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网络风云 > 第4章 举家进京

重生:网络风云 第4章 举家进京

作者:错得很具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5 来源:小说旗

更让沈子天开心的是,几位表哥表姐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都快速的成长起来,再也不是最初那样“眼里没活、手上没准、心里没事”的小青年!

布置场地、分发传单、收款抽奖、发奖造势、烘托气氛,都做得得心应手。而每月一千元的收入,也让他们更加珍视这份工作。

近半年的相处,让沈子天与表哥表姐们更加的亲近。沈子天也有意的、跟几个悟性高的表哥表姐,讲一些销售方面的技巧,其中又以四姨家的大姐和二姨家的三哥,领悟力更强。

沈子天已经暗自决定,等在燕京站稳脚跟,这些表哥表姐只要愿意,就让他们也过去。家族企业虽然后期都或多或少出现问题,但在创业阶段,却是非常好的助力!

沈母娘家人众多,兄弟姐妹九人,年龄跨度极大,没赶上计划生育的舅、姨家也是子女众多。

而沈家就情况特殊,沈父沈国文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三姐妹又都生的女儿。沈家姐弟四人都比较在意孩子的学业,所以这次帮忙的亲戚都是沈母娘家人。

东北由于历史原因,宗族观念较之南方薄弱得很。

穿越之前的沈子天,一直单打独斗,大学毕业后独自在燕京打拼。虽然运气较好的赶在房价暴涨之前安家落户,却后继乏力,淹没于芸芸众生之中。没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机会,只能“独善其身”。

而如今,重来一回,随着开局的顺利,沈子天的野心慢慢地生根发芽……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九七年春节悄然而至,公历一九九八也已到来。

有奖销售的模式,也正如之前所预料的、不可避免的没落下来。一时间,似乎各行各业都搞起了抽奖活动,其中更是乱象丛生!

熬过了春节之前的旺季,最后的半个月销售大幅放缓,沈父和沈子天商量过后,果断停售。拿出两万多元,将剩下的面粉买来,发给亲友作为年礼。

随后,沈父办理了停薪留职。

这半年来,依靠有奖销售和关系户的采购,面粉厂利润大涨。而销售副厂长沈国文却在此时主动离职,令厂里上上下下大跌眼镜。

好在,沈国文在任副厂长期间,待人和善、账目清楚。又破天荒地让厂里多了很多加班费,跟着出车的厂司机更是红包拿到手软,没有落下任何不是,也没人说怪话。

半年时间,虽然最后半个月没有利润,但由于春节前的旺季,乡镇大批居民进城购置年货,被这个简单粗暴的有奖销售吸引,展现出远超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又不分是否节假日,当月利润直接翻倍!前前后后总计赚了两百多万元!

时年,燕京二环住宅均价两千元!沈子天算是超额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春节期间,沈父沈母将家中的事情安顿好,沈子天也特意跟表哥表姐们又聚了一场。

正月十八,宜出行!

沈家三口人仅带了几件随行衣物,便辗转至省会,踏上了进京列车的卧铺车厢。

得益于银行联网的“金卡工程”,银行卡实现了异地取款,由沈母贴身藏好。直到躺到了卧铺上,沈母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来!

一夜无话,上午十一点,走出燕京站的沈子天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再次站到了熟悉的燕京街头!这一次,比曾经的自己,早了五年来到燕京!

燕京对于沈子天来说,甚至比家乡还要熟悉!

毕竟成人后,在燕京工作、生活了十多年。见证了五环路的通车,到七环路的诞生;见证了三条线的地铁,变成了二十多条……

因为这次早来了五年,刚刚取消福利分房的燕京,房价不到两千元一平!

“咱们先去找你老姑吧?”沈父的问话,打断了沈子天的回忆。

初到京城,沈父沈母都有些茫然,自然想着赶快找到熟人,快速打破现在的陌生感。进京之前,也和自己的堂妹打过招呼了。

但沈子天却清楚,堂姑虽然调来燕京,但生活拮据得很。为了生活,相亲嫁给了一个普通的外地留京工人。

在外人眼中,堂姑和姑父是京城的双职工,自然觉得他们过得好,老家的亲戚一波波地过来,早已弄得他们不厌其烦、捉襟见肘。

这时候过去,必定徒增烦恼!

知道父母一时半刻,还无法融入京城,只能是靠自己拿主意了。

“老姑他们都上班了,先别麻烦他们。咱们先去银行,多办几张银行卡,准备点现金。然后找个宾馆先住下,熟悉熟悉环境再说。”

不由分说,拉着沈父沈母上了一辆捷达出租车。

九八年,京城高收入群体中的一员,就有出租车司机。而捷达出租车,更是其中高贵的象征,在满眼夏利、富康中,鹤立鸡群!

