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12章 李治:我很理智

定襄城,思摩突厥的牙帐。

晚宴。

天可汗陛下亲临,阿史那思摩不敢怠慢,亲自挂帅精心准备。

烤全羊、肉串、酥酪奶茶……

都是普通突厥人一年也吃不到几回的奢侈品。

不要钱似的撒上连长安胡商看了都心痛的香料,源源不断地端上。

尽管此地远离中原,靠近前线。

但陛下所至,晚宴的排场必定拉满。

即使陛下本人其实并不太在乎。

“前线吃紧,不宜铺张。”

李世民威严地说道。

一盆冷水泼下,阿史那思摩不由得一愣,旋即谄媚地笑道:

“陛下,这些都是突厥部落对您的一点心意,以表世代臣服……”

“你的子民若能打到阴山,那才是对朕最好的一片心意。”李世民打断道,神色颇为不悦。

连续两盆冷水浇下来,阿史那思摩不敢吭声了,下意识地把视线瞟向难兄难弟李道宗。

李道宗低着头不搭理。

行军打仗,菜是原罪。

把薛延陀撵出阴山,你给陛下吃个硬邦邦的馕饼都没问题。

被薛延陀赶得鸡飞狗跳,骑马先跨左腿都是错的。

“既然菜都做了,就别浪费了,赐予麾下众将士吧。”

看着尴尬万分的突厥可汗,李世民也不好把话说绝,算是给了一个台阶:

“朕就……吃些素的便可。”

啊?素的?

阿史那思摩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又不敢不从,吩咐手下将堆积成山的御膳撤下。

给士兵分发肉食还算简单,可陛下吃素的需求,却让阿史那思摩犯了难。

在草原上,哪来的素材?

除了干馕,这里可见不着什么绿叶菜啊。

总不能跳过中间商,直接啃草皮吧?

阿史那可汗命人把整个牙帐搜了个底朝天,才搜出了几株不太新鲜的蔬菜。

都是跟着过来的汉族商人和工匠自己备着,留作腌菜的。

对这种重量级食材,突厥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料理,只能水煮了,撒上一堆胡椒香料拉倒。

李世民陛下看着呈上来的一滩、散发着诡异奇香的不可名状之物,本能地感到反胃。

刚才他那么怒气冲冲地命令阿史那思摩,把丰盛的肉菜端下去,五分是因为突厥人打输了,借题发挥。

剩下的九十五分,则是因为这些美味佳肴他吃不了。

不健康。

讨厌,最恨别人在朕节食的时候,拿美食勾引朕了。

李世民可馋肉了。

尤其是节食几个月后,眼看外酥里嫩的小羊羔就在面前。

差点让他当众流哈喇子,被载入史册。

但,李世民也是一位能自制的君王。

自从听从李明的饮食建议,清淡饮食以后。

他的头疼病就几乎再也没有犯过了。

甚至原先臃肿的身体,也灵便了许多,让他重新体会到了年轻时身轻如燕的感觉。

粗茶淡饭的好处这么明显,区区口腹之欲,还是可以克服的……

李世民自我催眠着,努力将盘中蔫不拉几、叶片泛黄的蔬菜想象成羔羊排。

“父亲,我有一法,可让菜蔬变得更为可口。”

李承乾的一句话,打断了李世民的纠结。

“嘶溜……哦?”李世民咽了口水,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是的,是我向厨子学来的。”李承乾解释道。

那厨子叫武媚娘……他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用鸡蛋面糊裹上蔬菜,入锅油炸即可。”

李世民陛下还是端着的:

“可以一试。”

思摩突厥背靠大唐,与中原通商,所以铁锅菜油都是有的。

一份炸蔬菜很快端了上来。

色泽金黄,外壳酥脆,明明是道蔬菜,却散发着浓郁的油香。

对节食半年的李世民陛下来说,这诱惑简直了。

“李明让我忌食肥肉油腻,这是道蔬菜,想必是相当的健康吧?”

李世民自问自答。

李承乾嘴角勾勒:

“这是改良自尼姑庵的菜蔬,必定是符合佛门清规戒律的素菜。”

他也确实没说谎,感业寺确实是尼姑庵。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嚼了一口,滋味没有让他失望。

又酥又香,馋得他肚子都咕噜叫了起来。

“美食与健康竟可得兼,没想到吾儿承乾对美食也有建树。”

李世民龙颜大悦。

终于再也不用忍着馋虫吃糠咽菜了!

