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100章 到底是谁太偏心

大明第一国舅 第100章 到底是谁太偏心

作者:黑胖的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寻再次上朝了,开头就先奏事,“启奏陛下,臣奉皇后殿下懿旨、太子殿下教谕,与鸡鸣山下设立学堂,教授医官、医士救治伤兵等,业已成事。”

朱元璋笑着开口,“好,我大明将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期间也多有死伤。死者抚恤,伤者救治,这是应有之义,还是皇后和太子仁善。”

满朝文武都是聪明人,也都一起在称颂皇后仁慈、太子仁德。

这才是皆大欢喜,称颂皇后、拥护太子,这是文武百官们都愿意做的事情,这也符合大家的利益。

在夸赞完皇后和太子之后,马寻果断说道,“陛下,臣以为医官培训虽由太医院负责,只是太医官官吏大多不知战场形势,难以有效培训医官。”

马寻的话让不少人皱眉,太医院的那些人有医术,很多人都擅长外科。他们培训一批医官、医士,基本上是够用了。

毕竟在这些人眼里,医官也好、医士也罢,只是起一个在战场上救治伤员的工作,用不着多么的医术精湛。

马寻继续说道,“陛下,臣请调几名太医、征募民间郎中入学院,授以官职,专职培养医官。”

常遇春立刻蹦出来说道,“陛下,臣附议。”

徐达也非常果断的说道,“陛下,臣附议。”

邓愈、李文忠等人也不甘落后,除了支持马寻之外,也是因为他们都是领兵的大将,知道战场凶险,也知道伤兵的处境多么艰难。

朱元璋稍微想了想说道,“这事情倒也不难,伤兵医治本就是大事。如果经你手能多救治伤兵,那也是社稷之福。”

文官那边没什么意见,主要就是太医院的品级普遍较低,马寻这个国舅爷要几个太医,或者是在民间招募一些郎中,那也损害不到文官集团的利益。

最主要的是大势所趋啊,谁敢说救伤兵不值得,武将那边会不会将人活活给撕了不说,传出去了大明将士乃至普通百姓都要唾骂。

事情办的比想象中还要顺利,马寻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这么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陈之栋调去大都督府了,即使是从民间招募医生等,也可以先授官职等。

他自然也担心一些敝帚自珍,或者是稍微的留一手,但是给与官职了,有些东西就是需要吐出来才行,以后系统性、规模性的培养医生等,这也可以考虑。

太医院是不可能搬空的,但是大明多出来一个医疗体系不会是坏事。

现在是为军中服务,只是慢慢的也可以将一些医术等在民间推广,或者是发展起来。

心情愉快的马寻下朝后找到一个守殿门的小太监,“你去看看太子殿下在做什么,要是殿下有空的话,请他去柔仪宫。”

小太监也没有二话,立刻就去请太子了。

虽然马寻的做法是有些不对,应该是他去求见太子才对,可是这不是要去皇后殿下那边么。

马秀英看到马寻还是非常开心的,“这几天是真的长进了,现在都不用人说你了,都知道为你姐夫分忧。”

“姐,我今天可是因为标儿的原因才上朝。”马寻就立刻说道,“我想着医官的那些事情,我都推给标儿,本来我不在京城的这些天,也是他派人盯着学校。”

马秀英点头说道,“这也可以,你那个学校的太医、官员,一应药草物资,也都是标儿派人去办好的。”

所以将功劳给朱标是没有任何问题,他确实解决了最大的一些难题,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等,都是他去安排人给办好了。

而现在的朱标威望够高等等,这不是开国才三年么,朱标的威望更高、名声更好,大家都乐意看到。

名声和威望也是需要不断的积累,毕竟现在的朱标名义上还没有理政,甚至观政都谈不上,只是私下里朱元璋和马秀英在教他批阅奏章、处理国政。

“姐,过些天老二几个就要封王了。”马寻也提起另一个正事,也是他担心的事情,“我觉得姐夫的一些安排,是不是稍微过了点?”

马秀英就认真起来,也有些不太理解,“哪里过了?是看出来哪些地方不对了?”

马寻不掩饰自己的想法,说道,“姐夫爱惜子嗣,这肯定是好事。但是有些东西给的太重,我觉得倒不是什么好事。”

马秀英更加认真了,“说说,哪里给的重了?”

马寻直接说道,“亲王册立,一应陈设、冕服等,都和东宫一样,这有些不太好吧?”

