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长孙无忌脚步轻快地离开立政殿,毫不掩饰嘴角的笑意。

“长孙公,有好事?”路过的同僚向他打招呼。

长孙无忌和气地一一回礼:

“当然有好事。陛下奖惩有方,对功臣不吝奖励,乃是江山社稷之福啊!”

同僚一听,便知道长孙公又在最近的一笔政治交易中得利了,纷纷向他拱手:

“同乐同乐。不如散值后一起去吃酒,大家共享这社稷之福啊?”

“下次一定。”长孙无忌心情轻快地和同僚们开着玩笑,转身通过武德门,走进了东宫。

刚进东宫,一支箭擦着他的耳朵边,射进了他背后的土垛里。

在他面前,有许多披发左衽、突厥扮相的……人,正挥舞着刀剑弓箭,在东宫的庭院里张牙舞爪。

长孙无忌的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不是吧,又造反?

“舅舅!”

“长孙公!”

东宫的那些“突厥人”中,两名头领打扮的人骑着马,向长孙无忌踱步过来。

不消说,其中一位披头散发的,正是酷爱角色扮演的太子殿下李承乾。

而另一位的来头同样不小,是太上皇李渊的庶子、当今圣上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汉王李元昌。

别看李承乾和李元昌差着辈,但年纪其实没有相差多少,臭味相投——

但这点小伎俩,何尝逃得过长孙无忌的眼睛。

李元昌是在投其所好,故意接近李承乾。

必有所图。

长孙无忌轻快的心情低落下来,礼貌而冷淡地问:

“二位殿下在做什么?”

“模仿突厥人作战呀,刚才射来的箭没有箭头,舅舅莫要上心,哈哈~”李承乾模仿糙汉子大笑几声,偏笑出了个百媚生的模样。

李世民的算盘落空了。

吃了突厥人一吓以后,李承乾似乎认为突厥人果然够男子汉够英雄,更坚定了他当一个精突的想法。

长孙无忌的脸色越来越黑:

“殿下将来莫非要以突厥人为榜样,把中原当成大草原?”

李承乾大笑着拍打马鞍:

“是啊,也学突厥人那样,分成东西中原,孤与汉王各领一半,岂不美哉?”

李元昌觉得对方好像在聊非常危险的话题,借故溜走了。

李承乾腿脚不便,就这么坐在马背上。长孙无忌替他牵马,走到僻静无人的角落,铁不成钢地问自己的外甥。

“从九成宫回来以后,殿下愈发自暴自弃。这是为何?”

李承乾凄然一笑:

“父皇总是为孤树立敌人。先是魏王,现在又是李明。

“如果他想另立新储君,又何必这样钓着孤,让孤日日惶恐不安?”

长孙无忌感到一阵胃疼。

果然,九成宫事件中李明殿下大放异彩,让太子感到了强烈的威胁。

更令太子挠头的是,就算现在想杀李明也杀不了了。

在力挽狂澜拯救了整个皇室,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孝心后,如今的李明已是圣宠缠身的不败金身。

李明若有事,陛下一定震怒。

如果太子现在敢对李明造成伤害,那么陛下也未必不敢换一个储君。

毕竟,嫡子还有两个呢。

或许太子殿下现在也在后悔,为何没有在陛下不省人事的那个晚上,将李明一劳永逸地给……

不过如果李明那时候就没了,那么包括太子在内的一大票皇亲国戚,或许都活不到今天。

唉,那熊孩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长孙无忌也感到非常纠结。

就在他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在意识的大草原上疾驰之时,李承乾的一个更狂野的问题打断了他:

“舅舅,父皇现在与杨妃如胶似漆,他不会人走茶凉,将与母后的多年恩爱抛诸脑后,而欲将李明……

“扶正吧?”

长孙无忌看着这位既胆大妄为、又胆小如鼠的神经质外甥,不由得笑了起来:

“殿下自可安心。臣今日前来东宫,便是来为殿下打消疑虑的。”

“哦?发生了什么?”

李承乾是很相信这位能干的舅舅的,表情立刻多云转晴,心态也冷静下来。

在他冷静的时候,他的脑子动得一点也不比父兄差,直指重点:

“九成宫事件之后,父皇自然是要给皇弟李明封王的。

“莫非,父皇给他的封地……”

长孙无忌静静地点头,小声道:

“封李明为宋王,主政徐州。”

“徐州?徐州……呵,父皇给他的是徐州?!”

太子的眼睛重新有了亮光,嘴角也欣慰地勾起,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父皇圣明。

“徐州可是风水宝地,希望皇弟将来好生治理,莫负皇恩啊。”

…………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长安,侯宅。

侯君集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与家人们尽享天伦之乐。

但在今天,他早早地哄侯宝琳出去玩,专心在里屋接待一位贵客——

他目前的顶头上司,未来的宋王,李明。

宋王府司马侯君集展开地图,向主君李明分析着未来根据地的战略形势和得失。

“抛开战役是非不谈,单论战略地位,徐州这个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李明舒适地斜靠在窗边,嗅着暴雨过后庭院里的泥土香,听着十四党新员工的第一份汇报,不由得皱起眉头:

“徐州是通衢之地,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为何凶多吉少了?”

