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4章 断陇 (4.4k)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4章 断陇 (4.4k)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不得刘禅不怒。

可以想像,此次北伐若是失败,蜀中不知还要跳出多少公蜘带路党。

所谓『两朝冠剑恨谯周』。

那些掌控了舆论,在私德上几乎无可指责的大儒“谯周”们,刘禅太明白他们的能量。

一旦让他们找到机会操弄是非,大肆散播投降主义、失败主义思想,就连阿斗这个天子都信念崩塌。

更遑论那些“谁当县长我不管,我只当县长夫人”的巴蜀人望,两川豪强?

于是乎才有了『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悲愤填膺无处诉,壮怀辜负。

而如今,他刚穿越就闹了这么一出大新闻,给本就千疮百孔的大汉又撕开一道口子。

“谯周”们嗅着鲜血一拥而上,苍蝇一般附在大汉流血残躯上,嘬嘬,营营地叫,居然还自诩是为民请命的不朽之音!

偏偏不论刘禅如何瞧这些苍蝇不起,只要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他们的嗡嗡便会盖过一切,大汉统一战线的难度直接就是地狱级。

未来也别说什么克复中原了,便是“六出祁山”的可能性大概都不复存在。

琬允相顾无对。

他们二人看着天子长大,又侍从天子近十载,今日却是第一次见天子动了真怒,实在难免思绪纷乱,应对无及。

刘禅见二人再次不语,于是缓声出言:

“二位卿不说朕也明白,彼辈既然敢说,必有所恃。

“所恃者,无非是法不责众,丞相又不在,谁也不敢妄动他们分毫。

“又或者纵使丞相在,也会因为顾全大局而不去动他们。

“毕竟即使是当年先帝,也只能在尽取汉中后才对张裕动手。”

缓声至此,刘禅陡然作色:

“可难不成朕也要尽取陇右再将他们治罪?!

“万一取不得陇右呢?!

“朕是将他们斩尽杀绝?!

“还是效先帝举那祸众乱群,却谶语应验的周群为茂才故事,给这些虫豸全部举个茂才,封侯拜爵?!

“有用吗?

“还能战吗?!

“怕是过不了多久,朕就要降下罪己诏,再肉袒牵羊,将朕玺绶符印拱手献魏了吧?”

刘禅振袖而起,背过身去。

忽的,一面本就挂在宽大屏风上的地图挡住他视线,毫无预谋地将他目光整个吞噬。

另一边的琬允二人,则早已目瞪口张,尽皆震住。

这位从来平庸的天子,今日居然表现出了对乱群之谶所能导致最可怕后果的敏锐洞察。

这位从来怯懦的天子,方才怒而复安,安而复怒,至于说到『肉袒献魏』这句惊世骇俗之语时,又已是再次收敛声色,但无法尽藏的怒容,恍惚之间竟仍让二人看到了些许先帝的影子。

即使先帝的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在他们记忆中已有些模糊。

“这些狂生腐儒固然可恨,但陛下还当谨言慎行,不宜负气道什么肉袒牵羊之语!”董允板容肃声,对着天子背影执了一礼。

作为侍中,董允职责便是忠言谏争,匡正君失,史谓『献纳之任,允皆专之』。

此时天子失言,他瞬间从惊疑中回归,恢复了平日谏争的姿态。

只是原本下意识便要厉声脱口的“万莫妄言”几字,被他硬生生吞回了肚子,语气也温和了许多。

刘禅驻足屏风前,不言不语。

挂在屏风上的地图,长安二字赫然在目,与他似乎不过一手之距。

他伸手去摸。

他摸不到。

他攥拳收手,默然侧身,目光透过十二玉旒死死钉在董允身上,似要将这毫无预谋却忽然升起的复杂情绪蔓延过去。

事实上,刘禅察觉到了董允措辞语气上的微妙变化。

他脑子里有太多阿斗被董允犯颜谏诤的记忆,知道阿斗畏惧董允已到了恨不得听到名字就绕着走,噩梦惊醒还心有余悸的地步。

然而今日的董允,却并没有给到他太多压迫感。

他便明白,自己演的这出戏还是有些作用,同时也隐约体悟出一个道理:权力确是不存在真空的,弱君则必生强臣。

董允未必一开始就如阿斗记忆中那般强势,丞相也从未要求董允如此强势。

是阿斗的软弱怠惰不作为,主动放弃了本属于他的参、议、决、裁之类的权力,加上平日言行举止毫无人君风范,才使得董允填补了这份权力的空缺,成为了宫中最具威严之人。

如今自己不过表现得比阿斗稍微多一点敏锐,多一点判断,多一点愤怒,董允便主动退让克制了。

董允的克制与忠谏,让刘禅确定了,他所处的并非“殴帝三拳”那个荒唐的时代,也确定了他选择愤怒是有用的。

实际上,这位从一开始就在努力演戏的天子,不是没想过表演什么不怒自威、君威难测的帝王模板,培养所谓天子的神秘性。

但,这是阿斗啊…

他还有个毛的神秘性可言???

