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317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你说什么?桥?!”

李世绩大喝着问道:

“你说伪明的叛军在泗水上搭了一座桥?!”

他的咆哮掺杂着不信、不解和不忿,把斥候震得五脏六腑都好似产生了共鸣。

可怜的斥候求救地望向一旁的程知节,希望这位老将能比激动的大总管更老成持重一些。

殊不知,卢国公程知节仿佛变回了当年瓦岗寨上的程咬金,比李世绩还要冲动,揪着斥候的衣领用力摇晃,吼声如同雷鸣一般:

“你确定自己的眼睛没有看错?!给老子擦亮眼睛再好好看看!”

倒霉的斥候被震得肝胆欲碎,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几位将军不可谓经验不足,都是从隋末唐初的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可是,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将仍然被明军的这番骚操作给震惊得风度尽失,这让斥候和周围的士兵在吃惊之余,也隐隐意识到——

这次大概真的大事不妙了……

“咬金,唉……你冷静些吧。”

还得是大总管李世绩,他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问那斥候: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到底看见了什么?”

斥候发着抖,将自己的所见一五一十都坦白了:

“回将军,小的一直潜伏在匪军的营地边上,就见那叛匪军排成整齐的行军队列走在泗水河面上,向着河对岸行进,如履平地。

“因为天黑,加上他们没有点燃火把,所以看不真切。

“小的心说奇怪,凑近了仔细瞧,才发现——”

那斥候嘴唇颤抖,回想起那匪夷所思的一幕,仍然感到震惊无比:

“才发现叛军建起了一座横跨泗水的大桥!

“他们正在通过那座大桥安然过河,跳出了我军的包围圈!”

李世绩深吸一口气,把“不可能”咽进肚子里,沉声问出了程咬金的同款问题:

“你确定自己所见为真?伪明的叛军刚刚抵达泗水河畔,才过了几天呢?”

“而且他们被四面围困,怎么可能凭空手搓出一道桥来?”一旁的李大亮忍不住插嘴问道。

“这个……那个……”斥候被问懵了。

他只能确定自己的眼前所见,明军似乎是真真切切地过桥走了。

至于这桥是哪儿来的,背后蕴含了什么道理,这就有点为难他了,他只是一个大头兵。

“现在纠结这‘一夜桥’是怎么来的也毫无意义。”

李世绩最先回过神来:

“必须先阻止对方撤退!”

经他的提醒,其他被震惊得暂时手足无措的将军们也恢复了清醒,有条不紊地准备起来。

“郭孝恪在左翼,李大亮在右翼,由我居中军,备好火箭桐油,向敌军阵营发起夜袭!”

程知节有条有理地发布着命令。

明军是怎么做到一夜之间搭起桥梁的,这事儿留待以后再谈。

当务之急,是阻止他们过桥!

如果不能将明军锁死在包围圈里,就这么放任他们撤到河对岸,那一切就全完了!

大唐的后劲是不如大明的,如果不能在初期打出绝对优势,那么在与大明的后续竞争中,大唐将全面落入下风!

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口气把明军的主力全部消灭掉!

“报!”

然而就在唐军准备仓促发起反击时,传令又带来了坏消息。

“明军前来袭营!”

众人脸色一沉。

这是一套组合拳啊,以袭营来掩护大部队撤退!

李靖那老小子,老谋深算啊!

“不要理会!”

李世绩气得满脸通红,但硬是把这股气咽了下去,做出理性的判断:

“那是为了拖延我们步伐的缓兵之计,我们不可中计!

“李大亮、郭孝恪,你二人率守备部队防卫营帐,拱卫太上皇陛下。

“卢国公,你与我各带精兵轻骑五千,前去进攻明军大营,烧毁大桥,阻止其撤退!”

这道命令没什么毛病,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也就是敌人逃出包围圈。

夜战精兵一万是大半夜能动员的极限,况且战场宽度有限,人太多也没什么用。

一万骑兵毁一座桥,足矣。

“进攻!”

