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116章 走正道

大明第一国舅 第116章 走正道

作者:黑胖的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寻没有急着出宫,主要也是因为刘伯温不会立刻离京。

既然如此就演戏演全套,现在的他应该是被皇帝责罚的一个状态。

翻翻古籍,整理一些知识点让宫中侍读等从浩瀚的书海当中找到一些线索等,这是马寻在做的事情。

这也算是怡然自得,看了一天的书才心满意足的回小院。

李贞牵着胖嘟嘟的李景隆回来了,“小弟,这些天过的怎么样?”

“我还是那个样。”马寻笑着对李贞说道,“姐夫的气色很好,看来还是宫外更养人。”

这话应该没问题,马寻现在是在宫外开府,而李贞几乎是在宫里定居,但是这两人其实都想要在宫外住着。

李贞有些抱怨的说道,“景隆和他爹都不亲了,这叫什么事啊!”

这可不一定是要怪朱元璋,因为李文忠常年在外打仗,李景隆不熟悉也正常。

另一方面来说李贞将嫡长孙视作命根子,走到哪都带着。李景隆亲近他爷爷,和他爹自然也就不亲近了。

李景隆规规矩矩的行礼,“舅爷爷。”

看着这眉清目秀的福娃娃,马寻就想给点礼物,实在是孩子长的太可爱了,“旺财在院里,你去找它玩。”

朱橚这小子神出鬼没的,不高兴的说道,“凭什么就是景隆能去逗旺财,我和四哥只能喂驴!”

“你们多大,景隆多大?”马寻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再说了,景隆还要喊你声表叔,你和他争什么?”

朱棣就幸灾乐祸的说道,“舅舅,老五就是如此,仗着父皇母后的宠爱,总是想要争宠。”

“他是老小,你们让着他点也是应该。”马寻随即提醒说道,“所谓兄友弟恭,我看你总是欺负老五,对你三哥也不太恭敬。”

朱棣无言以对,其实他对朱橚不错,就是有事没事的去逗一逗,谁让他是当哥哥的,欺负弟弟天经地义。

但是对于朱棡,朱棣就有些不对付了。一众兄弟里头,他最不服气、最不喜欢的就是朱棡。

看到朱棣的神色,马寻也没说什么‘打虎亲兄弟’、‘血浓于水’之类的道理。

因为朱棣和朱棡只是关系不太和睦,算不上真正结仇。

更何况兄弟之间有些矛盾也正常,朱元璋这么在乎亲情的人,对他大姐也是满腹怨言呢。

马寻有些奇怪,“怎么是你们两个在这?”

“皇兄要听政,二哥和三哥跟着勋卫在巡视宫防。”朱棣羡慕的说道,“母后就让我带老五过来给姑父请安,还是我俩去接姑父回来的。”

马寻顿时笑了起来,“那你们表兄肯定是不高兴,但是也只能应下来了。”

李贞笑着微微摇头,还真的是没办法拒绝,他就是被两位皇子请上了马车,就结束了‘探亲假’。

马寻和刘姝宁也不回自家小院了,一会儿朱元璋他们肯定都要过来。

闲聊了没多久,顶盔掼甲的朱樉和朱棡来了,这两少年有些激动。

虽然小时候也穿甲,但是那都是一些简易的甲胄等,就是做个样子,而现在的是真正盔甲。

马寻敲了敲朱樉身上的甲胄,说道,“看着还行,回头我弄一身绢布甲。”

朱棡好奇的问道,“舅舅,绢布甲好看不好用,穿着干什么?”

这也是实话,绢布甲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瞧着好看,没有实际用处。

“我就是穿着好看啊,我好歹也是大都督府右都督。”马寻就笑着开口,“说起来保儿还是我上司,他也不来和我商议一下军政。”

李贞笑着开玩笑说道,“小弟,这么说来是我家保儿有些独断专行了。回头就让他多去你那讨教,大小事还得是靠你这个长辈来做主。”

马寻装模作样的点头,“姐夫说的有理,只是我怕保儿觉得和我聊军事是对牛弹琴。我这几个外甥,都不愿意和我聊军事。”

“聊啊!”朱樉急了,“我们就等着舅舅调兵遣将了,我们要练兵!”

朱棡也抱怨说道,“就是,舅舅天天让我们学基础,我们要当将军,不是考秀才!”

