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七百三十二章 执着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七百三十二章 执着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副班长钻出山洞之后,仔细地查看周围的情况。今天是阴天,天太黑了,他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侧耳倾听周围的动静。他在原地站了足足有五分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于是就想着自己先解个手,然后再返回去通知山洞里的人。

他方便的时候当然不能在洞口,于是就摸着黑往一边走。他离开洞口十几米之后,站了起来,目光掠过了眼前的一块岩石。忽然发现就在前方只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个小红点,忽明忽暗的闪烁着,很显然是有人在那里吸烟。

副班长吓了一跳,急忙蹲了下来。片刻之后他才醒悟过来,自己这里这么黑,对方肯定看不到自己,于是他又站了起来,朝着烟头火光闪烁的地方仔细地观望。

在黑漆漆的夜色中,烟头明亮的那一刻,十分醒目,能够照亮周围一两米的地方,虽然看不清楚,但是也能够看到在那里不止有一个人。

副班长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蹲了下来,随后又站了起来,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向洞口方向摸索。他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动作幅度极小,生怕触碰到地上的碎石,闹出动静来。从这里返回洞口只有十几米远,可是他足足用了七八分钟,才回到了洞里。

此时在洞口附近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憋坏了,看到副班长回来了,都争着抢着要出去方便。

副班长赶忙制止了他们。他压低声音说道:“现在不能出去,距离洞口几十米的地方就有敌人的一个监视哨。”

众人听完之后都吓了一跳,没有人敢再出去。在这些人当中,姚方也被憋得实在是很难受,他也理解众人的感受,跟副班长商量,提议在山洞的紧里面的一角,找一个地方,让大家方便,然后众人尽可能离那个地方远一点。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在副班长和姚方的安排下,队员们就这样解决了他们面对的困难。

山洞里的人当中,有两名特战队员和几名游击队员,其他都是劳工。劳工们的情绪不太稳定,毕竟他们刚刚加入游击队,直接就面临如此困境,大家心里难免有极大的压力。

此时留在山洞里的特战队员以及姚方就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姚方,熟悉当地人的语言,这些天来他跟每一个人都交谈过,跟大家比较熟悉,大家对他也相对比较信任。

姚方不停地移动位置,尽可能去安慰每一个人,让大家放心。敌人发现不了这里的洞口,山上的这些敌人不可能在这里长期停留,最多坚持一两天,他们就会撤走。只要大家能够忍耐,安心地在洞里等待,危险自然会解除。

经过姚方的安抚,众人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姚方根据从李秋林那里学来的华夏国内地下党宣传教育、动员群众的办法,在队员当中宣传地下党的郑治主张。

留下来的游击队员和那些劳工们,大多数出身贫寒,对于地下党的主张很容易接受。这些天来,代表着八路军的李秋林和特战队员们优秀的表现,也赢得了游击队员和那些劳工们的信任。姚方特地告诉留下来的人们,这些特战队员都是地下党员,这就更增加了那些游击队员和劳工们对于地下党的好感,姚方的动员工作也就更加顺利了。

经过姚方艰苦细致的工作,留守人员对地下党普遍都有好感,个别的积极分子甚至已经提出了要像姚方一样加入地下党。副班长和留下来的特战队员看到姚方的工作,也感到很欣慰。

在这个时代,地下党的威信极高,他们信奉全天下的无产者是一家人,对于国外地下党的发展也是喜闻乐见,因此副班长他们积极配合姚方的工作,在那些能听懂汉语的人当中,宣传地下党的抗日主张。他们讲述在华夏国内,地下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说明,地下党在华夏国内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们相信在马来西亚,地下党也同样能够走向辉煌。

徐大龙专门考证过马来西亚地下党的发展史。在马来西亚的地下党成立的时间,比华夏国内的地下党成立时间略晚一些,刚开始的时候发展不太顺利,力量比较小。到了抗战期间,有了较大发展,不仅有全国统一的地下党组织,还拥有一支数万人的部队。但是在抗战胜利之后,马来西亚地下党的发展就受到了制约,最终也没有像华夏那样,在全国取得郑权。

天亮之后,日军再次进行搜山,这一次他们用上了军犬。军犬在游击队的营地当中取得了嗅源,然后进行搜索。然而由于此时是雨季,雨水连绵不断,游击队经过的地方留下的气味,全都被破坏了,就连军犬也无法发挥它们的作用,最终日伪军的搜索一无所获。

田中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十分郁闷。他有些怀疑,包括那些劳工在内的游击队员们也早已经跳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

大批日伪军留在山上,他们携带的物资有限,再加上连绵不断的雨水,很多人因此而生病。敌人最终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撤离。

田中并没有放弃追踪,他留下一批便衣特务继续在山里转悠,希望能够找到游击队的踪迹。

在山洞里面,有一名游击队员和两名劳工病了,其中有一个人发着高烧。特战队当初拿下镇子的时候,缴获了一部分药品。特战队员们的知识和技能都十分全面,一般病症他们也能够应付。在他们的照顾下,那些患病的游击队员和劳工逐渐恢复,他们咬着牙在洞中坚持了下来。

李秋林等人放弃了军车之后,再次进入深山。田中已经在这一带派遣了大批日伪人员,其中有不少便衣特务。有人看到了李秋林等人,他们一面进行追踪,一面上报给当地的宪兵队。

高仓得到消息之后,再次追了上来,这一次他们也从当地的宪兵队调用了两条军犬,可惜由于雨水的不断冲刷,军犬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高仓等人进山追踪李秋林他们,一路上尾随李秋林等人的便衣特务用树枝摆放的标记,使高仓等人沿着这些路标一路追踪下去。

