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书籍1339182 > 第二十八章:奇袭上清宫,黄义明力毙姚天动

第二十八章:奇袭上清宫,黄义明力毙姚天动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率军奇袭青城后山,擒杀山寨头领姚天杰、姚地灵后,由于青城山范围广大,前后山间距远,又是夜间时分,当时驻扎在青城前山上清宫的山大王姚天动尚不知情。黄义明认为擒贼先擒王,事不应迟凝。于是命计子善带领后援军五千人留下来,处理青城后山的善后事宜。自己则率鲍好古、吕娟娟统领的第三军五千人,在姚凤花的带路下,直扑青城前山姚天动的驻地上清宫。此时姚凤花为了立功赎罪,不敢有私毫松懈,带领军队由泰安寺出发,过太清宫,翻越金鞭岩,经祖师殿、朝阳洞,直抵上清宫前,走这段长达十五里的山路,仅用了一个时辰。

抵达山清宫后,黄义明即命吕娟娟率领2500名士兵,阻断姚天动布置于青城山腰的上山回救通道,自己则与鲍好古率领500名精兵,将上清宫围了个水泄不通。随后与鲍好古冲入上清宫欲擒拿姚天动。

且说姚天动手下共有匪军三万人,其布置于清城前山的军队为两万人,布置于清城后山的军队为一万人。其布置于前山的部队是沿山设防,上山的通道仅有一条,由下往上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上清宫的位置在清城前山的顶峰,系二层道观,姚天地就住在上清宫的顶层楼上。姚天动自认为他如此设防,可谓万无一失。其所未能想到的是:黄义明打青城山用得是奇袭之法,先打后山,再打前山。而打前山又不是从山下往山上打,而是从山顶往山下打。

而当黄义明率军围住上清宫时,姚天动尚在酣睡之中。但他是习武之人,甚为惊觉,当他突然被动静惊醒,伏窗俯瞰时,发现黄义明部将吕娟娟,已率军切断了其大军由山下通住山上的回援道路,正在指挥士卒从山上住山下打。姚天动驻守青城山的军队尽管有两万人之多,但因山路狭窄,根本无法展开,只能向山下溃逃。黄义明此举实已切断了姚天动向山下逃窜的可能性。

姚天动见状,急忙擂鼓应战,以唤起自己山寨尚在睡眠的士兵。又命令随自己驻守上清宫内的少数亲兵,拼命向上清宫外突围。但是这些亲士尚未突出观外,便被黄义明与鲍好古指挥的围兵,斩杀于上清宫门口。姚天动见亲兵突围无望,自己已无法发挥兵多的优势,便从上清宫二楼楼阁上跳了下来,向山上一处巨岩逃去。黄义明见状,叫鲍好古继续率五百精兵围堵上清宫,切勿让残贼逃脱,自己则独身追了上去。

此时姚天动已跳上青城山巅一巨岩上转过身来。此巨岩有一个称谓,叫“朝阳台”,系一数丈方岩,三面皆伸于青城山巅之外,下临万丈深渊,仅一侧与青城山巅相连。这块方台也是姚天动每日晨起练武之处。姚天动登上此方台的目的,是想诱使黄义登台与之单身决斗,而在岩上,黄义明便丧失了人多的优势。姚天动自认为自己的八卦掌武功天下无双,他想在此岩上将黄义明打落万丈深渊,以便败中取胜。

见黄义明已追身过来,姚天动便破口大骂道:何方贼人敢用诡计来突袭我青城山寨,你敢登岩与我决一死战吗?

黄义明回答道:在下乐山邦主黄义明也,欲带全蜀民众共建大同伟业,必破尔等贼人山寨!速降,或可免除一死。言毕,只身跳上姚天动立身的巨岩上。

姚天动见黄义明跳上石岩,围着黄义明转了一个圈子,举单掌对着黄义明胸前就是一记磨身掌,黄义明见状,回了一掌猛虎出山。两掌相对,但听呯的一声,黄义明退了三步,身临悬崖边际,姚天动转了一圈,又回身到方岩中间。但趁着姚天动转圈之际,黄义明也已回身至方岩中间。姚天动见状,双掌翻飞,对黄义明双肩打去,此掌法名双换掌。黄义明则回了一招懒熊出洞,以双掌对双掌,接了姚天动这一招。但听呯的一声掌声,黄义明连退三步,又身逼悬崖边侧,姚天动则再转一圈。待他回过身来,发现黄义明并未跌落悬崖之下,而是再度回身至方岩中间。姚天动见状,又是翻身一掌,此掌名背身掌。黄义明则回了一招神龙摆尾,以单掌接姚天动来掌。黄义明又是退身三步至悬崖边侧,姚天动则再转身一圈。双方这样一来一回打了五十回合,始终是围着悬崖边方岩中线上转圈,不分胜败。