朱棣也跟着在着急,父皇已经准许他们练兵了,可是舅舅那边在压进度,一直都没有安排实际的练兵。

“理论结合实际,这样才好练兵。”马寻就说道,“你们虽然读了些兵法,但是还不够。等什么时候考试过关了,就可以去军中。”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既然朱元璋和马秀英将几个外甥安排过来学军事,马寻自然是要严格把关。

安排兵马、辅佐的将校等,这都没问题,这些也需要朱元璋或者军中宿将来完成,因为这些东西马寻不擅长,他不能误人子弟。

但是严格的教育、考核等还是要有,这样才能让朱樉等人学有所成,不能因为他们是亲王就放水。

朱元璋和马秀英带着朱标来了,看起来还是很开心的样子。

“姐夫,我可是准了保儿几天假。”朱元璋有些邀功一般的说道,“要我说还是保儿靠的住,稍微给点眼色,他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李贞也笑着夸奖说道,“小弟也不差,让他办的事情都能办好。”

朱元璋立刻一副嫌弃的嘴脸,“姐夫,可就别夸小弟了。要不是保儿及时救场,就小弟那样子,谁看不出来是我的意思!”

马寻这才后知后觉,这是嫌弃他前几天在朝堂上的表演用力过猛了,以至于朱元璋这样的老艺术家都险些接不住戏。

马秀英也有些嫌弃的说道,“他做事太着相了,朝堂上的那些人都是人精。姐夫,你看看小弟,他现在只怕还是有些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表现的多好!”

无辜的马寻左右看了看,旁边的朱标都在微笑点头,这明摆着也是看不上他的演技了。

虽然有点小小的尴尬,可是马寻也没有多想,下次再改进。

不过马寻问道重点,“姐夫、姐,标儿大婚是以六礼还是几礼?”

这可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因为古代结婚是有着一系列的流程,六礼其实就是马寻成亲的方式。

按理来说,朱标大婚也应该如此,可是这么一来确实太繁琐了。

而且朱标作为皇太子,是大明第一个要成亲的皇子,他的婚事等直接影响后世子孙成亲的仪式等。

朱元璋就立刻说道,“我和你姐也商量过这事,六礼是有些多了。”

马秀英也补充着说道,“现在休养生息、恢复民生,朝廷要是倡导繁琐礼制,百姓也会有负担。”

马秀英的担心自然有原因,这就是上行下效。

高层的都是追求奢靡、铺张,那么到了民间自然也就会有着这样的一系列风气。

朱标也开口说道,“舅舅,我觉得三礼也就够了。只是务必要以汉家传统来,现在还要移风易俗,恢复汉家正统。”

马寻一听就笑了起来,“那这么说来,我还是占了好多便宜。”

“富户愿意六礼,那是他们的事情。”朱元璋则笑着说道,“咱们皇家六礼,百姓估计很多也从简,这就够了。”

马寻又问道,“眼看着就是大封功臣了,我家那个敕封的徐王府牌匾是不是要换一换?”

“换什么换?”马秀英抢先说道,“那宅子是给爹的,你就是在那边先住着。”

朱元璋也在点头,虽然宅子里住着的是马寻。但是名义上是赏给马太公的,谁要是敢说‘徐王府’不合适,马秀英就要找人说理了。

马寻觉得封赏太重,李贞也有这心思,“重八,你说保儿是国公就算了,我也给个国公叫什么事啊!”

“看看,还是咱们家亲戚识大体!”朱元璋愈发骄傲的对朱标等人说道,“学学你们姑父、看看你们舅舅,这才是为咱们分忧!”

马秀英也跟着说道,“李相、唐胜宗那些人为了爵位闹的天翻地覆,绞尽脑汁的想着拉帮结派。你们姑父、舅舅,一心就是社稷,不想给咱们添麻烦!”

朱标就连忙说道,“姑父,您早年可是有战功的。至于舅舅的爵位,也没人可以说什么。”

“我还打算趁着大封功臣将汪广洋给调回来,小弟再进个中书省平章知事。”朱元璋愈发得意洋洋,“李相参议国事,不进中书省,看他怎么斗!”

马寻对此不是特别感兴趣,不过也需要稍加留意,毕竟很多事情也牵涉到他。

只要不是过多的干涉到朝政等,只要不太多的深入党争,那自然也就没什么可多在意。

继续开开心心的当好他的国公爷,继续安安心心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显然也就足够了。

马寻也就是这么些追求了,做好自己的一些事情,对他来说显然就足够了。

至于自己能够对朝堂有多少影响,他不会低估自己,也不会高看自己。

说到底还是因为身份的原因,作为马皇后的弟弟,作为太子的舅舅,影响力还是摆在这里的。

所以安稳点,这几年还有很多的风风雨雨、波诡云谲呢,可不能仗着有皇帝、皇后的爱护就肆意妄为,那不是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