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五百七十八章 系统培训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五百七十八章 系统培训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报告会后,李维刚和张伟超又把周至约到了办公室里进行恳谈。

“这次事故属实是侥幸。”李维刚在会上和会下的言辞却是截然相反的两套,他认为巴星发生这样的事故就不应该,其根本原因就是送来组装之前,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认真复检,即便是没有造成更大损失,依然属于侥幸。

当然了,品质流程管理系统的功劳是不容否定的,要是没有这套系统,火箭的品控就做不到现在这样的程度,结果肯定是凌空解体渣都不剩。

有了这套系统,才有了除卫星以外的其它流程的完美管理,才有了应急机制的及时生效,才有了能够取得侥幸的资格。

所以这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给高层敲响了警钟,关键是更让他们看到了解决症结的希望,那就是在军工企业全面推行这套管理体系。

“苏联解体之后,那些国家的军工企业运转比我们难多了。”周至现在已经是经过考验,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好同志”,张伟超也就不在乎透露一些消息给他知晓:“不少企业,研究所,都在寻求市场转型,这也给了我们国家的军工企业很多的机遇。”

这话周至作为后来人当然知晓,前苏联的解体也让中国军工接收到了不少的“遗产”,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啊呸呸呸不能这样打比方……

“你干嘛这样的表情?”看到周至神色古怪,李维刚问道。

“没有没有,我刚刚是想到了另一件事儿上去了。”周至正色道:“所以这回咱们国家会捡到不少洋落,比如设计图纸工艺文件之类,还有不少专家是吧?”

“是,休克疗法,俄罗斯货币资产一夜之间贬值一万倍。”李维刚说起这个来就摇头:“相当于前一天你还是千万富翁,一觉醒来银行存款就只剩一千块了,这谁受得了?”

其实整个过程当中,获益最大的还是西方,不过中国也的确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要进行后期研发,更需要优良的管理系统来支撑。”李维刚说道。

“那需要我做什么吗?”周至问道:“后期的移植工作都交给基地的同志们了,四叶草只负责了算力矩阵,虚拟机,COSTS,智能终端,企业级QPM移植,至于最后与军工管理体制相结合,主要是他们做的,毕竟这里边还涉及到一个密级制度问题。”

“是,”李维刚说道:“的确是存在这么个问题,所以有一件事情,恐怕又得麻烦小周了。”

“李总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周至认真道:“能够提供让军方都满意的产品,本身也是我们产品可靠实用的背书保证,对于我们打开市场是很有好处的,起到的效果可不是打一千万广告换得来的,咱们这算是双赢合作模式,有什么要求您只管说。”

“是这样的,我们还想委托你们集团,为我们培养出一批,一大批联合小组那样的人次。”

“张斌罗玉娟他们……”周至便问起了之前联合小组里的基地成员。

“他们已经被调走了。”张伟超苦笑道:“首都和酒泉要人,帮着也把这套体系给建立起来。”

李维刚说道:“除了首都和酒泉,其他条线的同志们也需要大批人才,将各自的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起来,以提升我们军工单位的战斗力!这件事情,只能拜托给你们四叶草了。”

“那这样吧。”周至想了想说道:“我们在青城山脚下有一个基地,是集团内部做培训和团建用的,条件还算是不错,设施设备也比较齐备,环境也相当的隐蔽。”

“我们可以将那里作为培训中心,暂时交给军方的同志们接管,我们派出这次参与联合研发的小组在那里对你们派来的人进行培训,你们看如何?”

李维刚和张伟超面上都是一喜,李维刚不由得问道:“你们还有培训基地?”

“嗯,”周至对李维刚的反应有点好笑:“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是我们是民营的企业,而且的确有这样的需要。”

“那地方挺大的,当然了和你们军方的场地不能比,不过也至少能够容纳两三百人进行培训,条件嘛……泳池,健身房,电影院,电教室,标准跑道球场这些都有,差不多一个二级城市师范学校的规模大小。”

“这就相当不错了。”李维刚伸出手和周至相握:“多余的感谢话我就不说了,我们这就向上级汇报,要是上级同意,我们就这么办。”

从基地出来,周至不由得想起一个事儿,大前年的时候,国家以五亿美金,九亿美金的轻工业产品,从当时的苏联那里买到了二十四架苏27飞机。

这批飞机相当的先进,当时在苏联也不过服役十年,甚至还有许多部队都无法装备,对于空军战力的提升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去年中俄进行了新一轮的谈判,这一次除了飞机,两国还商谈了技术转让。

今年双方终于成功签署协议,中国被允许生产200架苏27战机。

在生产早期由俄方面提供零部件,在国内组装,之后逐渐增加中国产零部件的比例,最终形成独立生产四代战机的能力。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好玩了,这个协议没有最终完成,原因是中国很快具备了复刻苏27的能力,复刻出来的飞机叫做歼11,很快又升级到歼11B。

相较于原版的苏27战机,歼-11B在航电系统以及雷达方面更先进,战斗力已经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这个时候中国已经看不上苏27甚至歼-11B了,完成技术吸收后,沈飞很快在歼11BS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自己的四代半——大名鼎鼎的歼16。

因为这个原因,上一世国家好像只生产了一百架出头的苏27,相当于合同仅仅履行了一半就被放弃了,好像两个国家还因此打了一阵口水仗。

后来改为进口苏35,结果不到三年就退役了。

空军由此正式开启了国产装备狂产升级之路,由国土防御进化到攻防兼备的转换,踏上了逆天之旅。

看着瓦蓝蓝的天空,周至思维不停地浮想联翩。

要是这次培训能够有空军的同志,那可能就有点好看了,搞不好苏27都不用生产到100架就得刹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