在京城“的哥”充满优越感的热情当中,沈家三人直奔中关村。

在车上,沈子天与“的哥”闲聊着。“的哥”看到穿着时尚的三个东北人,特别是在一群夏利、富康之中,单独挑了自己的捷达,倒也不敢小瞧。

“您几位是来旅游的吧?”

“大哥可真有眼光,这都被您看出来了!”

“那是,跟您说,我这眼睛,自要搭眼一瞧,一准儿猜个八九不离十!哎呦喂,兄弟您这口音,有点意思嘿!冷不丁儿这么一听,还有点京味儿!”

“瞎学的,入乡随俗呗!大哥您可不得了,捷达的出租车啊,得不少钱吧?”

“那是,我早些年开面的,赚了不少。听一当领导的哥哥说,面的要被整顿不让开了,我就一步到位,直接上了捷达!那什么夏利、富康,嘛玩意儿啊,不成!还得是捷达!也不算贵,十几万吧!”

“在燕京要买车得去哪啊?”

“亚市啊,那儿车全,新车二手车都有。不过要我看,还是得买德国车,倍儿瓷实,不爱坏!”

一路上,“的哥”滔滔不绝的介绍着,让沈家三口人了解了很多燕京的信息。

特别是沈子天,毕竟是比之前提前了五年来到燕京,九八年的燕京正蓄势待发,很多情况都和五年后不同。

支付了三十几元的车费,“的哥”递了一张名片给沈子天,热情地说道:“哥们儿,以后要是用车,或者有事需要帮忙,您就言语一声,甭客气!”

沈子天心道,很多事确实有个当地人帮忙才方便,赶紧道谢。

下车后,沈家三口先去了银行,重新办理了燕京当地的银行卡。根据沈子天的要求,二百万的存款,分别放到了三张卡内,两张五十万一张一百万。

在沈母的千叮咛万嘱咐中,沈子天拿了一张五十万存款的卡。

随便找个小馆子吃了点饭,在一个国营的宾馆办理了入住,休息了一会的三口人,在沈子天的带领下,逛起了中关村。

九八年初的中关村,充斥着忙碌的躁动。很多未来的地标建筑正在施工,四海与科苑内,各品牌都以专柜的形式经营着。

作为科技前沿的电脑产品,多以零件的形式进行销售。少数早已泯于时代潮流的品牌机,动辄一两万元。

一路上,边问边看,边给沈父沈母介绍着什么是电脑、什么是软件、什么是网络。

“现在的电脑和网络,只是最初阶段,不过已经可以用电脑写信了,就像寄信一样,只要知道一个人的邮件地址,通过电脑和网络,就能给对方写信!”

“未来,咱们每个家庭都会有电脑,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看电影、看电视剧、听歌。不管两家人离得多远,哪怕有一家人在国外,都可以通过电脑说话,就像打电话一样,还能在电脑看到对方!”

“上班的话,也都要用电脑,所有资料都会存在电脑里,大家也都不需要用笔写字了,在电脑打字就可以了!”

“谈业务也不用打电话,可以通过网络用电脑聊天!甚至买东西,也可以在电脑上完成,这就是电脑和网络的未来!”

沈子天尽可能用沈父沈母可以理解的语言,把未来电脑和网络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浑然没注意身后不远处,有个年轻人两眼放光的一直跟在后面听。

刚毕业两年的刘东,开饭馆赔光了积蓄,打工的公司也因为“传销”模式而解散。已经失业在家几个月时间,最近正在中关村四处考察,看看能否做点小生意。毕竟在大学期间,就自学编程,对电脑、软件都有较深的认知。

前面的一家三口,操着外地口音四处闲逛,起初并没有引起刘东的注意。直到无意间听到沈子天介绍起网络,才有了兴趣,跟在后面听着。而越听,就越被吸引,也发自内心地惊讶于这超前的言论。

“用电脑和网络还能在网上买东西?要怎么付款啊?货物怎么送到呢?”觉得完全不可思议的刘东,不由自主地直接问了出来。

回过头的沈子天,看到竟然是未来鼎鼎大名的风云人物,心中暗叹:“世界可真小!竟然这么巧,闲逛中关村竟然遇到了东哥。”

沈子天对刘东的印象很好,哪怕因为个人奇葩的女人观,沈子天还是觉得瑕不掩瑜。毕竟人无完人,至少在做人做事方面,东哥的口碑都是独树一帜的。个人感情的事,也是因为网络时代对名人的聚焦,而发酵成新闻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