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19章 铜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19章 铜

作者:七年之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奥地利帝国农业方面的发展除了弗兰茨的不断干预和皇家科学会的贡献以外,与两位农业大臣的努力也分不开关系。

汀达尔负责行政管理,孟德尔负责技术的研发。

汀达尔是农场经理人出身,后来发迹成为农业大亨,对农业和市场十分了解。

汀达尔本身并不缺钱,或者说相比钱他更看重权力本身。汀达尔毕生积攒下的财富与奥地利帝国农业大臣的权力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的他只要一纸公文就能让无数个曾经的他破产,甚至投河自尽。

在汀达尔看来那些为了钱连命都不要的贪污犯才是疯了,当然他也很感谢那些蠢货,否则像他这样的小人物下辈子也不可能混到这种地位。

对于弗兰茨,汀达尔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在后者眼中前者比教会和政府宣传得要更加伟岸。

孟德尔则是和弗兰茨渊源颇深,从最早的培育良种,到后来上大学时来自皇室的资助,前者一直受到后者的恩惠。

在孟德尔和弗兰茨指导下,所有奥地利帝国的农作物和牲畜都在尝试杂交。虽然听起来有些离谱,但实际上却是卓有成效。

孟德尔本人对于生物学还是很有研究,这一世他并没有因为家贫而辍学,更没有去学什么古典哲学,而是一路畅通地在奥地利帝国的最高学府中学习生物学。

此时的孟德尔绝对算得上是专家中的专家,不过所谓技术监督并不是需要他逐个指导农业技术的开发,而是确保这些研究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比如奥地利帝国关于永动机的研究就有几十项,但全部没有通过,因为根据技术官员的审查,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至于是否会出现学阀这一点弗兰茨并不担心,因为除了一些秘密研究以外,其他的研究都是平行展开的,多部门投票决定,除了弗兰茨以外没有人具有一票否决权。

当然如果实在走投无路,还可以考虑在《自然》、《科学》公开发表文章证明自己。

这些学术期刊弗兰茨会定期邀请一些国外的知名学者参与编撰,想在这上面舞弊的可能几乎为零。

除此之外弗兰茨还引入了学术监督和问责机制,对于学术垄断和学术不端,以及学术造假的行为必须严惩。

养兔业和养鱼业也有起色,但是对比其他畜牧业来说还是有些不够看。尤其是奥地利帝国的淡水鱼养殖,一直到现在也没摆脱亏钱的境地。

不过总体来说问题不大,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工业时代奥地利帝国的钢铁需求量猛增,不过随着发电机的问世和制氧技术的进步,奥地利帝国的顶吹转炉法也基本完成。

顶吹转炉法和之前奥地利帝国采用的碱性平炉法(马丁法)相比是全方位的进步,不但效率更高、耗能更低、品质也更加稳定。

唯一的问题是技术不太成熟,时常会发生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故。即便如此,此时奥地利帝国的钢材产量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

历史上185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225万吨,是法国的四倍,奥地利帝国的十倍,普鲁士的十一倍。

不过此时奥地利帝国的生铁产量已经远超英国达到了惊人的410万吨,所以弗兰茨才敢这样的肆无忌惮大搞建设。

而且随着资金的不断注入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夸张,直到其他国家也开始技术革新。

在制铝业方面,由于西门子发电机的出现,曾经价格堪比黄金的铝仅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价格就下降了四分之三。

弗兰茨很清楚电解法制铝的秘密瞒不住,实际上如果不是皇室工厂保密工作做得够狠,这项技术早就传开了。

与其继续整天小心翼翼地发点小财,还不如扩大生产、降低价格、提高准入门槛来构筑自己的堡垒。

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奥地利帝国的资源在后世看来似乎非常齐全,但在1850年奥地利帝国是一个非常缺乏铜矿的国家,捷克、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的铜矿还未被发现。

斯洛伐克的铜矿已经枯竭,仅有蒂罗尔和施蒂利亚两个埋藏深、品质低的小铜矿。

历史上奥地利帝国的铜产量不到英国的一百分之一,不到普鲁士的五分之一,如果不是弗兰茨从真腊和日本弄来了大量的铜,奥地利帝国发行铜币都困难。

然而即便是从真腊和日本购入大量的铜,但是无法满足奥地利帝国发展的需要,更别说是接下来的电器时代了。

维也纳,霍夫堡宫。

弗兰茨并不喜欢开会,而且此时蒸蒸日上的奥地利帝国也没有到非开会不可的程度。

事实上中低级官员们都觉得皇帝懈怠了,自从大婚之后就很少把各部的大臣召集起来开会。

只有各部的大臣们才清楚弗兰茨并没有荒废政事,只不过在西班牙战争和反法战争之后奥地利帝国确实没什么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弗兰茨在阅读各部的报告之后都会单独找各部的大臣询问详情或是委派任务。

不过这一次需要多部门协同行动,所以弗兰茨就召开了御前会议。

其实内容也很简单,弗兰茨嫌弃日本人和真腊人开采铜矿太没效率,弗兰茨想帮帮他们,搞一个联合开发公司。

不过这一次不只是入股分红,奥地利帝国还会将冶炼厂直接建到真腊和日本去直接提高当地的生产效率。

“陛下,恕我直言。我觉得在国外设厂的行为可能导致我国的技术泄露,这样可能对我国不利。”

科技大臣沃尼克公爵先站了出来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弗兰茨万万没想到是这个沃尼克公爵先站出来反对自己,反对的角度还这么清奇。这是十九世纪怎么还能扯到技术泄露上去?

“技术泄露?”

弗兰茨一说这个,沃尼克公爵就气不打从一处来。

原来是之前弗兰茨大婚,日本使团的成员在庆典结束后并未直接离开而是四处乱逛。

如果只是乱逛也就算了,他们还从国家图书馆中盗取了大量技术、军事类书籍,甚至有人潜入工厂想要复刻奥地利帝国的机械模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