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167章 父皇,您后背凉不凉?

你怎么不去死啊,你怎么不去死啊!当初在吐谷浑时我就该一刀宰了你!

有一个小人在契苾何力的耳边咆哮。

李泰一脸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征询地望向自己的弟弟。

还是李明反应够快,随口胡诌了一个理由:

“薛将军正要外出,又有事被父皇叫了回来。

“我正好路上碰见,就路上聊了一会儿。”

一边说,一边在背后踢踢老薛的脚后跟。

薛万彻后知后觉:

“对对对,是这样的。”

李泰显然是不太相信这番鬼话,但也没有再继续为难尴尬到快抠出一座武德殿的契苾何力。

他温和地微笑道:

“那我就不耽误两位将军了。”

“告辞。”契苾何力显然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向替他打圆场的李明。

李明半笑不笑地对自己的四哥发问:

“泰哥,你找薛将军有事?”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契苾何力恨不得自己钻进地缝里,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听懂。

连迟钝的薛万彻也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气息,向前一步,有意无意地挡在李明身前。

李泰仍旧是一脸温和的微笑,语调毫无波澜:

“我找的是你,明弟。”

“我?”

李明想起了李泰寄过来的那封奇怪的信。

你是一定要带我去汉代地宫看大宝贝吗?

“既如此,那末将就不打扰二位殿下了,告辞!”

契苾何力拉起薛万彻,飞也似的逃走了。

看着两人急匆匆的背影,李泰淡然道:

“明弟与手下诸将如鱼得水,真是羡煞我了。”

李明耸耸肩:

“以国士待之而已。”

李泰的笑容愈深,突然唱了起来: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李明:“???”

看着李明一脸茫然的表情,李泰也茫然了: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然后呢?”

“……我请你进屋喝口茶。”

“?!”

李明下意识地往后退。

这诗怎么听怎么不正经啊,泰哥你想干什么?

看我发育正不正常?!

我去,你们老李家都这么活零活现的吗?

像西汉老刘家那样的家族遗传吗?

哎哎哎我靠,我该不会也……

就在丈育明一肚皮官司的时候,李泰意识到自己弄巧成拙了,无奈叹气:

“先秦之士在各国纵横捭阖时,会先引用一句《诗经》,借此说明自己的意图,与诗的本意无关。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哦。”经常逃课的李明表示,好像模模糊糊有这个印象,但不深。

“所以,我的意思是,请你进屋与你阿兄商谈,给你阿兄一个国士待你的机会。”

李泰无奈地一字一句解释着,有种硬解释笑话的无趣感。

“我想拉屎,就不了吧。”

李明果断拒绝。

他可不想随随便便进武德殿,生怕被不讲武德的老哥阴一把,便客气地拒绝:

拉……连温文尔雅的李泰都有点绷不住了。

和这样的粗坯聊诗经,有种用丝绸擦屁股的荒诞感。

“咳咳。”李泰干咳一声,把话题扯回来:

“阿兄信中的邀约,不知明弟为何拒绝?”

李明立答:

“我不想去地下,我怕黑。”

“?什么怕黑,我是邀请你与我结盟。”

“???”

看着李明又是一脸茫然的表情,李泰忍不住按按太阳穴:

“你等等,我捋捋。”

他发现自己失误了。

他好像忘了这个小混不吝的所作所为了。

明弟有很多鬼点子不假,很会收买人心也不假。

但这厮不学无术、次次逃课、闹得满宫风雨,更是不争的事实。

果然物以类聚,能吸引薛万彻如此死心塌地地归附……

李泰决定,还是得用对待薛万彻的方法对待李明,有话直说。

“明弟,与我结盟吧。这样我们便能……”

“好啊。”李明满口答应。

“咦?”

这么爽快的态度,让李泰吃了一惊。

还以为会来来回回拉扯一番,讨价还价呢。

“那我们就是盟友了。没事了吗?没事我走了哈拉屎去了拜拜~”

李明不等李泰回复,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溜了。

结盟?

