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续南明 > 第121章 运河

续南明 第121章 运河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0:30 来源:蚂蚁文学

十一月初八日。

天色有些阴沉,杨河一行人离开了邳州城。

却是看过邳州后,杨河打算考察下运河。

正是时候,毕竟若以后有了官职,就不能象现在这样随心所欲的乱跑。

昨日杨河都在忙军器局的事,结果忙了一天,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只招到一户军匠,好在郁铁匠那边有好消息传来。

却是他的亲家,一户李姓的铁匠也愿意前往新安庄,那郁铁匠儿子郁有铁的浑家李菜刀就是他的女儿。

然后郁铁匠又找到一位灶户,名叫蒋福海,盐城人,自称不堪上官欺压,愤而脱逃,于去年逃亡到邳州城,携带一位瘦妻在邳州城南关厢凄惨打工度日。

听说老铁匠招人,而且会有好日子过,就主动找到他招名。

然后李铁匠又找到一位流亡铁匠,名叫牛金锭,有一个儿子牛小栓,却是登州人,南下逃亡到邳州,本来准备重操旧业,然外地铁匠若至本地支炉,须事先征得当地同行的允许。

显然的,牛金锭一家没有得到这种许可,只能做些散活,特别给李铁匠打下手,李铁匠要走了,自然要带他走。

然后牛金锭又找到一位瓦匠,名叫顾九,四十出头,瘦高有力,不过瞎了一只眼,自称庐州人氏,年轻时与官差争执被打伤,善于夯墙包砖,还会一些石匠手艺。

同样是外地人,在本地艰难谋生,日子过得非常苦。

然后这瓦匠顾九又找到一名陶姓的工匠,自称火箭世家出身,但此时只在街上卖哄小孩的玩意,毫无技术含量。

这些人杨河都收下了,那蒋福海虽专业不对口,但暂时可以让他去熬硝,陶姓工匠一样可以从事火药相关之事。

瓦匠顾九,倒现在就用得上。

又有黄管事帮杨河招了一些本地工匠,如几个窑夫,坯夫,邳州原有窑厂两处,二厂所烧造砖瓦用于城池仓廒建设,坯夫同样如此,建墙修仓。

然邳州久不兴土木,本城又处于运河要地,往来商货冲击极大,很多东西都可以买到,而且比本地便宜,所以这些人基本都失业了。

因为这些人属于普通技术工,杨河对他们没有三年不得离开庄子的硬性要求,听闻新安庄有活干,有饭吃,他们就高兴的愿意前往了。

招到这些人,杨河很高兴,看来工匠的事,还是本地人或地头蛇慢慢招募更得力,杨河就拜托黄管事等慢慢帮他打听。

同时初八日这一天,杨河打算看看运河,黄管事热情的派了一个本地掌柜作为向导,然后等杨相公来,就将他购买的货物人员押送到新安庄去。

黄管事也会同往,他也想亲眼看看那个地方。

杨河一行从城西顺沂河北上,从这边往东北,可以直通到运河,约有五十里路程。

他们从西门“通沂门”出城,虽是一大早,但路上行人仍然熙熙攘攘。

这边算是邳州城的景致之地,若在后世,就是旅游休闲区了,西门外有留侯庙,连着对面有继善桥,然后沂河上有巨川神祠,河这边有渔亭,通济庙,也就是龙王庙。

半戈山就在河对岸,绕城池,形如半戈,边上有甘泉庙。

很快,众人上了河堤,沂河虽有淤积,但也可行走些小船,不过众人还是骑马。

特别这道路就在高高宽宽的河堤上,行走还是便利的。

其实以前路是在河堤下,但总会遇到草甸湖荡,芦苇蒲草什么,行人都走河堤,久而久之,河堤下的道路就不见了。

“杨相公,那是距山杨相公,那是大黄山,相传红袄军曾与金将数万人大战于此杨相公”

作为向导的掌柜姓孙,本地泇口镇人,颇为健谈,周边景致,如数家珍。

“杨相公,东面这就是曼湖,往西北处五里,有蛤湖,那边那个是河泊所”

杨河看去,沿运河一线,湖泊众多,这些湖泊多被用来作运河的水柜或水壑,理论上周边是不得开垦的。

因为沼泽多,很多湖边河边也无法耕种,不过生活着许多以打鱼为业的居民,湖边只要有一小块干地,立马挤满了简陋的苇屋,此时杨河就看到一些渔民驾着小船,在满是浮冰的水面以鸬鹚捕鱼。

也因此这边设有河泊所,以所官掌收鱼税,本地河泊所,也早在洪武十四年就建了。

杨河等人一路顺河而上,因为沿着河堤走,又骑着马,速度还是很快的,因此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沂河与运河交汇的地方。

到了这边,就可以看到众多商船了,每年四百万石的漕粮,加上各类大小船只,估计有近万艘,使得运河无比繁华。

不过眼下漕船不见,商船也不多,却是每年山東南旺、临清一片,每到十月十五日就要筑坝,用作河道的大挑、小挑,一直到次年的二月初一日才开坝。

所以这个时间段,官民船全部暂停通行,等候来年的开坝放行。

而在南边的淮安通济闸一样如此,每到六月初,就要筑坝拦黄,避免伏水暴发,黄水倒灌,不再通行漕船。

运河最繁华的时间段,就是二月到五月,余者船只多是短途,或者花不小的钱,从坝上吊过去,溜夫就是靠这个吃饭。

眼下流寇李青山堵在韩庄闸一片,更影响了运河船只的通行。

杨河眺望运河,虽未到繁华时间段,但仍然有不少船只在满是浮冰的运河上行驶,转眼不知过去多少艘。

张松涛低声道:“相公,若要壮大,此河必须参与,甚至控制手中。”

