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432章 都太平天国了,怎么还有人没饭吃?(求订,求票)

太平天国天历甲寅四年秋,眼瞅着秋收都快到跟前儿了,而在最早搞分田分地、本应欢天喜地的湖南永州府地界儿,愣是到处都透着股子衰败萧条劲儿,到处都跟那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双牌镇外头,一帮子农人跟木雕泥塑似的,直勾勾望着那干裂得能插进手指头的土地,还有地里那半死不活、耷拉着脑袋的稻子,扎堆聚在一块儿,眼眶泛红,想哭吧,眼泪在这大旱天里都快给蒸干,嘴里嘟囔的,除了满心的绝望,就剩对那天父昊天皇上帝的满腹狐疑了。

“完犊子咯,完犊子咯,打七月起就没见着一滴雨星子,咱田里那稻子都快成枯草了,这可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拜上帝求雨呗,难不成还能把老天爷揪下来浇水?”

“可都求了快一个月了,听说南王殿下从天京回来后,就在衡阳王府里摆开架势求雨,先是冲着天父一通念叨,没动静;又转头向天兄苦苦哀求,嘿,照样没戏;到最后,连圣母娘娘那儿都求到了,可惜啊,屁用没有!”

“这可怎么办好?雨求不来,眼瞅着秋收就到点儿了,田里的稻子都旱了俩月了,要是水浇地,没准还能扒拉点儿收成,可咱手头这些,全是旱地,干巴巴的,跟咱的命似的!”

“水浇地又能收多少粮食?收上来的粮食,交完南王殿下那一份儿,咱自个儿还能落几个子儿?牙缝都塞不满!”

一提这纳王粮的事儿,众人那一张张又黑又瘦、跟被抽干了精气神儿的面孔上,立马浮起一层凄苦、哀怨,还有藏都藏不住的恐惧,跟见了鬼似的。

“咱们黄杨村的村长兼双牌镇农会副会长的杨老白,那可不是啥省油的灯!他早年给黄十八当佃户的时候,就属他最能折腾,租子经常拖着不交,结果被鹅塘镇上的黄老爷派人逮住,拖到祠堂里打板子,那屁股打得稀烂,愣是一声不吭,跟梁山好汉似的硬气!后来太平军杀到双牌镇,他跟一帮臭味相投的二流子,抄起家伙就砸黄老爷在双牌镇上的大宅,那阵仗,比年兽进村还吓人。再后来,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参加了讲师班,回双牌镇就搞起分田分地,那手段,黑得哟,伸手不见五指!”

“早前他和咱一样,穷得叮当响,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俩人搭伴儿去零陵、道州要饭,跟丐帮似的。这下可好,咸鱼翻身了,却翻脸不认人,收王粮的时候比阎王还狠,黄十八跟他一比,都算是大善人了。”

“如今各镇各村的头头脑脑,都一个德行,收起王粮一个比一个凶神恶煞,压根儿不给商量的余地,谁敢拖欠一星半点儿,上来就是一顿胖揍,人还得拉去做苦工抵债,这可比过去的黄老爷狠多了,黄老爷顶多也就骂几句打一顿,扛过去也就算了,他们倒好,直接往死里整!”

说起这个黄杨村村长杨老白,众人纷纷摇头叹气,跟霜打的鹌鹑似的。这杨老白,原本就是双牌镇附近黄杨村里的破落户,空有一身蛮力,种地?他种的地,草都比稻子长得旺,也不懂啥叫勤俭持家,祖辈传给他的几亩薄田,没几年就败光了,最后实在没辙,跑去租了双牌镇上黄十八老爷黄世仁的地种,种了几年,好家伙,成功从一个一穷二白的佃农,升级成了一个欠一屁股债、连佃农都当不上的候补饿死鬼。就在他顺顺利利进入“从要饭到逐渐饿死”这个死亡流程,跑到鹅塘镇要饭的时候,嘿,太平军来了,真就把他给拯救了。

然后呢,从鹅塘镇返回黄杨村的杨老白,就跟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突然觉醒了,带着几个难兄难弟跑去双牌镇上造反,冲着黄世杰黄老爷的大宅就杀过去了,等他再从双牌镇大摇大摆回到黄杨村的时候,已经是一身红袍红巾,人模人样的太平军战士了。

再后来,杨老白也没跟着大部队离开永州,就在家乡当起了村长,靠着收王粮和领着民伕出去帮南王打仗有功,还得了一个双牌镇农会副会长的兼差,现在走路都带风。

众人正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火冒三丈的时候,嘿,田间小道上晃晃悠悠走来俩身影,瞧那一身红袍红巾的打扮,倍儿显眼。走在前头的那位,眼睛一瞪,瞅见一大帮农人聚在一块儿唠嗑,活儿都撂下了,扯着嗓子就喊:“上头都发话了,让你们都打井取水抗旱,怎么还在这儿偷懒耍滑呢?再这么磨蹭下去,稻子都得旱成枯草,到时候拿啥交王粮啊,喝西北风去?”