结个屁!

他连武德殿都不敢进去!

同样的,李泰常来立政殿向父皇请安,也绝不会到李明的书房里张望一眼!

两边都怕对方在背后拔刀子,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何谈结盟?

“李治那天的古怪反应,多半也是收到了李泰的结盟邀请吧?

“从那腹黑傻小子对李明达说的话来推断,李泰邀请他先干我?”

李明总算是把那天的来龙去脉摸清楚了。

从结果来看,李治并没有接受老哥的邀约,反而在朝堂上逮着李泰的势力疯狂输出。

“算那傻小子还有点良心和脑子。”李明冷笑一声。

至于李泰……

一会儿联合李治打李明,一会又来联合李明,同时又试图撬李明的墙角。

给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李泰发觉自己的情况不容乐观了?

“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根敲打太子的棒槌,当太子不再稳坐江山以后,他对父皇的价值也随之归零了?”

李明觉得那胖老哥可笑又可怜。

成天把时间浪费在夺嫡阴谋和各种隐晦的“典故”之中,却从没有考虑过,应该如何治国理政。

而当意识到自己失去利用价值以后,那家伙又彻底乱了方寸,进退失据,还不得不维持冷静从容的形象。

相比之下,李明和李治两位小兄弟就有条不紊多了。

他俩按部就班地猥琐发育,争取人心,遵循着父皇定下来的游戏规则。

至于大哥李承乾……

“他在干什么?”

李世民改变了继承法,太子李承乾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反应最激烈的也应该是他。

可是,当擂台正式开打之后,怎么太子老哥突然佛系了?

从开始到现在,没有翻起一朵水花。

在朝廷中积累的势力,虽然还是以他为最大。

但他的力量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被新崛起的李明、李治挖墙脚。

毕竟大臣也不是傻子。

太子这幅与世无争、完全躺平的样子,让他们怀疑太子是不是彻底没戏了,不得不为自己另寻后路。

毕竟,谁也不敢赌下一任皇帝的心胸和当今圣上一样宽广。

李世民对李建成、李元吉的原僚属不搞清算,不代表他的继任者也是如此。

万一自己在储君问题上站错队,被新皇帝秋后算账了,那就没处说理了。

“难道李承乾不想当皇帝?

“不可能啊,他因为怕被废,都被逼疯成这样了。

“还是说……像有些过度紧张的高三考生一样,准备了三年,一到高考前夜,突然崩溃自暴自弃了?

“可太子这份活儿,可不是你想辞职就能辞的啊……”

李明一路嘀咕着,走大门大摇大摆地出了宫。

陛下已经给他开了权限,任何时候都能刷脸出入太极宫,不必再翻墙了。

…………

朝会上。

岑文本启奏:

“臣弹劾……”

“臣弹劾中书侍郎岑文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

民部尚书唐俭打断了岑文本的吟唱。

岑文本睁大眼睛: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进了魏王的文学馆。”

岑文本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探讨文学不能算结党……读书人的事,能算结党么!”

接连便是什么“君子朋而不党”之类,引得众臣都哄笑起来,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爱卿注意殿前仪态,库库库……”

李世民努力克制着笑意,肩膀一耸一耸的。

岑文本面红耳臊地退回席位,愉快的弹劾环节又结束了。

李世民收回笑容,正色道:

“薛延陀真珠可汗遣使前来,求赐予公主和亲。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群臣难得在这件事上高度一致,齐答:

“不可!”

薛延陀一直不安分,对大唐的突厥盟友李思摩动手动脚,贞观群臣和大唐人民早就看他们不爽了。

和亲?

搞笑呢?

