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宋渊欢之 > 第二百二十一章傅婉蓉(二合一)

宋渊欢之 第二百二十一章傅婉蓉(二合一)

作者:柒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1:42: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按照天启朝的规矩,一甲三名在传胪唱名后便直接授予官职。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是朝廷中主管文书著作的官衙,职掌修国史、编辑奏章、进讲经书,以及草拟诏谕、制诰等文章,是高级的文字笔墨工作,其地位下连百官,上可通天,不容忽视。

登第的第二甲、第三甲进士不是马上授给官职,还要参加一次朝考。

朝考一般在唱名后第三天举行,地点在保和殿,这种考试主要是考选庶吉士。

其制度源于前朝,采取经书“庶常吉士”之义,因而有庶士之称。

一开始庶吉士由内阁自选,或者由礼部选送,或者另外命题考试选取,并无定制。

直至二百年前通过大臣谏言改变了方式,让新科进士抄录自己平日所作之文呈送礼部,转交翰林院考订,从中选择优秀之人,吏部、礼部同内阁大臣一起到东阁再出题考试。

此后有时并不考选,考选时便按此种办法进行。

当朝考选庶吉士的方法同前朝大体相同,没有一定数额限制,而且每科进士都选。

庶吉士的选用方法是:把复试、殿试、朝考等第高下合起来进行统计,而这里边又以朝考为重,复试、殿试、朝考中等第高者则选为庶吉士。

不过录取、分配之时,受到各分省的限制,统计之时不能不留有伸缩的余地。

因为复试、殿试、朝考都弥封试卷,不分省分,而阅卷之人都是凭文去取,各省文风高下有别,水平不一致,文风较优的省自然居前者为多。

由此,各省选取庶吉士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取。

除殿二甲和复试、朝考都是一等的必须录取之外,在文化发达、考生普遍水平较优的省分要求就高一些,而文化相对落后,考生水平相对说来比较低的省分要求就要降低一些。

新科进士经过朝考之后,开始授官:名列前茅的用作庶吉士,等第次之则分别授以主事、中书、知县三类官职。

全班进士都由翰林院带领、引见,用珠笔画了圈的便选为庶吉士。

画尖的分别用做主事和内阁中书。

画点的一般到各分省用做知县。

如果在殿试朝考中文字出现谬误,或考场犯规的则以知县归班,不安排给分省。

总之,只要登进士第,在天启朝便有较好的仕途经济,即使不做高官,社会地位也比较显赫,甚至不愿做官的,也有很高的身价,各级官吏都不敢轻视。

这次的状元和探花都是从一个文风不盛,水平不高的地区录取的,这让京城那些自认为优越的监生和贡生心有不平。

章府

“公子,表少爷来了。”小厮禀报道。

案桌上的男子一身上好的月白色衣衫,头戴方巾,抬起头,菱角分明的脸庞犹如雕刻般,他只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被叫做表少爷的名为黄楚颉,此事他一脸不悦快步走了进来,泄愤一般坐下。

“你又怎么了?”章公子名为章靳斋,他放下笔,看着对面的黄楚颉开口问道。

黄楚颉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武安侯怎么想的!我们这么多监生竟比不过两个不知从哪个旮旯冒出来的。”

章靳斋皱眉,低斥道:“不可乱语!”

黄楚颉委屈道:“本来就是!”

章靳斋说道:“这次的录取与以往录取的性质不一样,是从策论的可行性出发。既然你不行,只能说你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切合百姓。”

没有投武安侯所好。

黄楚颉没敢多说什么。

他收到消息。

原本他的卷子已经进了前十,能有进一甲的机会。

就是因为武安侯这么一遭,弄得他们好些人得的名次比预计的还要差很多。

二甲二十三名。

他如何能甘心?!

黄楚颉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道:“表兄,表嫂是不是阳江府的?”

章靳斋听黄楚颉这么一问,点了点头。

黄楚颉身子往前倾,问道:“探花郎姓傅,是不是和表嫂有关系?”

章靳斋一听,问道:“探花郎是阳江府大榕树村人?”

黄楚颉有些记不清道:“我就记得是一个大什么树村,反正是有个树,而且,巧合的是他也姓傅,叫傅传林。”

章靳斋敛眉,若有所思。

傅传林。

他大舅子就叫傅学林。

这两个人,或许还真是有他不知道的渊源在其中。

黄楚颉沉不住气道:“表兄这你还有什么好想的?把表嫂叫来问一下不就行了?”

