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

独断大明 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不管朝野内外官员心思如何,孙传庭已经大体控制住议会,他的改制,他的演讲,都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在完全的掌握中。

第二天,是大明律法的修订,以大明律为根基,刑法,民法为侧翼,囊括了农业,商业,行政,经济,外交,军事,婚姻,教育,国防,海贸等方方面面,制定了十多部法律。

这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若是要审议,哪怕是数百人也需要好多天,但这一次,只是‘过一下’,需要事后补充,因此,匆匆审议,用一天就过了。

到了第三天,就是面对现实问题的处理了。

首先,就是对大部制下的权职划分,现在的六部基本吞并了九寺,框架就是皇帝-内阁-六部,因此权职的划分,明确,责任的分配,落实,又是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

这些,都在孙传庭的控制之中,留给议会讨论的空间很小,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继而,推及地方,对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州县衙门的权责进行明确,涉及到官帽,权力,赋税,这些议员又都是地方推举上来,自然出现了不少波折。

但孙传庭强势,又有内阁一干阁老协助,很快就压下噪音,将这些议题迅速通过。

第三天结束,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比如对新的省份的划分,巡抚以及各级官员的任命,明年预算的审计,六部尚书的述职总结等等。

最后,由孙传庭提议,将这些议题压后,年沐之后,由内阁做好报告,提交给上下两院组成的议会常务理事会审核,走简易程序。

这获得了议会的的通过,表示着紧张刺激的大明换届,终于顺利完成。

这个‘顺利’,是在朱栩,孙传庭等人看来,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打破了毕自严辛苦建立的平衡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所有人都难以预料,只能严阵以待的等着。

但就在年沐的第二天,景正六年的正月初二,内阁下了一道命令,命令内阁只有二十几个字,但意味深长。

这道命令是针对宗人府宗正鲁王的,他因为‘贪赃不法,行为狂悖’,被剥夺了宗正之位。

继而,刑部动作迅速,直接从天牢提审,有过两天,鲁王府被抄。内阁尚书皇帝,请求剥夺鲁王爵位。

乾清宫安静了两天,内阁接连上了三道奏疏,言辞恳切,最终,乾清宫批准,剥夺鲁王亲王爵位的诏书传下。

由此,大明又少了一位亲王,表明有数千以至于过王的人离开了皇室,失去了铁俸。

本来还心存侥幸的朝野官员,现在是彻底明悟。连宗人府宗正鲁王说免就免,亲王爵位说夺就夺,还有什么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

朝野不少官员忐忑不安,但对于孙传庭或者内阁所属,支持‘新政’的朝野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孙传庭如此强势果决,必然能打破现有僵局,带着他们向前走,抵达他们一直梦想的‘大明中兴’,‘景正盛世’!

不管朝野官员如何忐忑不安亦或者兴奋难眠,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依旧是大明最热闹的节日,京城早早的进入了节日氛围。

甚至于一向禁止炮竹的皇宫,也在几块地方允准,一声声炮响,遍布京城内外,欢声笑语,响彻天上地下。

慈宁宫。

朱栩,张筠等几个女人,还有五个孩子,张太后,小永宁等人,围绕着一个大桌子,火锅热气腾腾,各式的猜堆满桌子。

几个小家伙你争我抢,好不热闹。

张太后坐在朱栩边上,看着一大家子,心里高兴,脸上带笑的道:“这才好。”

朱栩笑着附和,道:“有几个孩子就是热闹,皇嫂你不知道,他们几个在景德镇,要不是皇后拦着,差点就飞上天了。”

说到这里,张太后就瞪了眼朱栩,道:“你小时候就是我没管好,少带坏他们!等开了朝,我就找新建伯好好说道说道,他是怎么教育皇子的,他要是做不好,就换别人来做!”

朱栩本来就是想活跃下气氛,后面还准备了两句趣事,哪知迎来这么一顿教训。

张筠伸过脖子,道:“皇嫂,臣妾的意思,是多找几位先生,臣妾听说,皇家政院的副院长,宋应星不错,臣妾想着,开朝将他喊进宫来,看一看。”

张太后一听就来了兴趣,刚要伸脖子,似乎觉得不雅,一拍朱栩,道:“你坐到我这里来。”

朱栩睁了睁眼,砸了下嘴,起身跟张太后换了位置。

张太后与张筠凑在一起,没多久李解语也加入进去,继而海兰珠也凑着脖子说话。

事关她们孩子的教育与未来,都不敢大意。

小永宁坐在朱栩边上,看着朱栩,哼哼唧唧道:“让你不带我去,哼!”