唐军迅速组织起防守的队伍,在黑暗和火光的交错中,与来袭的明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夜间的视线不佳,根本看不清楚敌方的规模,只是似乎到处都是人。

李世绩率领反击的队伍绕过战场,直奔大营的出入口。

在匆忙中,能迅速拉起一支一万人的进攻队伍,这足以证明唐军的训练有素。

可就在这支精兵接近营房大门的时候,火焰噌地爆燃,直冲天空。

明军的细作营房门口堆积着干柴和桐油,只等他们靠近,便立刻点燃,阻挡他们的去路!

如果要灭火,势必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狡猾的李靖……他们是铁了心要挡我们的路!”

李世绩盯着冲天的火光,气得目眦欲裂。

“来不及了,冲!”

程知节就比他直接多了,一马当先,带头强冲火焰。

兵贵神速,时间是生命,更是大唐的国祚!

早一刻钟把那座该死的桥焚毁,就能多留下几百上千的敌人,为今后的战争多减轻一分压力!

“卢国公,小心些!”

李世绩率军匆忙跟上。

他们的部队顶着熊熊大火,竟硬是冲过了封锁。

在开阔的地带,大火只是看起来吓人。

如果能真的不顾一切地埋头硬冲,再大的火势也阻止不了他们。

一万人就这样有惊无险地渡过第一道难关,顺利冲出营房,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

“有损失吗?”程知节勒住马头,大声回头喝问。

李世绩大声回答:

“损失有一些,但比较轻微!

“烧伤了一些人,但更多的是被埋伏在火场周围的明军细作用暗箭所伤!”

“妈的,卑鄙小人!”程知节痛骂一声,扬鞭猛地一抽马屁股。

“继续行进!李靖越是阻止我们,我们就要越早反击,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

二万唐军精锐冒着夜色,不顾一切地向明军的营帐狂奔。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一路无言。

国家的兴亡、社稷的存废,就全系在今晚的这场战局上了!

很快,前方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火光。

明军营寨映入眼帘。

在营寨的后方,能隐约看见一排排整齐的火把,沿着泗水河岸缓缓地移动着。

火把移动到河岸边的某一个地点时,便会不约而同地熄灭,如此周而复始,仿佛在那个地方站着一只吞吃火焰的精灵。

李世绩眯细了眼睛,仔仔细细地望向那个位置。

只见在火光中波光粼粼的泗水河面,在那个位置断开了。

有什么东西盖住了河面,阻碍了火焰在水里的反光。

“是桥,那里真的有座桥……”李世绩喃喃。

程知节的脸色发黑:

“他们真的在河上搭了一座桥?就这么短短几天的工夫?”

“恐怕不仅仅是这么几天,那座桥对面大概可能已经修建了有一段时日了。”李世绩微微摇头:

“这个地方远离战场,也许我们只是一直没有发现。”

得知对面居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偷鸡,程知节气得脸更黑了。

“那群叛匪居然……有胆识!”

李世绩的脸色则比他还要严峻许多。

“不仅仅是胆识。能提前在这关键的位置造桥,而且这么快就能造完……

“不论是战略眼光,还是工匠建造的进度,他们都远胜过我们……”

从选址到建造,桥梁都是一门系统性工程。

大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恰到好处地建起一座桥。

这背后蕴含的国家动员能力和生产力,远超想象……

“胜过我们再多又有何用?老子一把火就把他们的桥给烧了!”程知节可没有这个闲心和李世绩一起大发感慨。

他勃然大怒,对着那座河上的泗水桥挥舞着手臂:

“全军听令,将那座桥夷为平地!”

破坏总是要比建设要容易得多的。

造桥需要许多工匠的心血,而毁掉它只需要一把火就够了。

“是!”

唐军一鼓作气,雄赳赳气昂昂地扑向敌军阵地。

可是刚行至半道,忽然遭遇了一阵猛烈的箭雨。

“有埋伏?就地掩护!”

李世绩大惊,猛地一勒马头。

一支箭在半空中划出了完美的抛物线,恰好射在他跟前。

要是刚刚再进一步,他的脑袋就要被这支箭给射个对穿了!

