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书籍1339182 > 第二十章:黄义明军马山取马定马政

书籍1339182 第二十章:黄义明军马山取马定马政

作者:新作者1n3qOm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章:黄义明军马山取马定马政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在破除谭宏设于石宝寨中的机关、取得开启军马山围栏钥匙的当晚,先是为攻打石宝寨死难的将士们举行了悼念会,随后又举行了盛大的劳师宴会,以庆祝攻取石宝寨的胜利。宴会次日,黄文明重新召集各军将领会议,协商此后的行军计划。众人一致认为:由于石宝寨控制着长江入川水路,军事地位重要,不能不守,因此决定由一军中抽取二百名老兵,交原第一军副将任克直统领,长期驻守石寨,原一军副将军职则由此次赴中原贩马有功的女将罗秀兰顶替。

此外会议议决分兵两路,一路由黄义明、计子善统领,率俞伯海、罗秀兰夫妻之第一军,史洁梅、唐碧瑛之第四军(女军)先渡长江,赴江南军马山夺回被谭宏劫掠的马匹。另一路由杨复盆、董琼英夫妇统领,率袁家依、柳树勋之第二军,以及原谭宏军的三千降卒,驾船队下巫峡,攻占被谭宏石宝寨败逃残兵退守的据点巫山寨。

黄义明之所以坚持要拿下巫山寨,是因为巫峡是由内地进入四川的水路起点,如果不乘胜追击残灭谭宏江匪残军,让其死灰复燃,乐山邦军仅是占领了忠县石宝寨,那么由罗秀兰、俞伯海夫妻费尽千辛开辟出的由西安经中原贩马至重庆的线路仍不能畅通。

分兵两路计划确定后,黄义明关照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如率水军抵达巫山后,谭宏残军负隅顽抗,攻打不利,切不可急于求成,围而不打即可。务必待我军大部自军马山取马任务完成,前往巫峡与你们汇合后,方可另行商议攻打计划。杨复盆、董琼英夫妇连声称诺,遂与黄义明分兵,各自行动。

黄义明与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分兵后,先是率军登船,由石宝寨水路下行三十里,在傍长江南岸处上岸。随后在罗秀兰、俞伯海夫妻引领下,沿江岸行约经日,果然在前方发现了方圆约百里的山岭地带,山岭的主峰居中,其形似马,高约数百米。山岭坡野,绿草葱郁,骏马成群。而在山岭的四周,均围以巧匠所置锰钢围栏,围栏高大,牢不可摧,其近江岸处,有紧锁的铁门。

黄义明带军行至围栏大门口,但见门内有草屋一座,草屋前有五名老兵模样的守门人站着。黄义明呼叫开门,守门人答道:言等乃武陵王谭宏军中有罪人员,受罚在此山中护马,并充当马伕,平日不得出,亦无启栏之钥。武陵王若平素若命人提马,需自携钥匙。

黄义明用启栏钥匙打开护栏大门,与计子善进入马栏后,对守门人说道:武陵王已兵败,逃往巫山,吾乃乐山邦主黄义明,尔等欲降,可仍于此处护马,平日供给一律与我军中士兵等,如欲还乡,可发返乡银两,惟独不可再投谭宏为恶。

五名马伕答道:吾等无处可去,愿投新主。黄义明道:如此甚好。随后又问起军马山来历及存马数量?五名马伕答道:山中养马约二千匹,具体可询山顶瓦氏庙主马兽仙。黄义明说了一声好,遂命令军中四将俞伯海、罗秀兰与史洁梅、唐碧瑛,各率领本部士兵暂驻守护马拦门外,不得使围栏内马匹受惊。自己则与计子善在五位马伕的带领下,朝军马山顶走去。

一路所见,有由山顶流下的溪壑数条,在山脚积下一个颇大的水潭,不时有鱼儿自水中跃出。有成群的骏马在湖周饮水。周边低矮群岭,绿草丰茂。时值暮春,草丛中山花烂漫,处处锦绣;远山处烟云飘渺,阵阵清风吹凉。遥望峰顶,时近黄昏,但见林海流绿,晚霞如火。黄义明点头道:真是一个养马的好去处。随即跟着五个老兵走上主峰。而主峰山势峻峭,峰顶巨岩突凸,似一军马昂首,四周悬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条石凿小道能通往峰顶,颇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而山周群峦起伏,山上林木苍苍,唯独在峰顶似马头处稍下平易处,建有一古庙。带路马伕说道:此庙便是瓦氏庙了,庙主马兽仙现居庙中。

