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湖州教案

刘家大宅门 第一百三十八章 湖州教案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02年春,美国南监理会派遣传教士韩明德带了礼品等来到湖州,找到了时任湖州属之归安县令朱懋清。

韩明德道:县令大人,本教会有意在贵处购置土地为教会兴建教堂和医院。

朱懋清看看桌上一大堆礼品,笑道:乃是好事,好事。为官表示欢迎。您说闲地倒有一块,就是位于湖州城北门内飞英铺的一片地:“海岛”。不知贵方意下如何?

韩明德道:县令大人推荐之地肯定不错。待我方实地光顾以后再作决定不迟。

朱懋清又道:根据晚清教会购地之章程,有主之地的交易,必须取得土地所有者之同意,签订转卖契约后交由官府盖印过税方为合法。乃这样,为官派人专门协助您方与上述土地所有者进行交涉土地买卖事项。

韩明德笑道:乃要县令大人费心了。

朱懋清哈哈一笑,道:乃是为官份内之事。能为贵方效力,也是为官之幸。

韩明德在指派人的陪同下,实地察看,发现海岛地区有部分荒地。

对朱懋清道:这一荒地也,有意一并买下。

朱懋清笑道:那还不简单,我们出个告示:声明教会购地意愿,要求土地之所有者前来申报,然后,如无人申报,就做无主土地上报浙江巡抚就是了。

骆驼桥、南街、北门等地张贴一张通告:海岛地区有部分荒地,教会有购买意愿,土地之所有者自告示张贴之后,30日之内前来申报,逾期作无主荒地处置。通告连续出了两次,一般过路人只是看看而已,数月之间皆无人前来认领这块土地。

朱懋清据此认为这十余亩地为无主荒地,收作地方公用,报请时任浙江巡抚任道镕批准立案,估值四百元转卖给南监理会。然而他并不清楚,也未实地考察,这十余亩荒地,实际上是府学尊经阁的地基。

朱懋清的办公桌上,又放了一大堆礼品。

韩明德笑着道:有劳县令大人,购地算是尘埃落定。但鄙人总感到地方太小,能不能旁边的荒地地我们也出钱买下,以置换颜曹二祠之地,这样,教堂与医院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也方便日后的管理。

朱懋清瞄了一下桌子上的礼品,笑着道:你说的也在理。不过需找人人作证,免得到时不好说。

韩明德道:乃也使得。

于是,典史史悠斌和千总柳寿春为换地契约签押作保,经朱懋清同意并为之盖印、写入告示。

于是,购地程序全部走完。

1903年,丁燮继任知县后亦不到地履堪,即为教会其他投税各契盖印放行。

......

韩明德依据史、柳所签押之换地契,差人将尚存之曹孝子庙拆除,另在左边空地照式重建一座,丁燮亦非但不阻拦,甚至派差役驱逐曹孝子庙之看庙人,以助拆迁。

韩明德随后叫了一大帮人,在土地上填土、兴筑围墙,并将府学旧有之敬一亭、绎志亭、射圃等地基,以及部分民地荒地皆圈占入内。

拆除忠孝二祠遗址兴建洋房和教堂,这种行为的隐喻不啻于刨了儒家之祖坟。直至此时,湖州士绅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成了湖州人茶前饭后主要话题。

......

听闻此消息,湖州士绅义愤填膺。

湖州府庙的一个茶楼里,几个湖州士绅在喝茶商量。

一个道:外国人到我们这里,刨我们之祖坟,岂有之理。

一个对刘安江道:您刘兄与韩时有相识,又曾在工部做事,懂清律,不妨您带我们一块去找找他。

......

韩明德在湖州的临时住处。

韩明德冷笑着道:你们各位都是有识之士,知书达理。作为朋友,你们光临,过来玩,随时随地欢迎。为这事,你们也用不到来找我呀,上述土地早经县令通告转卖完毕,要找,你们找县衙去。

无奈,刘安江带领湖州籍官绅,遂向归安县令、浙江巡抚、都察院、外务部等多部门呈控,并托人入内廷奏报,其中即有时任修订法律大臣之湖州人沈家本,效果显著。1904年,朝廷连发两道上谕,要求浙江巡抚聂缉椝查办此事。

朝廷有谕,浙抚聂缉椝不敢怠慢,速派官员赴海岛勘察界址,先后与湖州士绅、传教士和美国驻杭领事安得森(Geo

ge E.A

de

so

)等会商。

会上,浙江洋务局派湖州籍许鼎霖参与。许理直气壮道:该宗土地乃属强买强卖,毁了我民族之文化,又刨了我民族之祖坟,岂有此理。

韩明德道:我方所购土地合理合法,手续完备,强买强卖乃是无稽之谈。

安得森也道:所购土地手续俱全,合理合法,你们之指控不成立。

未达结果。

......

次年(1905年)二月,浙江洋务局派许鼎霖赴上海,与美国驻上海副领事白保罗、南监理会代表潘慎文(A.P.Pa

ke

)、韩明德、毕立文(Edwa

d Pilley)等进行谈判,传教士李提摩太和李佳白亦从中调处,谈判终于取得较大进展,拟定了《会订湖州海岛祠学基地办法合同》(以下简称许鼎霖合同)。双方约定,南监理会同意归还祠庙等基地共15亩左右,外加基南小地两块,共计20亩左右。不过,教会要求归还之土地上不得建造“不洁之屋”,同时要在基地之东让出一条两丈宽之公路;此外浙江洋务局需给付教会上海规元一千两。

......

看了这一合同,事实上已经将最重要的尊经阁等地基索回,不过刘安江道:这一合约,其中言语仍有不洽之处。何种建筑为“不洁”?文庙、忠孝二祠是否为“不洁”?是不是教会眼中的“偶像崇拜”?且“不洁”之标准若掌控于教会,对士绅而言无疑是受制于人,处处得咎。其次,教会新造围墙之东门,需要有一条道路通往官道,这就是二丈宽公路之由来。这条路之存在无任何好处,反而占用了祠学庙产之地,更将府学全地横截为二,非常不便。

聂缉椝对刘安江的说法非常不满,他道:做事都得适可而止。许鼎霖之合同已经争回公地二十余亩,比先前争议的十亩之数已多出一倍,最要紧的祠学各地已经索回,其余已无能为力;更何况“洋人最重立约”,该合同已经由官府与教会议结,较难由官议改,而外务部也同意按照此方案议结。

但在刘安江等湖州士绅的坚持下,浙抚致电洋务局要求与美领事继续谈判,在原合同内容基础上商办附约。

但韩明德对修改之要求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