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书籍1339182 > 第二十一章:两军汇巫山,黄义明细说巫峡

第二十一章:两军汇巫山,黄义明细说巫峡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在完成军马山取马任务后,便与计子善计议共率大军登船下巫峡,以与先此抵达巫峡的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合兵,共同攻取谭宏石宝寨残兵所退守的巫山寨。当时黄义明已得到的军情谍报是: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军队初战于巫山城获胜,谭宏率兵退守巫山寨。杨复盆、董琼英夫妇率军再打巫山寨不利,死伤颇重,因此回师退守巫山城,与谭宏军隔长江大宁湖西、东两岸相峙,以等候黄义明援军的到来。

黄义明军马山取马的当晚,率军仍返石宝寨过夜。次日晨起,黄义明叮嘱留守石宝寨的原第一军副将任克直务必慎重职守后,便与计子善率军登船,前往巫山城。由石宝寨至巫山,水程不足千里,船过万州、云阳、奉节白帝城后,便是巫山了。由于自石宝寨至巫山是顺水,水程甚快,当晚即可达。

船往巫山,所过的第一个景点是云阳江岸上的张飞庙。由于军务紧急,黄义明与众将士只能是在船上对这位三国名将的庙宇加以瞻仰。

时近黄昏,长江上晚霞如火,黄义明的船队已过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此瞿塘峡也称夔峡(古时另有广溪峡、巴峡、西陵峡之称),其西起奉节县之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古籍称:“瞿塘峡在夔州府城东,两岸对峙,中贯一江,灔澦当其口,乃三峡之门。”由此可见其险。具体地说:

瞿塘峡起自长江白帝城段,全长8千米,集雄、奇、险、峻诸奇于一体,是三峡中最短、最窄,也是最险的一段峡谷。而夔门位于瞿塘峡西口,高约千米的赤甲山矗江北,白盐山立江南,隔江对峙,这叫作绝壁如削,天开一线,峡张一门,恰似天门。此处江宽仅有百余米,杜甫曾有诗赞其势:“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这是指长江流水由此门中挤进去,因水急江窄,在汛期中水位一日之间可陡涨20米,落差达50米,其势如山崩,声震数里。

而关于赤甲山,古文献称:岸北“赤甲山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背,故曰赤甲。”每当斜阳西照,红色的岩石似火燃,形成“赤甲晴晖”的美景。赤甲山海拔1388米,为三峡诸峰之主峰。而岸南白盐山,其上有孟良梯古栈道等遗迹,山壁有一洞穴,传西汉公孙述兵败前,曾秘密藏宝于洞里,以备来日东山再起,故名“黄金洞”。又传2000年前,古代巴人曾集体在此洞中消失,遂成为中国古史谜案。

关于瞿塘峡,另一看点是秋景可人。当年杜甫过此,曾有诗为赞:“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诗意谓每临秋季,瞿塘峡满山红叶似彩霞,又有碧水相衬,风景属三峡之最。在瞿塘峡边侧有古栈道一条,位于瞿塘峡口至白果背一带,传为诸葛亮五出祁山时所行路径。在瞿塘峡北岸,在长江和草堂河交汇处竖有两根铁柱,为宋人“锁江铁柱”的遗迹。传该铁柱系南宋守将徐宗武为抗元所铸,铁柱高2.3米,直径0.4米,基座高0.27米,柱身有5节宝顶,上部有纹饰。人临此,仍可遥忆当年宋人抗元战事的激烈。

而历史名城白帝城,地处瞿塘峡西口,距奉节县城东十里,位于江北白帝山上,立于山巅,可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有关此城的来历,据载为:西汉末年,公孙述(?—36年)据蜀称帝,在此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怀公孙述割蜀十二年,使当地免遭战乱,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为祭,称白帝庙。此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所杀。蜀主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劝告,于章武元年(221年)7月,亲率军数十万顺江东下,攻打东吴,史称“夷陵之战”。结果刘备兵败,退至白帝城,一病不起。章武三年(223年)4月,刘备急诏丞相诸葛亮,将幼子刘禅托付照料,史称此事为“刘备把孤”。后人为怀念此事,于此处建托孤堂,立刘备、诸葛亮、关张相为祭,白帝庙遂湮。后人有联评比事为:“万国衣冠拜冕旒,暨号称尊,岂容公孙跃马;三分割据纡筹策,托孤寄命,赖有诸葛卧龙。”与白帝城相关的另一著名事件为:唐乾元二年(759年),大诗人李白由此乘舟赴江陵,有诗《早发白帝城》为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至使该城名声大彰。

船入瞿塘峡后,众人正在欣赏两岸风光,船工却高叫道:过滟滪堆了,别再看风景了,务请手把住船舷!原来在白帝城下有滟滪堆,乃横陈于瞿塘峡口、白帝山下的一座巨礁。礁长30米、宽20米、高40米,逆江而立,犹如拦路猛虎,挤占了江段半个航道,自古以来,在此撞沉过往船只无数。因此邑人相传:滟滪堆下有夔龙,夏天水涨,龙从西瀼河(今梅溪河)潜入龙潭沱,伏于龙王庙下;秋天水涸,又回滟滪。”由于船工呼叫及时,众人手把船舷,万人船队方有惊无险地过了滟滪堆。

时至黄昏,黄义明船队已平安扺达位于长江大宁湖口的巫山城,此处是瞿塘峡的终点和巫峡的起点。屯兵巫山城的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先此已闻知黄义明率大军到来,整军在城门外近江岸码头上迎接,并带黄义明大军至新建营房中安顿。

