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网络风云 > 第5章 大手大脚

重生:网络风云 第5章 大手大脚

作者:错得很具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5 来源:小说旗

看着微笑望向自己的沈子天,刘东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抱歉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太不礼貌了,不过我真的对你说的很感兴趣!”

沈子天笑着说道:“银行业金卡工程你知道吧?我们家在东北存的钱,只要带着银行卡,就能在燕京取款。其实这背后,就是网络的支付功能。只不过操作是由银行完成的。如果未来有一天,个人可以自己通过电脑和网络,操作银行卡的转账动作,那么支付货款就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了。”

“至于送货,远途先不说,比如你收到我的货款后,请你送十台电脑去民大,你觉得困难吗?”沈子天将未来东哥做得得心应手的物流配送问题,提了出来。

“这太容易了,一辆三轮车就行了,装好车送到民大,最多半个小时!我明白了,你说的网上购物,完全可以实现!而且,都自己不用开店,只要有信用、让人放心就行了!”刘东激动地说道。

沈子天心想:“一个人的成功,果然不是偶然的,东哥这举一反三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几句话就把电子商务的重点问题说到了!与东哥合作,势在必行啊!”

沈子天自家知自家事,不论是管理还是执行力,自己都是二把刀。除了先知先觉的眼光、以及大势的认知外,自己真与已经二十六岁、摸爬滚打良久的刘东相去甚远。

“沈子天,东北人,这是我爸妈。我们刚搬到燕京,正准备投资做点生意,主要是网络、计算机方面的。”沈子天做了自我介绍。

“叔叔阿姨好!我叫刘东,宿城人,从大学开始一直在燕京。说来惭愧,我本来是想来这里租个柜台做点小生意的,听了兄弟你的话,我觉得自己的思路太简单了。”

互相认识后,一行四人,边走边聊,不断地交换着彼此的看法。在沈子天有意拉拢下,与刘东两人相谈甚欢,进一步将很多未来的互联网前景,做了一番简单的介绍。

心理年龄将近“不惑之年”的沈子天,刻意引导之下,自然让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刘东如沐春风。晚饭时间,刘东带着沈家三口来到九头鸟酒家,还特意将女朋友宫小京也叫了过来。

坐在饭店的包间内,看着东哥的初恋,这种梦幻般的感觉,让沈子天一阵恍惚。

看过“东哥传”的沈子天,自然记得宫小京的父亲,就是燕京教育局的局长,根正苗红的官三代。

还在读研的宫小京,拥有燕京女孩特有的大气,再加上家庭环境耳濡目染,待人接物成熟稳重,很快与沈母相谈甚欢。直到听沈母说沈子天才十九岁,还在为上哪所高中发愁,才惊呼道:“天啊,小沈你才十九岁?你是怎么懂这么多的?”

刘东此刻也是惊掉了下巴,实在是没想到,对电脑和互联网这么专业的人,竟然仅仅是名高中生!

对于这个问题,沈子天也非常头疼,知道自己年龄是硬伤,一直在刻意回避,没想到被沈母给说破了。

“电脑和互联网是新兴产物,其实最先被开发出来的,是娱乐属性。之前天天去网吧玩电脑,自然就想得多啊!其实我们高中生、大学生才是第一代真正的网民,虽然仅仅是局域网……”

无奈地将先知先觉归功于“刻苦学习”,沈子天似乎觉得刘东对自己,没有之前的狂热了。

也难怪,民大高材生竟然被一名高中生的话折服,总觉得不够真实,刘东也开始怀疑自己所设想的未来网络应用,是否属于异想天开。

心里长叹,沈子天想着只能是用“实力”说话了。

“家里给我准备了五十万,我准备开一个公司。将传统媒体、实体店,与网络相结合,为未来的电子商务打基础。”

随后,沈子天进一步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从回到十八岁那天开始,沈子天就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原本是打算在九八年下半年,各种条件更充足之后,才开始自己的计划。因为偶遇东哥,不得不提前开展。毕竟,要想做成事,优秀的人才,才是关键所在!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别人能干成的事情,自己干也能干好。就像东哥,当初看到开饭馆赚钱,也不难,认为自己民大高材生,没道理做不好。结果,赔到负债累累。

“知易行难”、“隔行如隔山”,老祖宗们很早就给我们提了醒。

不断学习的能力、优秀的执行力、良好的社交能力、正确的战略规划……

会有部分幸运儿糊里糊涂就成功了,但更多的,都死在了成功的路上。沈子天清楚自己的短板,能够遇到东哥,捎带着认识了京姐,绝对是自己计划成功的关键!