一路上高仓心里不断地祈祷,祈求他们的田赵大婶,保佑作为路标的记号能够持续出现。

然而最终结果还是令他感到沮丧。当他们沿着标记走到一座山头的半山腰的时候,标记突然消失了。这时他们带来的两条军犬起了作用,两队鬼子分别牵着两条军犬四处搜索,其中一条军犬发出了狂吠。

当高仓等人前去查看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个便衣特务的尸体,很显然这个家伙的踪迹被游击队发现了。

事实正是如此。李秋林等人行军的时候会采取反跟踪的措施,最终他们发现了尾随着他们的便衣特务,通过迂回包抄将其抓获,经过审问后将其处决。

高仓失去了游击队的踪迹之后,十分无奈,只能派出有经验的士兵牵着军犬一路搜寻。

军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在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搜索之后,还是发现了游击队的踪迹。高仓继续带人追了上去。

此时的高仓再一次祈祷老天爷不要下雨,这样军犬就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果然是天遂人愿,这六七个小时天虽然阴沉着,却没有下雨。高仓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带着鬼子们沿着游击队留下的踪迹展开急行军,希望能够追上游击队。

李秋林等人爬上了一处山坡之后,就停下来休息,队员们都在那里吃东西,补充体力。而王进依旧带着几名特战队员担负警戒任务。

这段时间以来,特战队和游击队员们连续行军作战,他们都十分疲劳。这一次他们休息的时间比较长,大家轮流睡觉,以便尽快恢复体力。

这天下午四点,一名放哨的特战队员急匆匆地跑到了李秋林的面前。他焦急地说道:“队长,不好了,鬼子们追上来了,他们带着军犬。”

李秋林暗叫一声:“糟糕。”他原本以为这是雨季,敌人不会使用军犬,没有想到他们依旧使用了军犬,而且恰恰又连续六七个小时没有下雨,结果被日伪军给追了上来。他很清楚,敌人有军犬,在不下雨的情况下,游击队根本没有办法摆脱日伪军的追踪。日伪军携带着通讯工具,他们只要能够咬住游击队,然后再通知前方的部队进行拦截,自己这里就会十分危险。

对于李秋林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摆脱尾随着的这股敌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掉敌人的军犬。

他叫来了王进,让他带着两名游击队队特战队的狙击手,目标就是干掉敌人的军犬,然后招呼其他的队员们携带好物资,立刻转移。

军犬的嗅觉十分灵敏,在它们的引导下,日伪军拼命向前赶路。突然前方传来了枪声,高仓听到枪声之后,并没有惊慌,反而十分高兴,料定前方已经发现了游击队。

他急忙往前走,来到队伍的前面,却看到担任训犬员的鬼子蹲在地上,有人垂头丧气,不言不语,另外一个则像死了亲娘劳子一般,在那里嚎啕大哭。

原来前方传来的枪声,打击的并不是追踪的日伪军,而是那两条军犬。

高仓简直被气疯了。他很清楚游击队就在前面,他们已经失去了军犬,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追上这些游击队员们,再想找到他们的踪迹就更加困难了。于是他不顾疲劳,带着鬼子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向前狂奔。

李秋林带着游击队员们已经开始转移了,王进带着狙击手干掉了敌人的军犬之后,也迅速开始撤离。

敌我双方展开了急行军,来比拼速度。鬼子们一路追踪着李秋林等人的踪迹,拼命赶路,此时早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而特战队员们刚刚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的休息,体力充沛,再加上他们本身翻山越岭的能力就胜过那些鬼子,他们行军的速度很快,逐渐跟身后的鬼子们拉开了距离。到后来,远远的将他们甩开,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得到了。

高仓拼尽了全力,终于来到了游击队员们刚刚休息过的地方。此时他累得实在是受不了了,也不顾自己的形象,一辟谷坐下来休息。而其他的鬼子兵们早就累得快散架了,一个个东倒西歪,倒在地上大口喘气。

突然就在高仓的附近,传来一声猛烈地爆炸,造成了两死一伤。原来是一名鬼子在走动的时候,触碰到了特战队员们临走时埋下了一颗绊雷。这一下搞得鬼子们十分紧张,他们再也不敢随意地挪动脚步了。

在高仓的指挥下,他们小心地展开了搜寻,结果又发现了藏在草丛中的两枚手雷。高仓等人又经过了半个小时的仔细搜索,确定这附近再也没有敌人设下的绊雷了。

然而高仓心里更加郁闷,他很清楚,经过这一番折腾,再想追上游击队的可能姓几乎为零。高仓是个执着的家伙,尽管他知道很难再追上游击队了,可是依旧带着队伍继续搜索前进。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因为他已经跟前方的日伪军取得了联系,让他们在前方广布人手,构筑封锁线,希望能够截住逃走的游击队员们。

李秋林带着队伍爬上了一座山,他站在山顶上远远的望去,看到了高仓等人尾随的身影。他很清楚,自己绝不能带着游击队员照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了,因为敌人一定会在前方重新构筑封锁线。他必须带着队伍改变行军方向,再次出奇不意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李秋林跟李继明商量过后,决定还是用老办法,反向行军,迎着追上来的日伪军,想办法绕到他们的背后去。

李继明熟悉地形,在他的带领下,特战队员和游击队员们离开了原定的路线,先向侧翼走出了数百米,然后朝着鬼子们追来的方向开始行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