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35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

“承乾?!”

李世民一下子惊醒。

帐篷外的奇怪人声戛然而止。

李世民并没有立刻起来,平躺在褥子里,盯着狼皮缝制的帐篷顶,惊魂未定地喘着气。

羊皮做的毡子,即使在寒风凛冽的朔北山间也非常暖和。

他听着窗外的北风呼啸,缩在厚重的被子里,嗅着还带着一点羊膻味的被褥,脑袋昏昏沉沉的,恍然有种错觉。

仿佛他在朔北遭遇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很长很长的噩梦。

当时被铁勒人、室韦人和突厥人冲了一波,和李世绩的大部队失散以后,他和李承乾在山间狼狈地东躲西藏。

贴身护卫“百骑”也名存实亡,折损得只剩下十几个。

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际,撞上了契苾何力的部落。

就是那个出使薛延陀后就音讯全无、高度疑似“通铁”的铁勒裔老铁契苾何力。

当是时,就在所有人都绝望之时。

契苾何力却翻身下马,匍匐在李世民的脚边痛哭流涕,哭诉着自己被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绑架,不得不假意改信、日后悔过的经历。

一个满脸胡须的胡人汉子,哭得痛彻心扉、以头抢地,活像一个被玷污了的良家女子。

如今陛下落难,那契苾何力也不用再装什么卑鄙小人了,当场带着手下反水,发誓一定要将皇帝陛下安然无恙地送回长安。

患难见真情,十四奸党虽然权倾朝野、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但都是实打实的大唐大忠臣。

在契苾何力一部的帮助下,李世民一行总算缓了一口气,在阴山腹地辗转,躲避着薛延陀的搜捕,尽量向南靠拢,试图回到汉地。

然而,何其难也。

阴山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南北挤压的副产物,因此山脉呈东西走向,南麓断层抬升。

这就导致阴山之中,东西向的山谷很多,而南北的通路却只有寥寥数个,而且还很不好走。

铁勒人又不傻,冬天临近,他们并没有打算在山里继续和李世民玩躲猫猫。

只要把屈指可数的南下通路一封锁,把孤立无援的老李晾在山里冻上一个冬天。

别说圣人是天子,就算老天自己来了,也照样能冻得梆硬。

“嘶!”

李世民突然感到一阵头疼目眩,右耳耳鸣阵阵,仿佛自己和现实世界隔了一层厚障壁。

这种虚幻感,在他遵循李明的食谱疗法以前,也曾经发生过。

但他那时候在宫里什么条件,现在在野外又是什么条件。

就算如今贵为皇帝,老李也只能强忍着闭眼,粗重地喘着气。

过了许久,他的脑子才清醒了一些,勉力支撑着疲惫的身躯,坐了起来。随手拿起一块干硬的奶酪就干嚼起来。

咸腥酸臭的浓重奶味,提神效果绝佳,一下子让李世民完全清醒了。

“父亲。”

李承乾捧着一盆热水进了帐篷:

“请您洗漱。”

李世民当即皱了皱眉:

“现在是非常时期,不应该浪费。”

热脸贴了冷屁股,李承乾倒是一点也不恼,恭敬温和地解释道:

“山中有水源……”

“吾说的是燃料,宝贵的燃料。”李世民有些暴躁地打断他。

如今矿里有家的阴山地区,在唐朝时期虽不至于不毛之地,但植被也是很稀少的,尤其是在秋冬季。

缺乏燃料,是游牧民族一直难以点亮冶炼科技树的最大原因之一。

作为战阵里拼杀出来的皇帝,老李还是很能随遇而安的,不至于像某个冢中枯骨那样,喝不到蜂蜜水就吐血而亡。

脏点就脏点了,没火烧饭才是大事。

这孩子太不接地气了,怎么这么不懂呢?!