现在是唐朝初年,又不是汉朝初年。

而且虽然陛下没有官宣,但敏锐的大臣已经隐约觉察出。

陛下是想拿薛延陀开刀了。

本来准备征讨高句丽的江、淮、岭、硖四地兵马,以及幽、云两州辎重,在辽东战事停歇后。

非但没有解散,反而还有所增加,囤积在云州、朔州一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显然是要对朔北开战了。

朔北的势力,除了被薛延陀摩擦到长城以南的突厥盟友李思摩,那就是薛延陀本陀了。

战争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对付薛延陀这样的大势力,前期准备不可能不走漏风声。

陛下征薛延陀的态度都定调了,还假意来问要不要与他们和亲。

既是送分题,又是送命题。

“臣觉得,先别拒绝得那么干脆。虚与委蛇也未尝不可。”

还得是老油条房玄龄,提出了不同的思路。

用和亲吊着对方,既能为战备拖时间,又能麻痹对方。

李世民面有喜色:

“房相之言甚合朕意。哪位使者可往?”

“臣愿往。”曾出使东突厥诱降的唐俭主动请缨。

房玄龄却有不同的主意:

“臣觉得,出使薛延陀有一人更为合适。

“契苾何力。”

李世民捋着两撇胡子:

“为何?”

“因为契苾何力虽出于突厥汗国,祖上却是铁勒人,与薛延陀铁勒诸部同源。”房玄龄道:

“他对铁勒人更了解,既能更好地拖延时间,也能替我们探清薛延陀的地形与虚实。”

在朝中,没有人比契苾何力更懂薛延陀。

李世民微微点头。

长孙无忌对此有异议:

“那如果契苾何力认诸铁勒为同族,叛逃薛延陀呢?”

房玄龄只是淡淡地回答:

“他不会背叛大唐的。”

长孙无忌还想反驳,但一回想起老契苾那幅精唐的音容笑貌,又有些犹豫了。

李世民当场拍板:

“就让契苾何力出使薛延陀。”

…………

“所以,朝中大臣一致认为,岑相、刘相等人是魏王一党,多有打压?”

武德殿里,李泰优哉游哉地喝着茶。

岑文本点头叹息:

“现在我等被朝中虫豸刻意针对,很难施展。”

“不必强求,尽力而为即可。”李泰端下茶碗。

岑文本看看渐暗的天色,识相地告辞。

傍晚的阳光洒进书房,显得格外孤寂。

李泰不禁叹气。

“父皇的这一手,是真让我头疼啊。魏王党现在是四面楚歌,千夫所指,几乎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

“吗?

“大家能这么认为就好了。”

他嘴角勾勒,拂袖离开了空荡荡的书房。

书房窗外,一只苍鹰振翅高飞,腿上绑着一卷渗墨的绸布。

…………

感业寺的密室,李承乾与武媚娘相对而坐。

现如今四子争储,太子除了顶着“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名头以外,与其他三个弟弟并无本质区别。

是的,他仍是帝国第一顺位。

也就是说,如果在下旨确定新的储君以前,陛下突遭不测。

那么在法理上,就还是由李承乾殿下继承大统。

陛下可能在任何时间突然下旨,剥夺李承乾的储君身份。

然而,李承乾对此似乎并不着急,一直没有动作。

他仍然常来感业寺听经研学,在温柔乡流连忘返,似乎他是个闲散王爷,权力的游戏与他无关。

与之前患得患失的样子截然相反。

而面对着看起来似乎已经自暴自弃的太子,武媚娘也并无催促之意。

在经历了李明母子的“洗礼”之后,她相比之前更有静气。

只是偶尔在太子耳边旁敲侧击。

“殿下恨陛下吗?”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点头:

“恨,他用权势和高压把孤逼成这样,在觉得孤已成废人以后,又开始玩弄孤的兄弟。”

武媚娘轻轻地把李承乾的脑袋按在她的怀里,像母亲一般,心疼地拍着:

“我们冷宫妃子,在盼他临幸的蹉跎中度过一生,又何尝不恨他?”

两人同时沉默了下来。

良久。

“何时动手?”

“还需思虑周全,不可让人看出破绽。”

“殿下惜名?”

“是惜命。若落人口实,孤的三位虎狼弟兄不服,天下也不会服。”

“殿下大可放心。经李明的提醒,臣妾已有完全之策。”

“……嗯,容孤再思虑思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