“父亲能喜欢,是孩儿的本责所在。”

李承乾的嘴比蜜还甜,双眼紧紧盯着父皇的喉咙。

直到确认这一口油腻的炸蔬菜被完全吞下,他才满意地微微点头。

李道宗总觉得,李承乾殿下的道理好像哪里有点歪。

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

而李世民陛下享受美食的模样,更让他不敢浇冷水。

败军之将,再敢对陛下吹毛求疵,陛下就要把他也做成烤全羊了。

…………

后宫,狭小的立德殿。

杨氏:“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秋葵菜拌饭。”

李明:“嗯。”

杨氏:“好吃吗?”

李明:“嗯。”

杨氏:“韦贵妃、阴德妃等几位嫔妃刚来立德殿,与我说了会儿话。”

李明:“嗯。”

杨氏:“她们仍是你的姨娘,你要尊敬她们。”

李明:“嗯。”

杨氏:“今日在花园,捡着一只鸟雀,煞是鲜艳好看。”

李明:“嗯。”

杨氏:“秋天了还未南飞,这小家伙许是和鸟群飞散了,可怜得紧。”

李明:“嗯。”

李明达:“……”

阿兕子听不下去这对母子的对话了,揪起李明的小耳朵:

“母后问你话呢!你怎么只会嗯嗯啊啊的?”

“哎哎哎!”李明这才如梦方醒,一脸迷茫地看着明达姐姐:

“你打我干嘛?”

小眼神充满了无辜。

李明达嘴角抽搐。

怎么弄得好像是我欺负他一样?

“阿兕子有心了,不过李明也非有意。”

杨氏很自然地叫上了李明达的小名,和蔼地给姐弟俩打圆场:

“他近日有些繁忙,就让他趁着吃饭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李治也责怪李明达,但语气有些酸溜溜的:

“母后说的是。监国殿下日理万机,你就别添乱了。”

李明达委屈地撅起了嘴。

正式被册封为皇后之后,杨氏也依旧保持着一贯低调的风格。

陛下在时,她于立政殿服侍左右。

陛下出征,她便又搬回了立德殿。

她不想授人以“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把柄。

同时,在后宫也方便她与其他嫔妃联络感情,让“后宫之主”的名号不被架空。

而为了方便儿子拉近与“缓冲地带”李明达的关系。

她便以“众皇子皇女理论上的母亲”之名,盛情邀请李明达每日共进晚宴。

至于李治,则纯粹是个添头。

现在滞留京中的皇子之中,除了李明,也就只剩下李治了。

而他又和李明达同住在立政殿。

把他排除在外,未免有点露骨,所以一并叫来了。

如此一来,天真烂漫的李明达和心机深沉的李治,每晚便来立政殿蹭饭了。

一开始李明觉得,和竞争对手晋王同坐一席,一起干嚼大米拌小米、大葱拌葵菜,怕是要上演火星撞地球的宫斗大戏。

然而,他错了。

治国也好,政斗也罢,都是极其耗费脑力、体力和心力的重活。

在每天经历一套头脑体操以后,李明感到自己身体被掏空。

回到立德殿后,他只想当一株植物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只要坐在那里进行光合作用就行了。

今天也不例外,李明照例出神地盯着碗里的小米饭,听着杨氏和李治二人互相客套着,嘴巴像老牛一样,嚼啊嚼,嚼啊嚼。

然后,他听见微弱的、擤鼻子的身影。

李明达在无声地啜泣。

她拼命压抑着自己,身体在微微颤动。

她只是天真烂漫,又不是傻。

宫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其实一清二楚。

太子哥哥失宠、四位兄弟争储、后位易主、自己和兄弟们不得不称呼一位几无交集的女人为“母后”……

她只是装作不知道,时刻以笑脸迎人。

但她心里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

一切都回不去了……

“啊呜?”

李明达苦涩的嘴里一阵清凉。

李明在她嘴里塞了一颗枣。

“别愁眉苦脸的了,吃一颗吧。”

李明说道。

“唔,谢谢……”

李明达慢慢地咀嚼起来。

“好酸……”

李明擦擦手:“是么?这是从你口袋里拿的。”

李明达的小脸顿时通红:“你偷翻我的口袋?”