“……是,父亲您教训的是。”

李承乾将水盆留了下来,悻悻离去。

看着长子一瘸一拐的背影,李世民的起床气一下子就消了,头脑逐渐冷却,心里很不是滋味。

明明已经在心里暗示过很多次,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危急时刻要团结,不能轻易动怒。

然而事与愿违,深入荒原以来,他越来越压不住心窝里的火焰。

甚至比以往都更严重。

是因为这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潦草粗犷的饮食,让他愈发上火了么……

“唉……将就吧。”

李世民裹紧了羊皮袄,沉重地起身,将干裂的双手伸进热水里,不禁发出舒爽的叹息,往嘴里灌了一口。

虽然把太子骂了一通,但水烧都烧了,已经是沉没成本了,总不能浪费了不是。

李世民简单洗漱了一番,顿觉神清气爽,嚼着风干马肉,缓步踱出了帐篷。

凛冽的西北风刮过,让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叩见陛下!”

百骑将士很有精神地向他问候。

这些拼死掩护他出来的百战精兵,此刻都灰头土脸的,穿着厚重肮脏的袄子,敞开着半边袖。

除了语言,他们的外貌装束基本和胡人无异。

这是艰苦的条件下的趋同演化,以适应物产稀少、昼夜温差巨大的内蒙古高原气候。

李世民忽然感到一阵难以遏制的悲凉,嘟哝着向鹄立两旁的士兵点了点头,摇摇摆摆地走出了营地。

契苾何力的手下三三两两地围坐在火堆旁,或收集牧草喂马。

他们对大唐的落难皇帝虽然并不十分亲近,不过也忠实遵从了契苾何力的命令,没有怎么为难他们,抱持着敬而远之、岁月安好的实用主义态度。

李世民对这些素昧平生的胡人还是挺感激的,起码没有用他的项上人头换取真珠可汗的赏赐。

他一边笑呵呵地向休息的胡人们问候,一路晃悠到了一条小溪边。

溪水冰冷,漂浮着冰碴子。

契苾何力已经解开了那大得夸张的头巾,正在冰冷的溪水里洗头。

虽然在野外不能太讲究,但如果有条件,还是要讲一讲个人卫生的。

毕竟平时隔着头盔,头皮痒起来不要太酸爽。

李世民没有打断契苾的沉浸式体验,静静地等待着这位被误会的大唐孤忠完事儿。

等着等着,他的眼睛被一道异常的光芒闪了一下。

光线反射自契苾何力的脑袋瓜。

原来是这货的汉式发髻被剃成了地中海,只在脑袋边缘一圈留了几撮辫子,光秃秃的卤蛋头在短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陛陛陛下?!”

契苾何力终于发现了一旁的李二陛下,来不及擦干,慌忙用头巾保住头,跪在地上磕磕巴巴地解释:

“是……是铁勒人逼我剃的头!并非我对华夏有二心!”

“无妨无妨,长发打理不便,在塞外还是断发方便嘛!”李世民呵呵地摆摆手,和契苾聊了几句,便入了正题:

“向南的道路都被薛延陀封锁了,看来夷男是要把我们困死在冬天的山里。如何应对?”

对此,契苾何力倒是不担心:

“臣在此间山地进行了充分的勘察,发现山坳谷地之间亦各有不同。

“有些地区温暖湿润,有些出产,加上臣事先囤积了不少牧草。

“捱过这个冬天不成问题。”

等到冬天以后,来年开春,那就是大唐天兵大发神威、犁庭扫穴、迎回陛下太子的剧本了。

但李世民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有更快的办法吗?”

他等不起。

一个帝国的皇帝,失踪一整个冬天,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

作为政变上台的皇帝,他对皇位有着天生的不安全感。

更何况,他的几个儿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身怀绝技。

当他不在的时候,这些后生仔会整出什么花活来,他都不敢想。

不认他这个皇帝了怎么办?草率宣布他死亡了怎么办?为了争夺皇位而打出狗脑子了怎么办?

就算这最糟糕的情况没有发生。

他的几个大将,还正带着最精锐的八万精兵,在外头晃荡呢。

军队被围困了怎么办?补给断绝了怎么办?李世绩拥兵自重了怎么办?……

全特么是问题。

皇帝失踪,可不是驴友失踪,牵涉的面可太广了。

他的下落迟一天明朗化,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

“这……”契苾何力不知该如何回答。

南下的山道都被铁勒人及其仆从军封锁了,而不走山道、贸然翻山,在秋冬季非常危险,可谓是九死一生。

两边都是送命题,远不如在山里过冬、坐等来年形势变化来得稳妥。

“如果先往东走呢?”李世民颇为玩味地看着他。

“东?”

