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 第755章 钱多了发慌

1979黄金时代 第755章 钱多了发慌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7:57 来源:蚂蚁文学

“自从相思河畔见了你,就像那春风吹进心窝里……”

一个年轻人买到了专辑,哼着《相思河畔》开心的出了新华书店——这是台湾歌曲,张蔷也翻唱过,后世观众熟知应该是靠《武林外传》的李大嘴。

莫桑安静的排在队伍里,扭头看了年轻人一眼,颇有共鸣:自己也喜欢《相思河畔》。

又过了几个人,轮到了他。

他掏出钱:“同志你好,我要两盒!”

“往这瞅!”

于秀丽敲敲黑板,黑板上硕大的字:每人限购一盒!

“……”

他无声的咕哝了一句,付款,拿走了一盒磁带揣进衣兜里,让开队伍,在店内看看别的书籍。

之前买完的人也大多没走,在外面徘徊,等着一会张蔷过来。

他现在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学生,属于专科生,84年考进去的,86年毕业。已经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在文坛闯出了名气。

而他是张蔷的歌迷!

诶,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当年他还去过张蔷家里好几次,弄了个剧本,有个军嫂的角色想找她演,没演成。张蔷对他颇有印象,若干年后看到一个作家得了诺贝尔奖,发现就是当初的那个粉丝。

又过了一会,忽听外面响起阵阵尖叫。

“来了来了!”

于秀丽马上跑出去,与公安同志一道维持秩序,继续拿着大喇叭喊:“不要挤,排队排队!不然我让她回去了!”

“别别,我们排队!”

“安静!都安静点!”

歌迷开始自发维护,只见张蔷顶着标志性的爆炸头,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笑起来嘴巴大大,眼睛小小……完美符合他们想象中的模样。

她今天是来宣传的,开心的摆摆手:

“大家好!”

“啊——”

尖叫声此起彼伏,谁说这时代没粉丝啊?这时代粉丝太棒了!

“这是我的第三张专辑了,看到你们还这么热情,我非常感动,感谢大家支持我!”

张蔷背了一遍发言稿,现场唱了几句,全程不过十几分钟,当然也不忘进店拜见皇太后。

“行了行了,赶紧回去吧,注意安全!”

于秀丽摸了摸她的爆炸头,始终看不顺眼:“你说你好端端一个小姑娘,为啥非得弄成爆米花呢?”

“这样大家才喜欢呀!我走啦,阿姨!”

张蔷上了车,在歌迷不舍中闪人。东方公司每位歌手发专辑,都要来这么一遭,驾轻就熟。

莫桑不像其他歌迷那么激动,只站在外围观瞧,却也很开心。见她走了,自己蹬着一辆自行车回了学校,宿舍是四人一间,比较吵闹。

他习惯去教室写作。

目前正在构思一篇新作,讲述我爷爷和我奶奶在高粱地里野合,然后抗日的故事。

…………

“哈哈哈!你看他们多喜欢我!”

她坐在车上忍不住哈哈大笑,多动症似的手舞足蹈,问:“喂,我现在比李玲玉红了吧?”

“你别问我,我啥也不知道!”司机才不掺和。

“我当然比她红了,我现在是全公司最红的!我听说陈老师许诺,专辑卖过200万张就单独分套房,那我岂不是能分三套?”

“哈!也不知奖金给我多少,我妈一个月才60多块钱!”

她没啥防备,唠唠叨叨都往出说。司机经常接送她,见怪不怪。

二人又去另一家新华书店,一个白天跑了五家,傍晚回到了北影厂。梁晓生早等着呢,把她叫进办公室,道:“宣传活动暂时停止,明天不用跑了。”

“啊?为什么?”

“陈老师专门来信叮嘱,我们有点树大招风。”

梁晓生再道:“李玲玉和费祥要上春晚,我得跟你解释一下,不是说你实力和成绩不够,而是你的风格不太适合上春晚舞台。”

“无所谓啊,反正我最红!”张蔷耸耸肩。

“对对,你最红!”

梁晓生知道她性格有点怪,平时顺毛捋,又道:“你今年成绩格外突出,公司自然要嘉奖,但我没资格做主。陈老师很快就回来了,由他决定。”

“是不是给我三套房啊?”

“三套?呃,他回来你就知道了,你先回家吧。”

梁晓生打发走张蔷,抹了抹汗,她一个人的销量比费祥 李玲玉还多,自己可不敢随便承诺。

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在内地卖磁带和杂志、在香港的电影票房、海外出口,分别赚的是人民币、港币、美金。

而他翻了翻截至目前的账目,盯着数字叹气:

“没钱的时候心里发慌,钱多了也发慌。新领导就快调来了吧,这钱……希望真理部能给陈老师信任,否则又是一摊破事。”

…………

陈奇今年往返两地比较频繁,需要协调的事情太多。

两地已经默认他来担当这个角色,换个人大家都不信服。里面也有利益因素,就像港片进粤这件事,他承诺东方公司不参与既定项目的分润,包括票房分账、戏院、影视城。

但之后的项目他可以做,比如在影视城盖一家酒店……

回港这段日子,他一直在各方奔走,做最后的沟通协调,确保没有分歧。眨眼到了12月初,陈奇陪同香港代表团再度进京。

还是在文化部的会议室,还是那些人。

只不过凌玫导演作为“南国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正式在大家跟前亮相。

这次谈的非常顺利,没有磨叽七天,进度嗖嗖嗖的快。最终,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协议,对外会发布一个文件,叫:《关于加强粤港两地影视文化合作的意见》!

明年1月1日正式实行!

当敲定的那一瞬间,香港代表团全体松了口气,暗道不容易,这么点事磨叽了快一年。

主要就四条内容:

1,港片每年给20部名额,由东方公司负责选片,由中影负责引进,由粤省电影公司负责宣传放映。给港片35%的分账,由文化部和广电共同监督票房统计。

2,港方联合成立公司,以合资企业的形式来建立一家五星级戏院。

3,邵氏与南国影视联合投资建设一座影视城,其中包括一座邵氏博物馆。

4,粤省给予港方一定的优惠政策,港币结算,但港方要保证每年在影视城开工足够的剧组。

另附有细则云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