然而,他手下的士兵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打头的几人当即被箭雨射成了刺猬,纷纷翻身落马,仿佛秋收的庄稼。

这支夜袭的部队出发太过仓促,轻装上阵,并没有携带抵御箭阵的厚重盾牌。

只能靠一身正气和身上的甲胄,来硬抗敌人的箭簇。

虽然坚实的唐甲能替他们抗住致命的箭伤,可是事发仓促,他们胯下的战马来不及装备任何防护,当即被射倒了一大片。

阵型顿时大乱,惨叫哀嚎呻吟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支唐军阵容乱成一片的时候,进军的隆隆鼓声唐突地响起。

有些士兵听取了鼓声的命令,闷头继续向前冲,很快被射下了马。

“别乱动!是谁在敲鼓?是谁命令我军前行的?!”李世绩一头问号。

程知节也是满脸迷茫地摇头:

“不是你下的命令吗?让士兵冒着箭雨快速冲过去?”

“不是我!”李世绩拼命摇头。

见鬼,大晚上的视野不佳,指挥出现了混淆,让本就混乱不堪的局面愈发失控。

一个很不好的念头在李世绩的心中萌芽。

“不是你,也不是我,那是谁在那儿敲鼓?”

鼓声愈来愈响亮,愈来愈接近,伴随着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

黑暗之中,杀出一支骑兵。

为首的是一员青年将领,一身金光灿灿的铠甲,英姿飒爽,头上却是不戴头盔,只包着一块火红的头巾,像火焰一样跃动。

“大明先锋薛仁贵,等候诸位多时了!”

那位小将大声自报家门。

李世绩心里咯噔:

“中计了!”

对面预判了己方的预判,料到了唐军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袭击泗水桥,所以事先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了伏兵!

至于今晚的劫营,只是对方故意设下的疑兵之计,骗取他们注意力的一次佯攻!

而明军的伎俩也确实奏效了。

李世绩真的以为敌人是在想方设法地阻止他们出营,在成功闯出军营以后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心无旁骛地一头扎进了包围圈!

“原来你们的目标,其实是我们么?是这支夜袭泗水桥的部队?”李世绩向那位小将大喝。

薛仁贵没心情和他唠嗑,立刻指示左右向空中燃放烟火。

火药已经发明了,虽然不足以轰爆城墙,但是绚烂的光芒在黑夜中传递进攻的信号,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杀声震天,斜刺里杀出大队步骑兵,迅速向发出信号的主将靠拢。

当伏兵终于走出黑暗、进入火把的照耀范围以后,李世绩、程知节都吓了一跳。

明军的规模之大,足够将他俩所率领的这一万轻骑吃干抹净!

“见鬼!泗水岸边地形平坦,根本没有什么可供大规模隐蔽的山林洞窟,他们到底是藏在哪儿的?!”程知节惊骇地质问。

李世绩面色苍白地回答:

“黑夜本身就是最好的隐蔽,恐怕他们一直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待命,只是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远方的泗水桥吸引了,没有发现近前的敌人!”

以多打少,以包围打被围,以有备打无备。

明军占据了一切在战场上可以占据的优势。

薛仁贵心情激动,难以自已。

多谢李靖大总管,给了他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

“杀!”

他大声喝令,仿佛要将这段时间被戏弄、被骚扰、被击败的怨气,一口气全部倾泻在眼前的这一万敌人身上!

…………

立时,喊杀声震天,明、唐两军展开了正面交锋。

空气中很快弥漫起了浓郁的血腥气,间或夹杂着金属撞击声和倒地呻吟声。

这场残酷的战斗非常激烈,但是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

因为唐军的劣势实在太大了。

他们本就仓促离营,轻装上阵,而敌人全是重装步骑兵。

不论从装备上、阵型上,还是人数上,唐军一方被完克。

饶是再精锐,可客观的差距也无法用士兵素质来弥补。

兵败如山倒。

一万唐军迅速被杀、被俘了大半,参与的兵力、连同两位主帅一起,也已被团团围住。

“放弃抵抗,投降不杀!”