黄义明一行走到庙前,一位瞎了一目的白发老人已在庙门口等候。黄义明上前拱手问安,自谓乐山邦主,并说明来意。马兽仙忙不迭地还礼,并自我介绍:老夫黄福,前明贡生。年轻时曾发愤读书,自谓诸子百家书籍,过目冰消,入耳瓦解,欲以功名高天下。无奈事与愿违,因用功太过,突患眼疾,左目红肿,不得已请当地医生就诊。不意多遇庸医,医治无效,终渺一目。而中国自古取仕,讲究“身、言、书、判”四条。身则要求五官端正;言则要求谈吐风雅;书则要求字迹工整;判则要求断狱明察。而老身一目已渺,即已失貌,岂可再为官,因此以“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话语自勉,发愤学医。一日出诊,恰遇一家妇人出殡,见从棺木中滴血水尚鲜,余断定系产妇难产尚有救,要求出殡者启棺施求,而一针下去,婴儿出胎啼哭,其母亦得救,自此名声大噪,被誉为“黄神医”。余又善相马医马,凡马有病,必能探出病因加以救治,对于其他家畜,均一体能治,又被称为“马兽仙”。明亡,我隐居军马山,但靠与人施医获微薄报酬延生。一日武陵王谭宏过此山,知我名声,要求我从军。我知山贼不足成事,推脱年老体衰,一目已渺,不能从军。武陵王见使强不得,便将此山设围栏养马,要求我任山中马医,又拨五名老兵为我手下充当马夫,不时送些粮蔬。我不便相拒而同意。

听罢黄福所述,黄义明道:谭宏已兵败,逃亡巫山,被我大军剿灭将为时不久。乐山邦组建,以与百姓同苦、共建天下大同为己任。黄老既善相马、医马,又有“马兽仙”之称,黄某想委任先生担任我邦马政主管,仍暂居本山管马,四时俸禄,一与我乐山邦城主等,不知可否?黄福连声称谢。

黄义明见黄福同意担任乐山邦马政官员,十分高兴,便问起军马山来历。黄福答道:关于本山来历有二说,一说为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此,请渔人将爱骑乌骓马渡至对岸,而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跳江而亡,化身此山,是以名“军马山”。此说实误。楚汉战争时,项羽被围垓下,实败退至安徽和县乌江,自刎身死。一说此山为前明瓦氏夫人曾在此山驻军饮马,是以得名。当以此说为实,因山上至今存瓦氏夫人庙,可证此说为真。

关于瓦氏夫人(1496—1555年),见于史书所记,其大致经历为:本姓岑,名花,壮族,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市旧州村)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女杰,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其事迹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土官岑猛亡,由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幼,岑猛妻瓦氏夫人主政代理知州事。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朝廷派兵部尚书张经为总督东南国务大臣。张经传令征调田州土官岑大禄、大寿领兵出征。曾祖母瓦氏以大禄等年幼不能担任军职,要求亲自带兵前往江浙前线征倭。督府准其所请,并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军衔。当年四月二十八日,倭寇由平望奔王江泾(在嘉兴县北州里),瓦氏率部对倭寇进行追击围剿,斩倭寇贼首和溺敌致死者约三千多人。五月初五金山卫之战,瓦氏大败倭寇。六月,在陆泾坝(今江苏苏州境)战役中,瓦氏夫人率兵斩获倭首三百余级,烧毁海盗船只三十余艘。因功,被朝廷封为“二品夫人”。此见于《明史》所记。后瓦氏告老还乡,不久病逝,享年59岁。

听罢黄福所述瓦氏夫人事迹,黄义明与计子善持在黄福带领下,步入瓦氏夫人庙,但见庙宇大殿正中,果然端坐着瓦氏夫人塑像。为表示对这位明代女杰的敬意,黄文明与计子善各进香一支,并行跪拜礼。黄义明随后与黄福协商如何赴军马山取马事宜,最后意见是:军马山既已取下,当作为乐山邦的养马基地及由中原贩马至此的中转站继续存在,山头仍由黄福坐镇,一方面接收罗秀兰、俞伯海夫妻所辟马路自中原贩此的马匹寄养,此外山中现存的两千匹马,则根据计子善的推荐意见,由原一军偏将丁大、丁二兄弟具体负责,转运至重庆与乐山。而之所以选丁大、丁二兄弟二人承担此重任,是因为二人识马性,且性格忠厚可用。黄义明为此,特拨给丁大、丁二兄弟各一百名士兵,丁大的任务是将马匹用船队押送往重庆,丁二的任务则是将马匹由重庆押往大本营乐山,交当时正在乐山主持邦务的诸葛格、迟浩云、韩百知、吴免冠四位副邦主负责接收。下山之前,黄义明又留下五十名熟识马性的老兵交黄福统领,以便让这些老兵协助黄福管理在军马山中的马匹。

在处理完军马山马政事务之后,黄义明与计子善下山,并定于次日便率军下巫峡与正在攻打巫山寨的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军队汇合。

客现地说,攻克石宝寨及军马山取马,对于后来黄义明一统四川大业,有着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拥有战马,则相当于在现代战争中步兵拥有了坦克车及运兵车。而黄义明委任了黄福为乐山邦马政官员,这使他在后来一统蜀地的战役中,有了可靠的后勤保证。

2023年9月14日校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