陛下的这条新道路,契苾何力确实从未设想过。

如前所述,阴山的南北通路或许不多,但东西的走廊要多不少。

“薛延陀不可能有这么多兵力,把阴山的所有山谷盆地都封锁起来。

“我们可以先向东运动,找到他们防线的薄弱处,再伺机南下。”

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用持续运动调动敌人,拖累敌方后勤,侦查出敌军战线的弱点,是李世民作战的精髓所在。

“况且,就算一直找不到机会南下,一直向东也未尝不是出路。”

契苾何力在心中一算计,顿时眉头一皱:

“再向东就是森林密布的大鲜卑山了,那里的室韦部落刚背叛了陛下……”

“那难道向西,撞上西突厥的枪口?难道四分五裂的室韦,比西突厥和薛延陀更可怕?”李世民反问。

契苾何力不言语了。

“况且向东也靠近高句丽,那里是监国李明的势力范围。在那儿……总是比在这里更安全的。”

李世民劝说道。

圣意已决,大忠臣契苾何力当即表态:

“愿随陛下东进,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不不不,往东倒也不至于这么危险……李世民嘴角抽搐。

这么急着想办法回中原,李世民还有一层不便细说的理由——

那就是,他的身体情况不允许他在此地继续耗下去了。

在这不毛之地,在被围追堵截之中,想吃到什么“绿色新鲜”的蔬菜是不可能的了。

就算贵为皇帝,他也只能有什么吃什么。

而这儿除了有肉,就只有五花八门的奶制品了。

连当地人都吃得上火。

更别说一堆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李世民。

这几日,他的头疼愈演愈烈,手足末端的麻木也日渐严重。

他担心,如果这身体继续恶化下去,自己未必撑得过这个冬天。

所以,必须得想办法南下,而且必须得尽快!

“这段时间,有劳你了。”

李世民真心诚意地勉励契苾何力一番,便原路返回营地。

契苾何力毕恭毕敬地向皇帝的背影躬身行礼,待皇帝走出视线,立刻脱下头巾,疯狂地擦拭起来。

“冷冷冷……”他的牙齿打着哆嗦。

刚才包头发太急,没把头发擦干,现在都把他所剩的几根毛冻成冰坨子了。

…………

李世民回到帐篷门口,李承乾正坐在门外的胡凳上,抬头盯着昏昏沉沉的天空发呆。

这幅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李世民心中又是无名火起,下意识地粗着喉咙呵斥:

“坐没坐相,成何体统!”

李承乾整个人像触电一样,虎躯一震,慌慌张张地起身:

“父……父亲?”

吾怎么又控制不住脾气……李世民已经开始后悔了,但又拉不下脸道歉。

于是便冷冷说了一句“准备出发”,就弯腰钻进了帐篷,留下一个背影让他去琢磨。

李承乾的表情开始有些扭曲。

对别人都和颜悦色,唯独对他这个长子任意打骂是吧……

“媚娘,孤还要再忍下去吗?”

委屈的语气,就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紧接着,他脑袋稍稍向旁边偏,好像在倾听着什么。

接着,他的表情渐渐豁达起来,点头自言自语道:

“嗯,还是媚娘你说得对,小不忍则乱大谋。

“要夺回孤失去的一切,得先把他活着带回长安……”

…………

“补给的队伍才出发了一半?!”

定襄城大营,李世绩十分震惊,质问副将。

副将无奈地点头:

“卑职亲自去幽州和云州等前线州府跑了一趟,战备仓库粮草充盈。

“可当地官僚百般拖延推脱,就是故意不给发粮。

“即使是慢慢吞吞的这一半,也是在卑职的再三催促下,才不情不愿地拨出来的。”

“简直是乱弹琴!”侯君集大怒。

后勤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吃不到粮,士兵是会吃人的。

幽云一带的地方官在想什么!