朝李明的小脑袋瓜就是一个爆栗。

被如今身体壮健的李明达揍一下,那可是不得了的。

李明拼命抵挡,嘴里还在输出:

“你小心别再把枣核吞进气管了,我还得像上次那样救你。”

“你还说我?!”李明达的小脸更红了,下手也更狠了。

“哎哎哎!”

李明被老姐一手摁住手脚,天灵盖硬接了三记爆栗。

“吾未壮,壮则有变!”

被大唐文中的大家闺秀按在地上暴揍,锻炼不足的李明拼命为自己挽尊: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李明达一怔:

“这首诗……还怪好听的。黄巢是谁?小明弟弟这么崇拜他?”

“哦,黄巢啊,他是……”李明卡住了。

他是将来会解锁的隐藏人物。

现阶段还是不要拿出来吓唬李唐宗室比较好。

“他俩关系真好啊。”杨氏乐呵呵地看着这对姐弟打打闹闹的,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治。

李治脸色略有扭曲,很快恢复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是啊,让人羡慕。”

…………

晚宴结束,李治和李明达回到了立政殿。

至于李明,则严格遵守老妈的嘱咐,都在立德殿过夜。

“我出趟门。”

李治和妹妹口头报备一下,便离开了皇宫。

李明达心情复杂地看着哥哥的背影。

她和李治一起长大,哥哥习惯半夜坐车出宫巡游、利用马车的颠簸入眠的怪癖,她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只是最近,李治出门的时间越来越早了。

显然不是因为睡不着觉。

他夜出是有目的的。

而这个目的是什么,李明达不想、不愿、不敢去猜。

“别自相残杀……母后保佑,菩萨保佑,兄弟们别自相残杀……”

她在心里默默祈祷。

…………

李治坐在车厢里,看着长安的街景。

现在还不到宵禁时间,朱雀大道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都是从东西市的卖场、食肆、酒家归家的人群。

在李明的治下,长安的愈发繁荣,到处都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在全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李明甚至仿造宫中府中的样式,竖起了路灯杆子,点上火把。

在方便行人的同时,为繁荣的盛世图景更平添一层温暖热闹的底色。

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以前,长安还遭遇了千年不遇的所谓“经济危机”,商贸萧索,秩序濒临崩溃。

“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我应该多多学习。”

李治饶有兴味地观赏着街景。

马车驶入里坊,缓缓停在一栋宽敞的宅院之前。

李治走下马车,缓步走入。

“晋王殿下。”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将出门相迎。

老将的头发还是乌黑的,筋肉紧实,每说一个字,发达的咀嚼肌一鼓一鼓的。

他便是程知节,原名程咬金。

出身瓦岗寨的开国猛将。

李世绩不在,程知节便是李治与瓦岗寨旧将的沟通渠道。

“夜里叨扰,还望老师海涵。”

李治十分礼貌地问候道。

“殿下,请。”

两人简短地寒暄过后,便一同入府。

家人和侍从都很识趣地回避了,府上静悄悄的。

两人一路无言,穿过回廊,进入内室。

“人已经到了,请殿下稍后。”

程知节说道。

李治坐到主位上,轻轻点头:

“有劳老师引见了。”

还是一如既往的彬彬有礼,但气质和刚才有了微妙的不同。

是智珠在握的从容感。

程知节退下,房间里只剩下李治一人。

今晚的事,只有他和程知节两人知道。

连长孙无忌也被蒙在鼓里。

虽然那位国舅兼晋王府长史,理论上应该是李治的绝对心腹。

然而,李治对这位从太子李承乾那里跳槽过来的舅舅,并不绝对信任。

而他一会儿要见的人,是需要绝对保密的。

“呼……”

李治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即使运筹帷幄,即使早有机会。

但是当真正面对那个人时,他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因为那个人的身份,实在太敏感、太特殊了。

今天一见,会得到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不一会儿,程知节领着一个男人进来了。

来者身高一般,长相普通,让人怎么也记不住容貌特征。

属于那种扔到朱雀大道上,一眨眼就彻底融入人群、消失不见的路人脸。

那位“路人”单膝跪地,不紧不慢地说:

“河北道巡察使、前工部尚书,张亮,拜见晋王殿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