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刘安江荣归故里

刘安江原本第二天就要回南浔看看,只因俞雅晴第二天要去周湘处签订购销契约,故把行程推迟了一天。

晚上,刘安江来到金小莹房间。

金小莹笑道:干吗不住哪儿?

刘安江笑道:那样对你公平吗?

金小莹笑道:这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俩人合一个老公,本身已经就不公平了。

刘安江又笑着问道:回老家,你有没有想回去的打算?

金小莹撅着嘴道:好久也没回娘家了,原本也想回去看看,回去总不能三人睡一张床。

刘安江笑道:你们都愿意,这也无妨,反正也是名正言顺之事。

金小莹扑哧一笑,道:去您的,您想得倒美。

他们各自尽了义务,事罢。金小莹又道:您还是去那边睡,免得她孤单,想入非非。说真的,我一人睡习惯了,俩人挤在一起有点不习惯。

刘安江笑着问道:你吃饱了不想再吃了?

金小莹笑道: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胃口。说真的,您还是过去,否则,我真的一晚都不能睡。

刘安江无奈起身,在金小莹额上亲了一下,退出房门。

......

俞雅晴一人躺在床上,正在胡思乱想,这时,房门“嘟嘟”被敲响,这时的她有些不情愿地起来开门。门一开,原来是刘安江,不觉喜出望外,一双玉臂紧紧钩住刘安江的脖子。

刘安江努努嘴,示意房门还没有关。

俞雅晴这才恍然大悟。“砰”的一声关上房门。笑道:今天怎不住那边?

刘安江笑道:还不是怕你一人孤单。

俞雅晴一边铺好床铺,一边又笑着道:那边任务完成了?

刘安江笑道:哪里话,她身体不是时候,聊一会就过来了。

俞雅晴一听无比喜悦,顿时激情而起。

一场激战,一浪高过一浪,变幻莫测。俞雅晴浑身肌肉抽搐,四肢乏力,汗流浃体。直到俩人都已力不从心,才依偎在一起睡去。

......

第二天,俞雅晴到周湘云处签订了《购销契约》,由于事先已谈妥价格、数量以及供货时间,只要在契约签字就可。故张莲芬去了即回。三个月的任务,就此就完成岂不高兴。

俞雅晴回来之后,刘安江因行程时间紧,故即刻出发回南浔。

......

刘安江高中进士,在朝廷为官,第一次回来省亲,可谓光宗耀祖,正中刘镛心意。这几天,刘镛脸上总是笑嘻嘻的。刘家像办喜事一样,谈不上奔走相告,但也是互通情报。

蒋锡坤也告假在南通的刘家典当行,带着第一夫人冬梅和儿子蒋汝藻;沈燮源也带着第一夫人春梅都前来了,都要目睹一下这位在朝廷为官的郎舅的风采。

刘家本属的、南浔镇长、南浔商会的、南浔丝绸协会的,都在刘家等待。

刘安泩安顿好姚琴芳,开着车带着刘安江和小妾俞雅晴绕道嘉兴,回到南浔。

刘安江他们回到南浔老家,门庭若市,家里已经高朋满座。

一看,刘安江他们进来,屋子里的人全涌到门口。

刘安江含笑,来不及和每个人打招呼,只得向人们频频点头。

蒋汝藻、刘承干首先上前去接过他们手中的包。

刘安江首先走到刘镛跟前,双手作揖道:阿爹,为儿是有不孝,特向阿爹问好。

刘镛笑呵呵地道:好好,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刘安江又到唐璇璇面前双手作揖笑着道:璇姨,您好!

唐璇璇笑着道:好好。

这时,刚刚开始懂事的安博拉着唐璇璇的手问道:姆妈这是谁呀?

唐璇璇笑道:他就是你京城做官的大哥。

刘安博撅着嘴道:我怎么没有见过呢?

唐璇璇笑道:他走时你还小。

刘安江又和南浔镇长、南浔商会的、南浔丝绸协会的,头头一一打招呼,他们也也分别向刘安江双手作揖,点头。好在以前大家都认识。

镇长笑着道:得知刘大人荣归故里,县府、州府捎来信,将来人叩见大人。

刘安江笑道:不必惊动大家。

刘安江又指着刘承干笑道:哎呦,承干已经长成大人了。不久就要参加童试了,准备得怎样了。

刘承干低头道:还在准备呢。

刘安江又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这时,唐璇璇笑道:你们不要只顾说话,让他们坐下,喝口水再说也不迟啊。

冬梅和春梅拉俞雅晴着坐到了一边。其他人坐在一边。

刘镛笑着问道:你这次打算住几天,以便日后好安排?

刘安江笑道:为儿在京也公务繁忙,不可多呆。刘家有今天,全是祖上积德。明日想祭奠一下老祖宗,再去姆妈墓上看看。至于至亲,大多已在,我不再上府上拜见。

刘镛微笑着点点头。道:那也使得。

刘安江又转身对蒋汝藻笑着问道:听说外甥童试一举夺冠,可喜可贺。不久就要参与乡试,但愿一举成功。

蒋汝藻笑道:外甥一定依舅为楷模,再接再厉。

刘安江又对蒋锡坤笑道:据我挚友张謇道,姐夫在通州的典当打理得颇有姿色。

蒋锡坤笑道:你讲此人,我略知一二略。现他是恩科壮元。岂不知,同治七年(1868年),张謇其准备参与童试,但是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的“冷籍”。按照科举习俗,冷籍需要多付出报考费。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老师宋琳安排,结识了邻近如皋县的张驹。张驹同意张謇冒充他的孙子, 以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第二年在如皋考中秀才。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名落孙山。但是从此如皋县张家开始用冒名一事来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最后索性把张謇软禁在学宫居仁斋里,并将张謇告上了公堂,说:“张育才忤逆不孝”,要革去他的秀才,还要下狱问罪。这场诉讼延续数年,令张謇十分狼狈,家道也因此困顿。幸而张謇的老师们爱惜他的才华,为他四处斡旋。当时的通州知州孙云锦也出面为他调解,将此事上报给江苏学政,继而上书礼部。直到张謇20岁时,此案终于告终,礼部同意张謇重填履历,撤销控案,恢复通州原籍。期间,其家境贫寒,时有拿衣服之类前来典当,以解燃眉之急。

一直坐在那里只顾吸烟一言不发的金桐,尽管女儿小莹没有来,但刘安江毕竟是自己的乘龙快婿,时下朝廷为官,回故省亲,自己脸上也而少不了光彩。所以,尽管他插不上嘴,但脸上也始终是笑嘻嘻的。

一家谈谈聊聊好不热闹。

刘镛站起来笑呼呼 地道:今天,机会难得,谁都别想走。就在这里小酌几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