“嘶……”李世绩则想到了更深一层。

“如今陛下不在、群龙无首幽云地区该不会……

“是想趁机造反吧?”

侯君集先是一惊,旋即赞同地点头:

“有可能。”

幽云一线靠近定襄城,是最接近前线、补给最方便的州县。

但是,这些地方是河北士族的势力范围。

而河北士族对唐王朝的态度和站位,懂的都懂。

之前有皇帝陛下在上面镇着,那些虫豸还不敢造次。

可皇帝一旦不在,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就难免心思活络起来了。

“现在的粮草只能支持不到半月,我们应尽快班师回朝,找那些卡后勤的虫豸算账!”

侯君集砰地一敲桌子。

薛万彻几乎下意识地问:

“我们撤了,陛下怎么办?”

“确实。”李道宗接茬道:

“大军不能撤,只需分一些兵去幽云‘借粮’便可。

“给拖延的官僚们一点小小的‘激励’。”

侯君集瞪了有通突厥嫌疑的江夏郡王一眼: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

李道宗很是不服:

“事关陛下生死……”

可话说一半,他发现侯君集正在向自己眨眼间。

李道宗:“嗯?”

侯君集:“嗯。”

李道宗:“哦~”

懂了。

如果陛下就此顺理成章地……荣升一级。

那,接替陛下之职的,岂不就是……

不敢多想,但引人遐想!

薛万彻眨着清澈而愚蠢的铜铃大眼,看看李道宗,又看看侯君集。

“伱们在说什么?”

两人异口同声

“这个话题对你来说还为时过早了。”

“……”李世绩无语地看着这一伙十四奸党在那儿鬼鬼祟祟的,脑壳无来由地阵阵发疼。

他是此战的行军大总管,最终的背锅侠。

皇帝搞丢了他全责,大军搞没了也是他全责。

皇帝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而他手下八万大军的重要性,可一点也不亚于皇帝本人。

这八万人可不是随便拉来的填线宝宝,而是大唐的骨血。

震慑国内外一切宵小的基础,以理服人的那个“真理”。

因此,李世绩必须做出“我全都要”的方案。

他必须慎之又慎。

李道宗的方案,貌似能两全其美,但其实埋着一颗大雷——

那就是彻底激化与河北地区的矛盾。

这次抢粮抢到了,那下次呢?

河北人万一索性不往军用粮仓里屯粮了,明牌造反、彻底切断后勤线路了,怎么办?

拿刀抢吗?

在前线忙着找皇帝、与薛延陀对峙的当口,再表演一个后院起火?

“还是派使者向西,请求夏州、灵州等州县的支持吧。”

李世绩决定,还是得缓一手,去向同样与薛延陀接壤的西北各州借粮。

那些州县虽然干旱贫瘠,榨不出几粒粮,但有总比没有好。

侯君集立刻皱眉:

“东西两条补给线?不但线路太长,容易损耗和被伏击,还会极大限制我军的活动范围。”

薛万彻表示同意:

“我看啊,不如按原定计划,一鼓作气率军攻占阴山。反正陛下也在那旮沓,咱打下来慢慢找。”

“你找死!”这个提议被其他三人异口同声地驳回。

在河北这个后方基地有二心、后勤不稳的情况下,贸然率军前出,无疑是极其冒险的。

首先,在阴山包了个大饺子的前提下,薛延陀肯定会死守阴山一线。

万一在这个空档,河北士族趁机给你玩个大的……

那么在腹背受敌、后勤断绝的情况下,大唐的八万精兵是真有可能全军覆没的!

就算最后救回了皇帝陛下。

那陛下余生估计也得半疯半癫地在太极宫里游荡,嘴里念叨着什么“李世绩,还我军团”。

该如何是好……李世绩感觉自己头皮发麻。

全力寻找皇帝也不是,撤退也不是——

以后勤为由擅自退兵,就等于把皇帝和太子两人扔在朔北。

这操作实在太抽象了,将来高低得上个《贰臣传》什么的。

八万大军别无选择,只能像现在这样别别扭扭地窝在定襄城,等待这个寒冬的到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