朱栩没好气瞪了她一眼,道:“朕听说,你没事就往秦老将军府邸跑?你信不信朕收回你的出宫腰牌?”

小丫头顿时撅起嘴,哼了一声,道:“就知道欺负我,你有本事去找太后娘娘的麻烦!”

朱栩懒得理他,目光看向桌上的几个孩子。

小慈烨向来守规矩,坐的笔直,拿着筷子,不争不抢,主动谦让给弟弟。

小慈煊跪坐在椅子上,狼吞虎咽,筷子就没停过,满头大汗,吃的不亦乐乎。

小慈熠有些文静,吃的不多,眼神看着满桌的菜,似乎有些无聊,吃的很无趣。

小慈煓两岁多,站在凳子上,小手颤巍巍的抓着筷子,与一块鸡腿奋斗着,小脸都是执着。

小淑娴端着碗,跑遍整个桌子,还跟小慈煊抢吃的,叽叽喳喳,摆着大姐的派头,连哄带骗,不行就抢。

小永宁目光也看着,哼哼道:“没一个成气的!”

朱栩懒得理他,拿起筷子,道:“年后不要随意出宫了,少给朕添麻烦。”

小永宁已经十六了,是个成熟的公主,没以前那么好骗,丝毫没理会朱栩的‘威胁’,慢条斯理的吃着,不知道小脑袋里转悠着什么。

外面的炮声隆隆仿佛影响不到内阁,内阁大楼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孙传庭在内的六个阁楼,六部尚书,总共十二个人,正在连夜讨论一些事情。

这十二个人,是大明最高管理层,几乎决定着大明所有事情。

孙传庭身前摆着好几本厚厚文书,他低头看了眼,看向吏部尚书赵晗,道:“关于府一级的官员,吏部列出了两百多人的名单,几乎涵盖大明所有府,名录你们都看过了,还有什么说法吗?”

新任的兵部尚书张国维翻看着名录,皱眉道:“都是政院出来的?是否有失公允,我担心引起朝野官吏的不平。”

内阁阁臣,六部尚书,可以说关系错综复杂,但都逃不开‘帝党’二字,唯独张国维,他是毕自严的人。

他话音一落,刑部尚书钟阳生就开口,语气冷漠道:“这些年的‘新政’停滞,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些知府,他们与当地的士绅,土匪等勾结,是最可恨的一批人,必须要全数调离!”

钟阳生,去年还是刑部侍郎,是孙传庭提拔上来的人。

张国维自然知道他在内阁的处境,目光扫过一群人,沉色道:“我认为不能直接对知府动手,应该先从属官开始,按部就班,等时机成熟了,再动知府,并且规模不能这么大,否则地方不稳,民心会乱,可能会大乱子!”

府一级,是省,县的中间一级,如果是这一级不稳,上下两头都会乱,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位置。

新任的工部尚书方孔炤接话,道:“若不是考虑到我大明太大,人口太多,我甚至希望取消府一级,做大县制管理,这样对于‘新政’更有力。”

张秉文看了眼两人,道“府一级的改革是承接于省一级的改革,巡抚衙门改革多年,基本稳定,对地方控制力大大加强,是时候对府一级动手,明年,最迟后年,就必须对县一级进行调整,因此,必须要用可靠的人,哪一个府出事,都可能对我们的计划行成冲击,必须要慎重!”

张秉文是傅昌宗的人,来自户部一系。

他一开口,赵晗继而道:“关于政院出来的官员,朝廷不能如其他官员一样,歧视,打压,另眼相看,我们要一视同仁。吏部在考察名单的时候,综合了所有的情况,并不是没有政院意外的官员,只是相对较少。原因是,从五六年前开始,一些人就拒绝出仕,不参加科举,这导致了现在可任府一级的新一代官吏较少,不是吏部刻意这么做。”

张国维面色黝黑,看着在座的人,心头暗沉。他终于明白,毕自严在内阁面对是什么情况的,能压住内阁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

面对几乎所有人的围攻,张国维选择沉默。

他知道赵晗的话有七分是对的,但这样的结果,是朝廷或者说乾清宫多年刻意计划出来的。

以皇家政院出来的官员,清扫万历以来的官场吗?

