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七百三十三章 自责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七百三十三章 自责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秋林等人翻越了一座山坡,根据时间推算,此时追踪他们的日伪军跟自己应该处于并行的位置。他们继续往前行军,相信很快就能绕到敌人的背后。

就在他们爬上一座小山坡的时候,突然前方出现了日伪军。双方的距离很近,已经不足100米了,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紧接着双方就发生了激战。

面对突如其来发生的遭遇战,李秋林也觉得自己有些大意了。他实在没有想到,日伪军为了能够准确地找到游击队,竟然兵分三路,沿着三座山梁并排着搜索前进。他刚才在山顶上观察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另外两路日伪军,早知道这样,应该带着队伍离开得更远一些。

而此时李秋林后悔也来不及了。当务之急是打垮眼前这股敌人,避免被他们缠住。从而被赶上来的大批日伪军包围。

李秋林命令游击队和特战队员们加强活力,压制前面的这股敌人。他抓紧时间,观察战场上的情况。不久以后,他就发现他们面对的这一股日军,人数大约有一个步兵小队,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将其消灭的。此时另外两路日军也正着朝着这个方向赶来。他们现在惟一能够做的就是赶紧摆脱眼前的这股敌人。

李秋林当机立断,命令特战队员们留下来阻击敌人,首先掩护游击队员们撤离。

李继明看到特战队员们留下来掩护自己的队伍,心里都十分感动,他们也很想留下来跟特战队员们一起抗击日军,可是他也知道,就凭借着自己的战斗力也帮不上特战队员们太多的忙,如果留下来反而会成为人家的累赘。于是他们立刻就调头往回跑,然后跑下山坡,朝着东南方向撤离。

与特战队员们交战的日军小队长通过观察,也察觉到了对面敌军的意图,他看到对面的敌军人数不多。就命令自己的整个小队一起向前发起了冲锋,他们也希望能够尽快打垮前面担负阻击任务的敌军,然后追上那些逃走的游击队。

然而日军还是低估了特战队员们的战斗力,特战队员们虽然只有十二个人,然而他们的火力强大,枪法精准,仓促发起冲锋的日军,瞬间就遭遇了惨重损失,不得不趴下来,寻找掩蔽物,减少伤亡。

李秋林看到另外一座山梁上的日军已经下到了谷底,正朝着这边爬了上来,而且有一部分日军正在向他们迂回包抄,李秋林也不敢恋战,就命令游击队员们边打边退,尽可能地争取时间,让李继明和游击队员们跑得更远一些。

李继明和游击队员们知道情况紧急,他们不顾一切地冲下山坡,然后朝着对面的山上爬去。

李秋林等人看到游击队员们已经跑出了六七百米,也加快了撤退的速度,争取尽快摆脱日伪军的纠缠。

山上的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好在特战队员们跑惯了山路,他们撤退的速度很快,逐渐地拉开了与尾随着的日军的距离。

一名特战队员的腿上中了一枚子弹,强烈的疼痛使他一下子栽倒在地。他身边的特战队员们见此情景,急忙向日军射击,李秋林快速跑到负伤的特战队员跟前,为他包扎伤口,随后两名特战队员搀扶着他继续撤退。

日军小队长发现前方的敌军有人负伤,伤员正被两名特战队员架着,撤离速度明显减缓了。他十分高兴,抓住这有利时机,催促着手下的士兵们向前猛冲。

高仓现在的心情很好,他原本以为很久以后才能找到游击队,甚至很担心游击队又会利用山高林密的复杂地形,再次逃出包围圈。没有想到,却有这样的意外之喜。他不顾疲劳,带着手下的鬼子们拼命向前赶路。

与此同时,他用报话机通知正在与游击队激战的日军小队长,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缠住这股游击队,不能让他们逃脱,为主力部队赶到争取时间。

由有游击队员负伤,李秋林等人撤退的速度大大减缓了,尾随着的敌人跟他们的距离不断拉近,日军的援军也逐渐赶了上来。

情况十分危急,李秋林决定留下来阻击日军,首先掩护特战队员们将伤员撤离。他很清楚这样做很危险,可是现在也别无选择。

尾随的日军看到有敌军留下来打阻击,十分高兴,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日军的小队长将这种情况向高仓做了汇报,高仓听完后也十分高兴,催促着手下的日军官兵加快速度前去增援。

他本人则亲自带了半个小队的日军,绕道去包抄敌人。

负伤的特战队员名叫梁国华,看到队长带着特战队员们留下来阻击敌人,掩护自己先行撤离,而日伪军正在不断地向他们接近。他知道这样下去有被敌人包围而导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他打定主意,绝不能让大家为了自己身处险境,于是他决心留下来,担负掩护任务,让战友们迅速撤离。

下了决心之后,梁国华停住了脚步,不肯继续往前跑了。他忽然的动作出乎了正在掺扶他的两名特战队员的预料,一名特战队员猝不及防,险些跌倒。他焦急地说道:“国华,你干什么?还不赶紧走。”

梁国华用力推开了搀扶他的两名特战队员,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的伤太重,今天走不了了。我不能拖累大家。让我留下来担负掩护任务,你们赶紧和队长一起撤离。”

两名特战队员是奉了李秋林的命令,搀扶着他撤离的。他们也明白梁国华的心思,当然不能让他留下来送死。两人马上又搀扶住了他,用力将他往前拖。

一名特战队员说道:“国华,你这叫什么话?咱们特战队什么时候会放弃自己的战友?你别啰嗦了,抓紧时间,不要白白地浪费了队长他们争取的时间。”

梁国华用力将自己的身体往下坠,急切地说道:“这么多日伪军,这么难走的路,根本没办法摆脱敌人。你们宁可牺牲自己来保护我,难道就不能让我留下来掩护战友们吗?你们不要再劝我了,说什么我也不会走了。”

