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20章 囤货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20章 囤货

作者:七年之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这些日本人忘了一件事情,他们的亚洲面孔过于显眼,结果就是被抓了个人赃并获。

当然因为对方是外交使节,所以奥地利帝国方面也没法做出太过严厉的惩处,只是没收了赃物,让其留下认罪书便将其遣送回国。

其实类似的情况也在阿拉伯人和印度人身上出现过,甚至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比日本人更离谱。

例如当街大小便,用手去抓宴会上的食物,甚至还有一伙印度商人对着皇家女子学院的学生做下流手势险些被随行护卫灭团的情况。

总之国家科技安全是科技大臣的职责所在,沃尼克公爵的发言理直气壮。

“那就让他们出钱买好了。这样就不必担心他们偷学技术。”

弗兰茨也算是把皮球直接踢给了对方,这一次就轮到购买技术的国家紧张了。

“陛下,这样做有些得不偿失。日本、真腊这些国家距离我们本土太远,虽然价格便宜,但与高昂的运费相抵消之后完全是一种浪费。

市场上的铜价虽然一直在上涨,但就目前来说铜价完全在我们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陛下真的觉得有必要囤积大量的铜,那么我国也有铜矿,我们完全可以加大开采的力度。”

殖民大臣弗兰茨·库兰伯爵说道,如果不是由皇帝亲自提出,库兰伯爵根本懒得回答这种问题。

不过弗兰茨曾经多次极有预见性的行动帮助奥地利帝国度过难关,尤其是之前囤积粮食的先见之明让库兰伯爵十分佩服。

再加上教会和政府的宣传,库兰伯爵真不敢随便否定弗兰茨的策略。

“库兰伯爵,你说的很对。但我们和远东之间贸易的出口量要远大于进口量,我们的船并不是每次都能做到满载而归,既然如此带回来一些铜又何乐而不为呢?”

“可那路程距离我们本土太远了。”

弗兰茨打断了库兰伯爵的话。

“所以我们可以先将铜送到加利福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到需要时再运回国内。”

库兰伯爵看到弗兰茨态度坚决便没有继续争辩,因为未来的事情他也真不敢下断言。

“库兰伯爵,时代正在发展,我们国内的铜矿实在太小了,哪怕是再怎么投入人力物力也不可能赶上英国。

而且我们的铜矿品位太低提炼的成本太高,投入越多浪费越大。

如果未来对铜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那么未来我国就会相当被动。所以我们才需要早作打算。

只靠两个地球另一端的小国也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派出勘探队在殖民地探索。

如果可以在殖民地找到铜矿,那么我们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我相信我们国内也一定还有会未探明的铜矿存在,这些将是我们的战略资源。”

“陛下,我觉得我国的国土上不太可能有遗漏的存在。”

内政大臣乔瓦尼·巴蒂斯塔伯爵十分肯定地说道。乔瓦尼伯爵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内政大臣,他在上任之初就组织过规模浩大的国土资源清查活动。

作为一个工作狂,乔瓦尼伯爵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自信,但这种自信也容易带来盲目的偏执。

“乔瓦尼伯爵,时代是在进步的。而且你也不能保证全国的官员都和你一样用心。”

弗兰茨对于这种工作狂还是抱有敬意的,但乔瓦尼伯爵显然没注意到所谓的台阶。

“陛下,可去年刚刚清查过。今年继续清查,那不是浪费金钱吗?”

“你可以不做全面的清查,只在重点区域进行复查。”

“可哪里是重点区域?”

乔瓦尼伯爵执拗地问道,不过弗兰茨倒是不在意。

“我想咱们国家的专家们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弗兰茨想了想又说道。

“如果你们实在没有目标就在波西米亚好好找一找,还有贝尔格莱德附近。”

对于弗兰茨的指挥是没有人敢有意见的,更不会有人怀疑,毕竟皇帝能获得信息的渠道远远不是他们这些人能相比的。

施瓦岑贝格亲王看到弗兰茨心意已决,为了避免乔瓦尼伯爵继续自讨没趣,施瓦岑贝格亲王大声说道。

“陛下英明!”

对于奥地利帝国的矿产位置弗兰茨自然不可能完全知晓,但是波西米亚是后世奥匈帝国的重工业中心各种资源必然齐全。

另一方面塞尔维亚博尔铜矿的大名弗兰茨还是听说过的,毕竟是冷战时期南斯拉夫最大的铜矿。

这一次弗兰茨的最低要求就是把这个博尔村附近的博尔铜矿找出来,博尔铜矿就是欧洲少有的富矿。

奥地利帝国、德意志地区、意大利地区的铜矿品位都很低,而其中奥地利帝国的铜矿不但品位低,埋藏深,还是多品种伴生矿提炼起来不是一般的困难。

实际上二战时期德意志地区最缺三种资源就是石油、铜、橡胶,其中石油和橡胶还可以靠人工合成。

而铜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德国人把铜像都熔了也赶不上消耗。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金属,奥地利帝国少了铜可不行。其实真正的铜储量大国是智利、澳大利亚、俄国。

不过问题来了此时俄国铜矿还未探明,智利则是太远且有英美虎视眈眈。至于澳大利亚则是兼具二者的缺点,同时还极度缺乏人力。

而且未来在战争中遭到一定程度的封锁是肯定的,不可能再像此前一样安逸。

事实上如果英国一心想打破交战的话,以奥地利帝国的海军力量是无论如何都拦不住的。

只不过此时奥地利帝国对海外物资的依赖不强,外加英国人对奥地利帝国海军的实力认识出现了严重的误判以至于前期被打得晕头转向。

由于前期损失过大,再加上弗兰茨早就埋下了定时炸弹全部引爆,英国人在内外交困导致兵力紧张才会让奥地利帝国过得如此安逸。

实际上如果英国一心只想着捣乱,而不想着决战的话,奥地利帝国海军根本忙不过来。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英国把海军分散的到处都是,那么奥地利帝国海军完全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毕竟在小规模战斗中奥地利帝国海军处于完全的优势地位,甚至还有可能学荷兰人来一次斩首行动。

(历史上1667年6月19日,荷兰海军袭击伦敦打的英国皇家海军不敢出港。)

总之求人不如求己,奥地利帝国本土如果能生产肯定是最安全的,即便不能,弗兰茨也希望能囤够足以应付战争的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