面对自己人,李明从来不端着,态度向来相当随便。

替李世民搞定九成宫之变、攒够皇恩后,他第一个点的就是侯君集的将,点名让吏部尚书侯君集辅佐自己。

李世民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虽然他也担心李明势力坐大,会不会导致皇子之间有所缓和局面再次激化。

然而没有办法,李明的皇恩点数已经快溢出了。

说破了天也就一个幕僚而已,李泰、李治身边的僚属比李明更群星璀璨。

对于这样“小小”的要求,再拒绝就有点不仁义了,是要被褚遂良写进史书供后人批判的。

“因为徐州是中原古战场。”侯君集的回答打断了李明的回忆。

李明:“所以呢?”

侯君集:“所以徐州打了很多次仗。”

李明:“然后呢?”

侯君集:“说明徐州这地方很适合打仗。”

李明:“你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半席话。

看着闪烁着清澈的愚蠢的少主,一向脾气火爆的侯君集却出奇地有耐心,拆开揉碎了细细道来:

“因为徐州是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兵荒马乱之时,很难稳定发展。”

他展开地图,耐心地解释道:

“徐州北接齐鲁,西北直通中原河洛,南下直达淮水,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加上汴水、泗水流经,这导致徐州成为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易攻难守。若天下动乱,此地无法为前线稳定提供粮草兵马,还要浪费兵力防守。”

第一天为十四党上班,侯君集的积极性也很高。

皇帝能顶住太子、长孙无忌的异议,强行把侯君集拨给李明,同样离不开侯君集自己的努力——

毕竟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不辅佐李明、毋宁死了。

李世民能怎么办?真的赐死侯君集?

别忘了,侯君集也同样攒了一大把皇恩点数,在暴雨中亲手救了李世民的命呢!

回宫反手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他李世民难道是当今舆论和历史评价没有任何留恋了么?

所以,在两方面不可抗力的作用下,李世民毅然决然地排开太子一党的反对,选择满足李明的愿望,强行将侯君集封为宋王府司马——

司马是王府之内主官军事的最高长官,与房玄龄所担任的长史分工合作,为亲王打理府上的文武之事。

“原来如此。”李明摸着并不存在的胡须,若有所思道:

“也就是说,父皇赐我的东西,不论是宋王的牌匾,还是两州刺史、一府大都督的实职,只是听着唬人。

“然而一旦与朝廷为敌,我的地盘将会很容易地被敌人攻破,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活靶子而已?”

侯君集重重地点头:

“正是如此。”

“嘶……”李明也沉思起来。

“看来,这个封我为宋王的提议,也是一枚糖衣炮弹啊,中看不中用。

“我们得另寻一块风水宝地,展开我们的事业。”

这就是李明今天找侯君集商量的原因——帮忙参谋参谋,自己受封宋王有没有暗雷。

如果有雷,那么应该向李世民请求换哪块封地。

糖衣炮弹是什么……侯君集已经习惯了李明的口癖,很自然地忽略了偶尔蹦出来的怪词儿,走到书架旁,拧了一下暗处的把守。

机关打开,呈上一摞折迭过的纸。

侯君集将纸铺展开,几乎铺满了整个书房。

这是整个大唐的地形地貌图,其中的标注巨细靡遗。

这是各地斥候探子多年以来所勘探得到的地形情报,再由侯君集将这些情报亲自汇编成册。

整理成了这么一张巨大的、包罗万象的地图。

毫不夸张地说,这张地图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生命,蕴含着无价的情报信息,可以被列为最高等级的国家机密。

侯君集将此图私藏,一直不敢让他人知道。

而如今,他就将这份信息量巨大的地图随意地铺在地上。

任由李明爬来爬去,寻找适合“创业”的地点。

“应该选择哪里开局呢……”

李明对着密密麻麻的地图抓头皮。

他要趁现在皇恩点数足够,向父皇提要求换一块封地。

和上次虚封曹王不同,这回他获封的是实权诸侯王——

称呼诸侯王一点也不过分,因为除了王位,他还额外获得了两州刺史加一府都督。

给钱、给地又给兵,统管当地军政大权。

这也是李世民经常玩的操作——

让自己信任的子孙后代们总领兵马,割据一方。

是的,李世民心中其实一直都有一个分封梦。

几年前,甚至搞出过“世袭刺史”这种打了郡县制皮肤mod的异姓诸侯王。

好在这抽象操作被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联手打了下来。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这思路是很有道理的嘛——

周实行分封,国祚八百年有余。秦选择中央集权,二世而亡。

汉郡国并行,国祚四百余年。隋选择中央集权,二世而亡。

把子孙分封道各地,既能增强李唐皇族对地方豪强的控制力,又能共同拱卫京师。

退一步说,就算最后强干弱枝,各诸侯不服中央,效仿春秋战国互相征伐。

至少也能保证,最后能成功登基的,依然是李唐皇族的子嗣。

而李世民的这番操作,就也李明留下了一个极大的回旋空间。

同时有了地和人,他就有了稳固的基本盘。

而有了基本盘,他就能挺直腰板,与各敌对势力正面对抗。

现在的李明,俨然成了房间里的大象,避无可避。

所以,他要改变过去“韬光养晦”的策略,开始积蓄力量,伺机主动出击。

封地就是他硬实力的来源,进可攻退可守,是未来能倚靠的最大资本。

进,可增加自己在朝堂的分量。

退,又是一个能避祸的大后方。

不过分封也是一门学问,可以粗暴地理解为一种另类“房地产”——

最重要的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所以,必须小心选择开局地点。

如果空投到了徐州这样的四战之地,容易落地成盒。

李明忽然有种在玩模拟经营策略游戏的感觉。

正当他沉浸在各地的山川关隘之中时,门口传来一个毫无波动的声音:

“你们在干什么?”

李明抬头。

来者是房玄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