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438章 要以孔子孟子大战天父天兄(求票,求订)

罗耀国那在北京城可是有眼线的,而且还是一个特别靠谱的“大眼线”,名叫波勇,以前是道州守城营把总。这家伙跟着冯子材、焦鸿,护送程矞采的家眷一路“润”到上海后,就开启了一项北上潜伏的大计划。

他打着前任湖广总督程矞采身边戈什哈头子的旗号,揣着程矞采这位“活忠烈”的遗折就奔京城来了。照着程矞采儿子程福培指的道儿,在裕泰大茶馆找着了窍门,哐哐砸出一大笔银子,嘿,还真就买了个京官当当,成了巡捕南营下辖菜市口左哨千总。您可别小瞧这职位,那可是关键岗位,主要任务就是保卫菜市口——就在宣武门外,专干砍人买卖的那地儿。要是太平天国派来京城的探子胆儿肥了敢劫法场,咱波勇波大人就得吆喝着底下那帮兄弟往上冲了。

不过这一年多来,虽说大清这天下已经风雨飘摇,跟那破船似的四处漏水,可波大人镇守的菜市口愣是固若金汤,一点儿岔子都没出过,稳得很呐!

不当班的时候,波勇波大人就学那些旗人老爷的做派,整一身锃亮的长袍马褂,拎个鸟笼子,里头关只八哥,迈着四方步,一步三晃悠地溜达去裕泰大茶馆喝茶、点几样点心,顺道瞅瞅正阳门大街上的热闹景儿,时不时还跟那些消息灵通得像顺风耳的旗人大爷唠唠嗑。

您还别不信,这北京城的大清朝廷啊,就跟个四面透风的破茅屋似的,里面商量个事儿,跟那风似的,没一会儿就飘到紫禁城外了。波勇靠着巡捕五营的人脉四处打听,再回裕泰大茶馆听个墙角、查漏补缺,这情报基本就十拿九稳了,跑不了。

另外,他还在紧挨菜市口的米市胡同置办了个小院子,娶了个姓阎的落难奴才家闺女当媳妇,连顺天府的户籍都落了。这下可好,北京的编制有了,北京妞娶了,北京户口落了,北京房子也住上了,到最后,连北京话都说得倍儿溜。现在陌生人要是跟他唠上半天,他不主动坦白,人家根本不知道他是外地来的“北漂”。

不过最近,波勇在裕泰大茶馆里可难碰到能跟他侃大山侃半天的北京旗人大爷了。那些大爷们不咋来了,就算偶尔露个面,也是随便扒拉两口吃的就抬脚走人,全然没了往日闲坐喝茶唠嗑的心思。

但波勇还是老样子,每次必点一壶高沫,一坐就是小半天。要是没客人跟他唠,他就把那个叫王有利的机灵伙计喊过来,俩人也能唠上一阵儿。

这王有利伙计,那也是个耳朵灵、眼睛尖的主儿,四九城内外这点事儿,就没有他不知道的,简直就是个“行走的京城百事通”!

波勇端起茶碗吹了口气儿,品了一口,就接着问坐在自己身旁的王有利:“万岁爷不会真想大冬天的御驾亲征去打老毛子吧?”

“当然真啊!”王有利抬手一指对面的那间皮货行,“那里头的皮货都卖空了,都是旗人大爷们买了去准备穿上去黑龙江喝西北风时候御寒的!还有.”他忽然顿了顿,眼皮子眨了眨,神神秘秘地说:“您这些日子没觉得正阳门外大街上的臭要饭的和往年有些不一样吗?”

“没发现呀。”波勇悠哉悠哉地又喝了口茶,撇撇嘴说,“能有啥不一样?”

“嘿嘿,年少体壮的那些家伙是不是都不见啦?”王有利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

“哟呵?”波勇愣了一下,眼睛眨巴眨巴的,“好像还真是啊,他们都跑哪儿去了?”

王有利嘻嘻一笑,挑着眉说:“嘿嘿,都跑去八旗新军啦!”

“去八旗新军了?”波勇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好像突然想起了啥,“哎呀呀,原来那些个替死鬼都是外城的乞丐呀!”

王有利笑着打趣道:“哈哈,果然啥都瞒不过波爷您呀。不过呢,也不全是外城的乞丐啦,还有城外旗人庄子上的佃户呢……波爷您想想呀,要不是皇上铁了心要跟老毛子干一架,哪会有那么多旗人老爷花钱走后门再找人替自己上战场。”

就在两人正聊得热乎的时候,门外噔噔噔一阵响,跑进来一个穿着八旗新军行褂的十二三岁的“娃娃兵”,正是那赵三多。

原来金阿多雇他可不是去当什么长随,而是把他弄进八旗新军当炮灰,去替一个十六岁的旗人少年兵扛枪上战场。

“王大哥,王大哥,您还认得我不?我是小多子,赵三多呀!”赵三多那叫一个兴奋,扯着嗓子喊。

只见他穿着件崭新的黑色行褂,脑袋上戴着暖帽,小脸儿红扑扑的,都有点鼓起来了,那气色可比以前好太多了,看样子这段日子在咸丰皇帝的军营里可是没少吃喝啊。

“哈哈,你小子可以呀,混得挺不错嘛,都当上兵爷了。”王有利笑着打趣他,“说吧,你想整点什么?”

