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334章 老朱父子论朝局!

此时,朝堂之上,不再是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思考。

朱柏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众臣的反应,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深知,变革之路,必定充满荆棘,但他有信心,能够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而这一切,就从今日的朝堂之上,拉开了序幕。

散朝后,朱柏径直回到养心殿。

殿内光线昏暗,檀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他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太监王忠侍立一旁。

不多时,李景隆便被宣召入殿。

李景隆一进殿,便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朱柏端坐在龙椅上,面色严肃,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莫名的光芒,令人捉摸不透。

他躬身行礼:“臣李景隆,参见殿下。”

“景隆,免礼。”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今日朝堂之上,你也看到了,浙东一派的官员对你此次的任命颇有微词。你可知,为何本王偏偏选中了你?”

李景隆略一沉吟,答道:“臣愚钝,不敢妄加揣测殿下圣意。”

朱柏起身,走到李景隆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景隆啊,你自幼熟读兵书,精通韬略,又深谙浙东民情,这浙东改革非你莫属。本王知道,你父亲曹国公位高权重,你本可以安稳度日,不必承担这改革的风险。但你却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挑战,这份勇气,本王十分欣赏。”

朱柏走到御案前,展开一幅浙东地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对李景隆说道:“你看,这浙东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本该是富庶之地,却因官场腐败,民生凋敝。本王要你做的,就是整顿吏治,清除贪腐,让浙东百姓过上好日子。”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景隆,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本王相信,你一定能够胜任。”

李景隆望着地图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标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责任感。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重托!”

朱柏欣慰地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李景隆:“这枚玉佩,你贴身保管。见此玉佩,如见本王。”

李景隆双手接过玉佩,入手温润,触感细腻。

他将玉佩紧紧握在手中,感受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景隆,”朱柏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起来,“浙东之行,凶险万分,你要多加小心……”

朱柏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他紧盯着李景隆,语气中带着一丝鼓励,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景隆,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会有许多人阻挠,会有许多声音质疑。但你要记住,你的背后,有本王。你无需畏惧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只要你所行之事,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明,本王都会为你撑腰。”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在李景隆的心头。

李景隆感受到朱柏身上散发出的强大气场,那是一种君临天下的自信和魄力,一种对改革势在必行的决心。

他抬起头,目光不再躲闪,直视着朱柏的双眼。

他看到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那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对他的信任。

他清晰地记得,父亲曾多次告诫他,伴君如伴虎,要小心谨慎,不可轻易表露心迹。

然而,面对眼前的朱柏,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他心底的那股热血仿佛被彻底点燃,澎湃汹涌。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玉佩,冰凉的玉质传来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但胸腔内那颗躁动的心脏却难以安分。

他能够感受到朱柏话语中蕴含的期许和鼓励,那不仅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品格的信任。

“浙东的积弊已久,想要彻底根除,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那些官员,那些豪强,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必然会百般阻挠,甚至会不择手段。” 朱柏继续说道,语气转为凝重,仿佛在提醒李景隆,即将面临的将会是何等的凶险。

殿内檀香的味道更加浓郁,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刺鼻。

李景隆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能感受到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紧张的气氛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他没有退缩他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迎接这挑战。

“殿下,臣明白。”李景隆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臣绝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定当将浙东的腐败连根拔起,还浙东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朱柏满意地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带着一丝欣慰和赞赏。

他再次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去吧,本王相信你。放手去做,不必有任何顾虑。”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李景隆的心更加坚定。

“臣……臣……”李景隆望着朱柏,嘴唇翕动,欲言又止。

“臣定不辱使命!”李景隆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昏暗的大殿。

朱柏上前一步,扶起李景隆,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有你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他朗声笑道,但笑容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渐渐西沉的夕阳,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将他修长的身影拉得老长,仿佛一个孤独的巨人,默默地承受着千钧重担。

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檀香的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李景隆静静地站在一旁,感受着朱柏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淡淡的忧伤。

他知道,朱柏所图甚大,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艰难的道路。

“景隆,”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你可知,这条路,不好走啊……”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着李景隆,仿佛要将他的灵魂看穿。

