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 第696章 访京团

1979黄金时代 第696章 访京团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7:57 来源:蚂蚁文学

香港电影界访京团。

此行以何冠昌为首,另有吴思远、陈勋奇等中小公司老板十余人,外加程龙、洪金保、黄百铭、徐克、施楠生等,共26人。

为期一周。

新艺城在今年年初正式关门,但金公主还在支撑,还有德宝这家新锐。不过他们都被列入黑名单了,没有参与资格。

当飞机落地,走出机场,众人齐刷刷一个反应:“咝!”

“好冷哦!”

三月份回暖,白天也只有十几度而已,大半人第一次来京城,没体会过北方的冷。港澳办的人员陪同,出来就瞧见大大的条幅,写着“热烈欢迎香港演艺界人士”云云。

“欢迎欢迎!”

丁桥亲自迎接,与何冠昌热情握手,何冠昌努力说着普通话:“感谢您前来迎接,我们受宠若惊。”

其他人也是一本正经。

他们对官员是没概念的,已经尽力去想丁桥的权力之大,其实还是坐井观天。大家艰难的应付完领导,转头瞧见陈奇,瞬间放轻松。

“陈先生,你在就OK了!”

“给你拜个晚年!”

“一路辛苦一路辛苦,方经理呢?”他见方逸华不在其中。

“我们上车再谈。”何冠昌道。

还是专门接待外宾的日野大客车,刚好装一车,里面有空调能暖和点。

何冠昌这才道:“临时出了些变故,邵仁枚先生病逝了。他们要操办葬礼,邵氏院线的掌舵人没有了,将来会怎么样还不清楚。但邵氏有话留下,说支持协商结果。”

“原来如此,唉,太不巧了。”

陈奇陪着叹了口气。

邵氏全称叫“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兄弟指的就是邵仁枚和邵逸夫。邵逸夫负责拍摄,邵仁枚掌管院线负责发行上映,非常低调。

邵氏不景气,邵逸夫早有全面转向电视台的意思,只是碍于兄长的情面。现在邵仁枚死了,邵逸夫不再有顾虑,定然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方逸华因此缺席没来。

而邵氏有十几家戏院,历史上都被德宝租下来,组建了德宝院线。

陈奇了解完情况,起身站到前面,像个导游似的,道:“大家会待上一周,明天我们开第一场会,期间我陪大家去长城、故宫玩一玩。

会议次数不固定,看具体协商的情况。

诸位要有心理准备,这种大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把时间限制在一周,也是将其划为第一轮磋商的意思,希望能有一个阶段性的进展。”

众人纷纷称是,表情都有些拘谨,显然对大陆的种种都充满担忧。

程龙活跃气氛,喊道:“陈先生,都说你在京城有万尺豪宅,是不是真的?”

“没有万尺,也就800平米。”

“哇!那能不能带我们参观一下?”程龙又喊。

“私人住宅,不方便!倒是你,难得来一次不如回老家看看?”陈奇笑道。

“我只知老家在安徽,具体我都不清楚的。”程龙道。

嗯,你不清楚,我清楚。

程龙的老爹房道龙是个渣男,在安徽芜湖有两个儿子,抛妻弃子跑去香港,改姓陈。

程龙这会不知道自己有俩哥哥,也不知道自己本姓房——房祖名现在叫陈祖名,直到2004年,才认祖归宗改叫房祖名。

陈奇本想再装一下香江白龙王,想想算了,懒得说这些破事。

“那京城有没有别的院子出售?我听说四合院很棒的!”

“我们住什么酒店?有热水么?”

“这个时候还会下雪么?”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起来,陈奇懒得一一应,交给港澳办的同志,自己到司机旁边,小声道:“从长安街绕一圈!”

“好!”

从机场到市区所需时间不短,一路望向窗外,从农田见到平房,从平房见到高楼,陌生且新奇。后又驶入长安街,看到了天安门。

车里顿时没了声音,也不知是害怕,还是害怕……

大客车驶到了东长安街,到了一家涉外酒店,叫建国饭店。

这是国内第一家合资酒店,与一位美籍华人陈宣远各自投资1000万美元,中方占股51%,并且约定:在10年后,陈宣远以 1美元转让49%股份,饭店全权归于中方。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为啥呢?

因为这件事是廖公牵的线,陈宣远是他的远房表亲。

到了饭店先行安顿,陈奇来到何冠昌的房间,十余个大小电影公司的老板都在,何冠昌有点紧张,问:“陈先生,你觉得把握有多大?”

“以你们的那份提案,一条都通不过,港片在内地不可能拥有那么大的自由权。”

“可是你把我们叫过来,不能什么都谈不成吧?”有人道。

“我召集这件事,我还得给你们保底?想吃什么饭,就守什么地方的规矩,你们去台湾不也得乖乖配合人家审查么?你跟我乱吠什么?”

“他们不懂事,不要介意!做生意自然要谈来谈去,有的谈就好。”

何冠昌打圆场,斟酌措辞:“但我们也希望能取得一点成果,这样大家也有士气,你说是不是?”

“我本人是乐于看到两地合作发展的,我尽力而为。”

陈奇应了一句,又道:“明天上午九点钟在文化部开会,出席者包括文化部、港澳办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另有真理部的领导。你们都着正装,严肃着点。”

“这个真理部是做什么的?”有人不懂。

“主管意识形态。”

“那级别一定很高了?”

“还行吧,比港督高一点点!”

“……”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拟定了一份章程,列了若干条需求,已经提前交给领导们一份,互相心里有个数,然后再见面谈。

也就是80年代陈奇才敢组局,后世哪能说谈就谈的。

这会国内连进口片的配额都没有,完全由中影自主决定。到1994年WTO成立,中国为了加入世贸,才首次明确每年引进10部进口大片。

关于港片的放行,更要等到2003年的CEPA。

什么时代有什么环境,80年代可不像后面那样,现在是一边谨慎到极点,一边又粗犷到极点。

(冇了,明天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