九八年,电子产业的“摩尔定律”还在启动阶段,个人电脑高昂的价格、极低的配置,使国内还不具备互联网生根发芽的土壤。几十K的网速更是限制着互联网的进程,过早的进入只能成为先驱。

现阶段,要想规避资本的束缚,就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用线下传统模式培养线上。重来一回的沈子天,不想走单纯复制国外的互联网发展旧路,而是要将“先知先觉”发挥到极致!

在沈子天的计划中,首先要将互联网摇篮的大学校园,用传统方式快速占领。通过第三方资源,快速实现大学校园电脑、手机的覆盖。进而将互联网即时通讯、交互式社交网络、电子商务融合在线下传统业务中。

东哥是有能力的人,京姐也是巾帼翘楚,沈子天既要防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又要考虑不尽不实会留下坏印象,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才将自己的计划有序说出。

沈父沈母一方面看出来,沈子天有心拉两个高材生合伙;另一方面,也是相信沈子天能够做成事,毕竟当初就是这样说服了俩人,最终赚到了近两百万的巨款。所以,也有意无意地透露了沈子天曾做过“大生意”的成功案例,帮着儿子敲起了边鼓。

一顿饭,整整吃了三个小时,虽然当晚没有得到东哥、京姐明确的答复,但沈子天知道,至少东哥心动了……

分别后,沈家三口人回到宾馆,沈子天又将完整版的计划,跟沈父沈母细说了一下。一方面,是让沈父沈母更放心;另一方面,看着正值壮年的父母,沈子天也希望他们可以参与到自己的事业中来,让父母活得更有意义。

与这个庞大的计划相比,当初的有奖销售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沈父沈母不理解的地方很多,但又似乎觉得计划可行……

刘东和宫小京回家后,两人又聊了几个小时,直到后半夜。俩人反复研究着沈子天提出的计划的可行性,提出各种质疑,似乎又都有答案。

本来,宫家人就一心反对民大高材生的刘东,竟然堕落的、想去做个小商贩,更是从心里反对两人的交往。沈子天的计划,做校园媒体、做校园电子商务、做软件开发就明显“高大上”很多。

而这些,刘东不仅都懂,甚至可以说正是自己的老本行,竟如量身打造一般!

要不是沈子天没有细说盈利模式,要不是没有那么多钱作为启动资金,刘东和宫小京甚至觉得两个人就能做好。

整晚,刘东都没有睡踏实,终于一早与宫小京达成共识,先去听听沈子天能给出的条件。

送宫小京回学校上课后,顶着黑眼圈的刘东,敲响了宾馆的房门。

沈子天笑着拉着刘东,一起去宾馆餐厅吃早餐,却绝口不提合作的事。饭后,打电话约了捷达“的哥”,沈子天当着刘东的面,跟沈父沈母说了一下今天的出行计划。

首先去亚市,买辆车;然后,买两部手机;最后,去看房!

沈父沈母面面相觑,倒是没好意思当着刘东的面反对。心里却想着,这花钱有点大手大脚啊,刚来燕京就要买车买手机。

九八年初的手机,都要上万块,话费也是贵得离谱;车就更不用说了,至少十多万。当然,看房子这个是急事,总不能一直住在宾馆里。

很快,前台电话打过来说出租车到了。

四人挤在捷达里,在“的哥”热情的招呼中,朝亚市飞奔而去。

“的哥”名叫张磊,沈子天之所以叫他来,主要是自己实在不清楚九八年考驾照、上牌的路子,有个老司机陪着,自然轻松些。

说说笑笑,一行人来到了亚市。沈子天直接拿出两百元,递给张磊,说道:“张哥,今天确实得请您帮忙,买车的事还得您帮着张罗张罗!”

张磊接过钱,嘴上说道:“嗨!这怎么话儿说的,帮个小忙儿,哪用得了这么多。一百吧一百吧……”说着,还抽出一百要递还给沈子天。

沈子天自然不会犯低情商的错误,忙笑着推掉,说道:“张哥,您就别客气了,咱们以后常来常往,下次再请您帮忙,我就是请您喝酒,不给钱了!”

张磊笑嘻嘻地收了钱,跟着下了车,说道:“成,就这么着,回头看上哪辆车你偷着告诉我,我跟他们侃!”

此时的亚运村汽车市场,绝对的高端场所。动辄几万、几十万的私家车,在当时的薪酬条件下,屏蔽了大多数人。

但亚市地处亚运村,此时的亚运村公寓堪称燕京顶级私宅,均价已经是五千多元一平,明星、大款扎堆,连带着汽车销售也是数量大增。

一行人边走边看,直到沈子天看到了一代神车“切诺基”,拉着张磊,小声说道:“张哥,帮着问问切诺基,最好是二手的上好牌子的,争取快速过户直接开走!”

“得嘞,您请儿好吧!”张磊这燕京侃爷直奔经理办公室而去。

很快,张磊就跟着一名销售走了出来,招呼一声沈子天,向后面的停车场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