薛仁贵向包围圈里的敌军大喝。

“投你奶奶个腿儿!有本事把我们全坑杀了!”程知节回骂道。

“敬酒不吃吃罚酒。”薛仁贵懒得和他们多费口舌,便要指挥军队发起最后的进攻。

要赶在天亮以前,迅速结束战斗!

“将军!”

这时,传令来报:

“敌人的援军杀来了!”

“什么?这么快?!”薛仁贵吃了一惊。

对面的反应也忒快了,这么早就发觉了不对劲,现在还没有天亮呢!

以薛仁贵的性格,这仗他肯定是要继续打下去的。

至少也要先把包围圈里剩下的那点饺子馅儿全吞了。

如果到嘴的军功不能落肚,以后他每晚睡觉都得气醒过来不可!

然而——

“李靖大总管有令,不可恋战,一遇敌人增援即刻撤退……”

薛仁贵咬紧牙关,在心里权衡再三。

最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

“大明的最精锐主力就在我手里,不可白白浪没了!

“撤!”

一声令下,明军令行禁止,立即回收部队,向泗水桥快速退行而去。

这就是明军的总战略——一切以掩护撤退为最终目标。

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摸一点便宜。

但是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把自己给搭进去。

…………

“敌人……撤退了?”

陷入重重围困的李世绩都已经绝望了。

可是在己方即将被歼灭的当口,明军却主动后撤,放过了包围圈里的大馅。

东方的天边浮现了一丝亮光,快天亮了。

“卢国公,你还好吗?”李世绩大喊。

在死人堆里,传来一个有些苍老、但很有精神的回音:

“我还没死!妈的,可我们的部队都快死完了,折损了一大半!一万精锐轻骑啊!”

“我们自己能活下来就算走大运了……”李世绩喃喃道,不知在安慰老伙计,还是在安慰自己。

“可是……敌人差点就能全歼我们,怎么最后就撤退了呢?”

仿佛是为了回答他的疑问,微弱的晨曦中,第三支军队现出了轮廓。

是大唐的援军。

为首的不是骑在马背上的战将。

而是一辆马车。

是太上皇陛下的龙辇。

“陛下!”

李世绩和程知节慌忙下马,上前迎接。

“你俩与其有空做这些有的没的,不如把仗打得好点如何呀?”

龙辇之中,传来李世民陛下的声音,揶揄中带着疲惫。

“……陛下教训的是,无地自容。”李世绩和程知节齐刷刷地羞红了脸,愧疚难当。

拦截敌人的部队,反而被敌人拦截,折损了大半的精锐。

损失惨重不说,还没有完成任务,放跑了敌人。

“唉……不怪你们,不怪你们。”李世民的倦意更浓了几分。

“你们追了,就会落入伏击圈。不追,就只能眼睁睁目送明军跳出包围圈。

“大明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这是他们在战略上的胜利,你们在战术上再怎么弥补也是无济于事的。唉……”

李世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带着不甘。

“不是你们败了,是朕败了,败给了朕的那个不孝子。”

兵对兵、将对将,而两位君主之间比拼的,则是战略。

李明在先输一手的情况下,利用前瞻性和大明变态的生产力,硬是在短时间内搭起了一座横跨泗水的大桥,扳回了一成。

有了大桥,谁也不能阻止明军撤回安全的齐鲁之地。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前期做的所有准备,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

明军成功地从他的手指缝里逃走了。一同在指间流矢的,还有打垮大明的机会。

他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陛下,还来得及!我们可以继续追击,将那座大桥毁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敌军没有撤离,能留多少是多少!”程知节仍然不愿意放弃。

“咬金,算了吧。”李世民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你猜对面有没有布置更大的陷阱等着我们?

“我们如果保存实力,将来未必没有一搏的机会;如果在这里把主力全都送了,就像刚才你们送掉了一万轻骑那样,那就彻底把翻盘的希望葬送了。”

他是一点也没有留面子,把两位将军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

在他们身后的远处,明军继续有条不紊地踏上新建的泗水大桥,向河对岸撤退。

以这样的速度,二十万大军很快就能完好无损地撤退到安全地带。

而唐军就这么看着,不敢拦阻。

鬼知道在浓郁的夜色中,李靖准备了什么样的“惊喜”等着他们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