杨河心神迷醉,确实,这是一条财富之河。

他打量周边,这边形成了一个码头集市,堤上有着河神庙,龙王庙,水母庙,晏公庙,船神庙等等众多的庙宇,每座庙皆是香火隆盛,往来舟揖必登庙拜祭,慷慨解囊,敬香施财。

特别船家在行船前要先祭河神,第一次过河坐船之人要给河内投钱,谓之“买路钱”,以祈求能平安到达彼岸。

而这边,有着好几条渡船,每船每年征银六两。

杨河等人坐船过河,马匹也载过去,然后到了沂水北岸,途中也入境随俗往河中抛了一些买路钱。

话说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当然,看杨河一行人样子,船家也知趣的不敢敲诈。

过了对岸,杨河一行人继续沿着运河堤边行走。

可以看出,东岸河堤比这边高,却是为了防止运河水溃入骆马湖,每到汛期,骆马湖水位暴涨,泇运河与骆马湖之间的大堤,随时都有溃决的危险。

他们沿着运河往北走,总体而言,这边还是繁华的,只乡间人烟较少,却是乱世缘故,盗多肆行,劫则必杀人,或置之沟壑,或漂之河海。

当然,等闲的毛贼也不敢打杨河等人的主意,所以他们一路行去,皆是无事。

沿着运河西岸河堤走,杨河也发现一个现象。

似乎沂河算是大河,水位也高,所以直接与运河无障碍相连,但换成别的小河小流,与运河相接处都有闸,一些湖泊同样如此。

杨河猜测是运河水位略高,防止运河水倒灌失水的缘故。

甚至看到一些水位低的湖泊边,还有着高高的土堤,那堤坝两面俱铺着石块,可能为不使运河水压过强导致堤坝无法承受,还在堤上做了一些水门来调节河内过多的水。

看那些水可通过水门直接流到湖中,或有的流到低地,有的流到堤坝上的小沟内,当作贮水池。

杨河分析这样水压在两岸的力量就分散了,贮水池里的水可抵消运河同样高度水的水压,而湖里的水又反过来抵消贮水池中不超过湖水水位的水压,一种非常巧妙的力学原理。

看这些水闸,孙掌柜为杨河介绍,在运河这一片,比起种粮更重要是保持运河的水位,私自开闸放水那可是重罪。

所以每到夏秋时节,本地农户要活命,要灌溉庄稼,总会偷偷打开运河各个水闸。

管河官员要保持运河的畅通,又会严禁这种做法,总会闹出不计其数的纠纷。

他们继续往北去,到武河与运河相接处,这边有一个大集子,称为郭家庄,正德年间,刘六等流寇作乱,官军大败之于泇口集,又败之于郭家庄,就是这附近了。

看着这个庄子,杨河心下羡慕,靠着运河就是好啊。

触目所见,码头多多,商船通行,集内东西大街,百货店铺鳞次栉比。

这是一个完全占地利的庄子。

到了这边,也离邳州城近八十里,杨河一行在集中稍稍歇息,吃了一碗面,继续北上。

再走十多里,经王市闸,就是泇口镇,亦称泇口集,属于泇河与运河相接处。

这里仍属邳州管辖,然后再走三十里,就是山東嶧县的台庄集,那更是一个大集镇,沿运码头有十多处,凡来往船只往往寄泊于此,各码头搬运工、纤夫、官员、驻军、居民,人口估计有二三万。

不过泇口集一样非常繁华,骡马车行、旅馆饭店密布,各种行市繁多,集中居民,加上附近村民,人口也超过一万。

孙掌柜的家就是在这泇口集中。

在孙掌柜的家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餐,杨河等人雇了一条船顺运河南下。

船虽然走得慢,但可以从容些,轻松些,骑了一上午的马,杨河等人差点冻僵了。

很快泇口集、郭家庄、二郎庙、齐塘桥、沂运码头等地又抛到身后,前方是猫儿窝集。

这是运河上一个重要的集镇,赵村驿位于这边,额设水夫四十名,旧制邳州有直河驿、下邳驿,后废直河驿,增赵村驿。

猫儿窝这边还有个新运河口,旧日运船走直河口,天启五年,开骆马湖口至邳州直河东岸马颊口河道,凡五十里,以避刘口、直口及磨儿庄一带险溜,直接泇河。

天启六年,又议宿迁城西二里有陈窑口,复议开陈沟,又避二十里黄河险,称为通济河。

不过到了崇祯五年,因为陈沟河口淤塞,又改挑从宿迁城西面二十里的董家沟口行运,将通济新河更名为顺济河。

历史上到了清顺治十五年,董口淤塞,大运河改从骆马湖上溯至窑湾镇行运。

此时窑湾虽然也繁荣,却不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还没有“夜猫子集”的美名。

到了猫儿窝集,天已经快黑,杨河等人就在集中找家客栈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弃船上马,继续南行。

他们又沿着运河西岸走,南行二十里,是万庄集,再走二十里,到田家口集。

再走二十里,到直河镇,旧日这边有直河驿,已废。

从这边东去十里是皂河,接宿迁界,直口处有磨盘庄。

又东为刘口,再东则是董家沟。

不过直河镇虽废直河驿,但新设了一个直河口巡检司。

孙掌柜提醒杨河等人,那直河口巡检贾虎素为当地一霸,背后有邳州卫指挥使韩澜撑腰,麾下更有弓兵五十多人,素来为非作歹,在本地名声极坏,可止小儿夜啼。

路过当地,却要小心些此人。

老白牛:多谢刀在手跟你走、雨虫天下、元宝妈妈、嗣濮、菜农等书友的打赏支持,下一章定时在明天早上八点。(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