且说姚天动单挑黄义明,为何老是要每对一掌,必转身一圈呢?原来他学的基础武功,名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这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圈为主的武功,这种武功当时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道家后将这种武功加以改造,将其与导引吐纳功夫溶为一体,以发挥其攻防搏击技能的同时,内外兼修,强身健体。

这种武功的基本原理,源自《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八卦掌的基本掌法有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等,且每一掌法都可以衍化出很多掌法,因此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说。

而黄义明所打的岳家拳,与八卦掌的基本区别在于:八卦掌制敌,以掌法为主,岳家拳制敌,则拳掌及脚上功夫并用。其拳形有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鹞形、蛇形、熊形、鹰形十种,合称“十大形”。十大形在行拳时,要求来去一条线。所以黄义明在与姚天动对打时,由于双方功力相差不大,因此每对一掌,姚天动转一圈,黄义明则退三步。

姚天动的武功源自青城山老道韩百瑜,韩百瑜当时是中原的八卦掌名家。姚天动当时因家贫,带其两个堂弟姚天杰与姚地灵上山,向韩百瑜老道拜师学艺,用功颇勤。而八卦掌共有三个境界,分别为为“定架子”、“活架子”与“变架子”。“定架子”是基础功夫,要求一招一式,规规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活架子”要求动作协调配合,使基本掌法在走转变换中运用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变换自如,随意穿插,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由于姚天动的两个堂弟天资一般,学八封掌只学到“变架子”。但尽管如比,两人在青城后山与黄义明交手时,仍能接下黄义明的全力一击。而姚天动的天资较好,随韩百瑜学完了他的全部功夫,因而学到了八卦掌“变架子”阶段。此后韩百瑜病亡,此时已是明清代际之时,姚天动开始暴露其本性中的恶性,其自认为武功天下第一了,既已天下大乱,何不凭本事占山为王。于是他联合自己的两个堂弟,赶走了青城山不愿听其摆布的道士,打出了“姚黄贼”占山为王的旗号,召集流亡,占山为王,直到黄义明的到来。

且说姚天动与黄义明战至前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五十回合已过,则开始气喘嘘嘘,每发一掌,圈子已越转越慢,身子逐渐露出破绽。原来姚天动的八卦掌功夫虽然精纯,但他自从占青城山为王后,却被酒色淘空了身子。已不能做到将练掌与导引吐纳功夫溶为一体、内外兼修了。姚天动此时自知败势难免,想跳下方岩逃命。但朝岩下一望,发现黄义明部将鲍好古已率兵将其在上清宫中突出的亲兵斩杀殆尽,且将方岩之下,围了个水泄不通。姚天动正在犹豫之时,黄义明早已用一记野马分鬃招式,将其击落于万丈深渊之下。

尚在上青宫前顽抗的少数姚天动亲兵见其主子已死,均已丧失斗志,在鲍好古“缴械不杀”的吆喝声中,纷纷放下武器,坐地投降。

而此时被吕娟娟率兵2500人拦截于半山腰之下的姚天动两万大军,人数虽多,但山路只有一条,无法展开。向上打,突破无路。向山下逃跑,又受到俞伯海、罗秀兰所率第一军士兵五千人,与何秀芳、单国安所率第五军士兵五千人,在山脚隐蔽处的两侧伏击,结果被杀者近万人,约数千人突出重围,远奔投靠其他山贼。在黄义明大军“缴械不杀”的吆喝声中,放下武器投降的山贼约近六千人。

黄义明攻打青城山之役,结果是大获全胜,共缴获粮食、军资无数,在青城后山收得二姚兄弟降兵五千人之多,在青城前山又收得姚天动降兵近六千,合一万余人。在处理好收拾战场、埋葬死者、救治伤者、充实各军兵源等一系列杂事后,黄义解率领大军返回成都城。

2023年9月24日校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