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235章 变局里的人

独断大明 第1235章 变局里的人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曹化淳亲自下楼,进入内阁,见到毕自严,密谈了好一阵子才上楼回到班房。

内阁占据了一楼,地盘很大,但阁老们的班房都在一起,曹化淳又是焦点人物,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进了毕自严的班房,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私底下多少声音在悄悄流转。

孙传庭正在批阅山东上报的‘新政’进展与下一步计划,眉头一直拧着。

这份奏本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封奏本不应该不给他,偏偏就到了他手里。

还有就是,这份奏本里的语气,态度,仿佛就是对奏呈给他的,而不是内阁。

他身前站着幕僚,名叫郑志原,他面露忧色,道:“大人,现在外面风言风语太多,都说您要接替毕阁老出任首辅,不止外面这些地方官,京城里的官员……‘套近乎’的比以往多了数倍。这还不是学生最担心的,这道奏本不应该给您的,现在偏偏到您的手里,毕阁老是不是心里对您有了什么想法?”

内阁虽然不是一言堂,但在朱栩要求‘尊重毕阁老’的前提下,内阁的日常管理基本上是毕自严说了算,比如这分发奏本。

孙传庭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外面怎么传我们管不着,但内阁,朝廷要不信谣,不传谣,传我的话,谁再敢胡乱传播流言蜚语,一律革职查办!”

郑志原见孙传庭动了火气,连忙安抚道:“大人,这件事还好说,关键还是毕阁老,下官刚才看见曹公公进了毕阁老的班房,好一阵子才出来。听说,毕阁老脸色很阴沉,还砸了一个最喜欢的被子。”

孙传庭一怔,道:“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郑志原思索着,道“能让毕阁老生气的事情还真不少,但让曹公公亲自来说的不多,下官猜不透,或许,得大人走一趟了。”

孙传庭这些年在内阁已经渐渐有了威望,气度颇为雍容,目中有严色。

他不同于毕自严的老成谋国,步步谨慎,更有锐气,也更想做事情,当然,也更年轻。

对于近来内阁里的气氛的微妙变化,他自然察觉到,但是却不能做什么。

他接替毕自严这是乾清宫早就安排好的,多年前就确定的事情,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心里都十分明白。

但明白归明白,有些事情他们都身不由己。毕自严要给他套绳子,他不想被束缚,毕自严或明或暗的警告,他不动声色的回敬。

两人这样心照不宣的试探,已经进行了好一阵子了。

只是,孙传庭知道毕自严底线,毕自严却不知道孙传庭的,孙传庭也没法告诉。

毕自严急于探查孙传庭将来会做什么,孙传庭要保住未来‘首辅’的威严,两人这样的暗斗,在内阁日渐清晰了。

孙传庭听着郑志原的话,却没有动,心里沉思。

他与毕自严的矛盾在于施政的理念,他的想法是更接近于乾清宫的,事情求‘急快准’,毕自严则是‘稳慢妥’。

毕自严虽然在乾清宫的强压下改了很多想法,但根本没变,他求稳。

孙传庭在地方,内阁多年,深知大明已经病入膏肓,需要猛药,狠药,更何况已经到了现在,只能咬牙继续走,慢吞吞的调理,治不了大明的病!

毕自严看准了这一点,是以很担心,担心孙传庭会过于心急,走的太快,压不住局势,让大明突然崩塌。

大明朝的‘新政’是由上而下,没有根基的,一旦‘新政’溃败,波及的影响实在太大,大明内内外外都可能如沙墙一般,风一来就散了。

前几天,毕自严还与孙传庭,傅昌宗等人闲聊,无意中说到了隋朝末年,强盛不可一世的隋朝,在最强盛的时候,轰然倒塌。

这些话是不言而喻的,类比的就是当朝,在不动声色的给他警告。

郑志原见孙传庭久久不语,心里斟酌,道:“大人,有些事情,咱们得做在前头。”

孙传庭看着他,知道他的‘前头’不是未雨绸缪的接班,而是对待毕自严的态度上。

他将桌上的奏本整理好,道:“去请傅阁老,我们一起去见毕阁老。”

郑志原心里大感松口气,要是孙传庭在这个时候就公开与毕自严相争,实力终究是差很多,吃相也太难看,有损威望。

不过,没等孙传庭出班房,毕自严就叫人来通知,请所有阁臣去小会议厅议事。

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孙传庭,傅昌宗六人坐齐,看着毕自严递出来的奏本,表情先是各异,继而齐齐面无表情的沉默起来。

温体仁的这个‘自白书’在一些人看来是想要让毕阁老尽快走人,不要当了后进之人的路。另一拨人看来,这是毕阁老的苦肉计,想要看清谁想让他提早走人。

现在毕自严拿出这道奏本,是真的遇到了难题,还是有意试探?

阁老们一个个都是千年狐狸,谁也别想扯聊斋。众人面无表情又相互审视,似乎要看清每个人的心底真实想法。

毕自严面上清瘦,目光炯炯,收回这道奏本,环顾一圈,淡淡道“先不说这道奏本,我已经与曹公公言明,今年不会致仕,曹公公表示皇上没有要我致仕的意思。”

众人齐齐太眉看向毕自严,心里暗惊:毕自严这是宣战吗?告诉想他早点走的那些人,他什么走,由不得别人?

毕自严端坐身体,道:“曹公公还与我说,帅府初建,孙阁老劳苦功高,皇上想请孙阁老再辛苦几年。”

毕自严与孙承宗基本上是绑定的,他们朝廷的两座大山,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一旦一个人离开,另一个人也不会远。

现在毕自严说今年不会致仕,孙承宗要‘再辛苦几年’,这是什么意思?乾清宫的态度变了吗?

毕自严之所以要致仕,那是遵照乾清宫的意图,外面那些人的小动作也是由此而来,若是乾清宫态度变了,那一切都将是徒劳。

这真的是乾清宫的意思,还是毕自严在狐假虎威?

众人心里不定,更加没法开口。

在朝廷大佬更替的关头,谁也不愿意得罪谁,那么最好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

没有任何态度!

毕自严对这些人的心思洞若观火,瞥了眼同样面无表情,一字不发的孙承宗,毕自严开口道:“废话不多说了,温体仁这个‘自白书’,你们怎么看?事先我并不知情。”

最后一句,算是点题了。

众人不管是信还是不信,这个时候都要就事论事,不能拖延塞着,免得事态继续扩大,烧到己身。

靖王瞥了眼傅昌宗,道“温体仁一个人抗不下这件事,他这份自白书,都要谁看过?”

孙传庭听着靖王的话,心有所动的看了眼边上的傅昌宗。

陕西的事情,虽然是乾清宫,内阁的集体意志,是‘违法改革’,但这些事情摆不到台面上说,一旦扯出来,必然要有人负责,一般人,一两个巡抚,还不够格。

曾今的陕川六省总理大臣,现在的阁臣傅昌宗,无疑是最合适的。

但是谁敢拿傅昌宗的顶缸?

孙传庭与傅昌宗现在算是盟友,很多事情上看法相似,彼此借力。

在这场变局中,既定的计划是,孙传庭接替毕自严,担任左次辅,也就是‘首辅’,傅昌宗接替孙传庭,主管内阁的一切直属部门,内阁位次升到第五。

靖王自然不会干这么蠢都事情,立即察觉到不对,便道:“我希望这份自白书没有更多的人知道,温体仁那边也要禁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