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四十三章:扩军,度田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四十三章:扩军,度田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7: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安宫中,刘辩换了一身常服坐在软垫上吃着茶,脸上的怒火也早已消散得一干二净,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无论如何,他征募六郡良家子和三河良家子为军的目的达成了。

他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因为那封檄文和百官乃至张昭这个家臣的劝谏而愤怒,但大部分的愤怒情绪都是刻意表演出来的,用来让百官将注意力转移至他这个监国太子准备亲征黄巾这件事上。

扩军,这是他必须做而群臣很可能反对的事情。

他在朝堂所言,乃是“征募”,而并非“征召”。

征召意味着这些六郡良家子和三河良家子在战后就会被解散回民间,只有立下一定军功之人才会被留下。

但征募却是他玩的文字游戏,他说是“征”那就是“征”,他说是“募”那就是“募”,战后他会留下青壮精锐编入北军。

届时百官想反对都没有机会了,刚刚得胜而归的大军屯驻京师郊外,还未受赏,百官就议论裁撤太子许诺要编入北军的大军?

北军乃是禁军,说得直白点那就是一个编制岗位!

你要夺了这些刚刚从战场上下来、杀人如麻的士兵的编制岗位,看看他们会不会答应。

但募兵也就意味着要投入海量的钱财!

接手朝政之后,刘辩便去翻阅了大汉历年来的赋税收入情况。

简直是烂透了!

前汉与后汉由于时代认识的局限性,对土地兼并的问题认识不足,承认土地私有制,以至于一个县的土地可能几乎全是属于某几个家族的。

例如前汉末年的新野小县,邓氏和阴氏两个家族竟然联手占据了新野县的绝大多数土地,也是这两个家族支持了光武帝的崛起。

原本土地兼并的问题在西汉末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王莽试图改革政治抑制土地兼并等诸多问题,后果就是天下世家豪门全部站出来反对王莽。

但得益于王莽篡汉带来的战火,许多地方的世家豪门都受到了波及,大量土地重新变为无主的荒地,因此大大缓解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底层出身的光武帝却有着先见卓识觉察到了这个问题,试图通过“度田”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光武帝的度田却不够彻底,或者说因为大量无主的田地被朝廷重新分派给了天下百姓使得这个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平衡。

因此光武帝选择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首先便是退勋贵、复太学,而后建立尚书台、扶持古文学派并废除郡国兵来加强中央集权。

而巩固了皇权之后,光武帝才开始执行度田之策,连续诛杀了十几名不作为的郡守,发起了一场与世家豪门旷日持久的战争。

可后汉的复立终归是由河北、南阳的世家豪门支持方才成功的,天下刚刚一统就要刘秀对功勋们大肆屠戮吗?

就连光武帝的故乡南阳都选择了偏向世家豪门一方,以至于出现了“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的荒唐事。

因此光武帝只得选择以缓解土地兼并问题而进行的度田,通过政治和军事双重手段连消带打地进行了改革,的确让问题的爆发得到了延缓。

但这个问题,在孝桓皇帝时期愈发明显,到了如今刘辩更是能通过赋税逐年减少的数字看到这些地方的世家豪门对于人口和土地的隐瞒。

“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

汉代财政收入分为国家财政与天子私库,前者由大司农管辖,主要为算赋、田租、更赋,后者藏于水衡与少府,正所谓“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耳”。

所谓的“都内钱”便是国库的算赋、田租、更赋收入。

水衡钱是指国家铸造钱币后流入天子内帑的那部分;少府钱则是少府经营皇家园林所产出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则是收归天子内帑不与国库相连通。

两百年前的孝元帝时期,天下人口是五千九百万,而如今的人口是五千五百万,国家一年赋税在五十亿钱左右。

看似人口比孝元帝时期少赋税却更高,而且如今耕地的面积是六亿亩,而孝元帝时期也是六亿亩,可如今的亩产量也并非两百年前的数字,更是推行了冬小麦这种较之粟更为高产的作物。

而且后汉建立之初,孝平皇帝时期,经过光武帝的度田令,大汉的耕地面积足足有八亿二千万亩!

一百多年过去,大汉不断开垦荒地,国家竟反倒少了十分之三的耕地?

而历史上,待到黄巾之乱后,大汉帝国连续经历黄巾与羌乱已经来到了最虚弱的时刻,世家豪门连演都不演了,官方统计的耕地面积竟只剩下了四亿亩!

这是刘辩绝不能容忍的事情,也是他必须扩充北军的原因。

冀州、徐州、豫州、兖州打击了不少贪官污吏,其家产自然充入国库。

如今国库尚有三十四亿钱,八月地方州郡的赋税恐怕难以抵达朝堂,岁末百官俸禄还有二十亿钱的支出,不过所幸刘辩的太子府府库中还有着远比国库充盈的钱财。

来自董太后府库的十二亿钱,来自刘宏傅母程夫人府库的八亿钱,还有处置十常侍后得来的五十亿钱。

再加上天子内帑中多年卖官鬻爵积攒下来三十亿钱,他的太子府府库中当有一百亿钱。

不过刘辩也知道,这些钱其实还是不够。

国库和他的太子府府库共计约有一百三十四亿钱,但又能经得起多久的消耗?

段颎讨羌之时曾言“今若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三冬二夏,足以破定,无虑用费为钱五十四亿”,可见军队究竟是一头多么庞大的吞金兽。

而这也是他必须亲自领兵征伐的一个原因。

刘辩不是盲目自信打算步某位叫门天子“前尘”,而是他必须通过战争获得足够的威望。

就连光武帝的威望,度田令都未竟全功,若是他没有足够的军事威望便试图推行度田令,恐怕原本支持他、担心北宫复起的百官会立即毫不犹豫地选择主动成为带路党,甚至重新从宗室之中选一位新皇帝。

还有一点,这是他先前未曾想过的。

历史上的黄巾之乱成为了世家豪门大肆兼并无主土地的机会,那若是他亲自率军征伐呢?

换句话说,若是孤来当这个兼并土地的世家豪门呢?

每收复一地,被黄巾屠戮后成为无主之地的田地为何不能直接收归国有呢?

甚至隐隐的,他竟有些期待黄巾对世家豪门能下狠手!

说到底,皇室才是天底下最大的世家豪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