“浙东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本王要做的,是改变整个大明,让大明更加繁荣富强,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喃喃自语。

李景隆心中一震,他从未见过朱柏如此脆弱的一面。

他一直以为,朱柏是无所不能的,是坚不可摧的。

但此刻,他却看到了朱柏内心深处的彷徨和无奈。

他突然明白,朱柏所承受的压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殿下……” 李景隆刚想开口,却被朱柏抬手打断。

“你不必多说,本王心中有数。” 朱柏深吸一口气,眼神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去吧,准备一下,明日便启程前往浙东。”

李景隆再次躬身行礼:“臣告退。” 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有力。

殿门缓缓关闭,将昏暗的大殿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朱柏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眼神复杂而深邃。

他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玉扳指,低声说道:“但愿,一切都能如我所愿……”

王忠轻手轻脚地走到朱柏身后,低声问道:“殿下,您……您没事吧?”

朱柏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夜色深沉,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柏略显疲惫的面容。

他缓缓踱步,玉扳指在他指间轻轻摩挲,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一下下敲击在他的心头。

窗外,寒风呼啸,树影婆娑,如同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深知自己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注定孤独,注定艰难。

一股悲壮之感油然而生,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独自掌舵,迎击风浪。

他闭上眼,眼前浮现出大明王朝繁荣昌盛的景象: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兵强马壮……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盛世,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

想到这里,他眼中的迷茫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和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心中充满了憧憬。

然而浙东改革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绝不会轻易妥协。

他们会想方设法地阻挠他,甚至会不择手段地打击他。

他知道,这场改革,将是一场硬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盘之上,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

“殿下,”王忠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朱柏没有回答,只是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凭冷风吹拂在他的脸上。

他望着漆黑的夜空,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寒风带来的刺骨的凉意,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火焰。

他知道,前路未卜,但他绝不会退缩。

突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

朱柏微微侧耳倾听,随即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父皇……”

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在御花园的青石小径上,映出斑驳的树影。

朱元璋的心事重重,缓步走出了乾清宫,朱柏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两人沿着青石小径,默默地走了一段路,周围的寂静仿佛被夜色浸透,只听见轻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父皇,您为何如此忧虑?”朱柏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看着朱元璋紧锁的眉头,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朱元璋叹了口气,停下脚步,抬眼望向夜空中的明月,仿佛在寻找答案。

月光下的他,显得格外苍老和疲惫。

他转过身,看着朱柏,眼中带着一丝深沉的忧虑。

“柏儿,你可知朕为何忧虑?”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几分沧桑,“这些年来,朝局动荡,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尤其是浙东集团,他们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朕难以掌控。”

朱柏心中一凛,他知道父皇所言非虚。

浙东集团自洪武初年便逐渐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了朝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文武官员之间的勾结,更是令人头痛。

“父皇,孩儿明白。”朱柏沉声道,“浙东集团的问题,确实棘手。但孩儿认为,帝王之术在于制衡,而非一味压制。我们可以通过分化、拉拢、甚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步削弱其势力。”

朱元璋闻言,他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浙东集团的根基已经扎得很深,如何分化,又如何拉拢,这需要高明的手段和精准的判断。”

“孩儿以为,首先要找到关键人物,如解缙、叶琛等文官,他们是浙东集团中的智囊,如果我们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便能够为我所用。”朱柏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次,要在武将中找到可以信任的人,比如蓝玉、冯胜,他们的忠诚和能力都是值得信赖的。通过这些人,我们可以逐步瓦解浙东集团的内部凝聚力。”

朱元璋听后,心中大为欣慰。

他抬头望着月色,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的笑容。

朱柏的分析条理清晰,思路明确,这让他对未来的局势多了一份信心。

“柏儿,你此言甚合朕意。”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柏的肩膀,“朝局动荡确实让人忧虑,但有你这样的明智之臣,朕心中多了一份安心。”

朱柏微微一笑,抬眼望向父皇,他心中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面对未来的挑战,他绝不会退缩。

“父皇,孩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朱柏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孩儿有信心,能够控制住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