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一百十九章 刘安江和张謇登泰山

刘安江和张謇相伴同船而行,因有共同的话语,少了的孤单。他们时而小酌,时而吟诗习文,时间打发的倒也充实,也增加了不少乐趣。不知不觉,几天时间,船已经到了山东境内的泰安府。

张謇笑着问道:不知贤弟有否登过东岳?

刘安江笑道:乃是梦寐以求,只是未曾实现。

张謇笑道:东岳乃是五岳之首,庄严而神圣。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人文与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谐。自古以来就为国人所崇拜,被视为社稷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华夏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不登东岳,乃是终生遗憾。光绪六年,吾有幸随吴长庆升任浙江提督,四月奉命进京觐见圣上,一行随从同赴京师,途经东岳登临览胜。贤弟若感兴趣,愚兄伴你同行,览东岳之胜景,以一饱眼福。

刘安江笑道:乃也使得。反正时间绰绰有余,不如在泰安府休闲几天,趁机领略五岳之首的胜景,乃也是机会难得。

舵船就停靠在运河边。刘安江和张謇叫了“公车”前往驿站住下。第二天早晨,他们首先参拜了岱庙。

从岱庙出来。他们自红门登山,拾级而上。古代帝王登封东岳,大多是沿这条路线盘桓而上,所以称为“御道”。善男信女朝山进香也是沿着这条路见庙就拜,所以又称为“神道”。七千级台阶可直达岱顶,沿途,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题刻,又使之成为一条“古诗之路”、“书法之路”。

东岳,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缘的齐鲁丘陵之上。山势磅礴,雄伟壮丽,为五岳之首。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至明清,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文人墨客吟咏题刻,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有岱庙、普照寺、碧霞祠、经石峪刻石、灵岩寺等名胜古迹和玉皇顶、日观峰、月观峰、石坞松涛、鹰愁涧、龙潭瀑布等景点以及许多古树名木。

他们一路赏景一路观赏书法石刻,在一处名为“快活三里”的地方,见几块山石磊落,其中一块刻石突然映入眼帘,只见上面字迹沉稳深秀,笔法瘦硬,纵横飞动。上有铭文“光绪六年四月望,浙江提督、卢江吴长庆入觐道此,偕乐平彭汝雲、崇明杨安震、通州张謇登岱及顶。庆于兹凡六游,而陟顶且三度已”。

刘安江惊叹地呼道:乃是仁兄之墨宝?敬佩敬佩啊!

张謇笑道:哪里哪里。随意涂鸦而已。当初吴为清末庆军首领,先受曾国藩统辖,后由李鸿章节制,是淮军的骨干,先后和太平军、捻军作战,后赴朝鲜平叛,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影响之人。吴出身书香门第,好读书,爱人才,时称儒将。为博清流美誉,曾在幕府中罗致了一批学者、名人,在下便是其中之一。1876年,吾任庆军统领吴长庆幕治机要文书。一次,吾等四人随吴同往京城,路过泰安府,有意登岳。途经这里,见此石独到,吴统领非要在下提笔,岂能不从?

刘安江感叹道:哦,原来如此。仁兄笔锋刚柔相济,笔尖洒脱,实为难得。

张謇笑道:哪里哪里。

他们一边走一边欣赏大自然的风光。一路谈笑风生。

在道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他们做下来息息。

张謇道:贤弟可知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对东岳情有独钟之事?

刘安江笑道:略知一二,还请仁兄指点。

张謇道:司马迁对东岳情有独钟乃是众所周知。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之大事。司马谈侍从至洛阳,因病不能前行,临终执迁手而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又道:"吾先祖乃是周朝为官,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后世逐渐衰弱,难道天将灭绝于我吗?你如果能继任太史官职,那就能继承祖业了。汉朝的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东岳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

刘安江也感叹道:是啊,先人那种至死不渝之精神,实为可敬可歌。

经过不断攀登,傍晚时分,他们终于到了岱顶。

岱顶是“天庭仙界”,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就是在岱顶筑坛祭天,以期实现天人沟通,祈求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他们不顾沿途劳累,气喘吁吁又来到碧霞祠。

进祠以后,他们分别点了三柱清香,进行了敬香祭拜。

他们又站在岱顶,极目远眺。

这时,西落的太阳从背后射来,他们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身动影移,人舞影随,十分壮观。

张謇感叹道: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乃早春二月,山麓阴处,仍是白雪皑皑,见到“佛光”,实为罕见。

刘安江也感叹道:早春二月能见到“佛光”,乃是上天对我们俩的恩赐。这次与仁兄同往京城求取功名,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必胜无误啊。

俩人哈哈大笑。

张謇也感叹道:十年寒窗就看一朝。记得鄙人十六岁那年,参加过一次科考,可惜排名一百开外,还被小伙伴们讽刺说:“假如有一千个人考试,录取其中的九百九十九个,那么不录的那个人也一定是你。”受到刺激吾乃索性把“九百九十九”当成了座右铭,刻在了书桌、窗格和床板等各个角落。睡觉的时候,用两根竹棍夹住辫子,只要头动或者身子翻转,立刻就会醒。醒来看到“九百九十九”五个醒目大字,管他天亮还是天黑,立马就爬起来读书。而到了夏天,气候湿热蚊虫多,书桌底下的双脚被咬的到处是包。乃我想了“妙计”,准备了两只大坛子,把腿伸进坛子以避蚊虫。

刘安江道:仁兄之精神,耐人可贵,日后必定成为求取功名之楷模。

......

回到山脚下,已是掌灯时分。

刘安江提议道:我们俩人就在路边找家小饭馆,小酌一下,随便吃点再回“驿站”,也不迟。

张謇笑道:乃也使得。

于是,他们要了一碟猪头肉、一碟花生米,几个馍馍,一瓶泰山特曲。

刘安江先给张謇倒满一杯,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站起来道:承蒙仁兄指点,今日让小弟受益匪浅。来,我敬仁兄一杯。

俩人同时举杯,一口而干。

刘安江笑道:这地方,就这样,没什么菜,哪像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想吃什么有什么。

张謇也笑道: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就是地域差异。泰安府属鲁中地区,应该还算不错的地方,如果到了沂蒙山地区,那里条件更差。

他们边吃边聊,不觉已是月亮高挂,加上一天登山的劳累,他们即回驿站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