用拿皇批注《君主论》时写过的那么一句话来说:

一位君主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伟大崇高、英勇无畏的品质,后面再努力也于事无补。

刘禅虽不愿认同,但脑子里又确实没有任何实例去支撑他不认同。

历史上有哪位帝王由一开始的怯懦可欺不似人君,突然变成人人敬而畏之的明君圣主呢?

长期以来,满朝文武对天子怯懦无能的印象早已形成,短时间内想要改观绝无可能,不做出一番功业想要改观更绝无可能。

而眼下群儒作乱,北伐之事又迫在眉睫,演什么天威难测、不怒自威的戏码,在时间上不允许,在阿斗身上也显得可笑。

倒不如愤怒。

倒不如发疯。

倒不如拙劣的试探与强自镇定后的突然崩溃。

这才是阿斗。

一道题有一道题的解法。

阿斗不是被架空的天子。

阿斗是主动架空自己的天子。

一旦这位天子发起疯来,一意孤行去做件绝对正治正确的事,董允、蒋琬这些人又能如何呢?

他们拦不住的。

在决定不继续故作姿态掩饰愤怒前,刘禅便已经想清楚了:

不论当下这些祸众乱群之说会导致多严重的后果,只要此次北伐能够成功,全部都会沉寂下去。

至于昨日地震只砸碎先帝造像之事,假使他携胜而归,那就是先帝碎身成仁,替成都百姓挡了灾。

视线回到这间不大,朴素,连帷帐上的铜钩都被拿去铸币,却仍与长安那座『前朝路寝』同名,被称作宣室的宫殿。

那位身被衮冕之服,被冠以汉家天子之名的年轻人,目光久久停留在琬允二人身上。

而在三人的沉默不语中,那个年轻人眼中复杂汹涌的情绪,又似乎真的蔓延到了两位大臣身上。

他们用同样饱含着复杂情绪的目光,越过天子,落至地图。

最后又穿透地图上那似乎触手可及却不可及的长安二字,飘到了那个存在于传说,存在于书简,存在于想像,存在于长安旧人、往来客商或喜或悲的描摹,却从来不存在于他们记忆里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

他们的眼眶,耳朵,脖梗,每一寸肉眼可见的肌肤,都不同程度地泛红,他们的胡子微微颤动。

这种悲不自胜的外露,在他们身上早已极少出现。

上一次,是给丞相祖道送行。

再上一次,是先帝溘然崩逝。

不知是不是被阿斗记忆影响,抑或是被琬允二人情绪感染,又或是演技确实精湛,刘禅毫不废力地挤出几滴眼泪,哽着声道:

“我梦到先帝了。”

琬允二人从遥远缥缈的长安回到这间叫作宣室的宫殿,目光随即也从地图上的长安二字抽离,从屏风上的地图抽离,最后越过天子肩头,与天子目光相接。

“先帝跟我说,北伐将败。”

“先帝跟我说,汉家将亡。”

整座宣室再次陷入沉寂。

“啪嗒”一下,顺着天子下颌垂落的泪水在地上溅开。

琬允二人早已是如遭雷击,至此刻又终于恍然大悟。

难怪天子如此反常!

难怪天子如此愤怒!

难怪天子如此不安!

难怪天子道什么不得陇右,道什么绳之以法,又道什么肉袒牵羊,玺绶献魏。

根源不在那些祸众妖言,不在那群狂生腐儒,在这。

哪有什么妖鸟夺魄?

天子还是那个他们熟悉的天子。

蒋琬率先向前一步,如同安慰一个做了噩梦的孩子一般劝慰起来:

“陛下,古语有云: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梦见自己饮酒作乐之人,天明后会遇到伤怀之事;

“而梦见伤怀之事者,天明后反而会意外享受田猎之乐。

“陛下今有不祥之梦,或许反而兆示国家将有喜事!