章靳斋见此也就让下人去唤人。

下人不一会儿就回来了。

还不待下人禀报,黄楚颉问道:“表嫂人呢?”

下人这才说道:“少夫人同夫人一起去城外烧香了。”

章靳斋这才想起来,昨晚夫人同他说过。

黄楚颉:“……”

章靳斋说道:“既然如此,等夫人回来了我再问问她。”

黄楚颉点头。

也只能这样了,难道他还跑去城外把人给拉回来不成?

章靳斋如今官职为太常主簿,为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

章靳斋父亲为正五品寺丞,他走的是子承父业的路子。

原本他应该离开京城去做知县的,不过,品阶都为正七品,京官自然比外放更好。

云居寺

“寺在云表,仅通鸟道……,

山腰常有白云萦绕……”

故称“云居寺”。

云居寺山门前有杖引河绕寺而过,河水潺潺,四季涌流,似带如练。

河东为白带山,两山相望,一水分流,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河下游不远,有一座用条石砌垒的石桥,桥上有雕龙盘卧,此桥称之为“款龙桥”,每当丰水季节,河水涌涨,从桥洞摇头摆尾钻出,实为一大奇异景观。

傅婉蓉烧了香出来,手不自觉地抚在肚子上。

眼底是化不开的焦急和苦恼。

她嫁进章家已快三年,如今还未有子嗣,不说母亲着急,她自己也着急。

傅婉蓉见夫人出来后连忙过去搀扶,章夫人撇了傅婉蓉一眼后最终还是没说话。

她一开始就不同意这门亲事。

她不想让儿子娶了这个“上了年纪”的姑娘,若不是她有个好兄长,而她的兄长又娶了范家的女儿,也勉强算是门当户对后,再在儿子的坚持下,她这才不得不答应。

如今她真是后悔,果然,这“上了年纪”的姑娘就是不好生养。

因为生活在村里,身子亏空得厉害,这让原本就子嗣不旺的章家可如何是好?!

章夫人一想这个就来气,她都同儿媳拜了多少次观音了,什么用都没有!现在她都懒得开口了。

傅婉蓉颔首低眉,因为没有子嗣的原因,她在章家是委曲求全,事事顺从,什么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不留话柄才好。

若说傅婉蓉还未出嫁之前吃得差那倒不至于差多少,偶尔还是能吃上专门给傅学林炖的鸡汤的,只是相较官宦人家隔三差五这补补那补补的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一路无话,回到章府,傅婉蓉服侍了章夫人吃过晚膳后这才得了片刻休息。

“公子。”门外传来丫鬟的声音。

傅婉蓉连忙把手贴在发髻上,看着身旁的丫鬟,神情有些紧张问道:“乱吗?”

丫鬟摇头,只帮傅婉蓉重新扶了扶有些歪了的发簪。

待丫鬟弄好了,章靳斋也进来了。

傅婉蓉撑着疲惫的身子上前行礼。

章靳斋虚扶了她一把,说道:“今日可顺利?”

傅婉蓉帮章靳斋宽衣,同时扬起笑容,说道:“如今难民已经安置在城西,不影响出行,一路还算顺利。”

章靳斋点头,握着傅婉蓉细小的手腕,有些心疼地说道:“看你又消瘦了些,我同母亲说说,让你休息一段时日,你就是太累太要强了。”

傅婉蓉连忙摇头:“母亲把中馈交给妾身,正是看重妾身,夫君可不要伤了母亲的心。夫君不用担心,只是近日食不终味,过段日子就好了。”

章靳斋见傅婉蓉坚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说道:“既然食欲不振就让大夫来瞧瞧,别傻傻地忍着。”

傅婉蓉心里甜蜜,她忍不住露出笑容,夫君这么说,再辛苦她也觉值得,温言嗯了一声:“听夫君的~”

章靳斋接过傅婉蓉递过来的温水,喝了一口,这才直奔主题问道:“今年的状元郎和探花郎你可认识?”

傅婉蓉闻言眸底神色一僵,随即摇头,说道:“最近妾身一直在忙,没怎么留心,夫君为何这么问?”

章靳斋把傅婉蓉的异色收入眼底,仿若未察觉,说道:“今年的状元郎和探花郎同你皆是阳江府人,且探花郎叫傅传林,而大舅子叫傅学林,这不会是名字碰巧相似吧?”