孙传庭不理会张国维的沉默,道:“对于一些重要的府,由吏部派人亲自任命,其他的,可以由各省巡抚衙门安排。下面,我们说一下朝廷以及四品,五品官员的任命,吏部先说一说。”

赵晗翻看手里的文本,抬头看了眼众人,道“这次官员调整,涉及到内阁诸司,六部诸司的郎中,员外郎,各省的参议,还包括大理寺,督政院的各诸事,总共二百二十人,名单都在各位身前的名录里。这些都是经过吏部充分酝酿,督政院核查过,人品,能力,忠诚都没有问题。”

这些,是内阁,六部尚书共同讨论的结果,呈报给朱栩看过,现在,是在内阁走一下程序。

张国维眼皮直跳,道:“不是说,只是酝酿,明年之后再说吗?这个要什么时候宣布?”

府一级就两百多人,现在又加了更中坚的三百多人,要是一次性更换,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孙传庭道:“今年年底之前,稳住了府一级,看时间宣布,暂时依旧保密。”

张国维想了想,道:“我认为,内阁,六部的可以慢慢来,但各省的,要征求巡抚衙门的意见,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条件,决定宣布的时间,相关官吏,也要可再讨论,不能完全剥夺巡抚衙门的权力。”

孙传庭看向张国维,这个人,并不是毕自严推荐上来,也不是他为安抚毕自严的人特意拉拢,而是乾清宫点名的。

孙传庭神色不动,道:“这个自然,周阁老负责联络各省巡抚,他会安排好,无需担心。”

周应秋这个时候开口,道:“我昨日已经与徐大化,张问达,廖昌永,郭广新等人透过气,会任命他们为四大巡政御史,再次对全国进行巡视,同时会派遣内阁专员,与各省沟通,确保地方与内阁没有嫌隙。”

周应秋这话任谁都不会相信,孙传庭这届内阁如此强势,简直要控制方方面面,调整府一级,只怕就是要越过巡抚衙门,直接辖制地方!

张国维在内阁孤立无援,没有坚持。

很快,内阁举手表决,全部通过两项人事任命。这些任命是内阁权利范围,无需内阁批准。

孙传庭面露微笑,道:“内阁与吏部准备拟定一个新的考核体系,主要是针对地方推进‘新政’情况,问责相对严厉,你们带回去看看,先保密,今天不做讨论。”

新任内阁中书包理游拿出一张张纸,给在座的人发。

张国维只是扫了眼,眼皮就狠狠一跳。

开篇中述就直言其意,这份新考核,是要给各地官员指派任务,完不成就严厉问责,同时还将责任划分到每一个人头,杜绝任何人推卸的机会!

真要是这么做,还不知道基层会出现多大乱子!

孙传庭喝了口茶,看向傅昌宗,道:“议会的工作要做好,尤其是常理会,我们很多事情可以走简易程序,就不要去上下两院的走。”

人少能决定的事情,就无需费人多的劲。

傅昌宗点头,道:“常理会总共三十六人,加我三十七,只须控制过半人数,问题不大。”

孙传庭‘嗯’了声,道:“对于皇家银行,皇家商贸总行,商务总局,税务总局,外事院等,要做好统合工作,各方面要沟通好,这是咱们内阁未来四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傅昌宗点头,道:“嗯,我已经召集这些部门的主管,要他们联合拿出一个四年的计划,正月十八开朝,二月初,应该会有个草案。”

孙传庭满意,道:“农业方面,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暂时也没有想好具体的策略,幕僚司那边正在研究,阁部也要派人参与,明年开朝之前,我要与皇上汇报,不能怠慢。”

内阁的节奏明显不同了,靖王与汪乔年悄悄对视一眼,默默无声。

孙传庭不同于毕自严,毕自严是大而求全,孙传庭是统而求精,有着强烈的计划性,目的性。

日子真不好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