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 第695章 所谓遗产

1979黄金时代 第695章 所谓遗产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4:07:57 来源:蚂蚁文学

年后,《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映了。

导演齐星家虽然50多岁了,但他很懂。原版拍摄时,他派服装员到深圳蛇口买港台流行的衣服,让女演员穿上去上海的公园走一走,观察回头率。如果回头率低再去蛇口买,来来回回去了三次,还是不太行。

最后女主角穿的红裙子,是在上海服装研究所定制的,回头率超级高。而由于在服装上花费很大,这片上映后,他被批评没有节俭意识。

这都是时代特色的小插曲了。

这片改编自一出舞台剧,里面有三个重要女性角色,女主形象并不鲜明。陈奇简单做了修改,突显自己老婆,把剧情点集中到她身上。

龚雪演一个乡下出身的女工,在上海一家棉纺厂工作,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父母只知管她要钱,个别同事时常讥讽,平日很自卑。

好朋友姜黎黎热情大方,生日那天送给她一条漂亮的红裙子,她不敢穿,在姜黎黎的鼓励下终于穿出去一次,结果在公园“斩裙”引起轰动,惹得很多人寻找她的消息。

她却被吓到,躲在厂里不敢再穿,但最终还是被厂里知道了,引发各种冲突……最后她突破了束缚,明白要勇敢真诚的去生活巴拉巴拉……

原版《街上流行红裙子》号称是大陆第一部时尚片,实际两头不讨好,想时尚又不是那么时尚,想深刻又不是那么深刻,很拧巴。

陈奇索性抓一头,全片基调轻快,还埋藏了一些“扮猪吃虎”的套路,观众会看的很爽快。

而本片请了龚雪来演,还有“告别作”的噱头,流量直接拉满。观众抱着最后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女神的心态,纷纷买票入场。

这片是长影厂出品,肯定会参加金鸡百花。

陈奇管不着长影厂,但从今年起,东方公司的所有作品不再申报内地的任何奖项。

…………

以往过完春节他都会去香港,今年要等香港的访京团,破例在京城盘桓。

又是春暖花开的一日。

吃过午饭,陈奇拉着龚雪在楼下散步,走着走着便往北影厂厂区里面去了,又拐到招待所楼下的那条小路,不禁相视一笑。

这是二人定情之处,他第一次耍流氓就在那根路灯杆子底下。

龚雪摸了摸路灯杆子,叹道:“我们在这里约会就像昨天的事儿,一眨眼我都要当妈妈了,路灯却还立在这儿,好像什么也没变。”

“这就说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相对的,你无意中看破了真理。”

“真不真理我不知道,我只希望孩子不要像你一样油嘴滑舌,要沉稳一点。”

龚雪白了他一眼,道:“哎,说起来你妈给孩子的小名都取好了,今年是牛年,叫牛牛怎么样?”

“不怎么样,出生再说吧。”

陈奇直接否了,什么鬼牛牛!像叫根杰宝似的。

他们在此待了一会,又往厂区里走,刚巧从招待所楼上跑下来一人,撞见他们一愣,马上道:“陈奇同志好!龚雪同志好!”

“你好,你是?”

“我叫高满堂,大连来的,跟着长影厂的老师在这边组稿。”

“哦,加油!好好干!”

高满堂看上去很激动,想多聊聊却也知分寸,问候一声就走了。

他是大连的一个中学老师,凭借写作进了电视台,但他想做电影,就搭上长影厂的关系在京城混。他在北影厂混了好几年,电影上没啥成绩,最终还是靠电视剧出了名。

代表作,《闯关东》《老农民》《北风那个吹》等等。

“日后的大编剧,眼下也不过是个30岁的年轻人啊!”

陈奇感慨一二。

像高满堂这样的多了。长影厂虽然是大厂,但那些电影人基本常驻京城,京城才是全国影视文化中心,很多人成名之前都在北影厂厮混过。

俩人继续溜达,仿佛在巡视自己的地盘。

陈奇难得在北影厂露面,一路上各种人打招呼,话里话外都是:“陈奇同志,你们那几栋楼什么时候盖啊?”

“没跟厂里谈妥,暂时盖不了。听说厂里贷款了,应该有钱啊,你们怎么不自己盖?”他笑道。

“甭提了!都是那《红楼梦》闹的!”

“人家先把招待所前面划出来了,要盖两层仿清楼。又把《骆驼祥子》那条街全划进去了,要盖荣国府!好家伙,电影还没拍呢,二三百万没了!一分钱都没花在职工身上。”

“不能这么说,起码工资给你们了。”

“不给工资那就翻天了!厂里现在发工资都是贷款的,啧啧,这社会主义文艺局势瞬息万变啊,以前谁能想到呢?”

陈奇跟一个碎嘴子大妈聊了半天,大妈骂骂咧咧的才走了。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二人索性到那边瞧瞧。

前几年为了拍《骆驼祥子》,在一号摄影棚的后面造了半条街。历史上经过不断扩建,这片区域一共造了五条街,便是北影厂大名鼎鼎的“明清风情街”。

《霸王别姬》《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300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

这块地面积很大,比原本荣宁府那块地大多了。如今蝴蝶扇动翅膀,北影厂要把荣宁府建在这儿了。

“……”

陈奇叉着腰,看着眼前的半条街,《太极》当初也在此取景来着。又瞅瞅四周,蓝天白云非常空旷,没有后世的高楼大厦包围。

“你想什么呢?”龚雪依着他。

“我在想北影厂耗费心力建造这么多东西,说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点遗产,但究竟能保留多少年呢?京城要发展,三环也会变成市区,以后这里繁华了,拍摄基地肯定外迁,谁还在乎那点所谓的遗产?”

“外迁?迁到哪里?”

“郊区!我很想盖一座影视城,可惜影视业还不够商业化,撑不起来,过两年再说。”

陈奇指了指眼前,又指了指自己,忽地笑道:“这也就是我啊!这些遗产在我手里还能留下来一些,但凡换个人都得通通拆掉。他们还把我当敌人。”

2012年的时候,中影把整个厂区都卖掉了,要开发成综合性房地产。

荣宁府和明清街全部拆除,然后北影厂200多个职工联名信反对,市政府也出来干预,拆除又停了。主楼、洗印楼、录剪楼三栋最重要的大楼都在。

再后来2019年,中央领导亲自批示,北影厂开始保护修缮,以后就用作电影博物馆、文化交流之类的功能了。

归根结底,还是北三环这块地太值钱了,北影厂分量又极重,那就看谁关系大呗。后世北影厂被列入《京城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也算文物了。

…………

到了3月初。

香港代表团有了动静,北上进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