这两名特战队员心中焦急,嘴里一边劝说他,一边再次拖着他往前走。可是本来就难行的道路,再加上梁国华拼命挣扎,想往前走根本就没有可能。一名特战队员十分无奈地放开了他,跑去向李秋林报告。

李秋林了解自己手下的每一名特战队员,他心里十分清楚,在如今的情况下,梁国华留下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作为这支队伍的指挥官,他必须保全更多人的生命。尽管将梁国华留下,让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但是他也没有时间再继续犹豫了。

李秋林朝着对面的敌军连开两枪,然后迅速地跑到梁国华的跟前,最后一次劝说他尽快撤离。

看到梁国华态度坚决,李秋林十分感动,他眼含热泪,对梁国华说道:“国华,你英勇的事迹,我会向上级报告,给你嘉奖,你的家人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的。”

梁国华急切地说道:“好,谢谢你,你们快走吧,替我告诉俺的爹娘,他们的儿子是为抗战而牺牲的,是光荣的。告诉我的弟弟,再来咱们特战队当兵。代我向大队长问好,你转告他,20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继续在他的手下当兵。”

李秋林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这些话我一定会带到的。”

特战队员们也纷纷地跑了过来,每个人都跟梁国华握了一下手,眼含着热泪迅速撤离。

梁国华挪动着受伤的大腿,躲到一块岩石的后面,向日伪军开枪射击。别看他只有一个人,精准的枪法几乎枪枪致命,鬼子们只要一露头,就会被他一枪击毙,压制得那些鬼子们根本就不敢露头。

鬼子小队长十分愤怒,却无可奈何,只能命令集中火力对他进行压制,同时派人从两侧进行迂回包抄。

李秋林和特战队员们抓住了梁国华为他们争取来的时间,快速撤离。他们首先沿着山梁往回跑,接着也冲下了山坡,去追赶撤退的那些游击队员们。

高仓也是拼了命了,他亲自带着一个小队的日军从梁国华的后面爬上了山梁。此时李秋林等人已经跑下了山谷。高仓就命令日军官兵们居高临下朝着李秋林等人开枪射击,随后又带着一部分人随后冲下了山坡。

李秋林等人的处境十分被动,他们人在山谷下面,距离日军也只有200多米远,日军居高临下打来的子弹对他们有很大的杀伤力。一名特战队员头部中弹,当场牺牲。

李秋林等人现在也顾不上还击,只能拼命地往对面的山坡上爬,希望能够尽快摆脱日军的追踪。

不久以后又有一名特战队员中弹负伤,好在这一次只是伤了左臂,影响不大,他也顾不上包扎伤口,咬着牙继续往山上爬。

20多分钟后,他们终于爬上了山坡。此时地形对他们开始有利,他们居高临下打击从山谷中追过来的日军,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大大延缓了他们追击的速度。

李秋林等人边打边撤,终于翻越了山头,消失在日军的视线当中。

高仓带着鬼子们拼命赶路,终于也爬上了山头,然而那些可恶的敌人早已经消失在茂密的植被当中,彻底失去了他们的踪迹。

梁国华尽自己最大努力压制着敌军,他已经看到有鬼子从两侧向自己包抄了过来。但是他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将自己包围。

鬼子小队长已经接受过高仓的命令,希望能够抓到一名特战队员,从他的口中了解徐大龙以及陈先生等人的情况。在完成对梁国华的包围之后,并没有直接开枪将其击毙,而是朝着他喊话,劝他投降。

梁国华轻蔑地笑了笑,懒得理睬他们,端起狙击步枪一枪就干掉了喊话的那个鬼子。

鬼子们十分愤怒。然而他们已经接到了命令,虽然朝着梁国华开枪,但却不敢让子弹击中他。

梁国华明白了鬼子的意思,知道他们想抓活的。他很清楚自己落到鬼子手中没有活路,于是就决定利用鬼子这个心理,尽可能地多消灭一些鬼子兵,为李队长他们撤离争取时间。

他挪动着身体,找到了一处石缝,尽可能将自己的身体遮挡起来,然后监视着日军,只要有人敢露头,就一枪将其击毙。

日军小队长在损失了六名士兵之后,这才明白,要想抓活的是不可能了,于是下令向梁国华开枪射击。数十名鬼子一起将子弹射了过来,梁国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李秋林等人快速撤离,不久以后就看到了留下来等候他们的游击队员,然后跟着他们一起去跟李继明等人会和,他们继续高速行军,终于彻底摆脱了日伪军的追踪。

这一次遭遇战,令特战队的损失十分惨重。两名特战队员壮烈牺牲,一人负伤,这在以往的战斗中是极少出现的,这一次特战队的损失和李秋林的决定是有关的,对此,他深深地自责。

他的眼前浮现出两名牺牲的特战队员的面庞,心中悔恨交加,心口剧烈的疼痛使他险些昏厥过去。

李秋林带着特战队员和游击队员们,朝着两名特战队员牺牲的方向,进行默哀,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追悼会。然后李秋林发电报,将这里的情况向徐大龙做了汇报。他在电报中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接受组织的处分。

徐大龙接到了李秋林发来的电报之后,感到十分欣慰。首先李秋林等人已经胜利完成了吸引敌人注意力的任务。虽然他也对两名特战队员的牺牲感到痛心,但是对于李秋林勇于承担错误、愿意吸取教训,不断地成长进步的积极态度,表示满意。

他给李秋林回了电报。在电报中,徐大龙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对他进行了表扬,让他转告每一个特战队员,说他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掩护陈先生的任务。徐大龙要求李秋玲和特战队员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尽量避免与敌人作战,保全自己,等待徐大龙跟他们会合。(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