赵三多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钱袋,小心翼翼地捧到王有利跟前,脸上的笑意一下子没了,可怜巴巴地说:“王大哥,这是皇上昨儿到丰台大营阅兵时给俺们发的赏钱,还有金老爷给俺的安家费,一共十两银子呢。求您帮俺个忙,托去顺德府的行商把这些银子带去冠县沙柳寨给俺娘……俺在北京认识的人少,就您对俺最好,最厉害最神通广大了!”

王有利被赵三多夸得怪不好意思的,正想跟这小子说几句宽心的话呢,一旁的波勇却冷不丁插了一句:“我说这位赵兄弟呀,你们这是要开拔了?”

赵三多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是呀,皇上可说了,这次老毛子侵入了咱大清的龙兴之地,咱八旗新军得出兵去保清灭洋……这两天就要出兵,先去盛京,然后再北上黑龙江!”

波勇心里暗自琢磨:“看来这事儿是八九不离十了!没想到咸丰这次还真挺爷们儿的,竟敢去黑龙江和老毛子打上一场了。我得赶紧把这消息发送给天津卫的赵先生.”

天津卫,大沽口码头。

波勇想要联络的那位赵先生,这会儿正哈着腰跟在李鸿章和冯桂芬背后,而李鸿章和冯桂芬则跟在他的老师曾国藩和一个四十多岁年纪的圆脸矮胖子大员身后,亦步亦趋地走着。

这位赵先生就是当日“长沙忠臣培训班”一期毕业的高材生赵思赵大人。赵大人读了“忠臣培训班”后,就被左宗棠赎了回去,很快就当上了县令。后来又花钱走了不知道谁的门子,被调到天津边上的静海县当县令,再后来又巴结上了李鸿章这位冉冉升起的洋务新星。

“昆臣,你现在不仅是两广总督,还是广东大方的治头大祭酒,广东儒林以你为首,我儒门名教在广东的存亡也系于你一身。而洪逆、冯逆皆是广东之人,广东又是天地会猖獗之地,你要严防拜上帝会和天地会勾结,你手一定不能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另外,你回到广东后,一定要依仗广东的儒林之士,大兴我孔子孟子之教,要以我名教御贼拜上帝之教,以我孔子孟子御贼天父天兄.”

正在教唆别人多多杀人的,就是儒家“太平道”话的推动者曾国藩,他现在不仅是漕运总督,还是名教山东大方的治头大祭酒。而正在听他教唆的,则是搭乘洋人的轮船,秘密进京面圣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这次咸丰招叶名琛北上,其实就是为了鼓励他在广东大开杀戒拉仇恨的。为了让他把仇恨值拉满一点,咸丰还接受曾国藩的建议,以名教之主的名义,封叶名琛当了名教广东大方的治头大祭酒。

这下叶名琛可了不得了,他现在有了统御广东儒林之权了,理论上,广东所有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都要听他的指挥。

而咸丰交给叶名琛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杀”!杀更多的天地会党徒和更多的拜上帝教信徒!

叶名琛苦着张面孔,显得忧心忡忡,听见曾国藩蛊惑的言语,却是一声叹息。

“怎么?昆臣兄,有什么难处吗?”曾国藩问。

叶名琛冲曾国藩抱了个拳,道:“涤生兄啊,现在天子要御驾北征去打俄罗斯国。兄弟如果在广东大开杀戒,引来了长毛大军,可如何是好?”

曾国藩笑着压低了声音:“昆臣兄你莫要忧心,天子就是要你把长毛的大军引入广东,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北征至于广东能否守住,你也不要太计较,广东本就是飞地,你尽量团结广东儒林,依靠孔子孟子之教和拜上帝教打,实在不行,还可以”

他压低声音,凑到叶名琛耳边说了几个字,后者居然大受鼓舞,当下就重重点头,然后一个抱拳,朝着虚空行了一礼:“涤生兄放心,我叶名琛必不负君恩,更不会让孔子孟子在天之灵失望,我必以孔子孟子之教破广东的拜上帝之教!”

“好!”曾国藩抚须笑道,“那国藩就预祝昆臣你马到成功孔子孟子一定会保佑昆臣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