马秀英仔细想了想后劝道,“小弟,老二几个也都是你外甥。虽然都知道你偏心老大,也不好做的这么过吧?老二几个听着了,不怕他们难受?”

马寻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回应,他确实是对朱标比较偏心,因为那是皇太子啊。

可是他更加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会被朱元璋或者马秀英指责偏心,大明朝对于皇子、皇女最偏心的就是帝后了,而且还是毫不掩饰的。

怎么到了我这里,好似是你们都是一碗水端平,就是我这个当舅舅的除了喜欢大外甥之外,对其他的几个外甥都不好了?

马寻整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除了这册立亲王之外,平时的亲王待遇是不是也重了些?”

马秀英问道,“这有什么不妥?”

“一众亲王和太子的冕服一样,分不出什么倒也算了。亲王正旦送贺表,百官行十二拜礼,假如朝廷使臣去藩王封地,不论文武百官出使或者经过,都要先拜见藩王,并行四拜礼。”

马秀英仔细听着,说道,“你姐夫的意思是公侯、大将军也经过藩王封地都要去拜王,你这个国舅不想去拜见?”

“姐,我是马家人。”马寻立刻申辩,“标儿升殿,我肯定比谁都跪的规矩、恭敬。只是假如老二几个就藩了,他们在王府、封地的做派,那就和皇帝一个样了。”

不怪马寻这么担心,而是现在礼制不完善,所以藩王的做派比起太子大,或者是和皇帝一样,这都是明初常见的。

甚至藩王的陵寝等可以修明楼等,那就是帝陵的待遇了,这也是历史上明朝出现过的事情。

听到马寻这么说,马秀英也为难,“你说的这些有理,只是你姐夫的性子你也知道。其他的不说,对待子嗣太看重了。”

这确实是朱元璋的性格,基本上就是不讲道理的护犊子,舍不得自己的子女吃一点苦、受半点委屈。

马寻就说道,“所以我在朝堂上不敢说,说了肯定挨骂。这不就是先和姐说说,一会儿标儿来了,他要是觉得也不合适,你们去劝姐夫。”

有些事情发现了端倪,可以稍微提醒一下马秀英和朱标。马寻自认为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没有那么重的分量,到时候可以美美的隐身。

马秀英和朱标都劝不动朱元璋,那其他人更加不用想了。

在马寻和马秀英在聊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朱标来到了柔仪宫,“舅舅,外甥来聆听教诲了。”

马寻连忙说道,“太子,您要是这么说,臣就只能先请罪了。”

“又没外人在,外甥自然是要多听舅舅教诲。”朱标笑着说道,“肯定也是有大事,要不然舅舅也不会将外甥叫来。”

马秀英就埋怨说道,“你舅舅是觉得你爹对老二几个太好了,想要咱娘俩去劝你爹削减你弟弟们的待遇。”

朱标就立刻说道,“舅舅,老二几个可是您亲外甥。虽说我是太子,也一向得舅舅偏爱,只是舅舅也不该对老二几个太过苛刻吧?”

这朱家的人还真是看不出来自己的问题,没想到朱标这也是下意识的觉得马寻偏心太厉害。

无语的马寻只能说道,“殿下,皇次子几个可是常去我府邸,我也常和他们说笑、玩闹。要论亲近,我和皇次子殿下几个关系好。”

不要说朱标了,马秀英都愣了一下,也都觉得马寻说的有道理。

马寻偏心朱标是比较明显,可是和朱樉几个亲近也是真的,朱樉几个也时常跑去找马寻,不是请教学问等等,就是走亲戚、串门。

或者是打着去找舅舅的旗号去玩闹,而马寻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帮他们兜底、打掩护。

要说马寻偏心,这确实是事实,只是也没有特别夸张,不是只顾着朱标而已,对朱樉几个也颇为爱护。

朱标就纠正话题问道,“舅舅,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舅舅觉得需要去规劝父皇了?”

马秀英就帮忙开始解释起来,本来也不觉得有些安排不合理。可是被人提出来了,再仔细想想,好像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朱元璋给亲王们的各种待遇确实优厚的厉害,甚至是有那么点夸张了,几乎是和太子没有明面上的区别了。

而这类做法,和朱元璋一直坚定不移的彰显朱标的独特性,也是稍微有些背道而驰了。

朱标原本脸上和煦的笑容也慢慢的收敛,他是太子、对弟弟们也非常放心,可是给弟弟们的一些待遇,好像确实有些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