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132章 能者多劳

大明第一国舅 第132章 能者多劳

作者:黑胖的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3: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提及历史上的大明亡国,很多人立刻就说是大明宗室吃垮了财政。

宗室是大明财政的负担不假,可是在明朝中后期大部分时候不给宗室满额的发实物,还不至于宗室吃垮大明。

或者有人说小冰河时期,以至于粮食少等等,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自然也有人提起东林党、党争等等,或许也会提起明末朝廷根本收不上来税,那些士绅一味哭穷,动不动就是‘不可与民争利’。

这些士绅是富了,在指点江山。伤及了他们的利益,那就转头去午门挨廷杖以此为荣、天下扬名。

等到女真人入关之后,他们忽然间发现这些人没有给更好的待遇。

毕竟在明朝秀才以上是不纳税、不服徭役,甚至在江南等地直接打死皇帝的钦差都不要紧,因为江南士绅水泼不进。

但是到了女真人来了,这些人惊恐的发现女真人在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代更为严厉的征税。

江南士绅在明朝玩的凭借昔日的权势交通官府,贿买书吏,隐混和拖欠钱粮的招数不好用了。

一个地区不交满税,女真人不管其他,直接将江南四州府、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黜革,这些人一点脾气都没有,全都乖乖的命令、叩谢皇恩。

因为文字的原因被诛杀、因为诬告被牵连,这些士绅都乖乖的等着被砍脖子,他们在明朝玩的那种指点江山没了、把持地方也没了,一个个都无比温顺。

这时候也不喊冤枉了,这时候也不会说清流高洁了,更不会以一介白衣对朝堂的事情指指点点了。

给了优待和特权就还想要更多,给了地位就想要以此为机会翘出来更多的好处,一些人早就熟悉这些招数了。

现在是开国初年,对于有些迹象,朱元璋是严防死守,生怕让一些人得逞。

可是对于有些群体来说,他们始终还是没有死心,因为觉得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

为此他们也在不断的努力,现在的很多情况让他们不满意,也认为必须要争取才能够获取改变。

马寻觉得和朱标聊一些事情还是比较开心的,虽然不是完全的政见相同,不过在有些事情上算是志同道合了。

就在两个人还在吐槽着宋濂、魏观等人小心思不少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阵脚步声。

“说你们的。”朱元璋神出鬼没的,笑呵呵的说道,“就听说你舅舅入宫了,没去找我、没去见你娘,他倒是难得来东宫。”

马秀英也笑着说道,“我也有些诧异,听说你舅舅入宫了,正好我也闲着没事。左等没来,右等也没个消息,一问才知道跑你这都一个多时辰了。”

朱标有些意外,“这都误了吃饭?舅舅难得到我这来,都忘了吃饭了,实在是我的过错。”

朱元璋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倒是聊什么大事,聊的这么投机差点都忘了吃饭?”

不只是朱元璋好奇,马秀英也好奇,不过他们更开心的是朱标和马寻能聊到一块。

朱标笑着说道,“舅舅一直都是对一些士绅不满意,说浙东的人心思多。”

朱元璋立刻也觉得自己有话语权了,“你舅舅出身如此,咱们才是一路人。咱家祖上是佃户,一直苦哈哈。你舅舅自幼在外流浪,也知道富户多么贪心。”

马秀英和朱标也是在点头,他们也都认为马寻对一些士绅有意见,那是因为见多了元末的一些情况。

贫民无立锥之地,这就是现实。

佃户依附在地主身边,辛勤一生说不定死后都没有可葬身之地。

见识了这些事情,自然也就没办法和一些士绅一条心了,养出来这么个嫉恶如仇的性格等也容易理解。

朱标继续笑着说道,“舅舅不看好明年开科取士,想要摸个底。知道了国子学的情形,明年会试才好安排。”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和马秀英更加开心,因为这也是地地道道的正经事。

马寻不只是长进了知道办正事,还知道未雨绸缪先安排一些事情,这才是更让人开心的事情。

有些时候马寻觉得朱标如此有度量、心胸,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和马秀英给夸出来的。

他现在就感同身受了,他哪怕是做出来一些小小的事情,朱元璋和马秀英都可以引申出来无数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大肆夸奖。

这么一个被鼓励、被肯定的状态,想要心胸狭隘都难。

在这么一个被爱、被重视的环境长大,想要心思阴沉都不可能。

吃着饭,朱标说道,“也就是舅舅心思重,大概是我这几天没让他诊诊脉,还过来给我诊脉。现在又换季了,他还要看看东宫居所。”

朱元璋那叫一个开心,“你亲娘舅,不照看你照看谁?你自己说说看,你舅舅对你好不好?”

