈子都难得进京一次。

所以,作为一个母亲,她自然是想,孩子能够待在身边的。

可是,作为皇后,她更清楚,这件事情,并不是骨肉亲情几个字就可以概括这么简单的。

太祖定分封之制,诸王成年之后就藩,除了是为了屏护社稷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避免有夺嫡之事发生。

诸王在外,无法干预朝堂政事,自然也就无法培植力量,觊觎储位,一旦诸王留在京城,那么,必然会围绕着储君之位产生争夺,这是历朝历代都证明过的事情。

当初,朱祁钰之所以能够一直不就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被封王的时候,虽然已经成年,但是,朱祁镇已经登基,所以,压根不存在什么夺嫡的问题。

但是,在如今这个天家关系之下,如果真的让哥儿们都留在京城,那么,产生的影响,恐怕难以估量。

思索了片刻,汪氏心中叹了口气,却也没敢明着劝说,只是道。

“陛下,日子还长,哥儿们还小,就算是要烦忧此事,也不急在一时……”

见此状况,朱祁钰叹了口气,也没有多说什么,道。

“说的也是,岷王叔祖为国辛劳,甚有功绩,如今镇南王夫妇到了京城,也不可薄待了,送过去的宫人,你好好选一选,若有闲暇,也可多让王妃进宫叙话……”

“是……”

汪氏的目光闪了闪,最后,也还是应承了下来。

…………

一夜无话。

翌日,早朝结束之后,朱祁钰将刑部尚书金濂单独留了下来。

站在武英殿中,金尚书的心中不由有些忐忑,要知道,他虽然也是七卿之一,但是,被单独留堂的经历,却属实不多。

而且,按照经验来看,天子单独留下,十有**没什么好事。

不出意料的是,刚刚行礼结束,天子连座都没赐,就开口道。

“刑部呈上来的奏疏,朕看过了,此次大计,因各种罪名,被羁押待审的官员,多达一百六十二名,但是,直到现在,刑部也才审结了三分之一不到,金尚书,这个速度,可不够啊!”

闻听此言,金濂心中不由一阵叫苦。

果然是这件事!

这次大计,和以往不同,恰逢灾年,江西的旱灾自然是影响最大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南京的地震,入秋以后,永平,兖州等地的连绵雨水,导致的城池倒塌……

各种各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再加上,天子对大计的要求又非常严格。

这就导致了,有相当一批的官员在这次大计当中落马,他们或是因为拿不出赈灾粮食,被查出贪渎,或是因为勾结乡绅隐匿灾情,或是因为平时欺压百姓,恰逢灾年被冲了衙门……反正是种种缘由之下,被各地负责的监察御史查得,当场罢职的就有上百人。

按照之前议定的章程,这些人如今都被关在了刑部当中,等待进一步的审问。

可问题就在于,这差事真的接过来,才知道是有多不好办。

别的不说,首当其冲的一条就是,对于官员的审问处置,在刑部里头,是没有太多的先例的。

在过往的很长时间当中,官员犯错或犯罪的流程一般是,百姓或者御史禀奏弹劾,朝廷派专门的科道官员前往调查,核实后禀报皇帝,然后由皇帝直接处置。

这个过程当中,只有调查,没有审讯,如果说确实调查不清,需要审问的,那么,也是锦衣卫来接手,刑部基本上是插不上手的。

原本接下这个差事的时候,金濂想的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刑部的权柄。

但是,真的到了手里,才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

主要是因为,他也没想到,天子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一百多个官员,上到三品布政使,下到七品的县令,都一股脑的塞了过来,这可不就给刑部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虽然说,得了天子特准,可以开堂审讯,但是,对于刑部来说,这些人仍旧是官身,他们又不是锦衣卫,所以,肯定是不能用刑的,这是其一。

如此一来,刑部可用的手段,就减少了许多,很多的官员,虽然被御史查到了问题,可细究起来,证据却未必完整,这对于刑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毕竟,刑部就那么多人手,也不可能专门派人到各地查案去,这还不是最难办的。

最让人头疼的,是明里暗里的各种阻力,官场之上,最讲究的就是人脉,谁还没个同乡同年,至交故友的。

打从大计刚刚开始,第一个官员被压到刑部当中,通过各种方式来向金濂施压或是说情的人,就络绎不绝。

各种掣肘之下,对于金濂来说,能够审结三分之一的官员,他就已经是尽了全力了。

但是现在看来,天子明显还是并不满意……

心中叹了口气,金濂有些自暴自弃道。

“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看着打算耍无赖的金尚书,朱祁钰轻哼了一声,淡淡的道。

“刑部要是审起来有什么不便,也可以将这些人送到北镇抚司,朕相信,锦衣卫会有办法的。”

啊这……

一句话顿时让金濂打起了精神。

他刚刚那副样子,是想装个可怜,让天子对刑部多宽限些时间,可没想过,把已经到手的权力再交出去。

这山芋再烫手,可只要能让它凉下来,也同样是美味啊!

心中暗暗对教他这招的某户部尚书狠狠吐槽了两句,金濂脸上却义正言辞,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加快审理,争取,呃,争取半年内将这些案件全部清理完成。”

话虽是如此,但是,真正下保证的时候,金尚书还是迟疑了片刻,没敢说太大的话。

应该说,他这个数字,已经算是保守的了,如今刑部还未处置的官员,少说得有个上百人。

按照半年全部审理结束来算,一桩案子匀下来的时间也就不到两天,已经算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当然,这么算不太准确,毕竟,刑部不可能一次只审一桩案子,但是,除了审案之外,还有案卷的核实以及其他的日常事务,这个速度,已经算是相当快的了。

不过,对于这个答案,朱祁钰却显然不怎么满意,道。

“四月之前,将所有案子审结,若有太过繁难的案子,到时候尚未审结的,移送锦衣卫审理。”

“陛下……”

闻听此言,金濂有些着急。

然而,他刚开口说了半句话,朱祁钰便止住了他的话头,道。

“金尚书,此次大计,不单单是为了考课,也是为了重整官场风气,所以,审讯之时,尤以贪污,贿赂,勾结乡绅欺压百姓,私自贩卖军器粮草等罪,从重处置,其余案情,可以酌情从轻发落,你可明白?”

这……

金濂愣了一下,旋即便低下头,道。

“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臣定当按期将这些案子审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