傅婉蓉抿唇,说道:“妾身有一位堂兄也名为傅传林,不过我们已有好几年不见,他一直未曾回家,夫君也知妾身家之前的情况,堂兄比妾身家更糟糕,许久不知他下落,家里人都以为他……,如今出现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妾身没见过他,也不敢妄下断言。”

这就是说她的堂兄估计没有钱支撑他赶考进京。

其实进京赶考是可以同朝廷报销路费的,只是恰巧碰上皇权更迭,天灾降临,今年的路费到现在还没得报销。

章靳斋看着有些紧张地傅婉蓉,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只说道:“你这么说也不无道理,这事暂且放下。”

章靳斋一把拉过傅婉蓉的手,说道:“最近妹妹同我说你看上了一匹缎子,为何不买?”

傅婉蓉听言心下舒了口气,庆幸夫君没再追问,听到后面又面色微红,说道:“那颜色太艳了,我这年纪……”

章靳斋大拇指摩挲着手里的柔荑,又捏了捏她的鼻子,说道:“瞎说,若是夫人把发髻放下来,说你二八年纪都说大了。”

傅婉蓉嗔了一眼章靳斋,声音绵柔:“油腔滑调!妾身去看看香汤好了没。”

章靳斋见傅婉蓉身影离开后,上扬地眉眼缓缓归于平淡。

傅传林十有**就是婉蓉嘴里那个不知下落的堂兄。

不过,看婉蓉一副不愿意提起的模样,这其中怕是还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在其中。

如今大舅子远在聊城做知县,去信问怕是也问不出什么。

章靳斋揉了揉额头,这事只能暂且搁下,有机会他得去会一会这个探花郎。

出了房门的傅婉蓉紧绷的身子一松,她深呼吸。

宋忆、傅传林。

怎么这么巧,都是她知道的名字。

她不敢相信,可是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两个人同时出现,且名字还一模一样。

那肯定就是她知道的那个宋忆和傅传林了。

状元!

探花!

傅婉蓉只觉得命运造化弄人。

兄长当年也不过二甲六十三名。

母亲当年做的事她知道,她还,还曾欺负过傅传林,若是傅传林记仇怎么办?

兄长母亲皆不在京城,独留她一个人,而且,夫君已经有所怀疑,夫君若是遇上了傅传林呢?

知道自己曾经那样对待过堂兄,他,还会喜爱自己吗?

傅婉蓉只觉得那颗被章靳斋温暖的心瞬间就凉了下来。

她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即便婆婆对门不当户不对的自己心怀不满,对自己不能为章家开枝散叶而有介怀,可只要有夫君,她就觉得这一切都不算什么。

若是她命中注定无子,她愿意给夫君纳妾,只要夫君还一如既往地爱她。

傅婉蓉捏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的肉里,她仿若没察觉疼一般。

她得找个机会去看一看,这人究竟是不是他。

即便到了现在,只要没见到真人,傅婉蓉还是心存侥幸,只希望对方是同名同姓之人。

……

傅渊之和阿弟已经开始上任。

翰林院并没有实权,不是实权官职,不参与机密大事的决策,只是在皇帝需要的时候,才叫来提供参考意见。

武安侯因为有很多不懂,可以说傅渊之和阿弟上班见到最多的人就是武安侯。

两个啥都不懂的人按理说不应该这么快就能见到武安侯,可武安侯不是规矩人,不懂就多看多听就好了,又不是蠢人。

那天说道游学,他事后了解到了,这两个人他有印象。

把风王敛财的清风寨给捣毁了还能平安无事的继续游学。

到了江宁府还能安然无恙从已经被包围的风池书院脱身离开。

怎么看这俩书生就不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武安侯已经迫不及待看那帮老东西栽跟头了。

武安侯感叹:好在风王已死,否则这俩可不是现在这么风光的样子咯!

傅渊之和阿弟被武安侯那别有深意的眼神看得心里怪怪的,毛毛的。

阿弟强自镇定,不怕不怕,还有傅大哥呢!

这时,在宫外的宋欢突然就闲了下来。

最近被那些富户送礼,里面有不少是送金子银子的,估计提前了解了咱们状元爷和探花郎的经济情况,直送进人的心窝子了。

如今她们还在老地方租着,这么租着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房子……

房子!!!

宋欢腾地一下从床上翻了起来,如今京城经历了一场天灾,又加上经济萎靡,她是不是可以去看看房子价格?看看能不能趁机买房了?!

状元和探花总不能一直租房子吧?

宋欢只觉得自己又得忙起来了,拾掇拾掇,她直接就离开家直奔牙行。

感谢昨天投推荐票的同志们~

比心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