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一百二十章 刘安江金榜题名

刘家大宅门 第一百二十章 刘安江金榜题名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以后,不知不觉船已到了通州,刘安江和张謇告别船家上了岸。

刘安江付了船费,张謇坚持要俩人平摊。刘安江哪里肯要,笑道:路遇仁兄,乃是吾之幸。微薄船费,理应由小弟承担。若不遇仁兄,这船费还不是我一人之事?何况与仁兄相处,让小弟受益匪浅,乃是无价可谈。

张謇拗不过刘安江,也只得罢了。

他们计算好时间,要了两辆“公车”直奔长安街的“龙门”。

“龙门”位于在**前长安街东侧。是皇城通往内城东部的通道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街”的长安街,即因长安左门和右门这两座门而得名,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左、右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两门规格建制相同,均为三阙、券门、汉白玉石门槛、单层歇山黄琉璃瓦顶、红墙,基础为汉白玉石须弥座。明清两代“科考”殿试后,考中进士的考生姓名会被写在一张长长的黄榜上,在鼓乐御杖引导下,从午门接出,向南经**,再向东至长安左门出来,张挂在临时搭建的龙棚内。由于古代金榜提名就像“鲤鱼跳龙门”,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其人生立马会“青云直上”。所以,古时人们又称长安左门为“龙门”。

在门口,他们在卫士验证身份以后,才许入内,直至礼部的贡院报到。进入贡院之后,真正的考试才算开始。

清代会试都要持续数天,所以这段时间里,贡院就是考生临时的家。一般来说,考生号舍的标准是长4尺、宽3尺、高6尺,按照今天的单位换算,大概人均面积不到2平方米,而且吃住、写作一体,着实有些拥挤。

在进如号舍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考生才写出一篇篇妙笔生花

号舍安排妥当之后,刘安江将自带的帘子挂起,以便遮挡阳光,防止雨淋。继而铺好被褥,等待吃饭和就寝,为第二天的考试养精蓄锐。

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

考场周边挂满了:“为国求贤”、“遵守场规”、“严禁怀夹”等标签。

另有同考官18人多由翰林充当。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

经过近半个月差不多像“牢狱”的生活,总算熬到了头。刘安江如释重负,笑嘻嘻走出考场。

刘安江第一时间找到了张謇,笑着问道:仁兄,感觉如何?

张謇笑道:马马虎虎。你呢?

刘安江也笑道:彼此彼此。反正已经过去,再多想也无济于事。不如小酌一下,放松放松。

张謇笑道:乃也使得。

在全聚德酒楼,他们要了半只烤鸭,几碟小菜,相对而坐。

张謇笑道:近来一直要贤弟破费,实在不好意思。

刘安江笑道:您我相遇,实为天意,时下情同手足,何谈破费之事。若仁兄此行高中,日后小弟还得依仗仁兄呢。

张謇笑道:一切听天由命。

......

离四月十五发榜还有些时间,刘安江与张謇只能在京城,休闲几天。他们一起游了香山、古长城等地。倒也显得悠哉。

......

发榜之日,可谓“龙门”东面的黄榜墙,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考生、家眷、亲朋好友......一旦放榜,有人欢喜有人忧,一张窄窄的榜单承载了十年寒窗太多的辛酸。

金小莹和俞雅晴同样如此,夫君离家已一月有余,不知其饮食起居,冷暖温饱是否自重?真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她们期盼夫君高中得志,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自己头上也多了一个光环;但她们也惧怕夫君高中,一旦夫君高中在朝廷为官,巴结的人有之,阿谀谄媚的人有之,夫君是否还是现在的夫君?世道中,难道“陈世美”之人还少?

已经桃红柳绿的江南。俞雅晴在院子里,看着被微风吹落桃花花瓣,心境异常复杂。毕竟是年纪轻轻,她少了与刘安江朝夕相处温馨,少了与刘安江同枕共眠的呢喃,好在承本长得可爱,倒也增添了她的乐趣,心思也分散了不少。

金小莹倒也还好,虽然,自己的肚子也渐渐隆起,离分娩为期不远。反正男人与人合的,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合也无所谓,反正自己虽然已是人老珠黄,毕竟家里是老大,这个地位,谁也动摇不了的。何况承业也渐渐长大,今后两个孩子,家里也有不少琐事要打理,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思考男女之情。

......

四月十五日,到了发榜之日,辰时未到,黎明时分,伫立于礼部南院的大墙外等待放榜的学子们,墙下面已经人头攒动。好不容易熬到辰时,由仪仗队的乐队响起,这时,等待的人群屏住呼吸,心跳加快,自己的命运就在这一霎那。

两位监考夹着黄榜,在卫士的护送下来到大墙下,将黄榜高高挂起,这时墙下,一片沸腾,有的高兴地跳起来,有的沮丧着。刘安江也拉着张謇挤进人群。只见榜首:会元,通州府张謇;湖州府刘锦藻(刘安江)也榜上有名。

刘安江和张謇同时登科。刘安江高兴得一把抱起跳起来。

会试出闱,意味着取中,称“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

刘安江找机会给家里发了一个电报,电文:已出闱,待殿试。六个字。

刘家接到电报,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刘镛更是眉开眼笑。道:乃是祖上积德。他又和唐璇璇、小莹、俞雅晴商量。道:安江出闱,至少是个“贡士”,已成大局。日后,必有报事来报。老家湖州府,故报事至老家必定无疑。不如大家一起回老家等着。顺便回老家看看企业和家里工程进展情况。

大家一致认为:倒也使得。

一听全家老小要回南浔,姚琴芳感到十分兴奋,虽然她也怀有身孕,但毕竟走惯了柏油马路,看惯了万家灯火。对乡下而言,是一件新鲜事。何况,听说刘家还在建大院、建家庙,毕竟自己是刘家的三房太太,连这点都不知,岂不遗憾?

妍妍和小莹更是兴奋,顺便还可以回娘家看看。

于是,刘镛唤了一艘较大的航船,一家老小加上佣人近二十号人,浩浩荡荡,回南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