当晚,黄文明在军帐中召集军事会议,并询问战情。杨复盆、董琼英夫妇说道:其军初抵巫山城下时,谭宏率军在城内驻守,并于次日整军,与杨复盆、董琼英夫妇战于在城门外码头。时谭宏退守巫山的残军约二千人,原先留守巫山城的军队约五千人,其两军合兵后,军势复振。杨复盆、董琼英夫妇统领的原谭宏降卒约三千人、主将袁家依与副将柳树勋所率的第二军共五千人,两军相合约八千人,在人数上稍占优势。两军列阵后,敌帅谭宏手提双斧亲自叫战,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出战,双战谭宏不下。紧接着第二军主将袁家依与副将柳树勋接替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出战,谭宏军中伍勇、伍芳兄妹出战,双方又打成了平手。

此时原谭宏降军中的将领戚尚义接替出战,谭宏军中勇将周诚出战。两军对峙时,谭宏骂戚尚义道:我平素待你不薄,你焉得叛主投敌?戚尚义回答道:你还好意思说!你平素刻薄对待弟兄,我们都忍了。但石宝寨之战时,你焉可弃军先逃,下令将山寨石闸放下,以致吾等未及逃入山寨的弟兄们在长江中淹死无数、战死又无数!现我已弃暗投明,追随黄义明邦主共建大同伟业,有何不可?戚尚义此话一说,引起了谭宏军中众将士们的共愤。原来他们拥奉谭宏为山大王时,崇奉的道德信条是“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而谭宏在石宝寨之战时弃军先逃,引起了其军中将士们的普遍不满。

周诚在军中原与戚尚义相善,因此在马上与戚尚义交战时,暗传话语道:你放手打,我且退让,日后会与你暗通款曲。为此戚尚义力战周诚,周诚则边打边退,随后两军陷入混战。战至黄昏,谭宏军大败,损兵约两千人,我军损失也有八百人。谭宏退兵至巫山城内后,自知军心不稳,巫山城墙又矮,无险可守,便于当夜弃守巫山城,率军渡过大宁湖,顺巫峡而下,退守巫山十二山寨。次日吾军在巫山城前列陈叫战时,发现该城已是一座空城,便移军移驻于城内。

谭宏率军退守的巫山十二山寨,分指位于大宁湖东岸、巫峡北侧的登龙峰山寨、圣泉峰山寨、朝云峰山寨、松峦峰山寨、集仙峰山寨等六寨,以及位于巫峡南侧的净坛峰山寨、起云峰山寨、上升峰山寨、飞凤峰山寨、翠屏峰山寨、聚鹤峰山寨等六寨。其中,位于巫峡北侧的六寨,皆贴近长江水面。而位于长江南岸的六寨中,只有飞凤峰山寨、翠屏峰山寨、聚鹤峰山寨贴近长江水面,而净坛峰山寨、起云峰山寨、上升峰山寨皆隐于岸边山后。巫山十二山寨的主寨为神女峰山寨,也是谭宏本人驻军之处。我军入巫峡,自水面上登岸试打了一下,谭宏军并不应战,只是叫守寨士兵乱箭齐发,将滾木擂石抛下,吾军死伤了不少弟兄,亦不敢再打,但静候大军的到来。

听罢杨复盆、董琼英夫妇所报军情,黄义明道:此巫峡,乃长江三峡的第二峡。其西起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边域溪,东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九十里,是三峡中最长之峡,别有大峡之称。古人诗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巫峡具体又可划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其东段四十里,古又有巴峡之称。如果说巫峡上接的瞿塘峡是三峡最险之峡的话,那么巫峡则是三峡中最美之峡。其景观绮丽幽深,群峰如屏,峡长谷深,宛若画廊。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疑若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举目所见,但突兀群峰,层峦叠嶂,夹岸青山,烟云氤氲,江流曲折。

而巫峡景观又以“巫山云雨”和“巫山十二峰”最为著称。“巫山云雨”是指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形成云雾。而云雾之姿又千姿百态,有的似马似龙,有的像瀑布倒挂,有时又聚云成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佛光。因此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而有关“巫山十二峰”,古人有“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之说,而这其中最为俊美的是神女峰。其上干云霄,下插江底,壁立千仞。神女峰又有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之称,海拔860米,为巫山十二峰之最。而在巫山十二峰中,之所以“神女峰”叫名最响,是因为峰顶兀立着一块人形石柱,高6.4米,宛如一多姿少女,立于云雾之中,而被前人附会了许多神话传说与诗词歌赋。其中最著名的是“瑶姬化石”说。

传瑶姬为上古炎帝之女,其女瑶姬英年早逝,尸身被葬巫咸山南坡,香魂飘到姑瑶山化作瑶草,该草花黄,叶子双瓣,结籽似菟丝。瑶草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仍名瑶姬,居于巫山。

由于神女峰绰约多姿,宛若少女,因此被中华民间视作“爱神”的象征,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人如屈原、宋玉、李白、刘禹锡、元稹、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以及梁元帝、陈后主等,都前往巫山,悼念神女,留下了诗词歌赋无数。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战国楚人宋玉(前298—前222年),所写的《高唐赋》与《神女赋》,其内容大致谓:

楚怀王赴湖北云梦泽畋猎,小憩于高唐馆,梦中见一美女至,自言:“我乃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楚王见“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心生爱慕,遂与交合。楚王梦醒,遗香犹存,芳影无踪。楚王不能忘情,寻至云梦阳台巫山,但见峰峦秀丽,云蒸霞蔚,乡闾传此云乃神女所化,于是在巫山临江侧修筑楼阁,号为“朝云”,以示怀念。此处即今存巫山脚的楚阳台。

黄义明言说至此,众将似乎听得尚未过瘾,黄义明却一转话锋道:巫山俊美,由不得山贼谭宏践踏,我们只有早日打下巫山寨,方可饱览山川。众将一齐说好,黄义明遂与众将开始协商攻打巫山寨的具体方案。

2023年9月15日校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