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470章 知我者,汉家天子也!想让我为秦国赔葬?有悖我初心也!

罪在王允,而不在贾诩!

这一句话出口,令四座众臣皆是为之一震,众人无不是面露惊色。

萧方这番话,确实是有些语出惊人了。

王允策反吕布讨董,为天下人视为匡扶大汉的功臣,这是天下人的共识。

谁曾想此时此刻,萧方忽然抛出一个论断,将王允这个大汉忠臣,斥为了大汉罪臣!

这等于是打破了众人固有的观念,岂能不令众臣为之一惊。

“陛下,臣以为丞相言之有理。”

一直静静倾听的马超,此时忽然被触动,忍不住开口道:

“据臣父当年与臣所说,王允在讨董之后,不光是董卓麾下的西凉人,臣等这些不隶属于董卓的西凉人,皆是人心惶惶不安。”

“臣父说,当时他们皆以为,先帝将重掌大权,朝廷将重振威信,一切都将回归灵帝在位时的局面。”

“臣父甚至已经写好了上表,准备进献先帝,向先帝和朝廷表明臣服之意。”

“谁想到王允却逼迫天子下诏,要杀尽西凉人!”

“不止是杀尽董卓麾下西凉军,连臣等不曾附从董卓作恶的西凉人,统统要杀尽!”

“得知这个消息后,臣父是大为震惊,当即整顿兵马,准备退回凉州固守。”

“臣父尚且如此,董卓麾下那些西凉士卒,其恐惧更是可想而知。”

“凭心而论,若是换作是臣,在当时那种局面下,为求自保,恐怕也要奋起一搏。”

“不然总不能坐以待毙,伸直了脖子,等着被王允杀吧?”

马超以一个西凉人的身份,站出来替贾诩说了几句公道话。

马超的话还是极有份量的。

毕竟当年贾诩曾一度归于马腾麾下,为他马家父子出谋画策,也曾劝说过马腾父子降曹。

依理,马腾最后为曹操所杀,马超该对贾诩心存恨意才对。

可偏偏马超竟没有怨恨贾诩,反倒是站了出来,为贾诩说了几句公道话。

此番话后,众臣皆是微微点头,对萧方和马超之话深为认同。

“丞相和孟起言之有理,如此看来,当年长安之变,确实不能全怪在贾诩头上。”

“王允虽有诛董之功,却刚愎自用,逼反了西凉人,此乃其罪。”

刘备心下已是释然,遂欣然道:

“好,就依幼常所说,朕亲自修书一封,看看能不能招降那贾文和,令他将功补过,重归大汉,助朕攻破长安,伐灭曹贼吧!”

三日后,长安城贾府,某密室。

须发半白的贾诩,如石像般坐在那里,复杂的眼神盯着手中那一道书信。

那是大汉天子刘备的手书。

信的内容言简意赅,劝说贾诩背秦投汉,里应外合助大汉收复长安,以弥补前罪。

刘备在这封信中,并没有画大饼,也没有许下高官厚,以诱使贾诩降汉。

刘备仅仅承诺,视贾诩的归汉为弥补当年反攻长安毒计乱国之罪,事成后许其富贵安稳余生。说白了,就是我不追究你当年乱国之罪,但我也不会再重用你,给你高官厚,只许你做一个富家翁,允你寿终正寝。

“父亲在我大秦,好歹乃是九卿之尊,若归降了汉国,却只能做个富家翁?”

“这汉家天子的招降,实在是太没诚意,至少也得许诺父亲荣升三公,不然父亲凭什么去背秦投汉,帮他破长安?”

一旁的长子贾穆,愤愤不平的抱怨道。

贾诩不作表态,却将刘备手书恭敬的放下,尔后令儿子拿来笔墨。

贾穆警觉起来,却不好多问,只得将笔墨拿来。

贾诩提笔凝思片刻,尔后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顷刻间写下了一书。

“你速将为父此书,交给那汉家使者,请他转呈汉家天子。”

贾穆心怀着不安,接过那道书信,只看过几眼,脸色骇然大变。

那竟是一道降书!

贾诩不但在信中表明归汉之心,还反思了自己当年乱国之罪,感激于刘备给他这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声称定当尽全力里应外合,助刘备收复长安。

“父亲,你可想清楚了吗?”

“那汉家天子既没为父亲许诺升官,又没许诺为父亲你晋爵,仅仅只承诺给父亲一个富贵善终,这哪里是招降,简直就是在威胁。”

“如此没有诚意,如此对父亲轻视,父亲竟然还要降他?”

贾穆扬着手中书信,满脸不解的冲着贾诩质问道。

“唉,穆儿呀,你虽为吾子,却不及汉家天子了解为父呀…”

面对儿子情绪激动的质问,贾诩摇头一声失望的叹息。

贾穆一愣,没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

“你当真以为,为父贪图什么高官厚,贪图什么三公之位,贪图什么升官晋爵吗?”

贾诩一连串的反问,把儿子问到神情茫然,一脸愣怔。

“其实这么多年来,为父每一天都活的小心翼翼,投奔的每一位主公,献上的每一条计策,皆是为自保性命,保全我们贾家罢了。”

“当年劝说西凉诸将反攻长安是如此,后来劝说马腾归顺曹公是如此,今日决心归顺汉家天子,亦是如此!”

“今汉军已兵临长安城下,以汉国的国力,以汉天子之雄才大略,以那萧景略的神机妙算,秦国覆灭已成定局,没有任何人能扭转这大势。”

“为父也曾向曹公献计,令他放弃关中凉州,保存实力全师退回益州,唯有如此方有机会依托秦岭天险,守住这益州一隅之地。”

“如此,为父也能在益州终老余生。”

“可惜曹公已无壮士断腕的勇气,先是听从张松之言拒守渭口,现下又要死守长安。”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人地皆失,连退守益州的兵马也要损失殆尽,秦国终将难逃覆灭。”

“既是如此,为父何必还执着于辅佐曹公,与汉家天子一味为敌,最终为秦国赔葬?”

贾诩头一次向儿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尔后眼中掠起庆幸之色:

“今既是汉天子主动招抚为父,给了为父一个保全性命,保住我贾家的机会,你告诉为父,我有什么理由不抓住?”(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