对于马寻这个小舅子,朱元璋是再满意不过了。

能力暂且不说,单纯就是小舅子这么爱护标儿,那就是最好的小舅子了。

朱标随即说道,“所以我就想着给魏观调走,他几次三番的气着舅舅了。仗着些才学和功劳,总是和舅舅过不去。”

马寻放下筷子说道,“倒也没有和我过不去,只是政见不合。”

“那就听标儿的,给他外放为知府。”朱元璋就笑着说道,“正好也让他为临地治民,免得一天到晚的聒噪。”

马秀英也认真说道,“这事情不是给你舅舅出气,这事情是他魏观做事私心太重,得敲打历练。”

马寻就有些担心的说道,“姐夫,中书省本来就没浙东人了。现在魏观要是再被贬官,宋师独木难支啊。”

对于马寻的担心,朱元璋不以为意,“中书省是没了浙东人,六部侍郎一大堆浙东的。朝堂各衙门数不清的浙东人,地方州府也有不少。”

这一下马寻就无话可说了,不让浙东人入中书省,这也是朱元璋没有办法的办法。

淮西人势大不假,不过很多都是在军中。

而浙东人看似是没有特别显赫的高官,可是中高级的文官基本盘基本上是这些人把持。

没了刘伯温、魏观不算什么,即使是宋濂倒下也没问题,浙东人还会推出一个新的领袖人物。

虽然重用浙东、江南读书人,也给了一定的优待。

但是朱元璋不会毫无保留的信任这些人,该有的压制会有,该有的制衡更会有。

包括对淮西人也是一样,淮西人可以强势,但是绝对不会让这些人一家独大、毫无顾忌。

毕竟朱元璋是皇帝,他不是淮西人的皇帝,更不是浙东人的皇帝,他是大明的天子!

马秀英笑盈盈的看着马寻,说道,“现在知道这些浙东人的心思,你是不是该去中书省转转了?”

看着朱元璋一家三口的目光,马寻头皮发麻,“这几天肯定不行,我手里还有一大堆事情。”

“就是去转转、去露个脸就行。”朱元璋怂恿说道,“就说老二几个练兵,你也能撒手交给其他人,用不着你时刻都盯着。”

朱标也跟着说道,“知道舅舅在意学校的事情,那边也有教习管着,用不着您每天去坐堂。抽个时间去中书省坐一下午,很多人就该本分了。”

马秀英继续说道,“李相现在不在中书省,可是和他在也没什么差别。那个胡惟庸现在也得意着,有李相做靠山呢!”

朱元璋也头疼,以前李善长在中书省一家独大。

可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善长告老的那段时间杨宪嚣张跋扈。现在杨宪是没了,但是胡惟庸隐隐也有这样的趋势。

以前一些看着谨慎的官员一旦可以执掌中书省,总是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像变了个人一般。

以至于朱元璋都动了心思,他不担心自己、也不为朱标担心,可是以后的子孙就难说了。

要是后世子孙没有本事,不得给丞相欺负的很惨?

到了那时候,权臣说出现就出现了。

当着他这个开国皇帝的面,李善长、杨宪、胡惟庸这些人都敢结党营私,都想着把持着权力不撒手。

这要是遇到了一个平庸的君主,这些丞相不还反了天!

丞相这个职位,肯定得想办法废掉,必须要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

马寻头大如斗,他最不想去的衙门就是中书省,可是现在好像不去都不行了。

他现在做的事情已经算是比较多了,可是在朱元璋一家三口来看,这还有些远远不够,他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皇帝是一个工作狂,皇后和太子也都不是喜欢享乐的人,其他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只要被认为有能力、有必要,那就要跟着勤快一些了。

即使马寻自认为已经做了很多的大事,朱元璋等人也不会觉得马寻就是真的游手好闲。

不过还是可以努努力,争取将一些事情做的更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马寻就默默吃菜,下回再有人说他游手好闲之类的,他就将人拎过来。

让那些不开眼的人看看国舅爷这一天天在忙些什么,看谁还敢嚼舌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