“且不说丞相出兵一月以来,捷报频传。

“便说昨日,丞相又来信报喜!

“因陛下龙体有恙,臣未来得及给陛下呈上。”

蒋琬说到这故意顿了顿,想看看天子做何反应。

然而出乎了他的意料,天子并没有像往常收到丞相来信时那般,迫不及待地让他转呈或转述,反而一副凛然之色。

他便只能继续开口:

“信上说,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吏民闻知丞相举兵而来,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各县百姓主动献纳粮草六万余石,大小运粮船只四百余艘。

“汉羌豪杰共举兵一万二余人,随我汉军伐魏,其中更有精锐羌骑千余,战马两千余匹!

“整片陇右,仍在固城自守负隅顽抗的,唯有陇西游楚据襄武,天水郭淮据上邽。

“甚至陇西太守游楚都已放出话来,只要丞相能隔绝拢道一个月,他便举城归顺!”

“隔绝拢道?”刘禅听着蒋琬道来的一条条好消息,非但没有丝毫振奋,反而更加郁愤难申,愁肠百结。

如此大好局面!

怎么就输了呢!

丞相这一次北伐失败后,三郡纳名归附乃至中立骑墙之人多被曹魏清算,死的死,逃的逃。

自此以后,陇右儿郎争归汉,箪食壶浆从王师的场景,再也没有发生过哪怕一次。

再没人敢相信汉军能赢了。

李贺说,“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刘禅私下里曾想:

那位此战后道出“一夫有死,皆亮之罪”的丞相,再次踏上陇右的土地,迎上陇右百姓怀疑的目光时,会不会被歉疚自责煎了人寿?

蒋琬以为刘禅不知道什么是“隔绝拢道”,便解释道:

“陛下有所不知,从关中入陇右总共有四条大道可以大规模行军。

“自南向北,一曰拢氐,二曰鸡头,三曰番须,四曰瓦亭。

“而北边的鸡头、番须、瓦亭三道翻越拢山之后,最后又皆汇于最南边入拢距离最短,且最为平坦宽阔的拢氐道。

“是故,我军只须固守拢氐道,阻敌粮道,便能让伪魏援军不能寸进,则整片陇右便彻底与关中失联,是谓「隔绝拢道」。

“世祖中兴时,隗嚣割据陇右。

“宗亲来歙(xī)率两千人饶过重兵把守的四条拢道,穿山越谷,伐林开道,直插敌人腹地,袭夺了拢氐道尽头的略阳城。”

“我知道此战。”刘禅出言打断了蒋琬。

“隗嚣收到消息后,立刻率兵数万,围攻仅有两千守军的略阳,却久攻不下。

“于是又凿山筑坝,激水淹城。

“来歙水来土掩,力战固守,打到后面箭矢耗尽,便拆屋毁舍以造箭矢。

“自春至秋,此战打得隗嚣士卒疲弊,于是世祖大发关东兵马,御驾亲征,大汉遂有陇右。”

蒋琬与董允听得瞠目结舌,惊讶于向来不好读书的天子,居然会对此战有如此了解。

“陛下,这略阳要地,如今已由我汉军掌控!”

老成持重的蒋琬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有史可鉴,略阳既已得手,全据陇右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丞相这几年的呕心沥血,总算没有白费。

“我知道。”刘禅语出惊人。

蒋琬董允尽皆愣住。

天子知道?

天子怎么可能知道?

“先帝在梦里跟朕说了。”刘禅准备发扬封建迷信思想,给先帝托梦增加些说服性。

“先帝还跟朕说,那座略阳城,便是如今略阳县的街泉亭,又名街亭。”

琬允二人本来仍对天子口中的先帝托梦之辞不以为意。

可略阳城就是如今的街亭,这是丞相前几日亲自到街亭考察之后才确定的。

便是他与蒋琬,在收到丞相来信前也从未听说过街泉亭这三个字。

天子如何知道?

真是先帝托梦???

刘禅从琬允二人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的惊讶,于是弯下腰身,将叠好的帛书自案上拾起,递向前去。

蒋琬上前,接住,打开。

董允凑上前来。

刘禅任二人低头看信,道:

“先帝还告诉我,参军马谡被丞相安排于街亭,负责断拢之任,将军王平辅之。

“而马谡好大喜功,违背丞相命令节度,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被贼截断水源,以致大败。

“于是北伐功败垂成,汉室再兴无望。”

年轻的天子声音戛然而止。

一纸帛书自空中飘摇而落。

一双颤抖的手在空中虚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