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五百三十三章 义之所在

季汉当兴 第五百三十三章 义之所在

作者:军师中郎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华歆话中有派刺客暗杀杨清的意思,坐在下首的陈群不禁皱了皱眉头,他是清流雅望的君子,本能地有些反感刺杀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华子鱼名满天下,领袖士林,居然也有如此果决狠辣的一面,此人心思之深可见一斑,以后与他打交道须得小心一二。」

一番自我警醒之后,陈群拱手对曹叡道:「陛下,派人行刺杨清似乎有些不妥,先不说杨清出行皆有护卫随侍左右,我们的人并无十足的把握,再则我大魏乃是堂堂天朝上国,对付不识天数的贼寇,理当派遣大军凭真本事扫灭,如此才是煌煌正道。

刺杀终究是偏道小技,非大国所为也,一旦被世人所知,恐会有损陛下的圣名。

况且圣人曾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例一开,蜀吴二贼必当效仿,如此我朝重臣将人人自危,甚至陛下亦有危险。

故而臣以为选择刺杀一法应该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得用之,望陛下明鉴。」

其实他更想让曹叡永远断绝派人行刺的念头,只是为了顾及华歆的面子,这才没有将话说死。

「司空所言极是。」尚书令陈矫奏道:「陛下,行刺一法确有反噬之危,应当慎重。」

曹叡微微点了点头:「嗯,两位爱卿言之有理,朕明白了。」顿了一顿,又道:「好了,不说这个了,卿等还是议议我大魏究竟该如何破除吴蜀联盟吧,二贼同气连枝,东西呼应,委实不好对付。」

话虽如此,曹叡其实对派人行刺杨清、诸葛亮等季汉重臣已有几分心动,只是他身为帝王,表面上行事自然要光明正大,不好在这么多人面前谈论这等阴私之事。

不过他也已经暗暗打定主意,待会儿议事结束之后就会派内侍悄悄留下华歆,君臣二人单独再对行刺一事仔细商议一番。

「陛下,眼下吴蜀刚就孙权称帝一事达成一致,正是情好日密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大的破绽可以让我们去利用,臣以为就如刘侍中适才所言,咱们此时还是应该暂且忍耐,等待良机。」蒋济奏道。

曹叡道:「话是这样说,但这个良机何时能到?现在吴蜀二贼轮番来袭,我大魏已有左支右绌、顾此失彼的态势,陇右、凉州先后沦陷,关中已成边境,若是再拖下去,关中恐不复国家所有。

朕自即位以来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想的就是让我大魏扫灭逆贼、混一宇内,完成先帝没能来得及完成的大业。

如今逆贼猖獗、国土沦丧,朕若不能发兵还击、收复失地,有何颜面面对天下臣民,又有何颜面在百年之后去见武皇帝和文皇帝?

众位爱卿,朕心中的苦闷尔等可知晓?」

「臣等无能。」华歆等人听了尽皆惶恐,连忙站起来弯腰请罪。

曹叡摆手笑道:「卿等这是做甚?朕只是向你们吐吐苦水,并非是在抱怨。卿等皆是国之干城、天下奇才,朕相信你们肯定能想出法子为朕解忧的。」

「臣等汗颜。」众人又是一拜。

刘晔道:「陛下气度恢弘、睿识绝人,实为古往今来第一等明君,臣等今生能遇如此圣主,实在是臣等天大的福分。臣相信我大魏在陛下的统御下,定能扫灭西蜀、东吴,完成天下一统的伟业。

可眼下形势于我不利,西线战场糜烂,我朝想要收复失地仍需一定的时间,故而臣请陛下暂忍一时之辱,待兵员、粮秣筹备到位,再发大军征讨,施以雷霆之击,一举消灭蜀贼。」

「臣等附议。」话音刚落,华歆、陈群等人也表态道。

曹叡沉吟半晌,把目前的局势重新梳理一遍后,笑道:「诸位爱卿都不要站着了,都回去坐下吧,是朕心急了,朕当效越王勾

践故事,卧薪尝胆,等待时机。

只可惜大司马这几天病倒了,如若不然,今晚咱们还能再议一议西线的战局。罢了,现在时辰已经很晚了,就到这儿吧,诸位爱卿都快些回去休息。」

「陛下圣明,臣等告退。」

三月的陇右正是一年之中气候最舒服的时候,和煦的春风吹拂在人身上格外舒适,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与天地自然亲近。

故而上邽城里的不少达官贵人暂时舍弃掉闹市的繁华与喧嚣,带着家人来到野外踏青,他们游山玩水、赏花看林,好不惬意。

这一日,终于把繁重的公事处理差不多的杨清也换上便服来到城外游玩,自收复上邽升任雍州刺史后,他还从没有游览过上邽城外有名的风景胜地。

今天难得悠闲,定然要好好地放松放松,为了避免太过招摇,杨清此行只带了周兴、吴缺、岳昭等十余人。

一行人出了上邽城门径往东行,驾马驰了十余里又折而向南。

上邽东南有一处关山林海,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传说还是轩辕皇帝的诞生地,因此杨清打算先去那里瞧瞧。

身为雍州刺史杨清当然不能真的完全放松,赶路之余他也顺便在观察民情,尤其对农田里的作物十分注意,几乎每经过一个乡,都要停下来问问当地的农人,了解清楚粟米的长势。

自收复陇右之后,杨清治下的郡县已经为两次大战供给军需了,而且还是在短短一年之内,尽管他统率陇右诸军基本上打得都是自身损失小、所取战果大的胜仗,但陇右百姓的负担亦是不小,趁着战事结束,他要好好休养生息一番。

而要想尽快地恢复陇右民生,抓好农事自然就是关键中的关键,去年他已将曲辕犁和新式翻车推广到陇右全境,百姓们使用过后是爱不释手,不仅今年春耕顺利完成,而且还开垦出不少荒地,只要今年老天爷赏脸,来个风调雨顺,相信今年陇右诸郡的粮食产量能上一个大台阶。

所幸开春之后雨水充足,杨清一路行来所看到的粮食作物都长的甚好,所遇乡民也都真心地在颂扬着官府的仁德,当然杨清这位主政官的名声更是好的不了,民间已有杨青天的称谓了。

杨清对这个情况自然很是满意,季汉想要三兴,光靠一些高大上的口号是没有用的,不仅需要在战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更要和曹魏争夺天下民心。

如果说季汉消灭曹魏之后民生依旧困苦,那汉室复兴也就没有什么必要,这一点杨清想的极其明白,他之所以愿意襄助诸葛亮等人,就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身怀理想、心念苍生之人。

或许曹魏和东吴那边也有这样的人,但在数量上绝没有季汉多,也不像季汉那般集中,毕竟诸葛亮等人都是刘备耗费数十年从四方纠合在一起的忠贞死节之士,他们不屈不挠地与魏吴并争天下除了利这个原因外,更多的还有义。

所谓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