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四十一章 太平军在南浔

刘家大宅门 第四十一章 太平军在南浔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浔位于浙江的东北部,与江苏的吴江接壤,京杭大运河擦肩而过,河流纵横,苕霅两溪之水在此汇集,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同治元年(1862年)早春,江南小镇南浔被枪炮声打破了宁静。在侍王李世贤的带领下,太平军所向披靡,浙江十一府中的九府七十州县均被太平军占领,作为浙江湖州府的重镇南浔亦不例外。

镇上的人闻风而逃,纷纷去往乡下躲避。刘镛全家、顾家和张家全都去了上海,而京庄早就撤走了。

镇上的店铺全部关门,南浔镇顿时成了一座空城。

湖州州府的清军驻军基本上都是明哲保身,对太平军基本上无抵抗之力,由此,太平军沿水路东进,逐步抵达南浔。

南浔太平军的首领叫黄文金,只见他头上裹着一块深黄色的头巾,冰蓝色的眼眸不知道多么冷漠,脸上从不见笑容;高挺的鼻梁,一身蓝色的战袍,腰间一根金色腰带,腿上一双黑色靴子;一把寒光逼人的大刀,从不离手;其武功深不可测,让人见到远离三分。

黄文金带了一支军队,一路上不费吹灰之力顺水进了南浔。

南浔的要道口,“自治会”从不同方向鸣响锣,听到锣响,南浔镇上,关门的关门,逃的逃,顿时乱作一团。连粥棚里能跑的难民听说“长矛”来了,也溜之大吉,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黄文金左手叉腰,右手拿刀,站在战船的船头上,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黄文金感慨,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人家,江南竟然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遗憾的是,如此地方,竟然都是大门紧闭,无人可见。只有看到远处房屋燃烧的浓烟。

黄文金也算开明,他上了岸,即命令各部:大户之屋宇,可作各部营地,避吾将士身躯,焚烧乃也可惜。

于是,南浔不少大户人家人去楼空,屋宇成了太平军的驻地。

黄文金带了几名将士,随意在南浔镇转了一下。来到粜糠兜施粥棚。

一些没有逃走的老弱病残难民见“长矛”过来,纷纷跪地求饶: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黄文金左手叉腰,右手提着大刀,听到跪在地上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的喊,感到有点奇怪,口音都不是当地人,有点像自己家乡安徽的口音差不多。就问:你们是哪里人士,怎会来到这里,从实说来。本王“杀富济贫”,请放心,不会伤害你们。

听到这话,一位老者放大胆子说:大王在上,这里的小民大多数来自安徽,因家乡年年遭灾,加上兵荒马乱,无法生存,只得逃难来到这里。好在这里的大户开恩,在此施粥,每日三餐,尽管吃饱。故在下留在这里,不愿再漂泊他乡。听说镇东还有一处“救助站”,专门收留病家、孤儿,包吃、包住、包医。

黄文金一听,感到好奇,自己自从参加太平军以来,横跨几个省市,没有见过如此有求必应的地方。于是,他说:各位起来,大家不用担心,我军只是抗清,“杀富济贫”,不会随便杀害老百姓。接着他又命令说:去,俺到东面去看看。

黄文金带着几个人来到“救助站”。

方秀珍和英嫂等看到“长矛”过来,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方秀珍手中还抱着一个小孩,嘴里说:求大王饶命!求大王饶命!如果大王一定要杀,请杀了我,把这孩子留下,这孩子命苦,前几天有人才把他送到这里。

黄文金听了很感慨,说:你,孩子都不杀,起来慢慢说来本王听听。

方秀珍抱着小孩,跌跌撞撞起来,不敢抬头,颤抖着说:女子老家安徽风阳人,那年老家遭灾,丈夫遇难,儿子下落不明。为寻找儿子,女子一路乞讨,逃难到此,一场大病,差点儿没有命,多亏镇上的刘东家相救,才得于保命。后来,由他发起在这里办了‘救助站’,对逃难过来的,管吃、管住、管穿。南浔镇上的大家出钱的出钱,出物的出物,还给‘救助站’的人看病。后来女子病好了以后,就无去处,就留在这里帮助管理‘救助站’工作。女子求大王,南浔镇都是好人,一个都不能杀,这小孩也不要杀。如果要杀就杀女子一人。说完,方秀珍泪流满面,又扑通一声跪下。又说:女子说的句句是实话。大王若有不信,可以问问旁边其他各位。

其他几位站在一旁瑟瑟发抖的逃难者,连声说:她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南浔镇,我们早就没有命了。

几个太平军这时都看着方秀珍。其中一个太平军死盯着方秀珍不放,最后跑到方秀珍面前,扑通一声,朝方秀珍跪下:娘,我是虎根。儿是有不孝,还请娘见谅。

方秀珍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手中的小孩也差点儿掉在地上,多亏眼快的人从方秀珍怀中接过小孩。

虎根起身双手扶着方秀珍,说:娘,我真的是虎根呀。

方秀珍如梦初醒,一把抱着虎根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路说:儿啦,娘找得你好苦啊。

这个场景,连黄文金看到也有些动情,他对虎根大声说:还不赶快把你娘扶到屋内。

徐虎根把方秀珍搀扶到‘救助站’屋内。

黄文金也跟了进来。

黄文金环顾了一下‘救助站’的四周,几间屋子,一间里面躺着几个女病人,还有几个孤儿,一间里面躺着几个男病人,外面还有一个硕大的棚,一间仓库放满了人家捐献的衣服、被褥,一间还躺着几十号人。

方秀珍完全没有了原先对太平军的恐惧,她对黄文金说:这里的人,如果没有南浔镇那么多好人相救,早已抛尸在他乡。

黄文金若有所思。

方秀珍要英嫂给太平军沏茶。

方秀珍拉着徐虎根的手说:虎儿,这几年你去了哪里,你可知道娘找你找得好苦。一边说,一边声泪俱下。

徐虎根含泪说:那场灾难,儿被洪水冲出几里路之外,晕倒在江边,后被好心人相救。后回家乡一看,整个村庄荡然无存,也不见爹娘踪影,估计凶多吉少,随后儿参加了太平军来到这里。

方秀珍说:儿啦,为人要讲良心,如果不是南浔镇的好人相救,儿与娘也许不可能再见面。娘今天提醒你,人在做人在看。日后的日子,你如果在南浔镇犯下缺德之事,娘就死在你面前,也死不瞑目。

徐虎根微微点点头。

黄文金若有所思。

黄文金和徐虎根几个太平军告辞方秀珍和英嫂她们回驻地。

回到驻地,黄文金看见一间厅堂中央,几个当地人被五花大绑跪在那里,两边站着拿着红缨枪的太平军,中间太师椅上坐着一位某旗的伍长,他说:如今已经是太平天国,清朝政府将不复存在。如今我部到此,冷清得鬼都要出来,粮食没有,什么都没有,叫大王将士如何生存?你们不交来粮食,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今天也休想回去!

听到此话,黄文金大喝一声:给人松绑!

几个太平军见黄文金发话,连忙给下跪的松绑。为首的也笑嘻嘻的相迎黄文金。

黄文金走到前面,左手叉腰,大声说:今天,在这里我把话挑明了,今后谁怠慢了当地普通老百姓,让我知道了,不要怪我不客气!说完大踏步进了内屋。

黄文金一句话,把在场的太平军说得瞠目结舌。为首的向站在那里吓得魂不附体的老百姓挥挥手,示意他们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