来者正是黄杨村的村长,还兼着双牌镇农会副会长的杨老白,跟在他屁股后头的,是他堂弟杨三。在这黄杨村,他俩可是“唯二”的现役在乡太平军,手头都管着事儿呢,杨三还是村里的民兵队长。

这兄弟俩手底下管着十几个姓杨的民兵,刀矛鸟枪一装备,在黄杨村那可是说一不二,村里大小事儿,基本都在他俩掌控之中。

田头扎堆闲聊的农人们,冷不丁瞧见他俩,下意识地往后缩脖子,跟受惊的鹌鹑似的,没一个敢抬眼直视。

可杨老白哪肯轻易放过这些“不务正业”的农人,大步流星走到一个蹲在地上的农夫跟前。那农夫脸色蜡黄,双眼无神,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杨老白二话不说,抬脚就是一记飞踹,嘴里还不停嘟囔:“黄十八,你这家伙就是个混账玩意儿,不老老实实干活,在这儿瞎咧咧啥呢?妖言惑众,存心添乱是吧?瞅瞅你去年的王粮都没交上,还不是乡亲们好心帮你垫了,今年可没人能救得了你这懒骨头。要是再交不上粮食,信不信我把你全家打包扭送去永州府,修城墙做苦力,有你一家子好受的!”

这黄十八,谱名世仁,是黄世杰的堂弟,以前在黄杨村可是个地主。不过他也不是啥恶霸,平日里为人处世还算地道,人缘还凑合,所以黄杨村改天换日后,也没太为难他,就是把他家田地浮财分了,让他从云端跌落,成了个普通农民。

但他这人啊,天生就不是种地的料。这两年过得那叫一个凄惨,前两年年景好,加上大伙刚分了地,干劲十足,村里农户大多有余粮,看他以前好歹是个“黄大善人”,不忍心瞧他家饿肚皮,就伸手拉了一把。

可谁能料到今年这倒霉年景,大伙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喽……

“呜哇!”黄十八一琢磨全家眼瞅着就要饿到前胸贴后背,那心呐,跟被猫爪子挠似的,疼得慌,这委屈劲儿一上头,眼泪、鼻涕全下来了,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在黄十八旁边,蹲着个和他年岁差不多的青年,瞧模样也是个不羁的主儿,没个正形。一样是流子,但他没杨老白那般壮得像头牛,可长得又黑又瘦,跟根柴火棍儿似的。这人姓丁,大名丁肥,是黄十八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以前在依附老黄家帮着管管长工、记记账,日子过得还算凑合。谁能想到,黄杨村一朝变天,他也跟着倒霉透顶,成了种田人。不过这丁肥,人品倒还可以,够仗义!眼瞅着黄十八被欺负,“嗖”地一下站出来,把黄十八挡身后,冲杨老白就喊:“我说杨村长,您老可别太过分啊!黄十八当年对您,那也没下死手不是?再说了,如今都太平天国的世道了,怎么还能让人饿肚子呢?南王都发话了,要有田同耕,有饭同吃!”

杨老白一听这话,嘴角一扯,挤出一声冷笑,那声音冷得都能掉冰碴:“哼,还有田同耕,有饭同吃?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姓丁的,你还是先瞅瞅自个儿吧!去年的王粮,你不也是厚着脸皮找人借的?今年咋办?拿啥交上去?”

“啥?今年还得交王粮?”丁肥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满脸写着不可思议,“今年都旱得能冒火星子了,南王还忍心让咱交粮食?”

杨老白一听,脸一下黑得跟锅底似的,咬着牙道:“南王的令旨都下了,王粮减半,少一分都不行!这可是军粮,给向广东进军的兄弟们吃的,谁敢不交!”

衡阳,南王府,天父天兄堂。

南王冯云山这个时候正阴沉着张脸跪在天父、天兄、圣母的牌位前唉声叹气呢!

虽然他下达了“减半征粮”的令旨,但他绝对不是不爱护百姓,恰恰相反,他还是很爱护治下农人的。自打从天京回来,他就一直在领导南王府所辖各州府“求雨抗旱”,已经不知道向天父天兄圣母祷告了多少遍。可是这天就是滴雨未下!

对了,这闹旱灾的可不仅仅是南王府的辖区,而是整个湖广从七月份开始就没怎么下雨,妥妥的一场大旱灾啊!

湖广又是太平天国地盘中主要的产粮区,湖广大旱,意味整个太平天国的饭碗都有点端不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